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0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Xene@TiO_(2)/Co⁃MoS_(2-x)O_(y)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雒丽娜 陈常东 王芳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发耐用、高效的水分解制氢光催化材料至关重要。以Ti_(3)C_(2)为钛源,合成衍生物TiO_(2)@Ti_(3)C_(2),在160℃下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高性能MXene基光催化材料MXene@TiO_(2)(M@T);再以二水合钼...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发耐用、高效的水分解制氢光催化材料至关重要。以Ti_(3)C_(2)为钛源,合成衍生物TiO_(2)@Ti_(3)C_(2),在160℃下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高性能MXene基光催化材料MXene@TiO_(2)(M@T);再以二水合钼酸钠(Na_(2)MoO_(4)·2H_(2)O)为钼源、CH3CSNH2为硫源、六水合硝酸钴(Co(NO_(3))_(2)·6H_(2)O)为钴源,制备了Co-MoS_(2-x)O_(y)(C-M);以m(M@T)/m(C-M)为1∶1、1∶2、1∶3、1∶4的比例制备了M@T/C-M复合材料;通过XRD、SEM、XPS、UV-vis等手段表征了不同复合材料体系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同时以氙灯为光源测试了不同复合样品的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MB)的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M@T/C-M复合材料,其光吸收范围增大到可见光区域;复合样品M@T/C-M(1∶3)在20 mg/L MB溶液中的降解率高达92.6%;通过捕获剂实验可得M@T/C-M光催化剂对MB的光降解主要由·OH和·O_(2)^(-)自由基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有机污染物 MXene基复合材料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COFs/Pb_(3)(CO_(3))_(2)(OH)_(2)复合材料二氧化碳还原光催化剂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温东炼 林昭勇 卜冬蕾 《材料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或化工原料,以应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一种可持续有效策略。然而,该过程中的还原产物选择性较低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因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结构可调性和强可... 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或化工原料,以应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一种可持续有效策略。然而,该过程中的还原产物选择性较低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共价有机框架(COFs)材料,因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结构可调性和强可见光吸收能力等优势,近年来在光催化领域中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COFs材料缺少二氧化碳还原所需的活性位点,因此限制了其实际应用。碱式碳酸铅(Pb_(3)(CO_(3))_(2)(OH)_(2))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电催化剂,可有效地将二氧化碳还原生成甲酸盐,并将其引入COF体系中,从而提升体系的催化性能。首先在无氧高温条件下,采用油浴法合成TP-COFs,然后通过原位光化学与湿化学反应,将Pb_(3)(CO_(3))_(2)(OH)_(2)负载于TP-COFs上,最终制备出TP-COFs/Pb_(3)(CO_(3))_(2)(OH)_(2)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TP-COFs/Pb_(3)(CO_(3))_(2)(OH)_(2)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发现该复合材料为两相良好接触的片状材料;通过微量气体分析系统配备气相色谱仪测试发现,该复合材料在二氧化碳还原制甲酸盐的过程中表现出优异的效率和选择性,甲酸盐产率高达28.5 mmol·g^(-1)·h^(-1),选择性超过99%。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制备甲酸盐的策略,为未来开发高效光催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为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利用开辟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二氧化碳还原 甲酸盐 共价有机框架 碱式碳酸铅 活性位点 复合材料 非贵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与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合成及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雨洁 赵斌 +6 位作者 沈谊豪 李秀明 郭小云 王昱童 高雅 方涵 王志有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41-49,共9页
有机污染物的危害日益严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公认的绿色技术,但传统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率低,光生电子与空穴易复合,导致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不高,开发高效、稳定的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 有机污染物的危害日益严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半导体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是公认的绿色技术,但传统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率低,光生电子与空穴易复合,导致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不高,开发高效、稳定的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是当前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碳量子点(CQDs)是新型的纳米级荧光碳材料,可作为修饰剂与半导体材料复合,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效率,极大地激发了研究者的兴趣。本文介绍了碳量子点与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复合方法,总结了近几年CQDs/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降解有机染料、抗生素、止痛药、酚类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的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QDs/半导体复合催化材料 降解 有机染料 抗生素 止痛药 酚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催化复合材料净化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林小英 游丽仙 +3 位作者 徐溶涓 刘敏毅 史荣会 龚凌诸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吸附-催化氧化法是净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近年来吸附-催化复合材料净化VOCs的研究,从吸附-催化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特点出发,综述了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应用进展,分析了VOCs的化学组成、相对湿度、空速、反应温度等外部... 吸附-催化氧化法是净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近年来吸附-催化复合材料净化VOCs的研究,从吸附-催化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特点出发,综述了复合材料的分类及应用进展,分析了VOCs的化学组成、相对湿度、空速、反应温度等外部因素对吸附-催化的影响,并总结了吸附-催化(VOCs)反应机理,最后展望了复合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吸附-催化 挥发性有机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沸石@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研究
5
