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中魁 汤昊 +5 位作者 张征宇 周文泉 魏武 薛松 何昊玮 葛京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国内外关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AUR)研究相对较少。文中旨在总结此术式的手术经验,并探讨此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例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利... 目的国内外关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AUR)研究相对较少。文中旨在总结此术式的手术经验,并探讨此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5例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利用Da Vinci手术机器人系统对其施行输尿管RAUR,并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估计出血量较少(40~100 mL),无输血病例,拔除导尿管时间较短(5~7 d)。术中无肠道、重要血管损伤,术后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3月患肾GFR检查均较术前不同程度增加(2~12 mL/min)。术后均随访半年以上,行B超检查提示输尿管、肾盂扩张情况均未见进行性加重。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狭窄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 膀胱输尿管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对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梦青 马婷婷 +1 位作者 王蓉 洪含霞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AUR)对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RAUR的53例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患者(机器人组),并以同期于医院接受腹腔镜...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AUR)对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RAUR的53例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患者(机器人组),并以同期于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53例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患者(腹腔镜组)作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资料、随访结果与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血肌酐(Cr)、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肾小球滤过率(GFR)与肾盂分离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一例术中输血及中转开腹。机器人组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2组术后血Cr、BUN、Cys C水平、肾盂分离度均显著低于术前,GFR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机器人组术后血Cr、BUN、Cys C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腹腔镜组(P<0.05)。2组术后GFR、肾盂分离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无一例治疗无效,机器人组、腹腔镜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6.8%、7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对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术后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短期预后优于常规腹腔镜手术,但在远期预后及整体疗效方面两者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 肾功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雪培 李学松 +5 位作者 李兵 朱照伟 朱宏建 罗光恒 杨昆霖 吕向国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04-108,共5页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治疗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梗阻(VUJO)的标准术式。2003年,国外首先报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ALUR)。近20年来,RALUR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开放和腹腔镜手术相比,RALUR具有明显的优势,能缩短手术时...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是治疗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梗阻(VUJO)的标准术式。2003年,国外首先报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ALUR)。近20年来,RALUR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与传统的开放和腹腔镜手术相比,RALUR具有明显的优势,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成为治疗UVJO的新选择。为此本学组召开专家讨论会组织编写了本共识,对RALUR的适应证、常用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等临床应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外科手术 共识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康多内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例
4
作者 任健超 张叶飞 +6 位作者 刘彦斌 孙海刚 岳鹏 高官 管旭辉 张中元 杨迎中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1期98-101,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国产康多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在输尿管结石手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使用国产康多KD-SR-01型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1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对接时间为7min,总手术时间为125min,出血量控制... 本研究旨在探讨国产康多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在输尿管结石手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使用国产康多KD-SR-01型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1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对接时间为7min,总手术时间为125min,出血量控制在20ml内,术后未观察到并发症。国产康多内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能够安全且有效地完成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疗效比较
