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无机复合肥料对土壤健康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宁德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194-197,共4页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土壤健康与作物产量是两个紧密关联且至关重要的方面。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攀升,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维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成为农业领域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有机无机复合肥料作为一种综合了...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土壤健康与作物产量是两个紧密关联且至关重要的方面。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攀升,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维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成为农业领域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有机无机复合肥料作为一种综合了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优点的新型肥料应运而生。它将有机成分与无机养分合理配比,既能够发挥无机肥料养分供应迅速、肥效高的特点,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急切需求,又能借助有机成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健康的长期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肥料 土壤健康 作物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专利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明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6-1105,共10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液态电解质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固态电解质因其安全和能量密度优势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理想方向。然而由于无机电解质界面性能差和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低的固有缺陷,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兼...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液态电解质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固态电解质因其安全和能量密度优势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理想方向。然而由于无机电解质界面性能差和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离子电导率低的固有缺陷,严重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兼具无机电解质离子电导率高、力学性能好以及有机电解质柔韧性好且不与锂金属反应的复合体系固态电解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为了解有机无机复合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发展态势,本文基于智慧芽Patsnap专利数据库检索结果,总结了全球及中国专利申请数量变化趋势和法律状态,对比了专利主要来源国和主要申请人情况,梳理了技术手段和技术效果之间的关系,重点从有机、无机、添加剂等材料组成,物理共混、三维、多层等复合方式以及特定制备工艺三个维度总结分析了专利技术发展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在有机无机复合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专利布局方面具有数量优势,但目前申请人较为分散,且技术保护更多限于材料本身,建议加强合作交流,以及对上下游产业的整体技术保护,技术发展方向方面,高无机相用量的三维复合体系具有更佳的综合性能,但从产业化角度,聚合物填充无机颗粒体系可能发展得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有机无机复合 固态电解质 专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菌秸秆条带混施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何丽 吴景贵 +1 位作者 李建明 郑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2,共10页
为探究玉米秸秆混施畜禽粪/生物菌剂条带还田条件下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20年4月在吉林省榆树市黑土区按等碳原则进行1次条带施肥,第2年条带变苗带不施肥,秸秆原位粉碎后,将下茬作物播种行上的秸秆向... 为探究玉米秸秆混施畜禽粪/生物菌剂条带还田条件下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20年4月在吉林省榆树市黑土区按等碳原则进行1次条带施肥,第2年条带变苗带不施肥,秸秆原位粉碎后,将下茬作物播种行上的秸秆向两侧休闲带堆放形成秸秆覆盖条带,进行连续两年的秸秆原位还田试验。本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条带秸秆覆盖+鸡粪(SO)、条带秸秆覆盖+牛粪(SN)、条带秸秆覆盖+生物菌剂(SJ)和条带秸秆覆盖(SCK)。采用胶散分组法提取有机无机复合体,分为水质分散组(G0)、钠质分散组(G1)和超声分散组(G2)。结果表明:添加畜禽粪及菌剂的处理土壤各组分复合体及其碳含量相比SCK有所增加,SJ处理增加最多,2022年SJ处理G0复合体含量和其碳含量分别增加38 g∙kg^(−1)和1.74 g∙kg^(−1)。各畜禽粪及菌剂处理不同组分复合体含量及其有机碳含量存在一定差异。2021年,SJ和SO处理G1复合体含量相比SN处理显著增加33.46~37.66 g∙kg^(−1),有机碳含量增加0.69~0.78 g∙kg^(−1);SJ、SO处理G2复合体有机碳含量相比SN处理也显著增加。2022年,SJ、SO处理G0复合体有机碳含量与SN处理相比增加显著,其最高增加量为1.02 g∙kg^(−1);SJ处理G1复合体含量相比SO、SN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1.25 g∙kg^(−1)、49.92 g∙kg^(−1);SJ处理G2复合体有机碳含量最高。两年间,SJ处理G0复合体含量相比SO处理增加23.35~23.74 g∙kg^(−1)。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结果表明,粪/菌秸秆混施有效保持了复合体表面结构,提高了有机碳转化率。综上,玉米秸秆混施生物菌剂处理更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升和土壤碳固存的增强,可选为最优还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畜禽粪 混施 有机无机复合 有机 生物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钾红壤中铁铝氧化物调控有机无机复合体钾素分布
