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辞格教学策略研究——以朱自清散文作品为例
1
作者 谭斯琪 孙永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10-113,共4页
辞格是修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语言进行润色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使语言充满魅力的一种修辞方式。目前,辞格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贯穿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虽然目前初中散文辞格教学已经取... 辞格是修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对语言进行润色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使语言充满魅力的一种修辞方式。目前,辞格教学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贯穿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虽然目前初中散文辞格教学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障碍和误区。本文针对辞格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目前初中散文辞格的教学现状,提出建立科学辞格教学体系、提供多种辞格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辞格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辞格教学 朱自清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文抒情艺术下关于朱自清散文《春》一种英译本赏析
2
作者 张喜银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1期757-762,共6页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其情感表达是创作的灵魂与源泉。情感的抒发不仅是散文创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朱自清的散文《春》的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英译本为例,深入探讨了译者的抒情艺术。研究表明,译者... 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其情感表达是创作的灵魂与源泉。情感的抒发不仅是散文创作的重要任务,也是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朱自清的散文《春》的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英译本为例,深入探讨了译者的抒情艺术。研究表明,译者在进行散文翻译时需努力保持原作的情感色彩,准确传达情感内涵,从而确保译文能有效传达原文的情感效果。因此,译者必须对原作进行全面理解,尤其关注其中的情感表达与抒发方式,力求精准传达原作情感,从而更好地呈现散文的魅力。As a significant literary form, prose relies on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as its soul and source. The conveyance of emotion is not only a vital task in prose creation but also the key to touching the hearts of readers. This paper takes Howard Goldblatt’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Zhu Ziqing’s prose Spring as an example to delve into the translator’s art of lyric expression.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ranslators must strive to maintain the emotional hues of the original work and accurately convey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s to ensure that the translated text can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the original. Therefore, the translator must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work,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its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expression mode, and strive to accurately convey the emotion of the original work, so as to better present the charm of the pr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翻译 散文抒情艺术 朱自清散文《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喻翻译研究:以朱自清散文英译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雪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29-35,共7页
明喻是一种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修辞方法。随着现代隐喻学的兴起和发展,明喻的研究备受冷落。同理,明喻翻译的有关研究也远远重视不够。研究采取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选取朱自清五篇代表性散文中的明喻作为研究对象,从明喻的结构、功能... 明喻是一种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修辞方法。随着现代隐喻学的兴起和发展,明喻的研究备受冷落。同理,明喻翻译的有关研究也远远重视不够。研究采取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选取朱自清五篇代表性散文中的明喻作为研究对象,从明喻的结构、功能和类型三个层面探讨明喻的翻译策略,结果表明,明喻在结构上越典型,在句中起后置修饰语的功能,且语义类比项之间的分离程度越高,直译策略或者保留原文意象的方法就越多,反之则翻译方法越多样。本研究旨在阐明明喻特征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为如何在翻译实践中进行修辞翻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喻 翻译 朱自清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变形美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学忠 朱雪里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27-29,共3页
“艺术变形”是一个属于美学范畴的相当宽泛的概念。它是指作品中出现的艺术形象改变了其原来的自然形态,是对“常格”(即写实的)艺术方法的一种突破。朱自清散文中的艺术变形,不仅真挚细腻、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作家在动荡岁月中复杂的... “艺术变形”是一个属于美学范畴的相当宽泛的概念。它是指作品中出现的艺术形象改变了其原来的自然形态,是对“常格”(即写实的)艺术方法的一种突破。朱自清散文中的艺术变形,不仅真挚细腻、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作家在动荡岁月中复杂的内心感受和思想变化,而且使他的写景抒情散文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艺术变形 梅雨潭的绿 变形描写 作家 秦淮河 信息论美学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五四时期 创作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自清散文的现代理性精神 被引量:1
5
作者 侯迎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8-92,共5页
