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5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中五味子根皮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化学成分研究
1
作者 李昕卓 徐浩南 +6 位作者 吴莹 马叶子 李玉泽 邓翀 宋小妹 王薇 张东东 《中南药学》 2025年第2期343-348,共6页
目的研究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根皮中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华中五味子根皮的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分离得到的... 目的研究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根皮中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华中五味子根皮的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华中五味子根皮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为当归戈米辛O(1)、schizanrin M(2)、顺芷戈米辛P(3)、methygomisin O(4)、鹤庆五味子午素(5)、gomosin G(6)、interiotherin B(7)、schizandrin(8)、schisanwilsonin J(9)、schisanwilsonin I(10)、schisantherin D(11)、gomisin O(12)、gomisin B(13)、methygomisin R(14)、schisanwilsonin P(15)。结论化合物2、5、8~10、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提取分离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筋藤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研究
2
作者 胥丹 马燕燕 赵登高 《广东化工》 2025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对广西产宽筋藤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综合利用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MCI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宽筋藤藤茎进行提取分离并纯化,结合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筋藤中共分离和鉴定了5个化... 目的:对广西产宽筋藤的木脂素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综合利用硅胶柱层析、反相柱层析、MCI柱层析、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宽筋藤藤茎进行提取分离并纯化,结合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筋藤中共分离和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yangabin(1)、(+)-pinoresionl-O-β-D-glucopyroside(2)、(+)-pinoresinol-monomethylether-β-D-glucoside(3)、Pinoresinol(4)、(+)-syringaresinol(5)。结论: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类型均为四氢呋喃型木脂素类化合物,为宽筋藤中木脂素类成分分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筋藤 木脂素 提取分离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3
作者 葛亮 刘富铭 田树革 《化学工程师》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研究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木脂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含量,结果表明,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总木脂素含量为95.68%,牛蒡苷含量为55.71%,牛蒡苷元... 研究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总木脂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含量,结果表明,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总木脂素含量为95.68%,牛蒡苷含量为55.71%,牛蒡苷元含量为2.99%。通过对毛头牛蒡子总木脂素有效部位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活性打下相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头牛蒡子 木脂素 有效部位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木脂素对初产大鼠乳腺发育及泌乳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古丽娜·巴克 余翔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6-8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木脂素(SDG)对初产大鼠乳腺发育、泌乳性能及泌乳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选用初产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20只/组)。对照组大鼠饲喂正常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除了饲喂正常日粮外,分别灌服125 mg/(L·kg)SDG、5 ... 试验旨在研究亚麻籽木脂素(SDG)对初产大鼠乳腺发育、泌乳性能及泌乳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选用初产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20只/组)。对照组大鼠饲喂正常日粮,试验Ⅰ组、Ⅱ组、Ⅲ组除了饲喂正常日粮外,分别灌服125 mg/(L·kg)SDG、5 mg/(L·kg)甲磺酸溴隐亭片(Br)、125 mg/(L·kg)SDG+5 mg/(L·kg)Br,SDG妊娠全期灌服,Br从妊娠第14 d起至分娩给药,分娩当日停药,每窝留8只仔鼠用于测定产奶性能。试验期15 d。结果显示,试验Ⅰ组、Ⅲ组13、15 d的产奶量均明显高于试验Ⅱ组(P<0.01或P<0.05)。试验Ⅰ组大鼠的乳腺重、乳腺DNA和RNA含量以及乳腺RNA/DNA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试验Ⅰ组和Ⅲ组大鼠的乳腺腺泡直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5),导管直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Ⅱ组(P<0.01)。试验Ⅰ组大鼠的性腺轴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其中雌二醇(E2)、催乳素(PRL)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孕酮(P)、促卵泡激素(FSH)、生长激素(GH)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研究表明,灌服SDG可以明显改善大鼠乳腺功能,促进乳腺腺泡及导管的发育,提高大鼠产奶量,提高泌乳相关激素水平;不同处理组对初产大鼠乳腺作用情况为试验Ⅰ组>试验Ⅲ组>对照组>试验Ⅱ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木脂素 初产大鼠 乳腺发育 泌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含委陵菜的木脂素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宝 杨红 +4 位作者 匡维米 陈婷婷 金倩倩 李勇军 李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2-1090,共9页