作者 李婉君 李世敏 +1 位作者 马德彪 李换换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0-537,共8页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 重金属污染会引起严峻的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对重金属离子进行测定,但由于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低并受基体效应影响,检测前需要先将其分离富集。利用一锅法制备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将其作为分离富集材料,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研究对Pb^(2+)的吸附性能。为了得到最佳的吸附性能,对制备条件中的沸石用量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热重分析和比表面积表征。利用单一变量法,对固相萃取条件中的溶液pH值和振荡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复合材料在吸附Pb^(2+)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等温线模型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沸石用量为333 mg/g,溶液pH值为5和振荡时间为80 min时,复合材料的吸附效率最佳;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吸附Pb^(2+)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且在298.15 K时,热力学参数ΔH=15614.18 J/mol、ΔS=65.2 J/(mol·K)、ΔG=-1878.059 J/mol,是一个吸热且熵增的自发过程;此外,复合材料经过连续三次吸附和解吸实验,对Pb^(2+)的吸附量基本不变,且解吸率保持在89.7%以上,说明沸石@聚丙烯酰胺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固相萃取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光催化研究进展
6
作者 朱百慧 冯嫣 +3 位作者 职晓焱 董方园 宋敬璇 傅仰河 《分析化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已经成为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MOFs作为多孔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有序的孔道结构,易于功能化等优势。然而,由于其较差的光捕获能力和稳定性,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将客...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已经成为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MOFs作为多孔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有序的孔道结构,易于功能化等优势。然而,由于其较差的光捕获能力和稳定性,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将客体物质引入到MOF中,形成MOF复合材料。通过活性界面的构建和功能单元的引入,有针对性地优化了光吸收能力、电荷分离和反应活性,从而提高了整体光催化性能。此外,该复合材料具有多种活性位点,具有明确的配位构型,有利于光催化机理的研究。本文主要论述了MOF复合材料的类型,并介绍了它们在光催化分解水、CO2还原和有机反应中的最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复合材料 催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婷婷 许可欣 +4 位作者 金梦甜 葛世洁 高国洪 蔡一啸 王华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5-183,共9页
为改善传统纳米粉体光催化剂易团聚导致催化活性降低,且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发具有高活性位点暴露、高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纤维素基光催化复合材料是推动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 为改善传统纳米粉体光催化剂易团聚导致催化活性降低,且难以重复利用等问题,针对性地开发具有高活性位点暴露、高分散性和稳定性的纤维素基光催化复合材料是推动光催化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有效途径。综述了国内外纤维素基有机-无机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从纤维素的不同制备形态角度出发,分析了纳米纤维素、纤维素膜材料、纤维素气凝胶材料与纳米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制备机制,重点阐述了其在环境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最后提出纤维素基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为纤维素基功能材料今后的规模化制备和在环境修复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功能材料 环境修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高级氧化技术 印染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杨勇 朱子康 漆宗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130-133,共4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三种主要的纳米复合技术为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分形结构理论等来研究.这类材料已在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宇航和生物仿生等领域表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有机 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洪伟良 刘剑洪 +1 位作者 田德余 罗仲宽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13,共6页
对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进展 高聚物 有机材料 无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秀梅 冯兆滨 +4 位作者 张树清 张夫道 王玉军 张建峰 肖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3,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低,F2(2~10μm)和F4(50~100μm)粒级含量增加。2)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可提高土壤及各粒级中C、N、P的含量,而增加幅度因材料而异;蒙脱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高岭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3)F3(10-50μm)粒级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较低,但该粒级复合体含量占土壤固相的比重最大,因此该粒径中C、N、P对土壤肥力的贡献较大。4)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使土壤的有机碳、氮、磷在各粒级复合体中分配系数的增加以F2(2~10μm)粒级最高,说明各养分进入F2粒级最多,表明该粒级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 粒级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机/有机复合柱撑粘土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7
11
作者 原小涛 余江 +1 位作者 刘会洲 李文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49-1054,M004,共7页
以无机TiCl4/HCl制成的钛基柱撑液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 (CTAB)为有机改性液 ,通过控制两种柱撑液的加入顺序以及相对含量 ,利用蒙脱石粘土矿物层间域的特殊化学反应场所的特性 ,合成得到三类复合柱撑蒙脱石材料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 以无机TiCl4/HCl制成的钛基柱撑液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 (CTAB)为有机改性液 ,通过控制两种柱撑液的加入顺序以及相对含量 ,利用蒙脱石粘土矿物层间域的特殊化学反应场所的特性 ,合成得到三类复合柱撑蒙脱石材料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d0 0 1 晶面由于CTAB与钛基水合离子的相互作用形成粒度不同的柱撑空间而表现为两个峰值 .与FT IR光谱相比 ,FT Raman光谱能够更加有效地表征和鉴定复合柱撑粘土的结构差别 .采用原土无机柱撑后再有机柱撑 ,可以合成层间距更大的复合柱撑粘土材料 .经热处理后得到锐钛型氧化钛的改性粘土材料 ,并且可以重新合成得到无机 /有机复合柱撑的新型改性粘土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合柱撑粘土 改性粘土材料 合成 蒙脱石 热处理 结构 环境功能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23
12
作者 洪伟良 刘剑洪 +1 位作者 田德余 罗仲宽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本文综述了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介绍了其结构和性质 ,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聚合物 制备方法 有机无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22
13
作者 曹立新 袁迅道 +2 位作者 万海宝 曾广赋 席时权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5,共5页
溶胶-凝胶法以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尤其是低的反应温度成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根据合成路线的不同,分5个方面对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材料进行概要介绍.