朱自清散文历来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温柔敦厚之美”,而对其散文的现代理性精神则很少关注。从文化与散文相结合的角度,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具有四个方面的现代理性精神,即个性自由精神、民主科学精神、专业学... 朱自清散文历来被认为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温柔敦厚之美”,而对其散文的现代理性精神则很少关注。从文化与散文相结合的角度,可以看到朱自清散文具有四个方面的现代理性精神,即个性自由精神、民主科学精神、专业学理精神和批判重建精神。这四个方面表现了朱自清散文的文化价值取向及其具有的现代理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现代理性精神 个性自由 民主科学 专业学理 批判重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成因探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宛平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65-66,共2页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朱自清作为"散文圣手"而被后来者广为赞誉。他的散文感情真、语言美、结构巧、道理深,被誉为现代"白话美文的模范"。探究其成因,源于"厚爱",正是朱自清对家人、对人民、对祖国、对大自...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朱自清作为"散文圣手"而被后来者广为赞誉。他的散文感情真、语言美、结构巧、道理深,被誉为现代"白话美文的模范"。探究其成因,源于"厚爱",正是朱自清对家人、对人民、对祖国、对大自然、对艺术创作的厚爱铸就了他散文创作的艺术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艺术特色 成因 厚爱 丰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艺术的精灵——朱自清散文审美心理描述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周文 《江海学刊》 1988年第5期165-171,共7页
艺术感觉是指作家、艺术家的感受力,是对于客观事物的审美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艺术表现的能力。它既是文艺家用心灵去感知、观照、把握客观世界,又是把客观世界进行情感外化的心理活动。因此艺术感觉并非是一般生理感官对于客... 艺术感觉是指作家、艺术家的感受力,是对于客观事物的审美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艺术表现的能力。它既是文艺家用心灵去感知、观照、把握客观世界,又是把客观世界进行情感外化的心理活动。因此艺术感觉并非是一般生理感官对于客观信息的摄取、反馈,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包括着审美主体个性的情感运动和个性的艺术思维过程,是主观和客观在审美意义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感觉 审美意义 朱自清散文 心理描述 客观世界 情感外化 主体个性 客观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余光中对朱自清散文的批评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川鄂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1年第3期50-53,共4页
本文赞赏余光中在上个世纪70年代对朱自清散文的批评意见,并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认为朱自清散文中的大量阴柔意象,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被压抑的士大夫情怀的转移和释放,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感情平淡者的艺术化补偿;在分析大陆与台港... 本文赞赏余光中在上个世纪70年代对朱自清散文的批评意见,并作了进一步的阐发。认为朱自清散文中的大量阴柔意象,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被压抑的士大夫情怀的转移和释放,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感情平淡者的艺术化补偿;在分析大陆与台港及海外批评家对朱自清评价不同的原因时,提出了文学欣赏与批评的现代感问题。认为某些大陆读者和批评家不够“现代”的心态自然亲近不够“现代”的朱自清,因而只见其美难见其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光中 朱自清散文 现代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自清散文的主位特征及文体风格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燕 艾恬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80-86,共7页
主位-述位及主位推进是篇章组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主-述位理论也常被用于文体分析和文体识别。本文以朱自清散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散文主位的结构类型、特征及推进模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主位反映出的文体特征和风格。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主位 推进模式 文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自清散文中动词重叠的修辞和语用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辉 《陇东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43-46,共4页
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本文就朱自清散文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修辞和语用功能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从而揭示了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动词重叠 修辞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自清散文色彩词研究
11
作者 赵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6-90,共5页
色彩词是根据概念意义划分出来的一类词,其功能主要是用来描写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色彩性状。朱自清散文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词,在此,根据其文本中色彩词的类型、修辞作用等,进行较为详细的归类、归纳分析,从而揭示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 色彩词是根据概念意义划分出来的一类词,其功能主要是用来描写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色彩性状。朱自清散文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词,在此,根据其文本中色彩词的类型、修辞作用等,进行较为详细的归类、归纳分析,从而揭示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及其色彩词在散文中所表现出的鲜明、强烈、丰富的感情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色彩词 类型 使用特点 修辞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自清散文的“摄影术”与现代文化范式转型
12
作者 方明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6-89,共4页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由于在布局、构图上的精密构思而结构严谨、独具一格。在注意到其文本中对于现代"摄影术"大量成功运用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绘景、写人的典型文本片段进行细致分析,以揭示"摄影术"融入到现代散文...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由于在布局、构图上的精密构思而结构严谨、独具一格。在注意到其文本中对于现代"摄影术"大量成功运用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对其绘景、写人的典型文本片段进行细致分析,以揭示"摄影术"融入到现代散文艺术中的过程与表现方式。并通过进一步追寻"摄影术"融入散文的内在动因,挖掘出文化范式这一制约性因素,正是其现代化转型决定了白话散文逐渐脱离传统,最终成为了真正意义的现代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摄影术 现代文化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时期朱自清散文的文体风格
