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2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对术中出血量、激素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柴武斌 龙斌 +1 位作者 黄海波 赵阳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BTN)对术中出血量、激素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BT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波消融组(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和开放手术组(开放手术),各75例。比较两组BTN患者...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BTN)对术中出血量、激素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BT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波消融组(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和开放手术组(开放手术),各75例。比较两组BTN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结节清除率和术前和术后1周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波消融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3.30、46.88、49.11、11.79、32.02,P均<0.05);术后1周,微波消融组血清TSH水平低于开放手术组,FT_(3)和FT_(4)水平高于开放手术组(t分别=-3.41、4.78、6.32,P均<0.05);微波消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3%,低于开放手术组的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5)。结论与开放手术比较,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可减少BTN患者术中出血量,改善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微波消融 甲状腺良性结节 术中出血量 甲状腺激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出血量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家济 张灿 +1 位作者 朱玲 李红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术中出血过多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大小、位置和数目肌瘤患者腹腔镜肌瘤剔除术中出血量差异,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相关性;logisti... 目的:探究子宫肌瘤术中出血过多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临床资料,分析不同大小、位置和数目肌瘤患者腹腔镜肌瘤剔除术中出血量差异,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出血量危险因素。结果:肌瘤≥5cm组出血量(84.16±19.33ml)高于<5cm者(50.79±23.97ml)、肌瘤位于肌壁间组出血量(82.63±23.61ml)高于浆膜下者(50.95±18.16ml)、肌瘤数目多发组出血量(81.46±20.46ml)高于单发患者(55.02±22.46ml)、手术时间>62.85min组术中出血量(80.99±18.91ml)高于≤62.85min组(59.72±23.47ml)(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存在正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肌瘤≥5cm、肌瘤位于肌壁间、肌瘤数目多发和手术时间>62.85min是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剔除中出血量增多的危险因素(P<0.05)。本文术中共出现5例输血,其中术前贫血3例、子宫肌瘤过大2例,术后患者均无相关并发症。结论: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肌瘤较大、肌瘤位于肌壁间、肌瘤多发和手术时间长是导致术中出血量增多的危险因素,临床需加以防控,必要时需输血处理,以避免术后出现不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切除 腹腔镜 术中出血量 影响因素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娜 张志强 刘凡涛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改良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鼻内镜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改良鼻... 目的探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改良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单县东大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鼻内镜手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改良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鼻塞、流鼻涕、头痛以及水肿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87.12±40.23)mL,少于对照组的(126.32±52.89)mL,术后住院时间为(2.81±1.06)d,短于对照组的(4.96±1.5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9、8.121,P均<0.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结论改良鼻内镜手术能够加快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其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鼻内镜手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术中出血量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穿刺钬激光治疗肾结石手术护理路径配合效果及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4
作者 邓敏 邱平 +1 位作者 魏优志 于振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250-253,共4页
手术护理路径对于肾结石经皮肾穿刺钬激光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对比研究肾结石手术治疗患者60人(2022.12~2024.02),均采用经皮肾穿刺钬激光进行治疗,随机化分组,各组患者30人,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手术护理路径。结果 实验组较之... 手术护理路径对于肾结石经皮肾穿刺钬激光治疗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对比研究肾结石手术治疗患者60人(2022.12~2024.02),均采用经皮肾穿刺钬激光进行治疗,随机化分组,各组患者30人,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手术护理路径。结果 实验组较之对照组,各项数据改善明显,(P<0.05)。结论 肾结石患者经皮肾穿刺钬激光治疗当中,实施手术护理路径,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穿刺钬激光治疗 肾结石 护理路径 配合效果 术中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中出血量和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选择气化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刘向宇 凡新伟 张静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48-651,共4页
目的基于术中出血量和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选择气化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05月—2022年10月31日期间本院医治的13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激光组(n=71)、... 目的基于术中出血量和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选择气化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05月—2022年10月31日期间本院医治的13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激光组(n=71)、电切组(n=68)。前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选择气化术,后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尿动力学指标、性功能状况、炎性-应激反应[白细胞介素-4(IL-4)、5-羟基色胺(5-HT)、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并发症状况。结果与电切组相比,激光组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均较少(P<0.05);两组前列腺切除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均显著上升,残余尿量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激光组IIEF-5评分高于电切组,激光组逆行射精发生率(0.00%)低于电切组(8.82%)(P<0.05);与电切组相比,激光组血清5-HT、IL-17水平较低,IL-4水平较高(P<0.05);激光组并发症发生率(2.82%)与电切组(7.3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绿激光选择气化术能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改善尿动力学指标和性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预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术中出血量 炎性-应激反应 绿激光气化 电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外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其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的影响
