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血压管理策略对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付煜 李舜 +3 位作者 蒋汉刚 葛俊林 罗松 苑文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3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术中不同血压管理策略对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110例,并纳入训练集。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训练集两组患...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术中不同血压管理策略对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110例,并纳入训练集。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比较训练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的绘制,比较不同血压管理策略患者的2年预后不良发生率;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通过验证集患者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依据模型预测个体风险评分,构建危险分层系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年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手术时机为中期和晚期、平均动脉压≥65 mmHg、血压波动幅度≥16 mmHg、瘤体长径与瘤颈宽度的比值(AR)>2.0是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中血压管理策略为控制性降压是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及准确度。危险分层系统将所有患者分为4个危险分组:极低风险组(总分<30分)、低风险组(30分≤总分<78分)、中风险组(78分≤总分<106分)和高风险组(总分≥106分)。该危险分层系统能区分不同术中血压管理策略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情况(P<0.05)。结论:在手术过程中应实施瑞芬太尼联合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的血压管理策略,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Ⅳ~Ⅴ级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 术中血压管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道自适应与局部增强的Transformer术中血压预测方法
2
作者 王尘 蔡晶晶 +4 位作者 郝学超 张伟义 舒红平 王亚强 陈果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1期43-50,98,共9页
准确预测术中患者的血压状态来预防术中低血压,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和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积极作用,以往的低血压预测方法主要视为二分类任务,忽略了患者血压变化的过程,从而限制了干预策略的制定。因此提前预测血压的变化趋势,具有更重要的... 准确预测术中患者的血压状态来预防术中低血压,对提高手术安全性和降低术后并发症有积极作用,以往的低血压预测方法主要视为二分类任务,忽略了患者血压变化的过程,从而限制了干预策略的制定。因此提前预测血压的变化趋势,具有更重要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价值。针对以上问题,对通过监测的术中生理序列实时预测未来5min、10min、15min血压的连续值展开研究,并提出了一种通道自适应与局部增强Transformer模型,该模型采用卷积注意力机制捕捉血压序列的局部相似性,同时提出一种通道自适应模块嵌入模型来建模生理序列潜在交互关系。结果表明,该模型相比于基准模型在5min、10min、15min预测精度分别提升4.88%、8.2%和8.42%,预测的平均动脉压的MAE分别为2.997、3.393、3.743,且显著优于其余对比模型,为术中血压预测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血压预测 TRANSFORMER 生理序列 注意力机制 通道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严重程度与术中血压变化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游凯 夏云燕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351-356,共6页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与全身麻醉下行耳鼻咽喉科手术患者的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21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并在全身麻醉下...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严重程度与全身麻醉下行耳鼻咽喉科手术患者的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4月—2021年4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并在全身麻醉下行该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史、高血压病史、术前是否使用降压药、术前病房血压值和术前红细胞压积(Hct)水平等一般资料,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_(2))等睡眠监测主要指标,以及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补液量、维持麻醉方式(全凭静脉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和术中是否使用升压药物等术中情况。并分别计算出每位患者术中MAP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值。根据最小MAP值判断患者是否出现术中低血压,进一步将患者分为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AHI、LSpO_(2)与术中MAP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之间的关系。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8例患者,其中,低血压组38例、非低血压组110例。低血压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术中使用升压药物的占比,以及AHI值、手术时间、补液量均显著高于非低血压组(P值均<0.05);而低血压组患者LSpO_(2)值均显著低于非低血压组(P值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排除混杂因素后,AHI与术中MAP最小值呈负相关(β=-0.328,P=0.001),与术中平均MAP值呈负相关(β=-0.224,P=0.010),与术中MAP标准差值呈正相关(β=0.186,P=0.018),而AHI与术中MAP最大值无显著关联(P>0.05)。LSpO_(2)值与术中MAP标准差、最大MAP、最小MAP、平均MAP值均无显著关联(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混杂因素后,AHI值增高是OSAHS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OR为1.019,95%CI为1.002~1.036,P=0.026)。结论OSAHS的严重程度指标AHI与全身麻醉下行耳鼻喉科手术患者的术中血压降低和术中血压波动幅度增大相关,且AHI值增高是该类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平均动脉压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辅助全麻对老年右半直肠癌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武娟 姜晓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4期637-639,共3页
