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伦古坳陷未成熟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屿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乌伦古坳陷伦5井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油砂具有未成熟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物的组成表明,其生源具典型陆源腐殖型有机质或煤系成油特征。油源对比证实,该原油来自下伏三叠系白碱滩组生油岩,形成机制可能为富氢III型有机质... 乌伦古坳陷伦5井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油砂具有未成熟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物的组成表明,其生源具典型陆源腐殖型有机质或煤系成油特征。油源对比证实,该原油来自下伏三叠系白碱滩组生油岩,形成机制可能为富氢III型有机质在成油门限以上早期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原油 乌伦古坳陷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文南地区未成熟原油特征研究及勘探意义
2
作者 黄飞 张晓燕 《宜宾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80-84,共5页
本文分析了东濮凹陷文南地区沙一段原油及生油岩地球化学特征。沙一段原油具有族组成以低饱和烃和高芳烃及高非烃+沥青质含量为特征,气相色谱特征表现为异构烷烃、环烷烃含量丰富,具明显的植烷优势,Ph/nC18>3。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谱... 本文分析了东濮凹陷文南地区沙一段原油及生油岩地球化学特征。沙一段原油具有族组成以低饱和烃和高芳烃及高非烃+沥青质含量为特征,气相色谱特征表现为异构烷烃、环烷烃含量丰富,具明显的植烷优势,Ph/nC18>3。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谱图缺乏低碳数化合物,甾烷以反映生物构型的ααα-20RC27、C28、C29胆甾烷为主,萜烷以αβ-C30藿烷、C29—C30莫烷及γ—蜡烷占绝对优势;成熟度参数ααα-C2920S/20(S+R)和C29ββ/(αα+ββ)值分别为0.20和0.21。综合盆地沙一段原油和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砂一段原油是自生自储的未成熟原油。该研究成果对于东濮凹陷广大的未成熟、低热变史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原油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东洼凹陷 文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熟生油岩中的“地质型”甾烷 被引量:5
3
作者 曾宪章 刘淑珍 马顺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91-98,共8页
作者根据几年来所取得的资料.对R_0<0.5%的未成熟生油岩中出现的相对高丰度的“地质型”甾烷,提出了新见解.这种现象似乎是一种客观规律,并且可能是以游离状态分解于地质体中的甾类分子化石异构化作用的结果.这一发现,揭示了干酪根... 作者根据几年来所取得的资料.对R_0<0.5%的未成熟生油岩中出现的相对高丰度的“地质型”甾烷,提出了新见解.这种现象似乎是一种客观规律,并且可能是以游离状态分解于地质体中的甾类分子化石异构化作用的结果.这一发现,揭示了干酪根在通常所说的“成熟门槛”以上就已开始降解,释放烃类,从而为“未成熟原油”的存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岩 未成熟原油 地质型 甾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