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成矿田泥盆系铅锌矿床中的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朱弟成 朱利东 +3 位作者 林丽 熊永柱 庞艳春 付修根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1-208,共8页
西成矿田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 .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的关系、矿石、围岩及与矿石共生的炭沥青的元素分析及有机流体萃取金属元素的模拟实验方面出发 ,探讨了有机质在西成铅锌矿田形成过... 西成矿田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 .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的关系、矿石、围岩及与矿石共生的炭沥青的元素分析及有机流体萃取金属元素的模拟实验方面出发 ,探讨了有机质在西成铅锌矿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 1)与矿化有关的岩石 (硅质岩和灰岩 ) ,主峰碳数均为nC18,中间支链烷烃、伽玛蜡烷、胡萝卜烷系列含量比非矿化岩石高 ;( 2 )与矿化有关岩石 (硅质岩和大理岩 )的生物母源以菌藻类低等生物为主 ,并有陆源母质混入 ,矿床形成于还原环境 ,矿床中存在来源相同或相似的异源有机质 ;( 3)Pb、Zn元素与芳烃、氯芳沥青“A”、非烃 +沥青呈显著的负相关 ;与非烃、有机硫、有机硫 / (有机碳× 1.2 2 )比值呈正相关关系 ;Pb、Zn元素与正构烷烃、甾萜烷、胡萝卜烷等有机分子丰度具正相关关系 ,而与w(∑C2 2 -) /w(∑C2 2 +)、w(三环萜烷 ) /w(四环萜烷 )、w(C2 0 +C2 1) /w(C2 3 +C2 4 )及w(萜烷 ) /w(甾烷 )等有机分子比值具负相关关系 ;( 4)炭沥青与围岩、矿石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表明 ,在后期改造成矿作用中 ,炭沥青与矿石有紧密联系 ,有机质和成矿元素一起在改造成矿期抵达成矿部位并参与了成矿 ;( 5 )模拟实验表明 ,在热水流体中 ,有机水的加入增大了对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矿作用 铅锌矿床 有机 泥盆系 围岩 中子活化分析 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岩系矿床成因及其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施春华 曹剑 +3 位作者 胡凯 边立曾 韩善楚 姚素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31,共13页
黑色岩系型矿床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成因由于成矿作用复杂而存在争议。为深入理解这种复杂性并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这类矿床的典型实例,述评了矿床成因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加强研究的... 黑色岩系型矿床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成因由于成矿作用复杂而存在争议。为深入理解这种复杂性并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这类矿床的典型实例,述评了矿床成因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加强研究的方向。全球黑色岩系矿床分布广泛,矿床形成过程中受多种地质作用影响,并可主要归纳为3种: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其中,海水和热水为成矿提供元素及有利的成矿条件(如还原的沉积环境)。相比而言,生物有机质的成矿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对海水和/或热水提供的元素进行富集,并在合适条件下成矿。可见,这3种成矿作用的多元复合作用使得成矿过程极其复杂,这是导致很多矿床成因至今未完全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可从两方面开展深化研究:一是揭示多期复杂成矿演化过程;二是剖析生物有机成矿作用。这些认识对沉积岩型矿床的研究同样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矿床 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海水成矿作用 热水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新利 杨树生 +2 位作者 庞艳春 付修根 李德亮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76-382,共7页
分析了金顶铅锌矿床同位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有机成矿作用。结果表明,矿石铅主要来自上地幔,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幔流体和盆地卤水。矿区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源的海藻类为主,同时伴随有一定量的陆源... 分析了金顶铅锌矿床同位素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有机成矿作用。结果表明,矿石铅主要来自上地幔,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幔流体和盆地卤水。