5
作者 续万荣 高田宇 +2 位作者 康子明 王城 尚攀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5年第4期315-321,共7页
目的探讨一体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12月—2023年8月接受一体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RRNU组:35例)和后腹腔镜(LRNU组:101例)肾输... 目的探讨一体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2020年12月—2023年8月接受一体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RRNU组:35例)和后腹腔镜(LRNU组:101例)肾输尿管切除术的136例UTUC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及安全性指标,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无复发生存率(IVRFS)、无复发生存率(RFS)、总体生存率(OS)。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RRNU组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7.1%(13/35)vs.56.4%(57/101)]、术后住院时间[6(5,7)d vs.7(6,8)d]、引流管留置时间[3(2,4)d vs.4(3,5)d]等围手术期指标均优于LRNU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指标相似(P>0.05),生存分析显示RRNU组患者的疗效[IVRFS(1年:92.1%,2年:85.2%)、RFS(1年:82.4%,2年:74.9%)、OS(1年:90.6%,2年:84.2%)]与LRNU组相似(P>0.05)。结论与后腹腔镜RNU手术相比,一体位RRNU治疗UTUC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疗效,同时在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机器人辅助 输尿管切除术 腹腔镜 一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理论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原位膀胱术患者术后康复影响研究
6
作者 蒋意 陈慧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回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有效性已得到证实,已有研究证实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已取得显著疗效[1],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野暴露清晰,术后机体恢复快等优点[2]。自丹麦医...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回肠原位膀胱术的临床有效性已得到证实,已有研究证实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膀胱术已取得显著疗效[1],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野暴露清晰,术后机体恢复快等优点[2]。自丹麦医生Kehlet等[3]提出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获得了广泛的认可。ERAS加快康复并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4]。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及回肠原位膀胱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基于ERAS的干预,对比常规干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加速康复外科 原位膀胱 临床有效性 机体恢复 术野暴露 术后康复 常规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改良非乳头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梗阻型巨输尿管 被引量:1
7
作者 林珊 何玉锋 +3 位作者 陈江龙 汤坤彬 徐新茹 徐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改良非乳头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POM)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12月12例POM的临床资料。年龄8~60(34.2±24.9)月。梗阻型9例,梗...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改良非乳头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primary obstructive megaureter,POM)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12月12例POM的临床资料。年龄8~60(34.2±24.9)月。梗阻型9例,梗阻伴反流型3例。使用da Vinci Xi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斜行逼尿肌隧道联合输尿管非乳头植入方式行改良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比较手术前和术后12个月各项参数变化。结果手术时间140~170(152.8±10.5)min,手术出血量<5 ml,术后住院时间3~4 d。随访时间12~18(13.7±2.2)月。术后12个月复查,输尿管最大直径、最大肾盏直径、肾盂前后径较术前明显缩小[(18.0±3.2)mm vs.(5.8±1.1)mm,(14.0±3.6)mm vs.(3.5±2.9)mm,(32.5±3.3)mm vs.(7.8±1.6)mm,均P=0.000],肾皮质厚度和分肾功能较术前增加[(3.6±1.7)mm vs.(5.8±1.9)mm,(33.1±2.2)%vs.(40.6±4.1)%,均P=0.000],利尿肾图梗阻曲线类型改善(P=0.000),均无膀胱输尿管反流。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改良非乳头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利用非乳头植入和符合输尿管走行的斜行逼尿肌隧道双重抗反流机制,简化手术流程,安全有效,是机器人手术治疗小儿POM的可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原发性梗阻型巨输尿管 输尿管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术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东 王保军 +1 位作者 张旭 张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9-662,共4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完成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行微创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16例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机器人...