为了研究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的化学成分及其肿瘤细胞毒活性,该研究综合运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Toyopearl HW-40F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蛇含委陵菜6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 为了研究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的化学成分及其肿瘤细胞毒活性,该研究综合运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Toyopearl HW-40F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现代色谱分离技术对蛇含委陵菜6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结合核磁共振波谱(NMR)、高分辨质谱(HR-ESI-MS)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法测定各化合物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1)从蛇含委陵菜中分离鉴定了13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松脂素(1)、(+)-8-羟基松脂素(2)、(+)-丁香脂素(3)、(+)-杜仲树脂酚(4)、(+)-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8′-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8′-羟基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松脂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8)、schilignan F(9)、(+)-松脂素-4,4′-O-双吡喃葡萄糖苷(10)、(+)-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11)、neoolivil-4-O-β-D-glucopyranoside(12)、3,3′-bis[3,4-dihydro-4-hydroxy-6-methoxy-2 H-1-benzopyran](13)。其中,化合物1-4、7、8、10、12、13为首次从委陵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6、9、11为首次从蛇含委陵菜中分离得到。(2)细胞毒试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3、4对Hela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69.94±1.89)、(66.25±2.11)、(59.81±1.73)μmol·L-1。该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蛇含委陵菜的化学成分,为抗宫颈癌药物的研发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含委陵菜 化学成分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木脂素 细胞毒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叶总木脂素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岚雄 郑威 +4 位作者 陈源桉 沈婧 邹双全 伍建榕 倪林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7,共10页
为研究樟叶总木脂素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以樟叶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芝麻素和9-羟基芝麻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联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樟叶总木脂素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带毒平板法对总木脂素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为研究樟叶总木脂素的最佳回流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以樟叶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芝麻素和9-羟基芝麻素含量,通过单因素联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樟叶总木脂素回流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带毒平板法对总木脂素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回流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6℃、料液比1∶8.39(g·mL^(-1))、提取时间43 min、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在此条件下木脂素提取率达0.3804%。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表现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抑菌活性试验表明,木脂素含量为2 mg·mL^(-1)时对链孢粘帚霉菌(Gliocladium catenulatum)、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西瓜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f)和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率均达到50%以上;有效中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1.238、1.280、1.486和0.419 mg·mL^(-1)。以上研究结果为樟叶开发利用及植物源农药研究及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脂素 响应面法 抑菌活性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木脂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炜 王国杰 韩正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3期89-94,共6页
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木脂素类化合物,能通过动物机体内微生物转化成动物木脂素,具有雌激素样和抗雌激素样生物活性。大量研究表明,动物木脂素及其在植物中的前体物质具有抗癌、抗氧化、抗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临床应用价值,且能通过与性激素... 广泛存在于植物界的木脂素类化合物,能通过动物机体内微生物转化成动物木脂素,具有雌激素样和抗雌激素样生物活性。大量研究表明,动物木脂素及其在植物中的前体物质具有抗癌、抗氧化、抗心血管系统疾病等临床应用价值,且能通过与性激素受体结合等途径发挥其他生理作用,因而在动物生产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很多学者就木脂素的检测方法、代谢转化、保健和生理学功能进行了研究。在各种植物籽实中,亚麻籽中的木脂素含量最高,而亚麻是我国北方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开发和利用亚麻籽木脂素将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木脂素 动物木脂素 亚麻籽木脂素 肠内酯 肠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木脂素类化合物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轲 芦荣华 +2 位作者 贾娟 张杰华 赵明姣 《化工与医药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
木脂素属于天然酚类化合物,是由绿色植物产生的一大类次生代谢产物,与人体产生的雌激素作用类似,具有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等的药用价值。文章阐述了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来源、分布、结构分类、药理作用,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木脂素... 木脂素属于天然酚类化合物,是由绿色植物产生的一大类次生代谢产物,与人体产生的雌激素作用类似,具有抗病毒、抗氧化、降血糖等的药用价值。文章阐述了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来源、分布、结构分类、药理作用,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木脂素类化合物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源木脂素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脂素 提取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五味子颗粒中7种木脂素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亚运 雷棋 屈蓉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子颗粒中7种木脂素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采用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2.7μm)进行分离,四氢呋喃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 nm,进样量为10μL... 