矿区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源的海藻类为主,同时伴随有一定量的陆源高等植物组分的输入,有机质来源于三叠纪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有机质在成矿作用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有:还原硫酸盐提供成矿所需的硫源;形成有机-金属络合物,活化运移成矿金属元素;改变成矿物理化学环境对成矿物质的还原沉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矿作用 金顶铅锌矿床 成矿物质来源 生物标志物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的有机成矿作用--来自围岩、矿石中有机质生物标志化 合物的证据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新利 庞艳春 +2 位作者 付修根 田晓桦 李宏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8-768,共11页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是世界上成矿时代最新且唯一的陆相沉积岩容矿的超大型铅锌矿床。矿区存在2类有机质——原生型和迁移型,与矿石共生。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较宽,有2种峰型;萜烷化合物的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是世界上成矿时代最新且唯一的陆相沉积岩容矿的超大型铅锌矿床。矿区存在2类有机质——原生型和迁移型,与矿石共生。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较宽,有2种峰型;萜烷化合物的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规则甾烷C27~C28~C29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源的海藻类为主,伴随有一定量的陆源高等植物组分;有机质沉积于弱氧化—弱还原环境;成矿热液的热力作用使样品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热解,部分样品还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生物标志物多参数对比表明有机质来源于三叠纪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原生型有机质的成矿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成矿金属元素的预富集上,而迁移型有机质的成矿作用主要是对成矿金属元素的活化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有机 金顶铅锌矿床 有机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贵金属镍-钼-钒矿床的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罗卫 戴塔根 《矿产与地质》 2007年第5期504-508,共5页
湖南西北部广泛分布的下寒武统木昌组黑色岩系中富含Ni、Mo、V,多处形成了镍-钼-钒多金属矿床(点)。主要可划分的类含矿岩性序列为:1含磷黑色岩系——镍-钼矿床;2碳硅质黑色岩系——钒矿床。研究认为,有机成矿作用对镍-钼-钒矿床的形成... 湖南西北部广泛分布的下寒武统木昌组黑色岩系中富含Ni、Mo、V,多处形成了镍-钼-钒多金属矿床(点)。主要可划分的类含矿岩性序列为:1含磷黑色岩系——镍-钼矿床;2碳硅质黑色岩系——钒矿床。研究认为,有机成矿作用对镍-钼-钒矿床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钼-钒矿床 有机成矿作用 地质特征 黑色岩系 湘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矿床中的有机质及其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胡凯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4-9,共6页
金矿床中的有机质及其有机成矿作用胡凯(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金矿床有机质有机成矿作用金矿床中有机质的存在及对有机成矿作用的认识早在本世纪初就引起了许多地球化学家的广泛兴趣。Freise[1]和F... 金矿床中的有机质及其有机成矿作用胡凯(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关键词金矿床有机质有机成矿作用金矿床中有机质的存在及对有机成矿作用的认识早在本世纪初就引起了许多地球化学家的广泛兴趣。Freise[1]和Fetzer[2]利用从褐煤和富含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有机 有机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元素硒的有机成矿作用初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温汉捷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90-194,共5页
本文综述了分散元素硒的有机亲合性及其地球化学解释,并对Se的有机成矿作用进行了阐述,认为硅质岩是Se来源的标志,而Se被固定则有赖于有机质的参与。以拉尔玛硒-金矿床和渔塘坝硒矿为例,说明Se的2种不同的成矿方式———... 本文综述了分散元素硒的有机亲合性及其地球化学解释,并对Se的有机成矿作用进行了阐述,认为硅质岩是Se来源的标志,而Se被固定则有赖于有机质的参与。以拉尔玛硒-金矿床和渔塘坝硒矿为例,说明Se的2种不同的成矿方式———沉积型和改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元素 有机亲合性 有机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质参与铅锌成矿作用研究——以兰坪盆地金顶铅锌矿床为例
8
作者 侯信高 琚宜文 +6 位作者 冯宏业 肖蕾 乔鹏 陶丽茹 王鹏 王巍 高健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106,共21页