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完成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行微创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16例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机器人组,共10例,行传统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共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通过统计学分析总结两种微创手术行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165.50±52.57 min vs 152.50±73.60 min)、平均出血量(81.00±69.35 m L vs46.67±31.41 m L);术后住院天数(7.10±2.08 d vs 8.67±3.14 d);术后尿管平均保留天数(6.75±1.74 d vs 7.50±2.43 d)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13.5月,所有患者均无吻合口漏、输尿管膀胱反流、肾盂输尿管积水。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腰大肌悬吊法输尿管再植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技巧及术后疗效上无明显差别,但前者对于有盆腔手术史、盆腔粘连或二次行再植手术的病人在降低操作难度、增加操作精细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腰大肌悬吊法 输尿管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治疗≤6月龄小婴儿肾积水44例
9
作者 王双双 王晓晖 +4 位作者 张书峰 高建 王霖 史若乂 孙英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yeloplasty,RALP)治疗≤6月龄小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肾积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RAL...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yeloplasty,RALP)治疗≤6月龄小婴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肾积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RALP治疗44例≤6月龄小婴儿UPJO肾积水的临床资料。年龄5天~6个月,(72.3±49.7)天;体重2.9~8.5 kg,(5.7±1.6)kg。术前彩超检查肾盂前后径(anteroposterior diameter,APD)(30.2±9.5)mm,肾实质最薄处厚度(2.6±1.2)mm。使用达芬奇Xi机器人手术系统,充分暴露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剪刀修剪肾盂及输尿管,6-0单股线吻合肾盂输尿管。结果4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传统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105~245 min,平均179.8 min,术中出血量2~10 ml,平均4.9 ml。拔除双J管后6个月复查彩超,APD(10.5±6.3)mm,较术前显著减小(配对t检验,t=19.985,P=0.000),肾实质最薄处厚度(6.8±1.7)mm,较术前显著增加(配对t检验,t=18.420,P=0.000)。拔除双J管后随访6~12个月,无吻合口狭窄、漏尿、再次梗阻。结论RALP治疗≤6月龄小婴儿UPJO肾积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 婴儿 肾积水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小儿输尿管下段狭窄16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立帜 徐迪 +4 位作者 林珊 蔡东汉 王伟 陈潮棋 林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RALUR)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2年9月我科采用RALUR治疗16例小儿输尿管下段狭窄,分离输尿管至末端,切开膀胱逼尿肌至膀胱黏膜膨出,...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RALUR)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2年9月我科采用RALUR治疗16例小儿输尿管下段狭窄,分离输尿管至末端,切开膀胱逼尿肌至膀胱黏膜膨出,建立膀胱黏膜下隧道包埋输尿管,闭合膀胱黏膜,未留置腹腔内引流管。结果16例RALUR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32.1±20.5)min。术中出血量5~20 ml,平均10.6 ml。术后血尿时间(4.0±1.2)d,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7±1.4)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0 d(7~10 d)。住院费用(60089.4±6304.3)元。术后1个月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彩超及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示患侧输尿管最大径术前(1.80±0.40)cm,明显大于术后6个月(0.70±0.14)cm(t=15.271,P=0.000)。1例发生患侧输尿管Ⅰ度反流,经过保守治疗后反流消失;其余15例无腰痛及尿路感染发生,无再次手术。结论RALUR治疗小儿输尿管狭窄疗效满意,但费用昂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下段狭窄 腹腔镜 机器人 输尿管再植术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与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对比研究
11
作者 陈荆艺 何少华 +2 位作者 徐迪 林珊 陈江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30-936,共7页
目的比较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RALUR)与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LUR)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 目的比较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RALUR)与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laparoscopic ureteral reimplantation,LUR)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疗效与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小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70例VUR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机器人组(采取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及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机器人组30例,其中单侧反流22例,双侧反流8例;腹腔镜组40例,其中单侧反流30例,双侧反流10例。比较两组术前准备时间、腹腔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均手术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单侧机器人组(155.18±18.94)min,单侧腹腔镜组(126.33±19.