4
作者 颜俊 韩天富 +6 位作者 柳开楼 申哲 李继文 艾栋 张楚 李冬初 张会民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5-1857,共13页
【目的】探究长期施用钾肥如何调控有机无机复合体中速效钾的分布及作用机制,为红壤钾库健康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旱地红壤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6年,2022年玉米收获后采集不施肥(CK)、化学氮磷肥配施(NP)、化学氮磷钾肥配施(NPK)3... 【目的】探究长期施用钾肥如何调控有机无机复合体中速效钾的分布及作用机制,为红壤钾库健康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旱地红壤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6年,2022年玉米收获后采集不施肥(CK)、化学氮磷肥配施(NP)、化学氮磷钾肥配施(NPK)3个处理的土样,通过干筛法获得各处理大团聚体(>2 mm)、小团聚体(0.25~2 mm)和微团聚体(<0.25 mm)土样,结合虹吸法进一步分离得到各级团聚体下的有机无机复合体(<2、2~10、10~50和>50μm)样品,分析各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颗粒组成、速效钾和铁铝氧化物含量与分布,探究铁铝氧化物与速效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与CK和NP处理相比,NPK处理大团聚体中<2μm粒级复合体含量占比分别提高20.5%和149.0%,10~50μm粒级复合体含量占比分别提高18.6%和降低31.0%。2)在0~50μm粒级复合体范围内,大、小和微团聚体中10~50μm粒级复合体速效钾含量均为最低水平。土壤速效钾主要存在于<2μm粒级复合体中,占比为54.6%~85.9%。与CK和NP处理相比,NPK处理大团聚体中<2μm粒级复合体速效钾含量占比分别提高44.6%和23.0%。3)与NP处理相比,NPK处理大团聚体<2μm粒级复合体游离铁、铝氧化物含量分别提高30.0%、467.0%,无定形态铁、铝氧化物含量分别降低79.7%、59.3%。与NP处理相比,NPK处理大团聚体<2μm粒级复合体有机络合态铝氧化物含量提高9.8%;10~50μm粒级复合体有机络合态铝氧化物含量降低33.2%。4)在<2μm粒级复合体中,游离态铁铝氧化物、无定形态铝氧化物和有机络合态铝氧化物与速效钾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无定形态和有机络合态铝氧化物对速效钾含量分布解释度较高,分别为11.2%和11.0%。【结论】长期施用钾肥显著提高红壤旱地土壤大团聚体<2μm粒级复合体速效钾含量占比和游离态铁铝氧化物含量,降低无定形态铝氧化物含量。且无定形态、有机络合态铝氧化物对<2μm粒级复合体速效钾具有正向调控作用,有助于增加土壤钾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速效钾 铁铝氧化物 有机无机复合 红壤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腐酸有机无机复合肥在蔬菜种植上的增产效果研究
5
作者 谢平莉 高军 张新 《棉花科学》 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农作物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优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耕作土壤的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验证黄腐酸有机无机复合肥在蔬菜种植上的增产效果,以番茄和大白菜为供试作物,进行了肥效对比试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农作物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优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耕作土壤的养分供应状况和肥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验证黄腐酸有机无机复合肥在蔬菜种植上的增产效果,以番茄和大白菜为供试作物,进行了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黄腐酸有机无机复合肥在番茄和大白菜种植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增产和提质效果,并对土壤性状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腐酸有机无机复合 蔬菜种植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力条件下黑土及其有机无机复合体的腐殖质组成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兰坡 王杰 +4 位作者 刘景双 刘淑霞 王艳玲 王鸿斌 张志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9,共7页
采用Kumada法研究了不同肥力黑土及其复合体的腐殖质组成.结果表明,黑土培肥后,粉粒和细砂复合体含量增多;土壤及各级复合体游离态和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但游离态腐殖质的腐殖化度降低.这种作用在粉粒和细砂复合体中表现... 采用Kumada法研究了不同肥力黑土及其复合体的腐殖质组成.结果表明,黑土培肥后,粉粒和细砂复合体含量增多;土壤及各级复合体游离态和结合态腐殖质含量得到不同程度提高,但游离态腐殖质的腐殖化度降低.这种作用在粉粒和细砂复合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随复合体粒径增大,复合体有机碳含量、腐殖质提取率、游离态腐殖质含量及游离态胡敏酸的腐殖化度等均有降低趋势.胡敏酸分类结果表明,高肥土壤游离态胡敏酸均为RP型,低肥则为RP型和B型.随复合体粒径增大,游离态胡敏酸类型变化序列主要为A型(粘粒)→B型(粉粒)→RP型(细砂);无论粒径大小,结合态胡敏酸大多为A型.土壤培肥后,可使全土及各级复合体的游离态腐殖质的腐殖化度降低,进而会发生型变.