直肠癌属临床多发恶性肿瘤疾病,约占全部成人恶性肿瘤的5%,其中以右半直肠癌发病率最高[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直肠癌,虽具有微创特征,但其仍属介入性操作,尤其是老年右半直肠癌患者,其自身各项生理机能弱... 直肠癌属临床多发恶性肿瘤疾病,约占全部成人恶性肿瘤的5%,其中以右半直肠癌发病率最高[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直肠癌,虽具有微创特征,但其仍属介入性操作,尤其是老年右半直肠癌患者,其自身各项生理机能弱,手术操作耐受性差,对麻醉方案有更高要求[2]。丙泊酚起效快,常应用于麻醉诱导,但会致老年患者血压显著降低;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兴奋药物,具镇痛、镇静及抑制自主神经反射等多重作用。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辅助麻醉可减轻老年患者麻醉诱导过程中的气管插管反应[3]。本研究旨在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辅助全麻对老年右半直肠癌患者术中血压(MAP)、心率(HR)变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中血压 恶性肿瘤疾病 麻醉诱导 直肠癌患者 α2肾上腺素受体 直肠癌发病率 麻醉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术中血压水平对术后脑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寿和 郑海萍 +1 位作者 谢柏年 姚世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2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出血病人术中血压控制水平对术后脑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2006-01-2012-06收治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185例,均采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中收缩压(SBP)<90 mmHg 63例,90~140 mmHg 92例,>140...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出血病人术中血压控制水平对术后脑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我院2006-01-2012-06收治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185例,均采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维持麻醉,术中收缩压(SBP)<90 mmHg 63例,90~140 mmHg 92例,>140 mmHg 28例。分析上述不同术中血压水平对术后脑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对Fugl-Meyer值、Barthel指数及日常生活能力(ADL )进行分析。结果(1)术中血压<90 mmHg患者术后 Fugl-Meyer值、Barthel指数分别为(50.21±14.62)、(47.56±10.11);术中血压90~140 mmHg患者术后Fugl-Meyer值、Barthel指数分别为(67.24±18.27)、(64.11±11.38);术中血压为>140 mmHg患者术后Fugl-Meyer值、Barthel指数分别为(47.12±11.29)、(44.27±9.38)。(2)术中血压90~140 mmHg患者术后ADLⅠ级患者的比率最多,术中血压>140 mmHg或<90 mmHg ADLⅠ级患者的比率减小。结论创伤性颅内出血病人术中SBP为90~140 mmHg时,术后脑功能恢复相对较好,患者预后较好,手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血压水平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严格控制血压平稳,以助于患者手术后顺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内出血 术中血压水平 脑功能恢复 Fugl-Meyer值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中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淑贤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5期530-53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中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15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全部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全部采取个性化护...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中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治疗的15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全部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全部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术中血压变化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血压是(83±11)mmHg/(141±20)mmHg(舒张压/收缩压),对照组是(89±21)mmHg/(161±22)mmHg,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患者减少了血压波动、降低了手术风险并大大改善了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 术中血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性暗示联合细节护理干预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术中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陶花 曾玲 刘细梅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9期2690-2692,共3页
变应性鼻炎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发生率占总人口的15%~20%,特别是常年性反应性鼻炎,给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严重不良影响[1]。外科手术是当前治疗本病重要手段,能有效控制鼻痒、喷嚏等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外科手术对机体而言是一种应激... 变应性鼻炎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发生率占总人口的15%~20%,特别是常年性反应性鼻炎,给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严重不良影响[1]。外科手术是当前治疗本病重要手段,能有效控制鼻痒、喷嚏等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外科手术对机体而言是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患者产生强烈心理与生理应激反应,因此在护理此类患者时,除关注患者生理变化外,还需重视其心理状态,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变态反应 术中血压 常年性 外科手 生理应激反应 病情进展 变应性鼻炎 心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血压管理对心血管高风险患者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苏醒后拔管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群 龙宗泓 +5 位作者 白福海 杨贵英 彭滔滔 任玉坤 王卓 李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血压管理对心血管高风险患者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苏醒后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从我院病历系统中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1月进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共计198例,根据术中血压管理情况,分为常规血压组(术... 