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专利图表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范文 张犁朦 《中国科技信息》 2014年第6期69-71,共3页
专利及专利图表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文中绘制了一些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专利图表等,并分析了图表中信息和专利内容。
关键词 专利 专利图表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LCD背投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达到了18.4lm/W的效率
2
作者 匡梅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2004年第6期33-33,共1页
美国Universal Display以及日本Toyota公司的研究人员们报道,他们研制了一种红-绿-蓝色(RGB)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它发射出效率为18.4lm/W、36cd/A的白光以及在亮度为1000cd/m^2时,具有16%的内在量子效率.相比传统的小分子O... 美国Universal Display以及日本Toyota公司的研究人员们报道,他们研制了一种红-绿-蓝色(RGB)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它发射出效率为18.4lm/W、36cd/A的白光以及在亮度为1000cd/m^2时,具有16%的内在量子效率.相比传统的小分子OLED的荧光发光,这种新器件依赖于更有效率的磷发光,实现了RGB三种全色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 背投 LCD RGB 亮度 量子效率 美国 日本 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于OLED电视电源应用的新型超级结MOSFET
3
作者 王俊生 肖胜安 彭俊彪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48-956,共9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超级结MOSFET结构,通过优化Si表面漂移区的杂质分布以抑制器件的结型场效应管(JFET)效应,改善器件特性。首先通过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TCAD)模拟并对比了新型超级结MOSFET和现有超级结MOSFET的电场强度分布、栅漏耦合电容... 提出了一种新型超级结MOSFET结构,通过优化Si表面漂移区的杂质分布以抑制器件的结型场效应管(JFET)效应,改善器件特性。首先通过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TCAD)模拟并对比了新型超级结MOSFET和现有超级结MOSFET的电场强度分布、栅漏耦合电容随漏极电压的变化和开关过程,发现600 V新型超级结MOSFET比现有600 V超级结MOSFET的击穿电压提高了15 V、比导通电阻减小约3%,开关特性得到了大幅改善,器件关断时漏极电压尖峰降低41 V,栅极电压尖峰降低10 V。该新型超级结MOSFET在国内晶圆制造平台上成功制作,获得了优异的器件性能。在300 W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电源板上进行替代纵向双扩散MOSFET(VDMOSFET)的对比测试,发现电源系统使用该新型超级结MOSFET比使用现有超级结MOSFET,其电磁干扰(EMI)性能改善了4.32~5.8 dB;与使用VDMOSFET相比,在保持EMI性能同等水平的同时,系统效率提高了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结MOSFET 纵向双扩散MOSFET(VDMOSFET) 电磁干扰(EMI)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电视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热处理方法提高MEH-PPV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娟 华玉林 +2 位作者 牛霞 王奕 吴晓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对以MEH 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器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 ,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施加电压后器件的阴极表面形貌。发现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器... 对以MEH PPV为发光层的单层聚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器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真空热处理 ,并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施加电压后器件的阴极表面形貌。发现处理后的器件阴极表面的气泡及黑斑明显减少。器件的发光性能显著提高。与未经处理的器件相比 ,最大相对发光强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启亮电压降低了2 0V ,半寿命提高了 1 2 7倍。初步分析表明热处理方法提高器件发光性能的主要原因在于有效地减少了器件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焦耳热产生的某些气体 ,从而减少阴极表面气泡及黑斑的出现 ,另一方面 ,热处理方法也增强了有机发光层与阴极接触界面的结合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可溶性聚对苯乙炔 热处理 黑斑 界面 oled MEH-PPV单层聚合物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薄膜发光显示器(OLED)
5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8年第8期34-34,共1页
OLED全称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流驱动下而达到发光并实现显示的技术。
关键词 光显示器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有机薄膜 有机半导体材料 LIGHT oled 电流驱动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驱动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任乐宁 朱樟明 杨银堂 《现代显示》 2004年第5期54-58,共5页
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器件结构和发光机理的分析,讨论了OLED的无源和有源驱动技术,并对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比较分析了OLED的直流驱动和交流驱动技术,得出了交流驱动优于直流驱动的结论。最后,通过一个例子,分析了有源矩阵O... 基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器件结构和发光机理的分析,讨论了OLED的无源和有源驱动技术,并对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比较分析了OLED的直流驱动和交流驱动技术,得出了交流驱动优于直流驱动的结论。最后,通过一个例子,分析了有源矩阵OLED驱动电路的整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示驱动 交流驱动 有源驱动 有源矩阵 器件结构 技术 比较分析 分析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光二极管中三重态激子的单重态转换 被引量:1