滇西北兰坪盆地属于中新生代盆地,历经多期次构造-热演化过程。在盆地新生代成矿过程中,金顶铅锌矿床内部有机质丰富且与矿体相伴生,但有机质参与铅锌成矿的方式与过程仍存在争议。研究表明:在盆地浅层非强酸性流体介质及低于200℃流体... 滇西北兰坪盆地属于中新生代盆地,历经多期次构造-热演化过程。在盆地新生代成矿过程中,金顶铅锌矿床内部有机质丰富且与矿体相伴生,但有机质参与铅锌成矿的方式与过程仍存在争议。研究表明:在盆地浅层非强酸性流体介质及低于200℃流体温度条件下,有机质与金属离子络合并非其参与金顶铅锌矿化的主要方式。金顶矿区有机质普遍经历过生物降解,但仍含有可检的正构烷烃、类异戊间二烯烃以及萘、菲、联苯等化合物,少量有机质已不含正构烷烃和类异戊间二烯烃,呈现出甾烷初步降解的特征,无25-降霍烷生成,总体符合2~5级生物降解,与细菌还原硫酸盐作用(BSR)相一致。矿床内成矿方解石的δ^(13)C_(PDB)与δ^(18) O_(PDB)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其稀土元素分布模式、Y/Ho值以及Sr含量等指标与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成因的方解石的特征不同,且矿床中固体沥青的δ^(13)C_(PDB)值(-27‰)未显示出小于烃源岩δ^(13)C_(PDB)(估算值)的特征,因此认为TSR可能在盆地局部浅层区域内不起主要作用。硫化物δ^(34)S的估算结果显示,由有机质热解生成的H_(2)S的δ^(34)S值为-5‰~0,这与矿床金属硫化物δ^(34)S直方图中重硫同位素峰值的范围(-8‰~-2‰)相符。基于实际成矿特征,考虑1/3的铅锌矿石与有机质热解作用相关,且古油藏原油含硫量为1.5%,则成矿所需原油量为9687万t,这与地质事实相符,表明有机质热解也可能参与成矿作用。综上,在盆地演化过程中,有机质主要通过古油藏形成阶段的BSR作用和盆地深部高温成矿阶段的TSR作用或有机质热解作用参与铅锌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参与成矿作用 金顶铅锌矿床 细菌硫酸盐还原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 有机质热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尔玛金矿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丽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9-83,共5页
拉尔玛金矿床是秦岭“金三角”中典型的热水矿床。笔者根据拉尔玛地区金矿床中岩石和矿石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结合金与有机质、粘土的关系 ,以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 ,提出了硅质岩为金矿矿源... 拉尔玛金矿床是秦岭“金三角”中典型的热水矿床。笔者根据拉尔玛地区金矿床中岩石和矿石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 ,结合金与有机质、粘土的关系 ,以及有机质、粘土矿物吸附和释放金的实验 ,提出了硅质岩为金矿矿源层。通过对拉尔玛金矿热水成因硅质岩中分子古生物学的研究 ,指出硅质岩中与金关系密切的生物母源为海生低等菌藻生物。根据金矿床中的生物实体化石、分子化石、金与生物量及有机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合生物、有机质成矿模拟的实验研究 ,确认拉尔玛金矿床为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拉尔玛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银硐子银铜铅多金属矿床生物—有机质—热水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永柱 林丽 +2 位作者 朱利东 庞艳春 付修根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499-502,共4页
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研究是当前地学界的前沿课题。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可能是一个跟生物有机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并结合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研究,初步... 生物有机质成矿作用研究是当前地学界的前沿课题。陕西银硐子银铅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可能是一个跟生物有机质作用有关的矿床。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并结合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研究,初步总结了热水环境下矿床形成过程中的生物有机质对成矿金属元素的活化富集等生物有机成矿作用机理。研究认为,该矿床可能是一个与生物有机质作用有关的的热水沉积型层控多金属矿床,生物-有机质-热水流体对矿床的形成也许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有机成矿作用 热水沉积成矿 生物标志物 银铅多金属矿床 陕西银硐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有机质成矿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瞰昆 杜振川 李世峰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87-788,共2页
关键词 欧洲 有机成矿作用 有机 氯仿沥青 色谱-质谱分析 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金牙金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红梅 张文淮 +1 位作者 谢树成 祁士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2-608,共7页