目的探讨术中血压管理对心血管高风险患者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苏醒后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从我院病历系统中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11月进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共计198例,根据术中血压管理情况,分为常规血压组(术中平均动脉压≥65 mmHg)和强化血压组(术中平均动脉压≥80 mmHg),记录2组病例术后拔管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睡眠、恶心呕吐、声嘶、疼痛等情况。作为敏感性分析,分别使用多元线性回归、逆概率处理加权(inverse probability of treatment weighting,IPTW)和重叠加权法(overlap weighting)平衡混杂因素影响后,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的主要观察指标的差异,将标准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作为组间均衡性的评价指标,倾向性匹配后做线性回归,判断术中血压管理与术后拔管时间的关系。结果强化血压组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常规血压组[(42.56±25.88)vs(79.15±39.45)min,P<0.001]。结论术中强化血压管理策略能缩短心血管高风险患者行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苏醒后拔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血压 心血管高风险 腹腔镜 胃肠肿瘤手 拔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血压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何莲 袁闽红 吴玉珍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第4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贴...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对比两组血压水平、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低于对照组,术后2h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低于对照组(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按摩能够预防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中血压波动,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耳穴贴压 穴位按摩 术中血压 应激反应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术中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玉阳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索高血压合并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术中血压变异性(IBPV)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高血压合并下肢创伤性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分为DVT组49例和无DVT组... 目的探索高血压合并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术中血压变异性(IBPV)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高血压合并下肢创伤性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9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分为DVT组49例和无DVT组14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DVT与IBPV的相关性。结果与无DVT组,DVT组年龄、BMI、全身麻醉比例、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舒张变异系数(DBPCV)、脉压变异系数(PPCV)等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SBPCV和PPCV是高血压合并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SBPCV和PPCV与高血压合并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DVT与SBPCV和PPCV等IBPV指标密切相关。因此,临床需密切监测高血压合并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的IBPV,以期通过降低IBPV预防术后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下肢创伤性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中血压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术中血压急剧下降1例的急救体会
11
作者 金梅花 朴银姬 《吉林医学信息》 2001年第9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术中血压下降 结肠癌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休克病人麻醉及术中血压处理
12
作者 罗明全 宋争放 +1 位作者 姚健 许健琴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58-159,共2页
严重的多发损伤病情紧急,危重,复杂,大多需要及时的手术治疗。危重休克病人无论在抢救复苏过程还是手术时、麻醉都负有重要的任务。我院共遇急症危重休克病人289例行麻醉手术。经麻醉前的合理准备,麻醉方法的选择恰当,术中和术后的处理... 严重的多发损伤病情紧急,危重,复杂,大多需要及时的手术治疗。危重休克病人无论在抢救复苏过程还是手术时、麻醉都负有重要的任务。我院共遇急症危重休克病人289例行麻醉手术。经麻醉前的合理准备,麻醉方法的选择恰当,术中和术后的处理及时,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就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危重休克 麻醉 术中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碱注入硬膜外腔预防术中血压和心率下降的观察
13
作者 李珍丽 李生如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9期310-310,共1页
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后经常出现血压和心率下降,通常要用麻黄碱、阿托品静脉注射使血压、心率回升,因而麻醉记录单上血压、心率呈“V”字型趋势图改变,反应波动较大,为了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我们在硬膜外腔阻滞时局麻药中加入不... 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后经常出现血压和心率下降,通常要用麻黄碱、阿托品静脉注射使血压、心率回升,因而麻醉记录单上血压、心率呈“V”字型趋势图改变,反应波动较大,为了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我们在硬膜外腔阻滞时局麻药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麻黄碱,预防术中血压、心率下降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腔注入 心率下降 术中血压 麻黄碱 预防 硬膜外腔阻滞 静脉注射 局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中血压的影响
