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EMATEL-AISM的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赵威 李鹏 徐志伟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针对我国当前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DEMATEL-AISM方法的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框架.首先,根据机构管理、照护水平和社会环境3个层面构建了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DEMATEL-AIS... 针对我国当前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DEMATEL-AISM方法的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框架.首先,根据机构管理、照护水平和社会环境3个层面构建了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DEMATEL-AISM与Choquet积分相结合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影响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途径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了影响机构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的系统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逻辑关系.最后,针对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因素间的影响与逻辑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的对策建议,为推动我国机构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 CHOQUET积分 DEMATEL AISM 关键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在机构养老服务中的三重嵌合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娟 张劲松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7,共10页
在公共养老领域采取自上而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嵌入策略,成了国家回应公共院舍养老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社会工作机构嵌入老年院舍专业化服务后,专业力量可通过自身能动效力“成功”嵌入,再造院舍内部专业化服务供给秩序。但... 在公共养老领域采取自上而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嵌入策略,成了国家回应公共院舍养老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社会工作机构嵌入老年院舍专业化服务后,专业力量可通过自身能动效力“成功”嵌入,再造院舍内部专业化服务供给秩序。但嵌入后仍面临着三重挑战:结构嵌入无法消解购买政策不确定性、认知嵌入不足以建构专业化服务体系、文化嵌入限制了院舍内生动力的生成。案例的进一步实践表明:长期稳定的社会工作老年院舍服务机制的维持需要社会工作机构从单向嵌入转向与公共院舍融合的嵌合式发展,从价值嵌合、行动嵌合和主体嵌合三个维度来找寻双方共融价值、塑造共同实践面向和促成身份双向认同,从而实现一般意义上的服务路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会化养老 机构养老 家庭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协同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曾毅 冯秋石 王正联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5,共13页
基于对2000、201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近20年来机构养老的老人数占老人总数的百分比大幅提高,而且城镇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农村。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机构养老的老人多为生... 基于对2000、201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近20年来机构养老的老人数占老人总数的百分比大幅提高,而且城镇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农村。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机构养老的老人多为生活不能自理、80岁及以上高龄、男性、居住地城镇、教育水平较高、没有配偶和/或没有存活子女。应用ProFamy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方法及软件的家庭人口预测表明,无论低、中、高方案,我国今后几十年的机构养老需求都将大幅度增长。例如,在机构养老中方案下,2060年居住在养老机构的65—79岁较年轻老人数和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数分别等于2020年的3.7倍和12.2倍。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和企业管理机构尽快努力实现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协同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机构养老 协同持续发展 健康老龄化 家庭人口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异地机构养老:生成机理、阻碍因素和区域化发展
4
作者 陈际华 于红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50,共11页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心城市老年人离开户籍地入住异地养老机构的养老方式已经较为多见。基于推拉理论,结合J市三家养老机构的田野调查来分析这种“异地机构养老”方式的生成机理,其推力和拉力主要来自区域化政策措施、城...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心城市老年人离开户籍地入住异地养老机构的养老方式已经较为多见。基于推拉理论,结合J市三家养老机构的田野调查来分析这种“异地机构养老”方式的生成机理,其推力和拉力主要来自区域化政策措施、城市整体环境和养老机构,老年人自身养老观念和子女态度则构成中间障碍因素。当前,长三角异地机构养老发展还面临异地政策衔接不通畅、区域养老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异地社会融入较难实现等阻碍因素。由此,可通过拓展区域内政策衔接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区域内养老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共享、丰富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及提升服务水平、助力转变养老观念和促进异地社会融入等举措,以激发银发经济潜力,增进老年人福祉,推动长三角异地机构养老的区域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异地机构养老 推拉理论 资源整合 区域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养老模式的医疗费用和健康结果评估研究——基于价值医疗视角
5
作者 解垩 王溪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112,共11页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养老能力的降低,机构养老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本文基于价值医疗视角,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机构养老模式的医疗费用和健康结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机构养老模式有...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家庭养老能力的降低,机构养老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本文基于价值医疗视角,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机构养老模式的医疗费用和健康结果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机构养老模式有利于降低医疗费用;机构养老模式通过减少问诊就医和住院治疗进而降低老年人的医疗费用,通过规范老年人生活方式、提高医疗效率进而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但机构养老模式缺乏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利于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机构养老模式的医疗控费效果在轻度失能和中度失能老年人中更为明显,且机构养老模式明显降低了失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本文的研究对于实现价值医疗目标的同时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模式 医疗费用 健康结果 价值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有多少老年人愿意去机构养老?——潜类别与混合回归模型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6
