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线Ad Hoc网络中基于跨层设计的有效用户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田珊 张灿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1-687,共7页
提出了一种同步DS-CDMA无线Ad Hoc网络中的有效用户识别方法,采用跨层设计,将MAC层SEEDEX协议中的调度信息用于物理层的帧编码和用户识别.接收机首先判断是否存在有效用户,如存在则使用当前时隙所有可能发送数据的节点的扩频码来确定有... 提出了一种同步DS-CDMA无线Ad Hoc网络中的有效用户识别方法,采用跨层设计,将MAC层SEEDEX协议中的调度信息用于物理层的帧编码和用户识别.接收机首先判断是否存在有效用户,如存在则使用当前时隙所有可能发送数据的节点的扩频码来确定有效用户,不存在则直接丢弃该数据帧,从而减少了接收机的能量消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同现存的同类算法比较,减小了运算量,节省了接收机能量,改善了接收机错判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OC网络 DS-CDMA 有效用户识别 跨层 SEE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 hoc网络的联合有效用户识别与信道安全编译码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克楠 凃国防 +1 位作者 张灿 陈德元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0-387,共8页
Ad hoc网络是一种无中心的自组织网络,由于用户能量受限当信噪比较低时有效用户识别的可靠性和信道安全性下降。该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联合有效用户识别与信道安全编译码方法。将发送用户的正交地址码与接收用户的伪随机地址码异或... Ad hoc网络是一种无中心的自组织网络,由于用户能量受限当信噪比较低时有效用户识别的可靠性和信道安全性下降。该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联合有效用户识别与信道安全编译码方法。将发送用户的正交地址码与接收用户的伪随机地址码异或产生基于发送用户与接收用户的有效用户识别码。为提高信道安全性以信道安全码作为密钥加密有效用户识别码得到正交随机安全序列。为实现扩频并提高传输效率将发送数据以6 bit信息作为一个符号进行分组,将每个符号与一个正交随机安全序列对应。接收用户采用基于子空间的方法处理接收信号,通过建立判决模型识别有效用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当有效用户识别的漏警概率为10^-3时信噪比增益改善1.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hoc网络 联合编译码方法 有效用户识别 信道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Ad hoc网络中的联合信源信道有效用户安全识别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范靓 张灿 +2 位作者 丁赤飚 吴伟仁 凃国防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20-2224,共5页
无线Ad hoc网络采用无线信道、有限电源、分布式控制等技术,因此存在信道安全威胁和大量的能量消耗等问题。为了克服以上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CDMA的无线Ad hoc联合信源信道有效用户安全识别方法,对已知头标识采用加密保护,在接... 无线Ad hoc网络采用无线信道、有限电源、分布式控制等技术,因此存在信道安全威胁和大量的能量消耗等问题。为了克服以上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CDMA的无线Ad hoc联合信源信道有效用户安全识别方法,对已知头标识采用加密保护,在接收机结点处应用基于子空间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并通过有效用户识别方法只对头部数据进行有效用户安全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本方法改善了漏警概率和活动用户数估计精度,不但减少了丢弃重发,节省无线模组工作时的能量消耗,同时达到了对有效用户安全识别的目的,提高了信道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AD HOC网络 DS—CDMA 信道安全 基于子空间多用户检测 有效用户安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 Hoc网络中识别有效用户的方法
4
作者 邱宏宇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网络采用无线信道、有限电源、分布式控制等技术,因此存在信道安全威胁和大量的能量消耗等问题。为了克服以上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CDMA的无线Ad Hoc联合信源信道有效用户安全识别方法,对已知头标识采用加密保护,在接收机结点处... 网络采用无线信道、有限电源、分布式控制等技术,因此存在信道安全威胁和大量的能量消耗等问题。为了克服以上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CDMA的无线Ad Hoc联合信源信道有效用户安全识别方法,对已知头标识采用加密保护,在接收机结点处应用基于子空间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并通过有效用户识别方法只对头部数据进行有效用户安全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本方法改善了漏警概率和活动用户数估计精度,不但减少了丢弃重发,节省无线模组工作时的能量消耗,同时达到了对有效用户安全识别的目的,提高了信道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信道安全 基于子空间多用户检测 有效用户安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