建立了同时测定五味子颗粒中7种木脂素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采用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2.7μm)进行分离,四氢呋喃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的检测下限(LOD)分别为0.017、0.041、0.156、0.165、0.136、0.166和0.113μg/m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100.9%,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0%。因此,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所得含量关系可对五味子颗粒进行质量控制,特别是可为预防南五味子掺伪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含五味子制剂的质量标准修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五味子颗粒 木脂素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花八角枫木脂素及萜类成分研究
10
作者 杨建平 杨婷 +4 位作者 朱敏汇 马雪 陆苑 孙佳 李勇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83-3691,共9页
目的研究稀花八角枫的木脂素及萜类成分。方法70%乙醇提取物采用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素(1)、杜仲树脂酚(2)、丁香脂素(3)、dehydrodiconife... 目的研究稀花八角枫的木脂素及萜类成分。方法70%乙醇提取物采用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素(1)、杜仲树脂酚(2)、丁香脂素(3)、dehydrodiconifery alcohol-9′-β-D-glucopyranoside(4)、7,9,9′-tri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5)、citrusin B(6)、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4-O-β-D-glucopyranosides(7)、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8)rel-(7R,8S)-3,3′,5-trimethoxy-4′,7-epoxy-8,5′-neolignan-4,9,9′-triol-9-β-D-glucopyranoside(9)、(+)-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10)、龙花苷B(11)、(7 S,8R)-1-[4-O-(β-D-glucopyranosyl)-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12)、(7 R,8S)-4,9,9′-trihydroxyl-3-methoxyl-7,8-dihydrobenzofuran-1′-propylneolignan-3′-O-β-D-glucopyranoside(13)、(7 S,8R)-4,9,9′-trihydroxy-3,3′,5-trimethoxy-8,4′-oxy-neolignan-4-O-β-D-glucopyranoside(14)、cedrusin-4-O-β-D-glucopyranoside(15)、2,6,2′,6′-tetramethoxy-4,4′-bis(2,3-epoxy-1-hydroxypropyl)biphenyl(16)、路路通内酯(17)、mansonone E(18)、mansonone G(19)、mansonone H(20)、长寿花糖苷(21)、bullatantriol(22)、3-O-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23)、水芹素(24)。结论化合物1~16为木脂素类化合物,17~24为萜类化合物。化合物3~9、11~17、22~24为首次从八角枫属中分离得到,1、2、10、18~2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花八角枫 木脂素 萜类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口服五味子总木脂素后8种木脂素的药代动力学分析
11
作者 曾钦成 王阔 +6 位作者 万久琛 宋兆芮 张志宏 王春梅 李贺 陈建光 孙靖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738-743,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小鼠血浆中的8种五味子木脂素单体,分析正常小鼠和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灌胃五味子总木脂素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方法选用雄性C57BL/6小鼠,一次性灌胃给予50%酒精溶液(12 mL/kg)建立急性酒精...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小鼠血浆中的8种五味子木脂素单体,分析正常小鼠和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灌胃五味子总木脂素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差异。方法选用雄性C57BL/6小鼠,一次性灌胃给予50%酒精溶液(12 mL/kg)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测定小鼠血浆中的8种五味子木脂素单体,分析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HPLC条件下,8种五味子木脂素的分离度良好;与正常组比较,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液中8种五味子木脂素的半衰期(t_(1/2))明显增加,达峰时间(t_(max))延后,曲线下面积(AUC)、平均驻留时间(MRT)和表观分布容积(V_(d))也有所增加,清除率(CL)减少。结论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后,五味子木脂素在小鼠体内的暴露增加,半衰期体内作用时间延长,清除率减少,可能是酒精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和肝药酶释放所导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木脂素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木脂素对跑步机睡眠剥夺大鼠警觉性的影响
12
作者 武亚楠 马青 +1 位作者 王艳艳 黄莉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1-481,共11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木脂素对跑步机睡眠剥夺大鼠警觉性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睡眠剥夺组,五味子木脂素低、中、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进行跑... 目的探讨五味子木脂素对跑步机睡眠剥夺大鼠警觉性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睡眠剥夺组,五味子木脂素低、中、高剂量组,盐酸托莫西汀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进行跑步机睡眠剥夺,连续3 d。剥夺期间,各个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采用5~9孔测试仪测试各组大鼠的警觉性表现;另取SD雄性大鼠,睡眠剥夺方法造模和给药方法同上,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睡眠剥夺组、五味子木脂素组(67.2 mg/kg)和盐酸托莫西汀组,每组10只,采用ELISA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食欲素A的含量;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前额叶皮层(PFC)c-Fos蛋白表达和食欲素受体1、2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睡眠剥夺组大鼠警觉性表现的选择准确性显著降低(P<0.001),遗漏反应、遗漏率和平均反应潜伏期均显著升高(P=0.002,P=0.003,P=0.020);与睡眠剥夺组相比,五味子木脂素中、高剂量组和盐酸托莫西汀组均可改善跑步机睡眠剥夺大鼠的警觉性指标,表现为选择准确性提高(P=0.001,P=0.006,P<0.001),遗漏反应(P=0.001,P=0.001,P<0.001)、遗漏率(P=0.001,P=0.002,P<0.001)和平均反应潜伏期(P=0.018,P=0.003,P=0.014)减少。与空白组相比,睡眠剥夺组大鼠血清中的食欲素A含量、PFC脑区c-Fos均显著增加(P均<0.001),食欲素受体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37);与睡眠剥夺组相比,五味子木脂素组(67.2 mg/kg)和盐酸托莫西汀组大鼠血清中的食欲素A水平(P=0.005,P=0.029)、PFC脑区c-Fos(P=0.028,P=0.036)均显著降低,食欲素受体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43,P=0.013)。结论五味子木脂素可能通过调节食欲素分泌和PFC的食欲素受体1表达发挥拮抗睡眠剥夺所致警觉性水平下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木脂素 睡眠剥夺 警觉性 食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提取法对五味子果实及藤茎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13
