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01篇文章
< 1 2 2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高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周训荣 武程 +3 位作者 夏安乐 贲春生 常平安 王力冬 《大医生》 2022年第2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应用于高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患者,对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东台市...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应用于高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患者,对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高危MIB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TURBT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1周给予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治疗后2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于观察组更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血尿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后肿瘤直径均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成纤维生长因子(FGF)、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型蛋白(DKK)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后的2年无复发生存率低于观察组,总复发率高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TURBT联合膀胱灌注化疗及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高危MIBC,可以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提升临床疗效和远期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内动脉化疗栓塞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 膀胱灌注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TURBt术及联合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景中民 卢学仁 +2 位作者 徐海亮 郭晓翔 代向党 《哈尔滨医药》 2017年第3期262-262,244,共2页
目的分析单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及联合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行TURBt... 目的分析单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及联合术前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行TURBt术,观察组在行TURBt术前1周实施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肿瘤直径变化,并应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其生活质量,同时记录术后1年内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1.66±1.30)min、住院时间(8.19±1.45)d较对照组短,而其术中出血量(50.24±2.09)m L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直径(1.59±0.36)cm较对照组明显缩小,观察组SF-36评分(120.47±1.44)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96.0%高于对照组76.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0%低于对照组1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TURBt术前联合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围术期指标,提高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T 内动脉化疗栓塞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对比研究
3
作者 裴高油 雷钦宇 +2 位作者 黄文浩 许立国 冯广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01—2024-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行cTACE治疗的PHC患者,按照加固栓塞剂分为海藻酸钠微球组(海藻酸钠组)...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c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22-01—2024-0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行cTACE治疗的PHC患者,按照加固栓塞剂分为海藻酸钠微球组(海藻酸钠组)和明胶海绵颗粒组(明胶海绵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肝功能。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量表(KPS)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和人休克蛋白90α(HSP90α)肿瘤标记物水平。术后6个月采用欧洲肝病协会实践指南RECIST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统计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28例患者,每组64例。2组患者基线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藻酸钠组术后1个月的ALT、AST水平低于明胶海绵组;术后3个月的KPS评分高于明胶海绵组,AFP、CA199、HSP90α水平均低于明胶海绵组;术后6个月时的总缓解率高于明胶海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联合cTACE治疗PHC,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海藻酸钠微球在对减轻肝功能的影响、提高患者健康状态、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缓解疾病进展方面均优于明胶海绵颗粒。但仍需开展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海绵颗粒 海藻酸钠微球 碘化油 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加贝伐珠单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涂江江 赵燕仪 +3 位作者 石援援 薛峰 翁俊 李思明 《中国医药》 2025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以TACE+贝伐珠单...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以TACE+贝伐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信迪利单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淋巴细胞水平、预后生存期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66.7%(20/30)比40.0%(12/30)、83.3%(25/30)比60.0%(18/30)](均P<0.05)。2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CD_(3)^(+)、CD_(4)^(+)、CD_(4)^(+)/CD_(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疾病进展时间、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高于对照组[(6.1±1.4)个月比(4.9±1.4)个月、(7.9±1.7)个月比(6.5±1.4)个月、(11.2±2.1)个月比(9.7±2.0)个月](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9)。结论TACE术后联用信迪利单抗与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肝癌可改善近期疗效,抑制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预后生存时间,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信迪利单抗 贝伐珠单抗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杨会利 刘佳 高玉凯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 目的探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HC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癌胚抗原(CEA)]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客观缓解率更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高,观察组患者CD4^(+)/CD8^(+)比值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卡瑞利珠单抗与TACE相结合,在治疗HCC患者时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还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瑞利珠单抗 动脉化疗栓塞 中晚期肝细胞癌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王新建 王培恒 +1 位作者 何艳慧 孟超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癌胚抗原(CE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对照组,1年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AFP-L3、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1年生存率,以及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拉非尼 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生存期 肿瘤标志物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靶向治疗对肝癌患者疗效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方浩 郑重 +1 位作者 宋金福 邹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靶向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麻城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3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常模组与研讨组,各150例。