作者 阳义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7,共10页
基于CLASS 2018年数据,41.69%的老年人有机构养老需要。使用潜类别模型及四个测量指标,识别出这些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占比6.13%,非机构养老意愿占比93.87%。进一步使用混合回归模型研究发现,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型给付提高了机构养老意... 基于CLASS 2018年数据,41.69%的老年人有机构养老需要。使用潜类别模型及四个测量指标,识别出这些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占比6.13%,非机构养老意愿占比93.87%。进一步使用混合回归模型研究发现,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型给付提高了机构养老意愿,而福利型给付降低了机构养老意愿,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随着收入来源稳定性的上升而相应增强,社区医养结合、老年活动场所或设施配置能提高老年人的机构养老意愿,男性、无配偶、城镇户籍、更年轻、更高学历、更高健康程度、更少子女等特征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更强。据此,本文提出缩小机构养老需要与机构养老意愿之间的差距,提出机构养老认可接受度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需要 机构养老意愿 机构养老需求 机构养老使用 机构养老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机构养老设施介护单元典型案例调研及优化策略研究
7
作者 翁季 汤佳懿 冯倩 《住区》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机构养老设施普遍存在资源配置与结构错位、改造难和转型难、护理模式与空间不对位、空间设置不符合老人的使用需求等问题。本文以日本介护单元案例调研为基础,从介护单元规模、功能、布局、流线、空间设计等多个方面,...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机构养老设施普遍存在资源配置与结构错位、改造难和转型难、护理模式与空间不对位、空间设置不符合老人的使用需求等问题。本文以日本介护单元案例调研为基础,从介护单元规模、功能、布局、流线、空间设计等多个方面,对日本介护单元的相关基础研究进行梳理,选取四个中日介护单元的代表性案例从单元规模与功能配置、平面布局与流线组织、空间层级与护理模式、空间适老化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在此基础上从配置、运营、护理、空间四个方面提出优化策略,为机构养老设施空间优化与可持续运营提供支持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机构养老设施 介护单元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养老的合法化:家庭与机构的协作 被引量:4
8
作者 卓唯佳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46,共27页
通过实地调查,本文探讨了机构养老何以被人们所接受。研究发现,家庭与机构的协作促成了养老观念的改变,若仅靠一方努力,机构养老的合法化将难以实现:一方面,养老家庭亲子双方均持续为机构养老争取合法性,重建对养老机构的认知并应对外... 通过实地调查,本文探讨了机构养老何以被人们所接受。研究发现,家庭与机构的协作促成了养老观念的改变,若仅靠一方努力,机构养老的合法化将难以实现:一方面,养老家庭亲子双方均持续为机构养老争取合法性,重建对养老机构的认知并应对外界的污名;另一方面,养老机构也在通过争取专业性、制度政策性和社会文化性认可来回应外部偏见。最终,在代际情感及功能交换被强化的同时,机构养老获得了承认。本文通过梳理家庭成员作为个体行动者与机构作为组织行动者的行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阐释了机构养老在孝道文化深厚的中国社会被接受的机理,弥补了养老观念研究对养老机构行为的忽视,打破了既有文献重家院对立、轻家院合作的局面,将对家庭与机构二元分野的弥合提升到了认知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 孝道 合法性 “家庭—机构”关系 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机构养老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SSCI数据库的可视化分析
9
作者 刘光燕 徐华 王露瑶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32-41,共10页
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进入专业养老机构中得到机构统一管理的养老模式,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之外的重要补充,发展机构养老对于构建养老、敬老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中... 机构养老是指老年人进入专业养老机构中得到机构统一管理的养老模式,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之外的重要补充,发展机构养老对于构建养老、敬老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中检索到的2000—2023年“机构养老”主题相关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时间线分布和突现词可视化分析,旨在了解我国“机构养老”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机构养老的服务模式研究”“主体特征研究”“机构养老面临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三个领域,各研究领域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内容。预计今后我国机构养老领域将侧重于养老服务体系的持续完善;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养老服务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 可视化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视域下机构养老服务的法律问题研究
10
作者 梁珣 夏青青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3-66,共4页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对就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当前医养结合型机构提供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履行合同容易出现瑕疵、相关人员不符合资质标准要求、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多,对就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发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当前医养结合型机构提供养老服务过程中存在履行合同容易出现瑕疵、相关人员不符合资质标准要求、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缺乏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养老服务质量,而且不利于推广与普及我国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为了使老年群体真正得到优质的医疗与养老服务,应加强机构养老服务合同的监管、健全机构内部护理人员的资质、明确机构主管部门的权责划分以及完善医养机构养老服务的行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机构养老 法律问题 监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农村老龄人口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探究: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文澳 乔勇 谭宇 《山西农经》 2024年第17期1-6,116,共7页