6
作者 李印虎 赵德贞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腹外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3年4月于菏泽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 目的探究腹外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3年4月于菏泽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炎性水平、疼痛感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白细胞介素-10、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当天、术后1、3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0)及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0.00%、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3.914,P均<0.05)。结论腹外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降低术中出血量、稳定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其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疝 无张力疝修补 术中出血量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术中出血量和排气时间及安全性比较分析
7
作者 郭振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11-0114,共4页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急性阑尾炎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开腹手术)和观察组(50例,腹腔镜手术)。对比围术期指标、炎性因子、胃肠生存质量、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围...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急性阑尾炎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开腹手术)和观察组(50例,腹腔镜手术)。对比围术期指标、炎性因子、胃肠生存质量、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炎性因子指标和胃肠生存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更好,疼痛程度轻,患者生存质量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手 急性阑尾炎 术中出血量 排气时间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痔疮套扎术与传统痔疮手术治疗痔疮对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8
作者 郭振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31-0134,共4页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与传统手术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传统痔疮手术)和观察组(50例,自动痔疮套扎术)。对比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指标、疼痛评分、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与传统手术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传统痔疮手术)和观察组(50例,自动痔疮套扎术)。对比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指标、疼痛评分、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手术指标、恢复指标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负性情绪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减轻,P<0.05。结论 自动痔疮套扎术疗效好,可减轻症状,改善手术指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痔疮套扎 传统痔疮手 痔疮 时间 术中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手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陈光耀 曾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1-0074,共4页
观察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中,不同术式(开颅、神经内镜微创)作用。方法 选择幕上HICH病例(N=60,时间范围2022.1.1-2023.9.30),分组依据为随机数表(2组):A组(n=30,手术方案:去骨瓣减压术)、B组(n=30,手术方案:神经内镜微创);比较指... 观察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中,不同术式(开颅、神经内镜微创)作用。方法 选择幕上HICH病例(N=60,时间范围2022.1.1-2023.9.30),分组依据为随机数表(2组):A组(n=30,手术方案:去骨瓣减压术)、B组(n=30,手术方案:神经内镜微创);比较指标:(1)手术指标;(2)并发症;(3)预后;(4)神经功能;(5)昏迷指数。结果 B组手术耗时、ICU入住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分别为(1.62±0.34)h、(6.68±1.23)d、(154.68±30.89)ml、(92.68±4.87)%,均较A组更佳,P<0.05。较A组,并发症以B组更低,P<0.05。预后良好占比,较A组,以B组更高,P<0.05。手术前神经功能(NFDS)、昏迷指数(GCS)无差异,P>0.05;术后,NFDS以B组更低,GCS以B组更高,P<0.05。结论 幕上HICH治疗中,相较开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指标更佳,血肿清除率更高,并发症更少,预后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 神经内镜微创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 术中出血量 血肿清除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运用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吴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01-004,共4页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THR)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髋部骨折病例(病例数:74;采样来源:本院;采样时间:2022.10-2023.10),划分为两组(分组依据:随机投掷法):A组(病例数:37;治疗方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B...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THR)在老年髋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髋部骨折病例(病例数:74;采样来源:本院;采样时间:2022.10-2023.10),划分为两组(分组依据:随机投掷法):A组(病例数:37;治疗方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B组(病例数:37;治疗方案:THR);对A、B组下述指标进行统计: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结果 手术耗时:A、B组无统计差异(P>0.05);出血量(术中):较A组,B组更高(P<0.05);引流量(术后):较A组,B组更低(P<0.05);康复时间[下床、住院、骨折愈合、负重]:较A组,均B组更短(P<0.05)。术后1/2/3个月疼痛评分(VAS):较A组,均B组更低(P<0.05)。术后1/2/3个月关节功能评分(HHS):较A组,均B组更高(P<0.05)。并发症(27.03%vs8.10%):较A组,B组更低(P<0.05)。结论 较PFNA内固定,THR术中出血较多;但其他方面均以THR更具优势,患者术后恢复用时更短,并发症更少,疼痛程度更轻,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 老年髋部骨折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椎弓根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损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11