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机器人组(210.50±19.25)min,双侧腹腔镜组(177.10±16.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单侧机器人组(117.77±23.21)min,单侧腹腔镜组(109.30±10.5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双侧机器人组(169.50±25.48)min,双侧腹腔镜组(158.50±16.6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术中出血量:机器人组(15.20±3.24)mL,腹腔镜组(25.23±5.8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机器人组6.5(6.0,7.0)d,腹腔镜组7.0(7.0,8.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机器人组3.0(3.0,4.0)d,腹腔镜组3.0(3.0,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4)。机器人组有1例、腹腔镜组有2例术后出现发热性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机器人组有1例、腹腔镜组有3例术后出现单侧输尿管反流,经预防性口服抗生素治疗3个月后均反流消失。机器人组有1例、腹腔镜组有3例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经延长留置导尿时间至术后2周,未再出现尿潴留。结论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与腹腔镜下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小儿VUR均安全有效,单孔RALUR相对于LUR手术时间长,然而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单孔RALUR切口美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输尿管反流 外科手术 机器人手术 手助腹腔镜检查 再植术 输尿管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再植术与气膀胱Cohen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炜玮 周辉霞 +9 位作者 李品 赵扬 郭涛 韩策 卓然 吕雪雪 陶元东 马立飞 陶天 周晓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37-444,共8页
目的初步评价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再植术与气膀胱Cohen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行手术治疗的8... 目的初步评价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再植术与气膀胱Cohen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行手术治疗的87例VUR患儿纳入研究,按照单侧或双侧VUR将患儿分为单侧组及双侧组,单侧组和双侧组又根据手术方式进一步分为单侧机器人组(25例)、双侧机器人组(22例)、单侧气膀胱组(22例)和双侧气膀胱组(18例)。单侧机器人组和双侧机器人组统称为机器人组,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再植术;单侧气膀胱组和双侧气膀胱组统称为气膀胱组,实施气膀胱Cohen输尿管再植术。分别比较单侧组和双侧组中机器人组、气膀胱组的术前准备时间、腹腔内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记录各组患儿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在单侧VUR患儿中,机器人组和气膀胱组的术前准备时间分别为(15.3±2.9)min和(28.8±4.0)min;腹腔内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34.9±3.0)min和(46.7±8.9)min;留置尿管天数分别为4(3,4)d和4(3,5)d;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4.7±2.7)mL和(16.8±2.8)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8.8±2.1)d和(10.5±2.8)d。在双侧VUR患儿中,机器人组和气膀胱组的术前准备时间分别为(16.5±3.6)min和(20.0±2.9)min;腹腔内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81.6±8.1)min和(95.9±7.9)min;留置尿管天数分别为4(3,5)d和4(3,5)d;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6.4±7.0)mL和(34.4±6.0)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7.5(7,9)d和9(7.8,10)d。按照手术方式进行比较,机器人组与气膀胱组患儿术前准备时间[单侧机器人组比单侧气膀胱组为(15.3±2.9)min比(28.8±4.9)min;双侧机器人组比双侧气膀胱组为(16.5±3.6)min比(20.0±2.9)min]、腹腔内手术操作时间[单侧机器人组比单侧气膀胱组为(34.9±3.0)min比(46.7±8.9)min;双侧机器人组比双侧气膀胱组为(81.6±8.1)min比(95.9±7.9)min]以及术后住院天数[单侧机器人组比单侧气膀胱组为(8.8±2.1)d比(10.5±2.8)d;双侧机器人组比双侧气膀胱组为7.5(7,9)min比9(7.8,10)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留置尿管天数[单侧机器人组比单侧气膀胱组为4(3,4)d比4(3,5)d;双侧机器人组比双侧气膀胱组为4(3,5)d比4(3,5)d]和术中失血量[单侧机器人组比单侧气膀胱组为(14.7±2.7)mL比(16.8±2.8)mL;双侧机器人组比双侧气膀胱组为(36.4±7.0)mL比(34.4±6.0)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87例患儿随访1年无一例出现高级别并发症。结论两种微创输尿管再植术治疗VUR均疗效确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再植术手术时间更短,对膀胱的损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但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辅助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再植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亮 陈鑫 +3 位作者 冯旭辉 吴志强 宋迎春 张庆卫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介绍黏膜下隧道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1例医源性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和1例单侧重复肾重复巨输尿管合并肾积水患者的学习经验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1例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左侧输尿管下段狭窄、左肾积水,患... 目的:介绍黏膜下隧道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1例医源性输尿管下段狭窄患者和1例单侧重复肾重复巨输尿管合并肾积水患者的学习经验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1例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左侧输尿管下段狭窄、左肾积水,患者抗反流输尿管膀胱吻合采用黏膜下隧道包埋法;1例(左侧)原发性梗阻重复肾重复巨输尿管症患者,首先分离巨输尿管前面和两侧面,保留输尿管和腹壁间系膜先不离断,测量输尿管,剪裁,放入F7双J管,缝合成形后再离断系膜,采用黏膜下隧道包埋法与膀胱再吻合。