常模组单独行靶向治疗,研讨组行TACE联合靶向...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靶向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麻城市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1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30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常模组与研讨组,各150例。常模组单独行靶向治疗,研讨组行TACE联合靶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讨组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常模组(P<0.05)。治疗后,研讨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模组(P<0.05),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常模组(P<0.05)。结论:TACE联合靶向治疗能降低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靶向治疗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预防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米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69-072,共4页
评估探究判定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患者临床中应用循证护理对其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及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于医院中采取血清标志物等检查且无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禁忌表现及相关麻醉禁忌情况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评估探究判定于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患者临床中应用循证护理对其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及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于医院中采取血清标志物等检查且无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禁忌表现及相关麻醉禁忌情况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与讨论,所选患者均于2022年12月16日后入院,在2024年12月20日前出院。根据研究对象栓塞时间进行排序,同时基于对照组内患者序号为单数(人数54)、观察组中患者序号为双数(人数54)原则进行划分,两者护理方案分别采用基础干预以及循证干预,对比其护理情况如疼痛与疲乏及生存质量变化等。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疼痛与疲乏、生存质量及负性情绪状态,未见统计学意义于干预之前(P>0.05),后观察组上述情况存在较好改善,如疼痛与疲乏评分降低,生存质量评分增长,负性情绪评分下降(P<0.05)。经比对,发现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满意度概率数值较高,证实循证护理采取下具较好恶心呕吐预防性且可得到多数病人的认同(P<0.05)。结论 联合应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和循证护理于患者临床中对其术后恶心呕吐预防具确切效果,可降低患者疼痛与疲乏情况,提高生存质量,缓解消除负性情绪,可广泛开展且具较强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恶心呕吐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常晓菲 关利君 《实用肿瘤杂志》 2025年第2期120-127,共8页
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rug-eluting beads bronch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BACE)作为一种局部姑息性治疗手段,可有效阻断肺肿瘤供血血管,并且持续释放有效浓度的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从而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 载药微球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rug-eluting beads bronch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BACE)作为一种局部姑息性治疗手段,可有效阻断肺肿瘤供血血管,并且持续释放有效浓度的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细胞,从而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相较于使用碘油、明胶海绵、聚乙烯醇栓塞颗粒和空白微球等的常规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conventional bronchial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BACE)和其他导管技术,DEB-BACE因其药物浓度更稳定和栓塞效果更好等优势,可达到更好的肿瘤治疗效果。本文对DEB-BACE治疗肺癌的历史起源、作用机制、DEB-BACE应用于肺癌及其伴随症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和联合其他方法治疗肺癌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并对DEB-BACE治疗肺癌现存的问题进行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载药微球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咯血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恶性肿瘤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陈奉伟 刘现闯 +1 位作者 鲍志宇 乔元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渐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之后的又一重要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栓塞材料,可分为传统TACE(conventional-TACE,cTACE)与...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渐成为继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之后的又一重要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的栓塞材料,可分为传统TACE(conventional-TACE,cTACE)与药物洗脱微球TACE(drug eluting beads-TACE,DEB-TACE)。国产CalliSpheres载药微球(CSM)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栓塞材料应用于DEB-TACE,目前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栓塞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CSM的主要特性及在部分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并对现有的临床数据进行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 恶性肿瘤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和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颜波 吕朋华 +2 位作者 王福安 王书祥 孙陵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和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鳞癌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病理证实为肺鳞癌。根据治疗方法...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和免疫疗法治疗中晚期肺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鳞癌患者共6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病理证实为肺鳞癌。