作者 曹伟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4年第19期2956-2957,296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椎弓根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损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微... 目的探讨不同椎弓根内固定术对急性脊柱损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椎体高度及Cobb角。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椎体前缘、后缘高度及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患者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柱损伤 微创椎弓根内固定 术中出血量 骨折愈合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手术治疗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的效果及对其术中出血量影响观察
12
作者 桑宴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76-0179,共4页
针对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在其手术治疗阶段,于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方案,观察其效果。方法 研究自2023年2月起始,进行患儿筛取,均为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共计58例,2024年2月终止;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法,共两组,一为观察组,所应用措... 针对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在其手术治疗阶段,于围术期应用护理干预方案,观察其效果。方法 研究自2023年2月起始,进行患儿筛取,均为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共计58例,2024年2月终止;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法,共两组,一为观察组,所应用措施为围手术期护理,组内患儿数29例,二为对照组,所实行措施为常规护理,组内患儿数相同;观察指标选定3项,比对具体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术中出血量对比,观察组为30.58±4.58mL,而对照组则是58.16±6.04mL,(t=19.594,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统计结果为1例、3.44%,对照组分别为6例、20.69%,(x2=4.061,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问卷结果显示100.00%总体满意,对照组则为86.20%,(x2=4.296,P<0.05)。结论 在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更好地满足患儿需求,减轻创伤,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减弱甚至消除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总体满意度,价值明确,具有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期护理干预 治疗 扁桃体 腺样体肥大 术中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精准肝脏切除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雷 张雷 +3 位作者 刘训芹 陈立建 郑立东 顾尔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72-1676,共5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精准肝脏切除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精准肝脏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中心静脉压(LCVP)组。LCVP组患者在肝脏切除期间通过调节体位、药物控制等方法维持中心静脉压(C...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精准肝脏切除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精准肝脏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低中心静脉压(LCVP)组。LCVP组患者在肝脏切除期间通过调节体位、药物控制等方法维持中心静脉压(CVP)≤0.49 k Pa,对照组CVP不予干预。于麻醉诱导前5 min(T0)、肝脏切除前5min(T1)、肝脏切除后5 min(T2)、手术结束时(T3)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术中出血量、补液量等指标,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LCVP组术中补液量明显减少(P<0.05),术中尿量明显增多(P<0.05),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未能显著减少精准肝脏切除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术后转归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心静脉压 精准肝脏手 术中出血量 后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皮瓣分离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宋健 刘敏 +5 位作者 杜浩 黄河 何远志 孙荣辉 李德培 徐国政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去骨瓣减速压术后6周内)颅骨修补术对皮瓣分离时间及出术中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行超早期颅骨修补术25例颅骨缺损患者为超早期修补组。选择同期去骨瓣减压术后3月以上行颅骨修补术颅骨缺损... 目的探讨超早期(去骨瓣减速压术后6周内)颅骨修补术对皮瓣分离时间及出术中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行超早期颅骨修补术25例颅骨缺损患者为超早期修补组。选择同期去骨瓣减压术后3月以上行颅骨修补术颅骨缺损患者18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中皮瓣分离时间的差异。结果超早期颅骨修补组患者的皮瓣分离时间[(12.9±7.2)min]较对照组[(30.1±10.8)min]明显缩短(P<0.01),而术中出血量[(226.3±40.3)ml]较对照组[(381.5±58.9)ml]明显减少(P<0.01)。术后3月、6月患者均来院复查头颅CT,所有患者均未见脑积水、感染、硬膜下积液、头皮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症的前提下,超早期颅骨修补术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缩短皮瓣分离时间,且其并发症发生率并未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 皮瓣分离时间 术中出血量 超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肝硬化患者术中出血量、尿量与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新凤 程月娥 +1 位作者 肖红梅 叶志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4期35-36,56,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肝硬化患者术中出血量、尿量与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根据术后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将2013年8-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肝癌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行肝肿瘤切除术的120例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41例和肾功... 目的探讨重度肝硬化患者术中出血量、尿量与术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根据术后是否存在肾功能不全将2013年8-12月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肝癌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行肝肿瘤切除术的120例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41例和肾功能不全组79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尿量情况。