从矿石和围岩可溶有机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非烃的红外光谱学特征 ,以及有机包裹体的光学和谱学特征等方面论述了金牙金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有机流体的成矿作用 ,查明了参与成矿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菌藻类等低等生物 ,流体有机质... 从矿石和围岩可溶有机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非烃的红外光谱学特征 ,以及有机包裹体的光学和谱学特征等方面论述了金牙金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有机流体的成矿作用 ,查明了参与成矿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菌藻类等低等生物 ,流体有机质的成分、结构、成熟度等随成矿作用的进行而不断演化。在有机碳、金含量及藻类成矿作用模拟实验的分析基础上 ,认为流体有机质参与成矿的方式主要是活化萃取、还原沉淀 ,而干酪根则对金起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有机地球化学 有机成矿作用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黑色岩系中贵金属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
13
作者 鲍振襄 陈放 《矿产勘查》 1997年第2期25-31,共7页
从共生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入手,将黑色岩系中的贵金属矿化划分为镍钼-金银(铂钯)矿化和钒-银矿化两类。并通过成矿条件与控矿因素探讨。
关键词 黑色岩系 镍钼钒矿床 贵金属矿化 有机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西北部黑色岩系中的贵金属矿化 被引量:18
14
作者 鲍振襄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0-77,共8页
湖南西北部寒武系下统木昌组黑色岩系中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及其伴生的贵金属矿化。可划分为2类岩性序列,分别赋存着镍钼-金银矿化和钒-银矿化。有机成矿作用对该类矿床(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
关键词 黑色岩系 矿化 有机成矿作用 贵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垣铅锌矿床中黑色萤石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文均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再次报道了花垣铅锌矿床中黑色萤石的地质、矿物学特征。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黑萤石是在其结晶过程中,混入有大量演化程度较高的烃类物质所造成的。它的发现同时表明:矿体位置与烃类物质富集位置是吻合的;矿床形成过程中确有有机质... 再次报道了花垣铅锌矿床中黑色萤石的地质、矿物学特征。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黑萤石是在其结晶过程中,混入有大量演化程度较高的烃类物质所造成的。它的发现同时表明:矿体位置与烃类物质富集位置是吻合的;矿床形成过程中确有有机质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萤石 沥青 有机成矿作用 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矿体与围岩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建新 杨建民 +1 位作者 林畅松 刘景颜 《黄金地质》 2002年第3期47-52,共6页
桂西北凤山金牙中三叠统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产于浊积岩中。矿床中的有机质含有丰富的流体运移和载Au信息 ,这种信息可以通过矿体与围岩的对比分析进行揭示。有机与无机地球化学分析所揭示的矿体与围岩有机质丰度、氢指数、C有效 、降解率... 桂西北凤山金牙中三叠统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产于浊积岩中。矿床中的有机质含有丰富的流体运移和载Au信息 ,这种信息可以通过矿体与围岩的对比分析进行揭示。有机与无机地球化学分析所揭示的矿体与围岩有机质丰度、氢指数、C有效 、降解率、生物标志物和Au含量等存在着差异 ,这些差异由含烃成矿流体活动引起。运移烃类的叠加不仅使矿体C有机 含量明显增加 ,而且对Au在矿体部位的富集也有直接的贡献。有机质在桂西北凤山金牙中三叠统浊积岩型金矿床的成矿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有机成矿作用 矿体 围岩 广西 富集 氢指数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西北部黑色岩系中的贵金属矿化及找矿 被引量:4
17
作者 鲍振襄 《黄金地质》 1995年第3期28-33,共6页
湖南西北部下寒武统木昌组黑色岩系中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及其伴生的贵金属矿化。可划分为两类岩性组合序列,分别赋存着镍钼-金银矿化和钒-银矿化。有机成矿作用对该类矿床(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本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前... 湖南西北部下寒武统木昌组黑色岩系中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及其伴生的贵金属矿化。可划分为两类岩性组合序列,分别赋存着镍钼-金银矿化和钒-银矿化。有机成矿作用对该类矿床(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本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和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贵金属矿床 矿化 有机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黑色岩系中镍钼钒多金属矿床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丽辉 孙际茂 +1 位作者 鲍振襄 包觉敏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7期145-148,共4页