13
作者 陈仲刘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9期68-69,共2页
朱自清以"诗意"和"画境"为审美内涵,创造出富有现代生命活力的美感充盈的现代美文。"诗意"、"画境"、"理趣"构成了朱自清散文的审美境界,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形成朱自清散... 朱自清以"诗意"和"画境"为审美内涵,创造出富有现代生命活力的美感充盈的现代美文。"诗意"、"画境"、"理趣"构成了朱自清散文的审美境界,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形成朱自清散文的美学追求、精神追求和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文体风格 诗情 画意 理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朱自清散文“朴素而不失风华”的语言特点
14
作者 兰英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第3期16-16,共1页
朱自清的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中极具影响力,他的散文语言“朴素不失风华”,本文中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这一特点。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用词 句式 风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喻景的艺术之美——读《朱自清散文全编》的艺术感受
15
作者 宋子伟 《语文天地》 2004年第9期10-10,共1页
“欲把西湖比两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的这一比喻,把西湖比做西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恐怕可以成为杭州两湖从古至今最绝妙的一句广告语。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全编》 写作手法 “以人喻景” 高中 语文 阅读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自清散文的华美
16
作者 谢廷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7-10,共4页
朱自清是一个有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艺术风格有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华美和轻灵,也有白描写意的朴素和深沉。但是在众多研究朱自清散文的文章中,我们发现研究者大多只注意到朱自清散文朴素美的一面,而忽视了朱自清散文华美的一... 朱自清是一个有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艺术风格有精雕细刻、浓墨重彩的华美和轻灵,也有白描写意的朴素和深沉。但是在众多研究朱自清散文的文章中,我们发现研究者大多只注意到朱自清散文朴素美的一面,而忽视了朱自清散文华美的一面,杨振声先生在《朱自清先生与现代散文》中认为朱自清散文“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绘画美 现代散文 美学思想 艺术风格 音乐美感 “三美” 语言艺术 艺术实践 写景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这“背影”绝不该在学生的心中消失——由朱自清散文《背影》被踢出中学语文教材说开去
17
作者 董旭午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2年第3期24-25,共2页
2003年9月12日《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一则新闻: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选鄂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要问什么理由,也很简单:七成学生认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 朱自清散文 《背影》 学生 《中国青年报》 交通规则 鄂教版 铁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材中朱自清散文的人文情怀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维 《文教资料》 2009年第24期64-66,共3页
人文情怀应该是尊重“人”,承认“人”,以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容忍为基础的情怀。本文从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的“眼”着手分析了语文教材中朱自清散文中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人文情怀 凝光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自清散文“以文作画”的艺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孝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15-19,共5页
朱自清十分注重形象美,在《山野掇拾》中他说: 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 可见他是多么重视形象诗意创造,要求一切都要通过形象思维酝酿成完美的艺术画面,融诗情于画笔之间,以形象诉之于人的... 朱自清十分注重形象美,在《山野掇拾》中他说: 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叙事,抒情,写景,固然是画,就是说理,也还是画。 可见他是多么重视形象诗意创造,要求一切都要通过形象思维酝酿成完美的艺术画面,融诗情于画笔之间,以形象诉之于人的灵魂。他还要求作家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身历之境,也含有惊异之感”。从这里又可见他意在追求自我心得——“惊异之感”,即画中不但有情而且有意,而画意实乃意境美的重要标志。现仅以《荷塘月色》为例,看作者是怎样以“文字作画”来创造美的世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荷塘月色》 月光 以文字作画 叶子 《欧游杂记》 教堂 作品 白皮松 钟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朱自清散文风格与人格的真与诚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淑贞 《克拉玛依学刊》 1998年第2期98-103,共6页
朱自清,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大师,一位让人追忆怀念的人.在群星灿烂的文坛上,朱自清以他优美的文笔和高洁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道,他的名字已和他的散文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今当人们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似乎已经遥远,却又那... 朱自清,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大师,一位让人追忆怀念的人.在群星灿烂的文坛上,朱自清以他优美的文笔和高洁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道,他的名字已和他的散文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今当人们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似乎已经遥远,却又那么分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散文 散文风格 知识分子 桅子花 人格 国民党 杂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 人道主义 人生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