在黑土中,游离态胡敏酸的型变主要体现在粉粒复合体中,结合态胡敏酸的型变主要体现在细砂复合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有机无机复合 腐殖质组成 胡敏酸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淑霞 王宇 +3 位作者 周平 赵兰坡 刘景双 秦治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80,共5页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常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1)、1.5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2)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5个处理。结果表明:长期合理施用化肥能...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及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常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1)、1.5倍有机肥与化肥配施(NPKM2)和秸秆与化肥配施(NPKS)5个处理。结果表明:长期合理施用化肥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的含量和原土复合量趋于增加;有机无机配施能使土壤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原土复合量、土壤追加复合量及追加复合度增加,而原土复合度降低,增加有机肥用量可以降低土壤追加复合度。施肥能促进土壤中各种结合形态的腐殖质绝对含量和土壤松/稳和松/紧比值增加,但以松结合态腐殖质增加的较多。不同处理中高用量的有机肥处理(NPKM2)效果更明显。有机无机配施有利于改善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增强土壤对养分的供贮、调控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处理 黑土 有机无机复合 腐殖质结合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47
8
作者 史吉平 张夫道 林葆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潮土和旱地红壤的原土复合量 ,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提高红壤性水稻土耕层的原土复合量 ,单施化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的原土复合量影响不大 ;长期施肥降低 3种土壤的原土复合度 ,但提高了土壤... 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均能提高潮土和旱地红壤的原土复合量 ,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提高红壤性水稻土耕层的原土复合量 ,单施化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的原土复合量影响不大 ;长期施肥降低 3种土壤的原土复合度 ,但提高了土壤的增值复合量和增值复合度。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的增值复合量高于施化肥的土壤 ,但其增值复合度却低于施化肥的土壤。长期施肥还影响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粒径分级 ,施肥一般都可提高土壤中粘粒级和粉砂级复合体含量 ,降低细砂级复合体含量。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提高 3种土壤中的G0 、G1和G2 等 3组复合体含量 ,并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促使G0 和G1组复合体向水稳性强的G2 组复合体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土壤 有机无机复合 粒径分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用有机肥料对紫色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0
9
作者 魏朝富 陈世正 谢德体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连续九年施用有机肥料,紫色水稻土土壤及<0.002mm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无定形铁、铝和络合态铁、铝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络合态铁和铝间具拮抗作用(r=0.7998 ̄*n=7);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轻组有机... 连续九年施用有机肥料,紫色水稻土土壤及<0.002mm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无定形铁、铝和络合态铁、铝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络合态铁和铝间具拮抗作用(r=0.7998 ̄*n=7);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轻组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下降,土壤重组腐殖质的含量为0.25—0.01mm><0.0021mm>1—0.25mm>0.01—0.002mm;有机无机复合度及重组腐殖质中松结态与紧结态的比值随粒径的增大而下降,其平均复合度明显低于土壤,土壤中松结态腐殖质结合的铁的含量和Fe/C比值具有增加趋势,而铝的含量和Al/C比值恰相反;其中胡敏酸结合的铁铝含量比富里酸低;复合体中松结态腐殖质结合的铁铝含量与有机碳含量的顺序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 水稻土 有机肥料 有机无机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及各粒级复合体中C、N、P含量与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秀梅 冯兆滨 +4 位作者 张树清 张夫道 王玉军 张建峰 肖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3,共7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对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组成及其中C、N、P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入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后,褐潮土各粒级复合体的含量较对照发生了改变,F1(〈2μm)和B(10-50μm)粒级含量降低,F2(2~10μm)和F4(50~100μm)粒级含量增加。