结果: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分别为165.8min、176.2min,其中机器人定位时间30min;出血量分别为12.4ml、20.8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第1例5d,第2例6d,2例患者均无明显漏尿,术后尿管拔除时间为14d。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CT和彩超显示肾积水明显减轻,未见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和输尿管反流。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复杂的输尿管下段狭窄和复杂的巨输尿管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先天性巨输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先天性双侧输尿管返流患儿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行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邢丹丹 康福霞 +2 位作者 李园园 林春丽 郭丽君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7期670-671,共2页
机器人腹腔镜手术通过机器手操作,滤除生理震动,避免了人呼吸和生理颤抖对术中操作的影响,增强了稳定性。几乎与人手相媲美的旋转、弯曲等动作,为在胸腔、盆腔等狭小的空间里进行仔细分离和准确缝合提供了可靠依据[1]。膀胱输尿管返流(... 机器人腹腔镜手术通过机器手操作,滤除生理震动,避免了人呼吸和生理颤抖对术中操作的影响,增强了稳定性。几乎与人手相媲美的旋转、弯曲等动作,为在胸腔、盆腔等狭小的空间里进行仔细分离和准确缝合提供了可靠依据[1]。膀胱输尿管返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是指各种原发或继发原因引起的膀胱尿液返流至输尿管或肾盂、肾盏的非正常生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双侧输尿管返流 达芬奇机器人 辅助腹腔镜 双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goir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成人梗阻性巨输尿管症
15
作者 夏庆华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关键步骤及操作要点。方法患者女,25岁,10 d前因左腰部间歇性疼痛不适就诊于本院,超声检查提示左肾、输尿管扩张,进一步泌尿系增强尿路成像检查示:左侧输尿管下段近膀胱入口处管腔缩...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关键步骤及操作要点。方法患者女,25岁,10 d前因左腰部间歇性疼痛不适就诊于本院,超声检查提示左肾、输尿管扩张,进一步泌尿系增强尿路成像检查示:左侧输尿管下段近膀胱入口处管腔缩窄、管壁可疑增厚,上游输尿管及左肾盂、肾盏积水明显扩张。术前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决定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关键手术步骤:①打开乙状结肠悬韧带,于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找到输尿管,于膀胱子宫陷窝外侧壁打开腹膜,显露输尿管末端,以可吸收Hem-o-lok夹闭末端输尿管。②于原输尿管上方,即膀胱后外侧壁斜行切开膀胱肌层,长3~4 cm,向两侧分离肌间沟。将F4.8双“J”管向上置入输尿管至肾盂,在膨出的膀胱黏膜上作一小切口,口径与末端正常管腔的输尿管相近或略大,将双“J”管尾端放入膀胱内。③在输尿管无张力、无扭曲的状态下采用5-0可吸收线将输尿管与膀胱粘膜间断对称缝合。4-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膀胱肌层及少量输尿管外膜,将3~4 cm输尿管末端潜行包埋于膀胱壁肌间沟内,将膀胱切口处逐层缝合,观察见输尿管张力可,吻合口处无漏尿。④确切止血,引流管经子宫阔韧带隧道置于输尿管末端附近。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 h,术中出血量30 ml,围术期无漏尿、尿瘘形成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左输尿管狭窄段)输尿管组织,黏膜轻度慢性炎症,平滑肌排列稍紊乱。术后2周拔除尿管,3个月后拔除左侧输尿管支架管,拔除尿管及支架管后无明显不适症状。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行Lich-Gregoir手术用于输尿管狭窄的病例安全、可行。术中黏膜下隧道的建立应在黏膜下游离,层次清楚,缝合肌层过多、过紧会增加术后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狭窄的风险,过浅游离易造成黏膜裂口。黏膜下隧道不宜过紧,以免引起输尿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病耻感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静 夏赟 张明霞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3期399-405,共7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病耻感及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3例膀胱癌患者。采用问卷法调查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早期病耻感与负性情绪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病耻感及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3例膀胱癌患者。采用问卷法调查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早期病耻感与负性情绪水平。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病耻感与负性情绪的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3份,回收有效问卷31份,有效率为93.94%。31例患者术后早期病耻感社会影响量表(SIS)总分为31~94分,平均(63.29±17.97)分;焦虑评分42~67分,平均(53.68±6.36)分;抑郁评分39~71分,平均(56.81±7.17)分。焦虑、抑郁与病耻感SI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造口接受程度、造口自理程度以及焦虑、抑郁为患者术后病耻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病耻感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造口接受程度、造口自理程度以及焦虑、抑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病耻感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泠霏 洪扬刚 +3 位作者 游灿灿 夏立广 林正秀 陈聪德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880-884,888,共6页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goir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泌尿外科收治的31例原发性VUR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goir术治疗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泌尿外科收治的31例原发性VUR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6例,均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goir术。患儿平均年龄(57.3±20.8)个月,其中单侧17例,双侧14例。