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樊旭辉 《药品评价》 CAS 2017年第13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6例予以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37例予以标准大...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心医院7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6例予以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37例予以标准大骨瓣开颅术+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清醒时间及出院时间,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9%(33/37),高于对照组69.44%(25/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清醒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2/37),低于对照组25.00%(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后清醒时间及出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醒脑静注射液 标准大骨瓣开颅 术后清醒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患者麻醉效果、术后清醒时间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永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1期93-93,95,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所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患者麻醉效果、术后清醒时间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取98例于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为例展开此次研究,时间介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就随机所分对照组49例(丙泊酚... 目的:探讨临床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所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患者麻醉效果、术后清醒时间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取98例于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为例展开此次研究,时间介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就随机所分对照组49例(丙泊酚)与观察组49例(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术后清醒时间以及aPTT、PT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少于对照组,P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方案,确具良好麻醉效果,并可有效减少术后清醒时间,同时抑制凝血功能,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胃肠镜检查 地佐辛 丙泊酚 麻醉效果 凝血功能 术后清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式保温毯对老年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春要 冯艳平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10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术中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对老年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不采用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充气式保温毯保温,设定充气温度36~4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温,... 目的观察术中使用充气式保温毯对老年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不采用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充气式保温毯保温,设定充气温度36~4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温,术后清醒时间及应用MMSE评分测试术后2h、6h、1d、3d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体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体温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2h、6h、1d、3d的MMSE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6h、1d、3d三个时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充气式保温毯保温可以缩短老年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但对术后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中保温 老年患者 术后清醒时间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子宫切除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清醒时间的影响
4
作者 卢志雄 林鹏 刘琴治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子宫切除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清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择期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依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子宫切除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清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择期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依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方案,观察组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方案,比较两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6、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与Ramsa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皮质醇、前列腺素E2、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结论在子宫切除手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方案,起到显著的镇痛及镇静效果,可进一步有效抑制术源性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恢复至清醒状态,减低舒芬太尼用量,且对提高患者术后安全性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疼痛 镇静 术后清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保暖护理对妇科手术麻醉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洪红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1年第16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究术中保暖护理对于采取妇科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人组成实验组,剩下的100人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患者采取常规的保暖护理进行,实验组... 目的探究术中保暖护理对于采取妇科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人组成实验组,剩下的100人则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手术患者采取常规的保暖护理进行,实验组手术患者则采取术中保暖护理进行,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保暖护理后的体温变化、麻醉恢复的情况、并发症情况等各种临床数据。结果实验组手术患者的术中体温以及术后体温都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实验组手术患者在术后的拔管时间以及清醒的时间都较对照组短,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人数要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情况较高(P<0.05)。结论实施妇科手术的患者在术中采取保暖护理可以有效的维持患者的体温状况,缩短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以及术后的拔管时间,同时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并提高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情况,临床医师可以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保暖护理 妇科手麻醉患者 术后清醒时间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在小儿肝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黄艳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12期146-148,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在小儿肝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肝穿刺活检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患儿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在小儿肝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肝穿刺活检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患儿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术中对照组予以盐酸纳布啡注射液静脉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静脉注射。比较2组体动、呼吸抑制发生率及手术前后氧化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丙泊酚总用量、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清醒时(T_(1))、术后30 min(T_(2))、术后8 h(T_(3))时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体动、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血清NE、MDA水平高于术前,血清SOD水平低于术前,且研究组血清NE、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丙泊酚总用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T_(1)、T_(2)、T_(3)SAS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纳布啡在小儿肝穿刺活检术中的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患儿术中体动、呼吸抑制发生风险,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肝穿刺活检 氟比洛芬酯 纳布啡 呼吸抑制 术后清醒时间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低体温应急流程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郭丽芳 周婷 李伶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低体温应急流程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12月31日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低体温应急流程,比较... 目的:探讨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低体温应急流程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0年12月31日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低体温应急流程,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术期体温基本稳定;对照组体温出现持续降低,麻醉后60、90 min尤为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后60 min、麻醉后90 min、术毕时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清醒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4R危机管理理论的低体温应急流程能够避免发生围术期低体温,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修复,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4R危机管理理论 低体温应急流程 期护理 术后清醒时间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妇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葛坤 李丹丹 李红军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0年第19期10-10,2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妇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妇科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两组麻醉诱导药物均相同,对照组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研究组采用七氟烷维持麻醉,... 目的探讨分析七氟烷与丙泊酚用于妇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妇科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两组麻醉诱导药物均相同,对照组采用丙泊酚维持麻醉,研究组采用七氟烷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为10.00%,前者低于后者(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麻醉中,应用七氟烷术后麻醉苏醒质量高,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麻醉 七氟烷 丙泊酚 术后清醒时间 拔管时间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等药物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宫颈环形电切术1200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荣 朱明娟 刘林宏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4期2909-2911,共3页
丙泊酚作为静脉全麻药已广泛用于门诊一些短小的手术麻醉,由于其镇痛作用弱,因此常需配伍一些镇痛药来增加其镇痛效果。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本研究分别采用丙泊复合芬太尼、曲马多行静脉全身麻醉,用于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刀手术),
关键词 宫颈环形电切 静脉全身麻醉 复合芬太尼 镇痛效果 静脉全麻药 镇痛作用 呼吸抑制 术后清醒时间 镇痛药 前血常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检查应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丙泊酚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8年第18期2975-2976,共2页
目的探究宫腔镜检查应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丙泊酚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及术后清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行宫腔镜检查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行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后者行... 目的探究宫腔镜检查应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丙泊酚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及术后清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行宫腔镜检查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行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后者行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术后清醒时间、SpO_2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清醒时间等麻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后0.5h血流动力学标均低于麻醉前,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小(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中采取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可有效缩短术后清醒时间,稳定SpO_2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宫腔镜检查 丙泊酚 术后清醒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肺大泡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
11
作者 韩向前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824-1826,共3页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肺大泡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4例肺大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 目的探讨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对肺大泡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4例肺大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行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清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中全麻药物(瑞芬太尼、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清醒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麻醉用药瑞芬太尼、丙泊酚、舒芬太尼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入室时(T_(0))、切皮后20 min(T_(4))、手术结束时(T_(5))2组MAP、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前(T_(1))、切皮后5 min(T_(2))、切皮后10 min(T_(3))MAP、HR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锯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可减少肺大泡患者术中全麻药物使用剂量,稳定术中生命体征,加快术后清醒,促进术后康复,降低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肺大泡 术后清醒时间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