7
作者 吴世康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7-237,共21页
在OLED的研究中如何充分利用三重态激子以提高器件的电-光转换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经热激活逆向上转换过程获得延迟荧光的办法,使OLED的研究出现了一派崭新的前景。本文综合前人的工作对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如:... 在OLED的研究中如何充分利用三重态激子以提高器件的电-光转换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经热激活逆向上转换过程获得延迟荧光的办法,使OLED的研究出现了一派崭新的前景。本文综合前人的工作对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如:电子跃迁、激发态的分裂、单重态/三重态的交换能量、载流子的重合和激子的形成,以及在纯有机化合物与有机-过渡金属配合物中的电荷转移(CT)问题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热激活的延迟荧光(TADF) 电子交换能量 逆向的系间窜越与上转换 电荷转移(CT)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7年全球有机发光二极管专利信息分析——基于Innography数据库 被引量:1
8
作者 林豪慧 朱海燕 《图书情报导刊》 2018年第5期60-65,共6页
利用Innography数据库采集了2007—2017年全球OLED专利数据,分析了OLED专利年度申请趋势、专利技术来源地、专利申请人状况、IPC类目、专利未来到期趋势、专利强度和中国OLED主要专利申请人的竞争力,宏观揭示了OLED创新技术发展和研发... 利用Innography数据库采集了2007—2017年全球OLED专利数据,分析了OLED专利年度申请趋势、专利技术来源地、专利申请人状况、IPC类目、专利未来到期趋势、专利强度和中国OLED主要专利申请人的竞争力,宏观揭示了OLED创新技术发展和研发力量布局、我国OLED产业的技术现状,为促进我国发展OLED技术和产业提供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专利分析 Innography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最新进展
9
作者 黄维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9期55-55,共1页
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0rganiCLight—emittindiodes.OLEDS)因其独一无二的特性和在平板显示领域的应用前景而得到了快速发展。顶发射OLEDs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可以支持开发高解析度和大孔径比的大型显示屏和微显示。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发射 oledS 平板显示 高解析度 微显示 显示屏 孔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ED电视产业化的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雄杰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0-42,共3页
介绍了OLED的技术概况,探讨了影响OLED电视产业化的生产成本、寿命、大屏幕化等主要技术问题,介绍了OLED技术的最新进展,分析了中国OLED技术与国外的主要差距,提出了加快中国OLED电视产业化的建议。
关键词 有机发光显示器 oled电视 平板电视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OLED显示用发光材料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源佐 王丹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54-462,共9页
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面向低成本、大面积的OLED器件制备技术不断涌现。相较于传统真空蒸镀技术,印刷显示技术具有工艺简便、材料利用率高、可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器件主流制备技术... 随着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显示领域的广泛应用,面向低成本、大面积的OLED器件制备技术不断涌现。相较于传统真空蒸镀技术,印刷显示技术具有工艺简便、材料利用率高、可制备大面积柔性器件等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器件主流制备技术之一。印刷OLED技术是一项综合了材料、器件、工艺、设备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是典型的学科交叉、领域合作的新兴技术。发光材料是OLED显示面板制造所用的核心材料,特别是在印刷制备工艺中,材料的发光效率、成膜性、稳定性等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回顾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概括了OLED器件结构、工作原理等基础理论,阐述了印刷制备工艺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关键问题。重点综述了印刷OLED显示用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及研究进展,展望了印刷OLED显示用发光材料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溶液处理工艺 有机电致发光机理 发光材料 纳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ED——新一代大型显示发光材料和技术 被引量:2
12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6-717,共2页
1979年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在实验室中发现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即有机材料在电流或电场的激发作用下发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分有机小分子和高分子两类。OLED技术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发光机理、... 1979年美籍华裔教授邓青云在实验室中发现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即有机材料在电流或电场的激发作用下发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分有机小分子和高分子两类。OLED技术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发光机理、发光材料、器件结构的基础研究和制备工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照明、显示领域已取得产业化应用,其产品前所未有的优越性能已被人们了解和追捧,被认为是新一代大型显示发光材料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oled技术 显示 有机发光二极管 Light 有机小分子 美籍华裔 激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 VIEW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光电特性测试系统