结果:患儿均采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goir输尿管再植术,单侧输尿管平均手术时间为(142.6±22.3)min,双侧输尿管平均手术时间为(176.8±32.6)min。术中患侧输尿管直径为(9.5±2.9)mm,黏膜下隧道长度为35(35,50)mm,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4.8±1.2)d,术后住院时间6(5,6)d。其中1例术中行输尿管裁剪,4例术中同时行腹股沟斜疝修补。1例患儿在术后2d出现发热、尿常规白细胞升高,考虑为术后尿路感染,继续静脉使用抗生素7d后症状及尿检好转,其余患儿均无发热、排尿异常、腹痛等症状。出院后随访时间为6~16个月,其间1例患儿出现尿路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B超均未发现患侧输尿管肾积水加重。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Lich-Gregoir输尿管再植术可较为安全、有效地治疗儿童原发性VUR,但仍需更长期的临床实践来证明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 机器人手术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芦卡必利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韦发昀 蒋宁 +7 位作者 刘华英 冯宝富 张顺 丁佳蓉 甘卫东 张士伟 郭宏骞 杨荣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4-398,共5页
目的明确普芦卡必利(PRUC)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RARC)+尿流改道术围手术期对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75例行RARC+尿流改道术(原位膀胱术/回肠膀胱术)患者,根据... 目的明确普芦卡必利(PRUC)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RARC)+尿流改道术围手术期对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75例行RARC+尿流改道术(原位膀胱术/回肠膀胱术)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是否服用PRUC分为PRUC组(28例)和常规组(4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道通气时间、通便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首次进食半流食物耐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结果PRUC组较常规组患者肠道通气时间和通便时间均更短[(47.14±16.31)h vs.(74.04±35.33)h,P<0.01;(86.14±30.47)h vs.(123.57±79.12)h,P=0.02]。PRUC组较常规组术后CRP(ΔCRP)和NLR变化幅度(ΔNLR)均较小[(79.99±29.71)mg/L vs.(127.75±56.98)mg/L;(9.24±6.43)vs.(16.11±9.90),P均<0.01]。所有并发症均为次要并发症,PRUC组患者术后90 d内肠梗阻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P=0.38),两组间其他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UC可促进RARC+尿流改道术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 普芦卡必利 术后肠梗阻 肠道功能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腰大肌悬吊法输尿管再植术(附12例报告)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圣圳 罗光达 +3 位作者 吕香君 艾青 张旭 董隽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介绍12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腰大肌悬吊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并肾积水患者的治疗经验。12例中左侧10例,右侧2例,术前B超、静脉肾盂造影提示输尿管下端狭窄,... 目的:介绍12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腰大肌悬吊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例输尿管下段狭窄并肾积水患者的治疗经验。12例中左侧10例,右侧2例,术前B超、静脉肾盂造影提示输尿管下端狭窄,输尿管扩张平均直径1.8(0.6~2.6)cm、肾盂扩张分离平均2.56(1.3~3.9)cm。所有病例均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完成,并辅助使用膀胱腰大肌悬吊技术,其中3例行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9例行输尿管膀胱乳头法吻合术。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放。平均手术时间131(80~185)min,其中机器人定位时间平均25min;平均出血量51(30~100)ml;术后引流管平均拔除时间为4.2(3~7)d,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漏尿产生;术后尿管平均拔除时间为6.2(5~7)d,平均总住院时间7.8(5~9)d,术后双J管平均拔除时间为27.4(25~32)d。术后随访6~15个月,复查B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造影,肾积水均明显减轻或消失,其中轻度肾积水2例,无明显肾积水10例,未见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和输尿管反流。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腰大肌悬吊法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狭窄安全可行、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腰大肌悬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合并出血的护理体会
20
作者 曾毅东 刘燕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30-133,共4页
总结1例行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合并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采取积极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术后常规护理、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低蛋白血症的护理、感染的护理、... 总结1例行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合并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采取积极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术后常规护理、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低蛋白血症的护理、感染的护理、心理护理等,该患者出血得到及时处理及改善;低蛋白血症得以纠正;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恢复后于术后第10天带尿管出院。针对病人住院期间术后出现的症状及采取措施以及实施后的效果进行总结并加以整理后写成护理体会。文中若有不足之处望指出并加以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腹腔镜 膀胱憩室 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