关键词 有机-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负载钯催化苯酚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苯酯(英文) 被引量:13
14
作者 范国枝 李涛 +1 位作者 朱大建 李光兴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25-627,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OIH),通过与PdCl2(PhCN)2反应,制备了固载化PdCl2/OIH非均相催化剂.考察了此催化剂在苯酚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与均相PdCl2催化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材料(OIH),通过与PdCl2(PhCN)2反应,制备了固载化PdCl2/OIH非均相催化剂.考察了此催化剂在苯酚直接氧化羰化合成碳酸二苯酯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与均相PdCl2催化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均相体系相当.当使用Cu2O和四氢呋喃分别作无机助剂和溶剂时,PdCl2/OIH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碳酸二苯酯的产率基本保持不变,钯流失量仅为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非均相催化 苯酚 氧化羰化 碳酸二苯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38
15
作者 张翀 陈中华 张正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7-139,143,共3页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嵌入到具有层状结构的膨润土层间 ,使膨润土层间得到改性 ;通过交换反应 ,使三羟甲基丙烷和新戊二醇嵌入膨润土层间而制得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 X射线衍射 (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嵌入到具有层状结构的膨润土层间 ,使膨润土层间得到改性 ;通过交换反应 ,使三羟甲基丙烷和新戊二醇嵌入膨润土层间而制得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利用 X射线衍射 (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对制得的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 相变储能材料 层状硅酸盐 三羟甲基丙烷 新戊二醇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照同步合成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郝凌云 周勇 +2 位作者 朱春玲 胡源 陈祖耀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8-140,共3页
采用紫外辐照法成功合成了CdS-聚丙烯酰胺(CdS-PAM)、Ag-聚丙烯酸胺(Ag-PAM)等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辐照过程中,无机相纳米粒子的生成和聚丙烯酰胺(AM)单体的有机聚合反应同步发生,使得... 采用紫外辐照法成功合成了CdS-聚丙烯酰胺(CdS-PAM)、Ag-聚丙烯酸胺(Ag-PAM)等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辐照过程中,无机相纳米粒子的生成和聚丙烯酰胺(AM)单体的有机聚合反应同步发生,使得生成的无机相纳米微粒均匀分散在有机聚合物基质中。实验发现,无机离子的存在可促进有机单体的聚合,而有机单体的聚合又可阻止无机相纳米粒子的团聚。这同时也为制备其它无机-有机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同步合成 无机-有机聚合物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合载体负载TiCl3/(n-BuCp)2ZrCl2复合催化剂用于宽峰聚乙烯的制备 被引量:6
17
作者 历伟 吴晶 +4 位作者 杜丽君 蒋斌波 王靖岱 阳永荣 吴文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27-1136,共10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苯乙烯-丙烯酸(PSA)共聚物包覆在以硅胶/MgCl2为载体的TiCl3催化剂上,负载(n-BuCp)2ZrCl2后制得Ziegler-Natta/茂金属复合催化剂。实验在同一反应釜中进行两段反应模拟双釜串联聚合工艺。在第一段反应中制备高分子量...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苯乙烯-丙烯酸(PSA)共聚物包覆在以硅胶/MgCl2为载体的TiCl3催化剂上,负载(n-BuCp)2ZrCl2后制得Ziegler-Natta/茂金属复合催化剂。实验在同一反应釜中进行两段反应模拟双釜串联聚合工艺。在第一段反应中制备高分子量高支化度的乙烯/1-己烯共聚物,在第二段反应中,制备低分子量低支化度的聚合物。淤浆聚合结果表明,所得聚乙烯的熔融流动比(MI21.6/MI2.16)较宽,达到79,分子量分布达到18.6。两段反应得到的聚乙烯共混物的结晶度和熔融温度介于第一段、第二段单独反应时所得产物的结晶度和熔融温度之间,且DSC曲线具有单一的熔融峰,说明该两段反应法制备的聚乙烯共混物具有良好的共结晶行为。动力学研究同时表明,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引入,使得催化剂的活性缓慢释放,活性持续时间明显长于负载于无机载体的催化剂,有利于灵活地调节各段反应的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催化 无机/有机复合载体 双峰聚乙烯 聚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邓辉 施冬梅 杜仕国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62-64,共3页
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是由有机高聚物和无机纳米材料复合而成。目前有 3种制备方法 :插层复合法 ,溶胶 凝胶法和超微无机粒子直接分散法。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有机高聚物 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邵鑫 田军 +1 位作者 薛群基 马春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性质以及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性质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插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20
作者 刘华蓉 葛学武 +4 位作者 倪永红 叶强 张广祥 张志成 张曼维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3-409,共7页
分析总结了聚合物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性质及其应用 ,并对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 纳米微粒 制备方法 性质 应用 原位聚合法 原位生成法 溶胶-凝胶法 层间插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