13
作者 周云飞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4年第4期70-75,共6页
本文介绍了基于 LabVIEW 开发平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光电特性测试系统的实现,给出了软硬件结构的设计思想与方案。经过大量的实测检验,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稳定性高、编程灵活简易、软件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好、测量效率高、操作简单... 本文介绍了基于 LabVIEW 开发平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光电特性测试系统的实现,给出了软硬件结构的设计思想与方案。经过大量的实测检验,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稳定性高、编程灵活简易、软件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好、测量效率高、操作简单直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光电特性 oled VIEW 测试系统 软硬件结构 优点 软件维护性 可扩展性 开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ED柔性电视浅析
14
作者 郑彬 《科技视界》 2013年第5期63-63,197,共2页
本文简述了OLED显示的基本原理与优点,并重点介绍了OLED柔性显示的性能、结构特点。最后介绍了OLED柔性显示的研究发展进程、现状及未来趋势。
关键词 oled电视 柔性显示 有机发光二极管 电子空穴 Foled 塑料基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月 《光机电信息》 2002年第2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柔性有机发光器件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光二极管研究获新突破 被引量:1
16
《光机电信息》 2010年第4期40-40,共1页
日本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新技术,可以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效率提高两倍以上.这将有助于加速OLED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技术 产业化发展 研究人员 发光效率 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掺杂型双主发光体系统的高效率红色OLED器件
17
作者 刘醕炘 游宗烨 陈金鑫 《现代显示》 2003年第6期52-56,共5页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现行红色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效率及工作寿命。我们利用两种主发光体(A)缩合多环式芳香族化合物及(B)有机金属钳合物,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发光系统,命名为双主发光体系统(Co-HostEmitterSystem,简称CHE)。...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现行红色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效率及工作寿命。我们利用两种主发光体(A)缩合多环式芳香族化合物及(B)有机金属钳合物,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发光系统,命名为双主发光体系统(Co-HostEmitterSystem,简称CHE)。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此新型发光系统所制成的红色OLED能够有效地抑制因输入电荷引起的内部消光机制,大幅提升发光效率(4.5cd/A,增益>200%)及能量效率(2.5lm/W,增益>200%)。更重要的是,器件的半衰期寿命因而延长至30,000小时以上,这是目前发表过的文献中效能最佳的红色OLED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发光效率 双主发光体系统 多环式芳香族化合物 有机金属钳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有机发光二极管制作的全色平板显示器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友 《光机电信息》 2001年第3期28-28,共1页
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制作的全色平板显示器和大多数其他彩色显示器一样都共存这样一个问题:即用一种制作方法把红、绿、蓝三色像元混合在一组像元内。在OLED显示器中,像元组就是发射器。
关键词 平板显示器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光二极管制造技术取得突破 被引量:1
19
《稀土信息》 2008年第4期29-29,共1页
如果装修新房时能将含有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的不同颜色“墙纸”,随心所欲地剪成自己所需要的形状,贴在墙面或屋顶后再通上电,便拥有色彩艳丽、分布均匀的墙壁照明。据通用电气公司提供的消息,该公司近日宣布在OLED制造技术... 如果装修新房时能将含有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材料的不同颜色“墙纸”,随心所欲地剪成自己所需要的形状,贴在墙面或屋顶后再通上电,便拥有色彩艳丽、分布均匀的墙壁照明。据通用电气公司提供的消息,该公司近日宣布在OLED制造技术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将让这一想象变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制造技术 通用电气公司 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ED的激光二极管取得突破性进展
20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2015年第3期499-500,共2页
由含碳材料制成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望在未来引起显示器的技术革命,比如用OLED制造出可折叠或者包裹在其它结构上的超薄低耗能显示器。
关键词 oled 激光二极管 突破性 有机发光二极管 技术革命 显示器 可折叠 超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