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本质界定到评判描述——艺术定义的话语转型及其反思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向荣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0-188,共9页
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美学家和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将审美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从审美的角度来规定和定义艺术。随着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涌现,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技术对艺术的渗透与影响,传统的审美艺术观念开始遭遇危机。面对现代以降的先... 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美学家和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将审美与艺术联系在一起,从审美的角度来规定和定义艺术。随着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涌现,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技术对艺术的渗透与影响,传统的审美艺术观念开始遭遇危机。面对现代以降的先锋艺术实践,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艺术的边界在哪里?艺术是一种本质界定,还是一种体制或惯例的评判描述?探讨传统到现代的艺术定义转型,可以还原和建构艺术演变的基本格局和言说立场,为当下艺术的复调性和跨界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定义 话语转型 本质界定 评判描述
原文传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高度契合的运行机理
2
作者 郑敬斌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CSSCI 2024年第1期26-31,165,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论断,辞约意丰、言近旨远,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本质界定和战略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论断,辞约意丰、言近旨远,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本质界定和战略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价值观 文化自信 运行机理 本质界定 精神追求 思想观念 言近旨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城市:集装箱与后人类景观
3
作者 张艳 《长江文艺评论》 2024年第1期78-80,共3页
一、未来城市的预想,法国理论家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从速度政治学(politics of speed)的角度出发,将现代性的本质界定为“后勤学的”(logistical),即只有物流技术所带来的流动性和加速性才是现代社会所建立的前提条件。后... 一、未来城市的预想,法国理论家保罗·维利里奥(Paul Virilio)从速度政治学(politics of speed)的角度出发,将现代性的本质界定为“后勤学的”(logistical),即只有物流技术所带来的流动性和加速性才是现代社会所建立的前提条件。后勤学最早来自于冷兵器时期的战争,源于1837年出版的著作《战争的艺术》(Précis de l’art de la guerre),指的是跟随随时移动的作战部队,对物资和军需品进行供给、运输和分配的一套组织规划技术。不过如今,后勤学已经蔓延至我们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细节中,远远超越于战争的狭隘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勤学 物流技术 加速性 冷兵器 本质界定 集装箱 PAU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环境创设“华丽转身”的背后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敏 沈小婷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03-106,共4页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教育的隐性资源之一,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数幼儿园在积极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的同时,将"朴素"的创设理念转身"华丽"。幼儿园环境创设"华丽"的背后是幼儿...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幼儿教育的隐性资源之一,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因素。目前,多数幼儿园在积极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的同时,将"朴素"的创设理念转身"华丽"。幼儿园环境创设"华丽"的背后是幼儿园高收费、教师高压力、家长高期望值等一系列问题。亟须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本质进行再界定,立足于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明确幼儿身心发展目标,顺应教师专业化成长方向,推动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环境创设 本质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现代性话语反思及其重构——读周计武《艺术的祛魅与艺术理论的重构》
5
作者 杨向荣 《学术评论》 2019年第6期4-9,共6页
在传统的美学和艺术哲学话语体系中,对艺术的讨论往往立足于审美的视域,而当我们持这种观点去看现代和后现代艺术时,我们的阐释经验往往遭遇到挑战。杜尚签名的小便器、沃霍尔的可口可乐包装盒,汉斯·哈克的观念艺术到底是不是艺术... 在传统的美学和艺术哲学话语体系中,对艺术的讨论往往立足于审美的视域,而当我们持这种观点去看现代和后现代艺术时,我们的阐释经验往往遭遇到挑战。杜尚签名的小便器、沃霍尔的可口可乐包装盒,汉斯·哈克的观念艺术到底是不是艺术品?一块海滩上的漂流木或石头,被搬到艺术馆陈列起来,算不算一件艺术品?艺术定义究竟是一种本质界定还是一种描述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话语 后现代艺术 小便器 沃霍尔 可口可乐 艺术定义 观念艺术 本质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的社会法归位——刺破经济法的普洛透斯之面 被引量:3
