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侧与网侧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协调综合抑制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宝平 林涛 +3 位作者 陈汝斯 张健南 盛逸标 徐遐龄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0-56,62,共8页
由于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存在阻尼耦合,针对一种特定振荡模式设计控制器,会对其他频段的振荡模式造成不利的影响。综合考虑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这2种模式,基于模式分离方法设计机侧与网侧附加阻尼控制器,将阻尼耦合问题转化为控制器... 由于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存在阻尼耦合,针对一种特定振荡模式设计控制器,会对其他频段的振荡模式造成不利的影响。综合考虑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这2种模式,基于模式分离方法设计机侧与网侧附加阻尼控制器,将阻尼耦合问题转化为控制器之间的参数协调优化问题。使各控制器之间以及对应同一振荡模式的各通道之间的参数协调配合,以综合抑制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最大限度地降低模式之间的阻尼耦合;在协调优化过程中,对次同步振荡模式的阻尼比阈值进行动态设定,即次同步振荡模式的频率越大,其所需阻尼比的阈值越小。特征值分析与时域仿真结果均表明,所提协调控制策略能显著地改善系统各频段的阻尼特性;相比于传统的阻尼控制策略,所提协调控制策略具有更好的阻尼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次同步振荡 阻尼耦合 /网多通道附加阻尼控制 动态阻尼比 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侧系统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立 何洋 +3 位作者 周建华 陈红专 刘燕凌 陈鸿蔚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76,共4页
为深入研究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高性能控制,研究了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侧系统构成、原理及建模方法,分析了风力机与永磁同步发电机、电压空间矢量(SVPWM)整流原理及其建模,基于双闭环PI控制搭建了机侧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与分... 为深入研究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高性能控制,研究了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侧系统构成、原理及建模方法,分析了风力机与永磁同步发电机、电压空间矢量(SVPWM)整流原理及其建模,基于双闭环PI控制搭建了机侧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与分析,证明了双闭环PI控制策略在4种不同风速下实现最大功率追踪的可行性。该系统模型的建立为机组高性能控制的研究打下基础,对于深入理解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运行原理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直驱永磁同步发电 最大功率点追踪 机侧控制 系统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供电交流电机驱动系统无电解电容控制技术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丁大尉 王高林 +1 位作者 张国强 徐殿国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2-11,共10页
随着永磁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系统可靠性、寿命和功率密度逐渐成为该领域关注的重点。三相供电交流电机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是高品质电机驱动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交流电机无电解电容... 随着永磁电机驱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系统可靠性、寿命和功率密度逐渐成为该领域关注的重点。三相供电交流电机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具有体积小、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是高品质电机驱动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交流电机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已经在工业领域得到应用。围绕驱动系统稳定运行和机侧性能控制技术两方面,对交流电机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现有方案的优缺点。最后,对交流电机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目前亟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 无电解电容驱动系统 稳定性控制 性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风电机组变流器控制策略研究分析
4
作者 李水冰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 2019年第1期0115-0115,共1页
文章主要分析了风电机组变流器控制策略,重点论述了机侧变流器控制、网侧变流器控制以及低电压穿越控制等 几种风电系统变流器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风电系统变流器 变流器控制 变流器控制 低电压穿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matic Guidance of an Agricultural Tractor along with the Side Shift Control of the Attached Row Crop Cultivator 被引量:8
5
作者 Javad Robati Hossein Navid +1 位作者 Mahdi Rezaei Amir Rikhtehgar Ghias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2年第1期151-158,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utomatic guidance system of an agricultural tractor and the side shift control of the attached row crop cultivator using electro-hydraulic actuators.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dynamic behaviour...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utomatic guidance system of an agricultural tractor and the side shift control of the attached row crop cultivator using electro-hydraulic actuators. In order to simulate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tractor along with the attached cultivator, the modified bicycle model was adopted. Steering angle sensor, fibre optic gyroscope (FOG) and RTK-DGPS technologies are assumed for measurements of the steering angle, yaw rate and the lateral position of the tractor, respectively. The kinematics model was used for the implement. In this study four cascade controllers were designed and simulated for tractor guidance which consists ofPD, PD, P and PID controllers. Other PI and PID controllers also had been designed for implement side shifting purpose. Then, these two systems were combined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was evaluated throug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ractor reaches the desired path after less than 10 seconds. Simulation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deviation of the tractor from the desired path was about 5 cm within this period. And the cultivator blades would follow the predetermined path with steady state error of about 5 cm t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w crop cultivator yaw rate servo valve servo cylinder cascade control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