根据治疗方法将30例行支气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免疫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接受支气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术,3~5 d后针对肺内病灶CT定位下微波消融术和全身免疫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两组未发生与手术和化疗栓塞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分别是(5.70±1.61)个月和(12.10±0.72)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总生存时间分别是(11.80±1.10)个月和(13.00±1.13)个月,观察组无疾病进展时间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生存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5)。结论与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和免疫治疗比较,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和免疫疗法能有效地控制中晚期肺鳞癌,近期疗效明确,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有延长总生存期的趋势,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 免疫治疗 肺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化疗栓塞术治疗老年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
12
作者 余小汉 吴瑕 宋红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7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化疗栓塞术治疗老年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8月黄冈市英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化疗栓塞术治疗老年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8月黄冈市英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婚姻关系、与医务人员的关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心理社会、婚姻关系、与医务人员的关系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化疗栓塞术治疗老年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化疗栓塞 老年 中晚期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13
作者 蒋政 温凯淋 +2 位作者 查煌旗 郭正军 伍文静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21-24,88,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前海人寿广州总... 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与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C)在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HAIC,观察组采用TACE。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肝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癌胚抗原为(8.17±1.23)μg/L、糖类抗原125为(23.45±3.52)U/ml、谷草转氨酶为(51.66±5.24)U/L、谷丙转氨酶为(69.36±7.22)U/L、总胆红素为(15.79±2.6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65±1.14)μg/L、(28.97±3.29)U/ml、(62.70±6.35)U/L、(78.95±9.13)U/L、(19.45±3.06)μ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AIC相比,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获得更好的疗效,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改善肝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脉插管化疗栓塞 动脉灌注化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作者 韦秋吉 黄家龙 +1 位作者 黄云清 区军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558-1566,共9页
肝细胞癌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致死率非常高,目前大部分肝细胞癌患者到院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可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非常少,预后效果不理想。目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肝细胞癌的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所获疗效也得到了... 肝细胞癌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致死率非常高,目前大部分肝细胞癌患者到院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可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非常少,预后效果不理想。目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肝细胞癌的临床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所获疗效也得到了认可。为进一步探讨分析加深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认识,本次研究就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可为今后肝细胞癌患者治疗方案的明确提供可参考依据。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and its mortality rate is very high. At present, most patients with HCC ar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stages when they go to the hospital. There are very few cases of feasibl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the prognosis is not ideal. At present,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ts efficacy has also been recognized.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ogress of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hop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TACE) 动脉灌注化疗(HAIC)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苗军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5期116-119,共4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栓塞综合征(PES)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4年2月于金乡县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的64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PES分为发生组(n=34)...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栓塞综合征(PES)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4年2月于金乡县人民医院行TACE治疗的64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PES分为发生组(n=34)与未发生组(n=30)。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明确PLC患者TACE术后并发PES的危险因素。结果 64例TACE后PLC患者中,34例并发PES,发生率为53.12%(34/6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体质指数、文化水平、肿瘤直径、术前疼痛、栓塞次数、Child-Pugh分级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栓塞剂种类、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栓塞剂种类为碘化油类(OR=6.662,95%CI=2.185~20.310)、ECOG评分为1分(OR=2.956,95%CI=1.052~8.307)、BCLC分期为C期(OR=0.273,95%CI=0.097~0.768)是影响TACE后PLC患者并发PES的高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性别、栓塞剂种类、BCLC分期、ECOG评分均是影响PLC患者TACE后发生PES的危险因素,临床应考虑根据上述因素,制订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栓塞综合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肝区疼痛的护理对策探析
16