6
作者 韩伟 谭喜祥 《兰州学刊》 2003年第3期128-129,140,共3页
就经济法的本质界定而言 ,可谓学说繁多 ,似乎经济法有着变幻无常、琢磨不定的普洛透斯面相。依何种进路对之进行理性阐析 ,一直是困扰学界的难题。笔者以为 ,社会法分析路向是我们可供取舍的诸多视域中的较优抉择 ,通过经济法的社会法... 就经济法的本质界定而言 ,可谓学说繁多 ,似乎经济法有着变幻无常、琢磨不定的普洛透斯面相。依何种进路对之进行理性阐析 ,一直是困扰学界的难题。笔者以为 ,社会法分析路向是我们可供取舍的诸多视域中的较优抉择 ,通过经济法的社会法回归 ,可以较为清澈地厘清其内在规定性 ,还经济法社会公共性之本原脸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本质界定 社会法 归位 社会公共性 胡塞尔 普洛透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档案实体的根据是什么──与刘东斌同志商榷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震岭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学术商榷 档案实体 归档文件 确定依据 档案本质界定 文件定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审美感受的个性差异
8
作者 王冠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56-61,共6页
审美感受(又称美感)的个性差异,集中表现于不同的审美主体对同一客体对象有不同的审美判断;或者对同一客体对象,同一个审美主体,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审美判断亦不相同。造成这种美感的个性差异,就总的情况而论,是由于社会生活整体形象的... 审美感受(又称美感)的个性差异,集中表现于不同的审美主体对同一客体对象有不同的审美判断;或者对同一客体对象,同一个审美主体,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审美判断亦不相同。造成这种美感的个性差异,就总的情况而论,是由于社会生活整体形象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审美主体主观心理感受的直觉性、个别性、独特性造成的。审美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历来为中外美学界所争辩,不少美学家据此将美的本质界定为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美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一种观念形态,为主观的美的本体论开道通渠。弄清美感个性差异的实质,给以科学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感受 直觉性 客体对象 本质界定 社会生活 审美判断 美学界 功利色彩 审美过程 审美趣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学生干部的身份界定与成长引导
9
作者 李发武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9期82-83,112,共3页
高校学生干部随着自身影响力和执行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受到高校的肯定和重用。在学生干部将要出现了身份被乱用、概念被混淆的时候,必须科学界定高校学生干部身份,明确其价值地位和培养目标,以便引导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校学生干部 本质界定 存在价值 成长引导
原文传递
科幻与神话:飞跃人类世
10
作者 刘宇昆 宋明炜 王易凡(翻译/整理)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8,179,共10页
我们的个体神话,我们的共同价值观刘宇昆:从词源学的角度看,故事和历史这两个词是相关的。在法语中history和story是相同的词,它们最初进入英语语言时几乎是可以互换使用的,history是历史也是故事,story是虚构也是事实。所以,故事是一... 我们的个体神话,我们的共同价值观刘宇昆:从词源学的角度看,故事和历史这两个词是相关的。在法语中history和story是相同的词,它们最初进入英语语言时几乎是可以互换使用的,history是历史也是故事,story是虚构也是事实。所以,故事是一种叙事(narrative),虚构或非虚构不能作为故事的本质界定。比如,记者写的故事是关于事实的报道,同时也是解释事实的叙事,我们仍然保留这两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 人类世 共同价值观 刘宇昆 词源学 本质界定 神话 英语语言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历史时间观与时代精神的历史定位 被引量:5
11
作者 郗戈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 CSSCI 2021年第1期76-79,158,共5页
深化当前关于时代精神问题的研讨,需要一种提问方式的转变:从"时代精神是什么"的特定内容分析走向"什么是时代精神"的本质界定,进而再从这一本质界定走向对时代精神的历史理解方式的前提性追问。关键还在于,如何在... 深化当前关于时代精神问题的研讨,需要一种提问方式的转变:从"时代精神是什么"的特定内容分析走向"什么是时代精神"的本质界定,进而再从这一本质界定走向对时代精神的历史理解方式的前提性追问。关键还在于,如何在历史时间维度中对一般时代精神或特定时代精神进行社会存在论定位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开掘马克思关于历史时间的思想。与传统西方哲学不同,马克思正是从"历史"来看待"时代"或"时间",将"时代"或"时间"主要理解为"历史时代"或"历史时间"。这构成了"时代精神"概念得以可能的前提。因而,对于马克思的时代精神反思的把握,首先涉及对其历史视野和时间意识的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西方哲学 时代精神 历史时间观 精神反思 社会存在论 时间维度 历史视野 本质界定
原文传递
要彻底否定“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
12
作者 白冀中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993年第7期65-65,共1页
白冀中在《大连党校学报》1993年第1期撰文指出,必须彻底否定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不彻底否定这一理论。
关键词 有计划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理论 党校学报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机制 本质界定 计划体制 历史局限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