14
作者 姚华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10期00137-00137,共1页
通过对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中血压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护理干预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了解和建立信心,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分别选择医院内2010年10月到2015年10月190例,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 通过对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中血压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护理干预增加患者对手术的了解和建立信心,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分别选择医院内2010年10月到2015年10月190例,平均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分别观察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时的血压变化。结果: 统计190例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变化,实验组组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血压变化为,收缩压差值为(1.13±0.32)mmHg,舒张压差值为(0.69±0.22)mmHg。对照组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血压变化为,收缩压差值为(2.15±0.61)mmHg,舒张压差值为(1.01±0.33)mmHg。 结论: 护理干预后患者情绪稳定,血压升高幅度低,术后血压恢复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介入患者 术中血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15
作者 崔倩宇 李嘉欣 +4 位作者 马婷婷 张星月 李姝 曾敏 彭宇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切除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28例,男276例,女152例,年龄≥18岁,BMI 15~36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本研究定义... 目的探讨脑肿瘤切除术中低血压与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筛选择期行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28例,男276例,女152例,年龄≥18岁,BMI 15~36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本研究定义了3个低血压阈值,分别为术中MAP<65 mmHg、60 mmHg和55 mmH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3个不同阈值下术中低血压与术后AKI的相关性。结果共有107例发生术后AKI。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MAP<65 mmHg(OR=1.11,95%CI 1.03~1.20,P=0.010)和术中MAP<60 mmHg(OR=1.12,95%CI 1.02~1.23,P=0.017)与术后AKI的发生相关。结论术中MAP<65 mmHg和60 mmHg与脑肿瘤切除术后AKI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脑肿瘤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信息分段融合模型的术中低血压预测
16
作者 吴少峰 周瑞豪 +4 位作者 郝学超 张伟义 舒红平 王亚强 朱涛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4年第1期35-42,共8页
准确提前预测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对术中选择紧急方案以及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风险和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术中低血压预测目前主要基于术中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但现有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多指标间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 准确提前预测术中低血压的发生对术中选择紧急方案以及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风险和死亡率具有积极作用。术中低血压预测目前主要基于术中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数据,但现有方法未能充分考虑多指标间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时空信息分段融合模型的术中低血压预测,先使用全卷积网络或残差网络提取局部空间信息,再使用门控循环单元提取时间信息并进行预测。通过对比术中低血压预测常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原始和填补的临床数据的术中低血压预测中,不仅提高了低血压事件的预测准确性,还在面对数据填补时表现出一定的容忍度,能够应对噪声和不确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时空信息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与术后谵妄的关系: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17
作者 谭芮茜 李华凤 +3 位作者 左一丁 周萌萌 吴雅莉 杨静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7期788-794,共7页
目的探讨术中低血压定义为平均动脉压小于60 mmHg时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患者508例。收集患者数据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术... 目的探讨术中低血压定义为平均动脉压小于60 mmHg时与术后谵妄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胸外科手术患者508例。收集患者数据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术前睡眠评分、术前认知功能、手术相关资料、集束化干预策略、术后去向、是否术后谵妄、术中血压数据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多元Logistic回归、亚组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术中低血压不直接影响术后谵妄发生率。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出现过术中低血压的术后谵妄患者更倾向于表现为抑郁型谵妄。吸烟者和未采取集束化干预策略者发生术中低血压后更易术后谵妄。患者高龄、术前睡眠差及开胸手术是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术中低血压与术后谵妄的发生无直接关联,但当患者存在其他谵妄危险因素时,术中低血压的影响可能会被放大。对术中平均动脉压至少有1次<60 mmHg的患者,术后应更多地关注患者认知功能,以及时识别临床表现不明显的抑郁型谵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谵妄 血压 麻醉管理 麻醉监测 平均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低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
18
作者 俞燕红 叶兴宏 李建华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9期1639-1641,共3页