2)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可提高土壤及各粒级中C、N、P的含量,而增加幅度因材料而异;蒙脱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高岭土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塑料纳米-亚微米级复合物。3)F3(10-50μm)粒级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较低,但该粒级复合体含量占土壤固相的比重最大,因此该粒径中C、N、P对土壤肥力的贡献较大。4)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使土壤的有机碳、氮、磷在各粒级复合体中分配系数的增加以F2(2~10μm)粒级最高,说明各养分进入F2粒级最多,表明该粒级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和平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亚微米级复合材料 有机无机复合 粒级 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白浆土有机无机复合体腐殖质组成及类型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兰坡 马晶 +1 位作者 杨学明 孙艳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41,共14页
本文用Kumada法研究了耕作白浆土各粒径级分中有机质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及各粒径级分中有机碳含量多是高肥土壤大于低肥,并随复合体粒径增大而下降,下降的比例是高肥小于低肥;土壤有机质及粘粒含量影响有机碳贮量曲线与各粒径级... 本文用Kumada法研究了耕作白浆土各粒径级分中有机质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及各粒径级分中有机碳含量多是高肥土壤大于低肥,并随复合体粒径增大而下降,下降的比例是高肥小于低肥;土壤有机质及粘粒含量影响有机碳贮量曲线与各粒径级分含量曲线的关系,高肥土壤中粉粒或细砂级分中的有机碳贮量明显高于低肥。土壤及各粒径级分的腐殖质以能被0.1mol/LNaOH提取的游离态为主,其胡敏酸(HA)含量、PQ1值等多项指标均有高肥大于低肥的趋势,由logk与RF值所决定的HA腐殖化度则是高肥小于低肥。上述规律在粉粒及细砂级分中表现的最为明显。随粒径增大,游离态腐殖质及其HA含量等均有下降趋势,但PQ1则是粉粒中稍高;游离态HA类型随粒径增大而变化的序列为:A型(粘粒)-B型(粉粒)-Rp型(细砂)。0.1mol/LNa4P2O7提取的结合态腐殖质及其HA含量与腐殖化度等均以粉粒中最高,粘粒及细砂中次之,PQ2则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无论肥力高低,结合态HA大都为腐殖化度较高的A型,少数为B及P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浆土 有机无机复合 腐殖质组成 故敏酸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堆肥原料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对油菜生长及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8
12
作者 罗佳 蒋小芳 +4 位作者 孟琳 黄启为 徐阳春 沈其荣 杨兴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6,共10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采用猪粪堆肥、中药渣堆肥和鸡粪堆肥为原料制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与无机复合肥等氮量施入对油菜产量、氮素利用率、土壤供氮特征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油菜籽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的油菜籽...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采用猪粪堆肥、中药渣堆肥和鸡粪堆肥为原料制成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与无机复合肥等氮量施入对油菜产量、氮素利用率、土壤供氮特征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油菜籽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的油菜籽产量。与化肥处理比较,三种堆肥原料的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油菜籽产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较化肥增产12.7%~33.2%。各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均能增加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三种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均能显著促进油菜对氮素的吸收,从而提高了氮素利用率。与化肥处理和不施肥处理比较,三种堆肥原料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土壤有效态氮的含量,调节土壤氮素的释放速度。采用邻接法分析各处理土壤DNA条带表明:5个处理土壤样品的细菌群落共分为三大族群,化肥处理与对照处理为一种族群,中药渣处理为一种族群,猪粪处理和鸡粪处理属一种族群。说明施入外源有机物质(猪粪、鸡粪与中药渣)可能改变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而施入化肥对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有机无机复合 产量 氮素利用率 矿质态氮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6
13
作者 王昌全 李廷强 +2 位作者 夏建国 张锡洲 项虹艳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在玉米、水稻、豇豆、小白菜四种作物上 ,进行有机无机复合肥与氮、磷、钾混合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复合肥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能很好地改善农产品品质。在玉米水稻上 ,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增加淀粉和粗蛋白的含量 ... 在玉米、水稻、豇豆、小白菜四种作物上 ,进行有机无机复合肥与氮、磷、钾混合肥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复合肥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 ,同时能很好地改善农产品品质。在玉米水稻上 ,能促进干物质的积累 ,增加淀粉和粗蛋白的含量 ;在豇豆和小白菜上 ,能增加维生素C的含量 ,降低硝酸盐的积累 ,提高Zn、Fe等营养元素的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 玉米 水稻 豇豆 小白菜 农产品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4