结果术后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肾功能正常组长,术中出血量为[(890.4±460.7)ml],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444.2±281.3)ml](P<0.05);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的尿量分别为[(151.2±51.3)]、[(100.5±40.8)]ml/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重度肝硬化患者,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尿量少,医护人员应当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出血量及增加肾脏血流量,积极防治术后肾功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肝硬化 术中出血量 尿量 后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芳 李鑫 +2 位作者 胡德凤 杨雯 陈东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2月-2018年5月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孕晚期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6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分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2月-2018年5月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孕晚期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6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分为研究组(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37例,对照组(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后壁及侧壁)30例。对比2组患者的剖宫产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母婴结局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均大于对照组患者(t=8.410、11.407、19.013、16.372、18.265,P均<0.01)。研究组患者子宫切除、产后出血、产褥感染、DIC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2=24.671、6.184、4.671、5.063,P均<0.05)。研究组新生儿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t=6.184、1.713,χ^2=4.159、4.381,P均<0.05);2组间新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若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其术中出血量更大且母婴结局不佳,此类患者更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主体附着位置 术中出血量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对骨科病人术中出血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吉林 莫治强 +4 位作者 罗用宇 张毅 李倩烨 张小梅 黄洁 《云南医药》 CAS 2003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骨科手术病人术前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对术中出血量、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IIb、GPII Ia、GMP1 4 0、血小板超微结构及凝血机制影响的观察 ,探讨手术病人术前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机制及其应用前景。方法  90例骨... 目的 通过对骨科手术病人术前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对术中出血量、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IIb、GPII Ia、GMP1 4 0、血小板超微结构及凝血机制影响的观察 ,探讨手术病人术前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机制及其应用前景。方法  90例骨科手术病人 ,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研究。分对照组 (A) ,服药一天组(B) ,服药两天组 (C)。每天剂量、服法为 :0 5MG/次 ,四次每日 ,B组服一天 ,C组服两天 ,A组服空白胶囊。分别于服药前、术前、术毕即刻抽取静脉血 ,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IIb、GPI IIa、GMP1 4 0 ;测D -二聚体、HB、RBC、PLT、HCT、PT、KPTT、FB ,凝血酶原活动度 ;电镜观察血小板超微结构 ;计算全部病人术中出血量。结果 本研究显示 ,骨科病人术前口服云南白药胶囊 :(1 )使PT缩短 ,凝血酶原活动度增加 ;(2 )使血小板表面糖蛋白表达、血小板活化、聚集及其止血功能显著增强 ,无血栓形成之危险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白药 术中出血量 血小板表面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为参数研究经腹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鹏 李连军 +2 位作者 张栋 张沂南 孙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8期10-12,共3页
目的 以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为参数研究经腹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收集本院泌尿微创中心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1 月同一组临床医师完成的135 例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按先后顺序以每组27 例分为五组.统计每组... 目的 以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为参数研究经腹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 收集本院泌尿微创中心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1 月同一组临床医师完成的135 例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按先后顺序以每组27 例分为五组.统计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 通过描述统计可见,随例数增加,手术时间呈缩短趋势,术中出血量呈下降趋势.五组间,后四组手术时间有明显差异,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后三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具有丰富开腹及腹腔镜手术经验的术者,50 ~ 60 例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是此手术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 学习曲线 时间 术中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涛 刘清泉 徐崇松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年第6期523-52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入组74例结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一...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结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入组74例结肠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醇(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MDA、SO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组MDA均有所上升、SOD有所下降,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2/37),低于对照组的21.6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用于结肠癌患者的治疗,虽然对淋巴结清扫数目无影响,但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 术中出血量 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立安 冯伟 《肝胆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胆囊结石患者共8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胆囊结石患者共8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痊愈出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比差异显著(P <0. 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 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 05);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出血、感染、胆漏、胆管受损等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 <0. 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胆囊结石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