作者 刘伟 张昊 +2 位作者 李新殿 李慧萍 李伟 《特产研究》 2024年第6期87-95,共9页
本文主要探究了超高压提取法对五味子果实及藤茎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深入揭示五味子及其藤茎中有效成分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结合不同提取溶剂、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压力情况下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溶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醇甲... 本文主要探究了超高压提取法对五味子果实及藤茎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深入揭示五味子及其藤茎中有效成分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结合不同提取溶剂、不同部位以及不同压力情况下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溶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等7种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提取方式,木脂素含量达1.556%,有效成分溶出率为52.80%;经超高压提取后五味子果实中总木脂素含量可提高50.90%,有效成分溶出率提高13.49%,而藤茎中总木脂素提高14.55%,有效成分溶出率差异不大,当压力为400MPa,保压4~6 min含量最高。本研究表明,超高压提取法可以促进五味子果实和藤茎中木脂素类成分的溶出,其影响程度为五味子果实>五味子藤茎,为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深度开发以及非药用部位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提取 五味子果实 藤茎 木脂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苦木内酯类与木脂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14
作者 栾同同 何亚玲 +3 位作者 辛璐 蒙康婷 刘永宏 苏志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35-4041,共7页
目的研究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苦木内酯类与木脂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提取物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 目的研究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苦木内酯类与木脂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提取物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7个苦木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ruceanic acid E(1)、15-O-(3-hydroxy-3-methy1butanoyl)-brucealide(2)、bruceine L(3)、aglycone of yadanzioside D(4)、javanicolide A(5)、javanicolide C(6)、bruceanic acid A(7);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leomiscosin A(8)、ceplignan(9)、threoguaiacylglycerol 8′-(4-hydroxymethyl-2-methoxyphenyl)ether(10)、erythro-guaiacylglycerol 8′-(4-hydroxy-methyl-2-methoxyphenyl)ether(11)。化合物3、8可抑制RAW264.7细胞产生NO。结论化合物9~11为首次从鸦胆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具有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内酯 木脂素 分离鉴定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法同时测定护肝片中8种五味子木脂素的含量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志远 张金朋 +1 位作者 赵硕 刘媛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护肝片中五味子醇甲、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H、当归酰戈米辛Q、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丙素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乙腈-...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护肝片中五味子醇甲、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当归酰戈米辛H、当归酰戈米辛Q、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丙素的含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67 nm。结果8种五味子木脂素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3),平均加样回收率96.47%~104.96%,RSD 0.62%~1.6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护肝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肝片 五味子木脂素 含量测定 U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APAP诱导肉鸡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庄向婷 王勃森 +1 位作者 杨乐 刘晓强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72,共6页
为探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提取物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所致鸡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白羽肉鸡分为溶媒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APAP模型对照组、波棱瓜子总木脂素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 为探究波棱瓜子总木脂素提取物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所致鸡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将50只白羽肉鸡分为溶媒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APAP模型对照组、波棱瓜子总木脂素低(50 mg/kg)、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各组受试鸡均灌胃相应溶媒或药物,连续7 d,于末次给药后2 h,除溶媒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受试鸡腹腔注射400 mg/kg APAP进行急性肝损伤造模。APAP造模16 h后对受试动物进行肝脏系数和血清的生化指标测定,HE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损伤情况。结果显示,与APAP模型对照组比较,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各剂量组的肝脏系数显著降低(P<0.01),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明显下降(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明显下降(低、高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各剂量组肝细胞坏死的程度和范围比APAP模型对照组减轻。表明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APAP诱导的白羽肉鸡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棱瓜子 木脂素 对乙酰氨基酚 肉鸡 急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篦子三尖杉枝叶的木脂素类化合物研究