作者 魏朝富 谢德体 李保国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1-227,共7页
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结构模型、有机无机复合体与团聚体的关系、有机无机复合体的肥力特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现代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发展形成了腐殖质胶体... 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结构模型、有机无机复合体与团聚体的关系、有机无机复合体的肥力特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现代测试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发展形成了腐殖质胶体、有机无机复合体及有机质—异源生物物质复合体的结构模型,在纳米化学水平和三维分子结构模型上重新认识和阐明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机无机复合体是土壤改良剂、营养源和重金属或有机有毒污染物过滤器;应在土壤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中,重视有机物质与矿物质相互作用和结构模型研究,加强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环境化学行为和颗粒迁移动力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 土壤结构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黑土有机无机复合度及结合态腐殖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迟凤琴 蔡姗姗 +2 位作者 匡恩俊 张久明 周宝库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26,共7页
以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及有机无机复合度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原土复合量,降低原土复合度。三种施肥处理的土壤结合态腐殖质以松结态为... 以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对黑土腐殖质结合形态及有机无机复合度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均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的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原土复合量,降低原土复合度。三种施肥处理的土壤结合态腐殖质以松结态为主,紧结态其次,稳结态最少。施肥提升土壤的松结态及稳结态腐殖质含量、土壤松/紧比值;降低紧结态腐殖质含量及土壤松/稳比值。单施化肥只能改善0-20 cm土层土壤肥力,在20-40 cm土层肥力降低;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最大程度改善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状况,活化土壤腐殖质,在两个土层中影响保持稳定。施肥对0-20 cm土层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影响大于20-40 cm土层,而对0-20 cm土层结合态腐殖质影响则小于20-40 cm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黑土 腐殖质结合形态 有机无机复合 不同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变化及有机碳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淑霞 赵兰坡 +2 位作者 刘景双 吴景贵 秦治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08,113,共5页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在各级复合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以粉粒复合体为主;黑土有机碳主要存在于小粒级复合体中,开垦有使有机碳向小粒级复合体中聚集的趋势。随着复合体粒径...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及有机碳在各级复合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土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以粉粒复合体为主;黑土有机碳主要存在于小粒级复合体中,开垦有使有机碳向小粒级复合体中聚集的趋势。随着复合体粒径的增大,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趋于减少,HA/FA比值趋于增加;腐殖质碳主要集中在粉砂粒以下的复合体中,且复合体的粒径越小,HA所占比重越大。开垦可导致土壤复合体分散,不利于HA类胶结物质向小粒级复合体中分配,轮作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及土壤肥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黑土 有机 有机无机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培肥措施对黑钙土有机无机复合体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杰 赵兰坡 +3 位作者 刘会青 王鸿斌 王宇 王艳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56,共4页
采用Kumada法研究了两种培肥措施对黑钙土及其复合体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根茬还田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可使全土及各级复合体的游离态和结合态腐殖质的胡敏酸、富里酸含量及ΔlogK等不同程度地增大,PQ和RF值减小,腐殖化度降低... 采用Kumada法研究了两种培肥措施对黑钙土及其复合体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根茬还田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可使全土及各级复合体的游离态和结合态腐殖质的胡敏酸、富里酸含量及ΔlogK等不同程度地增大,PQ和RF值减小,腐殖化度降低,这种作用在粉粒复合体中表现最为明显。粘粒和粉粒复合体的游离态胡敏酸均为A或B型,细砂均为RP型。随复合体粒径的增大,游离态胡敏酸类型的变化序列为A型(粘粒)→A型(粉粒)→RP型(细砂);结合态胡敏酸大多为A型,少数为P或B型。黑钙土增施有机肥培肥后,腐殖质的腐殖化度会发生量变和型变。在黑钙土中,胡敏酸的型变,主要表现在全土和粉粒复合体的游离态腐殖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肥措施 黑钙土 有机无机复合 腐殖质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肥与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在保护地蔬菜上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杨合法 范聚芳 +1 位作者 牛新胜 李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1期63-67,共5页