目的分析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过程中出现术中低血压的原因,并讨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于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抽样纳入103例TURP患者,记录手术... 目的分析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过程中出现术中低血压的原因,并讨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于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在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抽样纳入103例TURP患者,记录手术相关资料数据。结果15.53%的TURP患者手术过程中产生低血压。高血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TURP手术过程中的低血压有关(P<0.05),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间≥1 h、术中出血量>200 mL是患者发生术中低血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实施TURP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易低血压,相关因素有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间≥1 h、术中出血量>200 mL。为避免或减少手术过程中的低血压情况,确保TURP手术的顺利完成及患者安全,今后应重视患者术前心理情况、术中密切观察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医护人员紧密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血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低血压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
19
作者 张子婷 高芳 +1 位作者 葛晓燕 刘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69-1275,共7页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ITFF)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患者术中低血压(IH)风险的动态列线图。方法选择ITFF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211例,男69例,女142例,年龄65~85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 目的构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ITFF)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患者术中低血压(IH)风险的动态列线图。方法选择ITFF行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患者211例,男69例,女142例,年龄65~85岁,BMI 18.5~28.0 kg/m^(2),ASAⅡ或Ⅲ级。根据是否发生IH将患者分为两组:IH组和对照组(CO组)。记录基础疾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骨折部位、改良5项衰弱指数(mFI-5)评分,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白细胞(WBC)、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和空腹血糖(FBG)。记录基线血压、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15、45和75 min的SBP和DBP,术中平均体温、术中失血量、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TFF患者IH危险因素,通过R语言构建IH风险的列线图并验证,进一步使用DynNom包开发动态列线图。结果老年患者ITFF中IH发生率为40.3%。与CO组比较,IH组女性、年龄、mFI-5、CRP、BUN、FBG、术中失血量明显升高,Hb和ALB明显降低,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672,95%CI 1.168~2.654,P=0.017)、年龄增加(OR=2.039,95%CI 1.268~4.685,P<0.001)、mFI-5升高(OR=2.150,95%CI 1.532~3.068,P<0.001)、ALB降低(OR=0.739,95%CI 0.634~0.987,P=0.021)、FBG升高(OR=1.712,95%CI 0.971~2.135,P<0.001)和麻醉时间延长(OR=1.068,95%CI 0.965~1.864,P=0.019)是发生IH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变量构建IH风险列线图,其校正曲线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972,具有较高预测准确性。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风险阈值大于0.032,能提供明显意义的临床净收益。将列线图可视化为IH风险动态列线图(https://mldynamic.shinyapps.io/DynNomapp/)。结论本研究基于性别、年龄、mFI-5、ALB、FBG和麻醉时间构建老年ITFF患者中IH风险的动态列线图,有助于制定更为积极的诊疗决策,为IH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血压 预测 动态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术中低血压管理策略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
20
作者 王鹤 宋晓波 +3 位作者 尹忠美 叶芹芬 杨玲梅 王文法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676-67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术中低血压管理策略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10月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不同的术中低血压管理策略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4—10月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术中进行标准化血压管理[当术中收缩压(SBP)≤80 mmHg或SBP低于基线水平的60%时静脉泵注去甲肾上腺素],观察组术中进行个体化血压管理(静脉泵注去甲肾上腺素将术中SBP波动幅度维持在基线水平的10%以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手术开始时(T_(1))、手术开始后30 min(T_(2))、手术开始后60 min(T_(3))、手术开始后90 min(T_(4))、手术开始后120 min(T_(5))、手术结束时(T_(6))的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0时刻,两组患者的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T_(4)、T_(5)、T_(6)时刻,两组患者的SBP、DBP、MAP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SBP、MA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T_(4)、T_(5)、T_(6)时刻,两组患者的DB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急性肾损伤、脑梗死等并发症,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非心脏手术中实施个体化血压管理策略,将术中SBP波动幅度维持在基线水平的10%以内,有助于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管理策略 老年患者 非心脏手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