作者 张云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探讨肝癌患者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对肝区疼痛进行护理后的相关措施。方法 以100例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n=50,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n=50,常规护理),组间患者治疗方法均采用同一种,通过不同护理模式后... 探讨肝癌患者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对肝区疼痛进行护理后的相关措施。方法 以100例肝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n=50,针对性护理)和对照组(n=50,常规护理),组间患者治疗方法均采用同一种,通过不同护理模式后对比组间的满意度以及疼痛情况,同时分析组间患者的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94%,相比之下对照组的满意度率为78%,通过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后能够改善肝区疼痛,并且缓解患者因为疾病所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而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肝区疼痛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喉癌所致急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17
作者 李华 龙行涛 +4 位作者 肖洪波 陈金莎 万灵湘 郑晓敏 金福军 《中国急救医学》 2025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晚期喉癌所致急性出血和呼吸困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东南医院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45例晚期喉癌所...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晚期喉癌所致急性出血和呼吸困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东南医院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45例晚期喉癌所致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4),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治疗为主,观察组患者以TACE治疗为主,主要观察指标:止血成功率、呼吸困难缓解率、TACE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次要观察指标:肿瘤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结果观察组止血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值16.238,P<0.001)。对照组中有15例合并出血,经内科治疗后仅2例临床完全缓解、4例有效、9例无效,无效的患者中3例于1个月内死亡;观察组中合并出血19例,15例临床完全缓解、2例有效、2例无效。观察组对呼吸困难的缓解也有明显获益(χ^(2)值14.730,P<0.001)。观察组术后有发热、甲状腺功能减退、舌体溃疡等不良反应,无3~4级不良反应。1个月后随访,对照组部分缓解(PR)2例(9.5%),疾病稳定(SD)8例(38.0%),疾病进展(PD)8例(38.0%),有3例患者因大出血死亡,ORR为9.5%;观察组PR 14例(58.3%),SD 8例(33.3%),PD 2例(8.4%),其中2例因肿瘤进展所致恶病质临床死亡,ORR为58.3%。结论TACE在晚期喉癌所致急性出血和呼吸困难的诊疗中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诊疗方法,也可有效控制局部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出血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五音疗法+开天门穴位按摩对肝动脉化疗栓塞肝癌患者术后焦虑的干预效果
18
作者 王莹 扶菁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96-099,共4页
分析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焦虑采取五音疗法联合开天门穴位按摩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2月到2024年12月接诊的90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焦虑的肝癌患者展开对照研究,以随机法为基础分组,单组内各有45例。常规护理及五音疗... 分析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焦虑采取五音疗法联合开天门穴位按摩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2月到2024年12月接诊的90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焦虑的肝癌患者展开对照研究,以随机法为基础分组,单组内各有45例。常规护理及五音疗法联合开天门穴位按摩分别干预对照组、观察组,评价指标为疼痛反应及满意度,并调查生活质量及焦虑情况。结果 焦虑及SF-36及满意度、VAS四个项目比较后发现,护理前,SAS比较差异小(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内维度分值高、满意度高、VAS分低,与对照组同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焦虑的肝癌患者,为患者采取五音疗法联合开天门穴位按摩将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反应,以免其过度焦虑,最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音疗法 开天门穴位按摩 动脉化疗栓塞 焦虑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肝癌临床探析
19
作者 贾天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17-020,共4页
探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法把50例肝癌患者划分成等数量的两组(各25例),一组予以TACE治疗,视为对照组,而另一组联用特瑞普利单抗,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免疫指标及... 探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肝癌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法把50例肝癌患者划分成等数量的两组(各25例),一组予以TACE治疗,视为对照组,而另一组联用特瑞普利单抗,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免疫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①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临床控制率分别为72.00%(18/25)、96.00%(24/25),高于对照组的40.00%(10/25)、76.00%(19/25)(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CD4+及CD4+/CD8+水平更高,而CD8+水平更低(P<0.05);③治疗后,两组TBIL、AST以及ALT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相对更低(P<0.05);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ACE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用于肝癌患者中,可提高疾病缓解率与控制率,对机体免疫力及肝功能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且无过多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化疗栓塞 特瑞普利单抗 肝癌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检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20
作者 蒋烨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137-140,共4页
评估核磁共振检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以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125个病灶)为对象。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TACE,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以血管造影检查为诊断依据,其中预后良好组... 评估核磁共振检查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以接受TACE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125个病灶)为对象。入组患者均顺利完成TACE,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以血管造影检查为诊断依据,其中预后良好组(n=70例,87个病灶)及预后不良组(n=24例,38个病灶)。术后随访3个月,依次核磁共振检查、CT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判定。评定核磁共振和CT检查对于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计算诊断效能。比较两种方式对于肿瘤病灶残余或进展的检出率。结果 以核磁共振为诊断,Kappa一致性分析(P<0.05);以CT为诊断,Kappa一致性分析(P<0.05)。两种方式对于TACE术后疗效评估阳性预测、特异度比较(P>0.05)。核磁共振对于TACE术后疗效的阴性预测、敏感度和准确度高于CT检查(P<0.05)。两种方式在肿瘤病灶残余或进展的检出率比较(P>0.05)。结论 CT和核磁共振都可以应用于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相比来说,核磁共振的应用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原发性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