试验研究了化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有机肥、沼肥对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作用。表现为与试前土壤相比... 试验研究了化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有机肥、沼肥对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作用。表现为与试前土壤相比较,土壤容重下降,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增加,其中施用沼肥的处理影响最大,土壤容重降低了4.26%,土壤总孔隙度和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了4.68%,10.7%;施用沼肥,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增加最高,而完全施用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处理全磷、速效磷、碱解氮增幅最大。施用沼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促进黄瓜的生长和提高产量,产量比对照(不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102.8%,123.1%。各处理除沼肥和生物有机肥两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另外,施用沼肥、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可以提高果实中Vc、还原糖含量,并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了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肥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 土壤性质 黄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栽培菊花土壤的有机无机复合性状和菊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郝文雅 刘德辉 +2 位作者 徐飞 杨剑波 盛蒂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621,共6页
按照江苏省射阳县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施肥习惯,选用当地常用的猪粪、鸡粪、菜籽饼、有机复混肥、化肥为供试肥料,于2004、2005年连续2年进行菊花施肥大田小区试验和室内盆栽试验。其中,小区试验主要研究栽培菊花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 按照江苏省射阳县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施肥习惯,选用当地常用的猪粪、鸡粪、菜籽饼、有机复混肥、化肥为供试肥料,于2004、2005年连续2年进行菊花施肥大田小区试验和室内盆栽试验。其中,小区试验主要研究栽培菊花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和结合态腐殖质组成,盆栽试验主要研究施肥对菊花产量、内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条件下连续2年单施化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比试前下降,亏缺主要来自轻组;与对照(不施肥)比较,连续施用有机肥的处理,能提高土壤和重组有机C含量(增幅分别为4.5%~32.7%和10.5%~37.8%),促进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形成,提高土壤增值复合量和增值复合度,改善腐殖质结合形态,使松结态腐殖质含量增加,紧结态腐殖质减少,使土壤腐殖质得到活化;各类有机肥对栽培菊花土壤均有较好的培肥效果,其中以猪粪、菜籽饼较好。室内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菊花花序和茎叶的生物量,显著增加菊花药用有效成分总黄酮、绿原酸的含量,这方面的作用有机肥优于化肥,有机肥中又以菜籽饼的效果较好,猪粪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 结合态腐殖质 菊花生物量 总黄酮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与土粒团聚的关系 被引量:25
20
作者 魏朝富 谢德体 陈世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0-77,共8页
紫色水稻土的原土复合量(重组腐殖质)为中性土>钙质土>酸性土,同一土壤剖面中其含量是随土层深度下降;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为钙质土>中性、酸性土,在土壤剖面中是随土层深度增加。<0.01mm土粒团聚量和<0.01mm土粒团... 紫色水稻土的原土复合量(重组腐殖质)为中性土>钙质土>酸性土,同一土壤剖面中其含量是随土层深度下降;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为钙质土>中性、酸性土,在土壤剖面中是随土层深度增加。<0.01mm土粒团聚量和<0.01mm土粒团聚度为钙质土>中性土>酸性土。原土复合量和有机质含量,物理性粘粒含量、铁氧化物含量与<0.01mm土粒团聚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腐殖质结合状态,物理性粘粒含量和<0.01mm土粒团聚度间无显著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在上粒团聚中,是与矿物质呈复合状态的腐殖质(原土复合量)起作用,而原上复合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0.01mm土粒团聚量。有机无机复合和土粒团聚的关系是通过原土复合量和<0.01mm土粒团聚量间的关系来体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 土粒团聚 紫色水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