17
作者 谈佳沂 孙雯 +7 位作者 韩梓萌 高贵文 王璇 贾桂艳 韩通 赵蕊 华会明 姜春宇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9-31,共3页
为丰富篦子三尖杉的化学成分,采用回流提取法,硅胶、ODS、MCI、凝胶及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手段,从篦子三尖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木脂素类化合物。鉴定为sesquipinsapol B(1)、8-hydroxypluviatolide(2)、异落叶松树脂醇(3)、2-[2... 为丰富篦子三尖杉的化学成分,采用回流提取法,硅胶、ODS、MCI、凝胶及高效液相等色谱分离手段,从篦子三尖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木脂素类化合物。鉴定为sesquipinsapol B(1)、8-hydroxypluviatolide(2)、异落叶松树脂醇(3)、2-[2-羟基-5-(3-羟丙基)-3-甲氧基苄基]-3-(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醇(4)、trans-3-甲氧基-4,9,9′-三羟基-苯并二氧六环木脂素(5)、松脂素(6)、linderinol(7)、ligraminol E(8)。其中化合物1、2、4、5、7、8为首次从三尖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子三尖杉 木脂素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18
作者 庄向婷 王勃森 +1 位作者 杨乐 刘晓强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47,共8页
旨在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的安全性。在24只ICR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设单次最大给药量(5000 mg/kg),给药后连续观察7 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波棱... 旨在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波棱瓜子总木脂素的安全性。在24只ICR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设单次最大给药量(5000 mg/kg),给药后连续观察7 d;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波棱瓜子总木脂素低(100 mg/kg)、中(200 mg/kg)和高(400 mg/kg)剂量组进行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0 d,灌胃结束后测定大鼠体重、采食量、血液指标、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中,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对ICR小鼠的LD50>5000 mg/kg,按照外源化合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属于实际无毒;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波棱瓜子总木脂素各剂量组体重、采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未见与波棱瓜子总木脂素毒性有关的病理变化。综上,波棱瓜子总木脂素临床合理剂量使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棱瓜子 木脂素 急性毒性 亚慢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根皮中五种木脂素的含量
19
作者 陈美先 牛昱婷 +3 位作者 徐浩南 邓翀 王薇 张东东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24-28,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根皮中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及五味子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Intertsil ODS-3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28 min,49%→96%A;28~31 min,96%→96%A;...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五味子根皮中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及五味子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Intertsil ODS-3色谱柱(4.6×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28 min,49%→96%A;28~31 min,96%→96%A;31~35min,96%→100%A);流速0.5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测定五味子根皮五味子酚、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及五味子丙素含量。结果该色谱条件下,五种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含量分别为0.70 mg·g^(-1)、6.53 mg·g^(-1)、2.24 mg·g^(-1)、1.75 mg·g^(-1)、1.16 mg·g^(-1);重复性(RSD)分别为2.65%、1.18%、2.94%、1.53%、1.50%;稳定性(RSD)分别为2.50%、1.60%、1.93%、1.69%、1.86%。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行,重复性好,为后续建立五味子根皮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五味子 木脂素 含量测定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五味子木脂素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强薇 汪威 +5 位作者 于欣艳 黄甜甜 姬雅静 罗川 段红 翟科峰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6-33,共8页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五味子木脂素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以及作者合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关于五味子木脂素的文献,基于软件CiteSpace进行作...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五味子木脂素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以及作者合作的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2014年1月至2024年1月关于五味子木脂素的文献,基于软件CiteSpace进行作者、关键词、研究机构的共现和聚类分析,并分析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共得到文献127篇.峰值出现在2014年,发文量共达22篇.对于合作机构而是与吉林高校和医院集中合作,少数为跨省合作,多数为省内合作.作者方面则主要形成王春梅、陈建光、孙靖辉、李贺为核心的代表团队,且不同团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具有研究特色.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分析后我们认为五味子木脂素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加强五味子木脂素的作用机制研究,深入探索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同时,还需要加强质量控制标准和生产工艺的研究,为五味子木脂素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木脂素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研究热点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