湖南西北部寒武系下统木昌组黑色岩系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可划分为2类含矿岩性序列:①含磷黑色岩系——镍钼矿床;②碳硅质黑色岩系——钒矿床。有机成矿作用对该类矿床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区域矿床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和找... 湖南西北部寒武系下统木昌组黑色岩系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可划分为2类含矿岩性序列:①含磷黑色岩系——镍钼矿床;②碳硅质黑色岩系——钒矿床。有机成矿作用对该类矿床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区域矿床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和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岩系 镍钼矿床 钒矿床 有机成矿作用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池洋 张复新 高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65-374,共10页
沉积盆地集有机和无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于一盆,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矿产赋存单元和成藏(矿)大环境;称之为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盆地成矿系统一般处于低温、低压环境和开放体系中;成矿流体、生物-有机质(流体)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沉积盆地集有机和无机、金属与非金属矿产于一盆,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矿产赋存单元和成藏(矿)大环境;称之为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盆地成矿系统一般处于低温、低压环境和开放体系中;成矿流体、生物-有机质(流体)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且常受温度变化的明显影响;成矿作用一般与岩浆活动无直接成因联系。形成沉积矿产的成矿物质,初始赋存大多呈分散状;从其初始聚集到成矿作用发生和矿藏形成,所处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般都经历了原始成矿物质聚集→转化成矿→富集成藏及改造定位3个阶段。成矿物质运移的动力主要来自压实作用和异常压力、构造作用、渗流携带作用、分子扩散、挥发作用和浮力等;运移的途径主要为孔隙、构造作用形成的断裂和非构造产生的微裂隙及不整合面等。矿源岩与储集层的关系多样,可有自生自储、新生古储、古生新储等组合。沉积矿产的聚集成矿场所,一般为由渗透性差的泥岩、膏盐层等封盖的圈闭构造(背斜、断层、岩性等),或处于地球化学环境、构造特征、岩性-岩相等突变的边界-转化带。原始成矿物质聚集与矿藏形成—定位之间间隔的时间一般可较长,时差可达几亿年。沉积矿藏形成通常具动态成矿过程,一般成矿期次多和后期改造明显:既可使已形成的矿藏多期叠加进一步富集,也可使其遭受改造而发生改变或形成次生矿藏。以上特点决定了沉积矿藏的形成,特别是其定位时代相对较晚。同盆共存的各类沉积矿产资源丰富、特征多样;其成矿作用和分布组合关系复杂,具有共存多样性、共荣亲和性和排他性等特征。以上特征在不同类型沉积矿产似不尽相同,各自还有其个性特点。根据地球构造动力学环境的不同,可将盆地成矿系统分为裂陷伸展、聚敛、转换、克拉通等类型;各类环境中矿产的成矿特点、类型和分布组合等有别。受地史上地球表层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演化及其不可逆性的明显影响,盆地外生沉积矿藏的形成及特征一般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随时间发展,矿种更为复杂多样等特征。盆地系统沉积矿产的富集成矿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区性及偏富极的特点。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有其自身的成矿特点和成藏(矿)环境,应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成矿系统提出,以与造山带和地盾等成矿系统相并列和区别。对其专门研究,必将揭示各种沉积矿藏同盆共存的内在联系、成藏模式和分布规律,丰富和发展已有成矿理论体系,为盆地内多种矿产兼顾,科学高效勘探和综合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成藏(矿)系统 有机能源矿产 沉积型金属床 低温成矿环境 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砂岩型铀矿特征、产铀盆地模式及其演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柏林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0-947,共8页
目的阐明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基本地质特征及产铀盆地模式。方法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与目前实际研究成果相结合。结果研究总结得出了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的地质特征、主要的产铀盆地模式及其演化。结论世界主要国家砂岩... 目的阐明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基本地质特征及产铀盆地模式。方法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与目前实际研究成果相结合。结果研究总结得出了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的地质特征、主要的产铀盆地模式及其演化。结论世界主要国家砂岩型铀矿可基本分为6种产铀盆地模式,并呈有机-无机地质成矿作用相互演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产铀盆地模式 有机-无机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