利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民族地区农村老龄人口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子女数量、就医便利、养老方式、养老困难四个变量对老龄人口的机构养老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健... 利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民族地区农村老龄人口机构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子女数量、就医便利、养老方式、养老困难四个变量对老龄人口的机构养老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健康状况对老龄人口的机构养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居家养老的老人相对于机构养老的老人,其机构养老的意愿会降低77.4%。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转变老龄人口的思想观念,提高其对机构养老接受度;加强养老机构机制建设,纾困老龄人口的养老难题;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提升老龄人口就医便利度等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观有机融合,为提高民族地区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 养老方式 健康老龄化 积极老龄观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养老的家庭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刘莹 王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目的调查机构养老的家庭参与行为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随机抽取重庆市5所养老机构128名老人的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参与机构养老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参与机构养老行为各条目均... 目的调查机构养老的家庭参与行为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随机抽取重庆市5所养老机构128名老人的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家庭参与机构养老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参与机构养老行为各条目均分为(3.36±0.74)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参与生活照护”维度得分最低,其次是“参与指导建议”和“参与决策支持”维度,“参与经济支持”维度得分最高。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老人的居住情况(β=-0.220,95%CI:-19.565~-4.693,t=3.224,P=0.002)及婚姻状况(β=0.296,95%CI:7.746~19.977,t=4.480,P<0.001),家属与老人的关系(β=0.333,95%CI:6.831~15.340,t=5.150,P<0.001)、居住距离(β=-0.427,95%CI:-16.117~-8.804,t=6.735,P<0.001)、家庭人均月收入(β=0.212,95%CI:2.279~10.276,t=3.103,P=0.002)是影响机构养老的家庭参与行为的主要因素(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3.00%。结论机构养老的家庭参与行为仍待提升,老人非独居、无伴侣者,家属居住距离较远、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非老人子女者,机构管理者应加强沟通与指导,促进家属参与老人的机构养老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 老人 养老机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机构养老时空演化机制研究
13
作者 周榕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6,60,共9页
基于地理本性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因子探测方法探讨200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机构养老发展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揭示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机构养老发展水平呈增长态势,但各类机构的发展程度与发展速度存... 基于地理本性构建理论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因子探测方法探讨2001—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机构养老发展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揭示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机构养老发展水平呈增长态势,但各类机构的发展程度与发展速度存在阶段性特征。(2)长三角城市群机构养老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整体空间分布趋于集聚,空间结构属于凝聚型。(3)长三角城市群机构养老的空间发展并不均衡,公办机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围蔓延,而民办机构空间分布的稳定性较强,集中于条件成熟的大城市。(4)长三角城市群机构养老的时空演化受复杂因素共同驱动,第二地理本性与第三地理本性主导的空间演化格局逐渐建立,第一地理本性等先天因素的导向作用渐趋多元。其中,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是区域机构养老发展的有效动能,自然环境和社会改造环境作为主要路径的同时对多维联动效应的发生具有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 时空演化 发展机制 地理本性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机构养老护理人员身体约束教育培训现状和认知影响因素研究
14
作者 张银华 胡雅静 +3 位作者 俞纤 王之仪 颜立春 罗良初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8期156-161,共6页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养老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教育的培训现状,分析其约束认知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2月-5月选取湖南省东、西、南、北四个地区8家养老机构(每个地区各2家)中的养老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养老护理人员一般情况和护理...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养老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教育的培训现状,分析其约束认知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2月-5月选取湖南省东、西、南、北四个地区8家养老机构(每个地区各2家)中的养老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养老护理人员一般情况和护理老年人情况调查问卷、养老护理人员身体约束教育培训情况调查问卷、身体约束认知量表(Perceptions of Restraint Use Questionnaire,PRUQ)进行调查。结果513人(97.9%)表示参与过与身体约束相关的培训,接受的约束培训内容中,以约束工具的种类及使用方法(92.5%)、使用约束的目的(92.1%)和约束的护理(90.6%)三种内容居多,但缺乏约束替代措施的内容。养老护理人员的身体约束认知平均得分为(4.07±0.76)分,正式职工和合同工、合同工和劳务派遣工、偶尔使用约束和经常使用约束、偶尔使用约束和总是使用约束、民办和公办机构、民办和公建民营的养老护理人员之间身体约束认知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身体约束培训参与率较高,养老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对护理人员进行约束培训时需增加约束缩减、约束替代等内容,减少身体约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约束认知 养老机构 老年人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淄博: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15
作者 邢化良 《中国民政》 2024年第14期58-58,共1页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积极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已形成居家、社区、机构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态势。2021年,入选全国“十四五”首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2023年8月,民政部发布验收结果,淄博市获评优秀等次...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积极推动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已形成居家、社区、机构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态势。2021年,入选全国“十四五”首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2023年8月,民政部发布验收结果,淄博市获评优秀等次,总分在42个城市中列第一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服务 基本养老服务 验收结果 山东淄博 居家 淄博市 积极推动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背景下失智老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及优化策略——以S养老服务机构为例
16
作者 陈燕 戴雨辛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3期28-31,共4页
老龄化背景下,失智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机构养老逐渐成为失智老人家庭更倾向选择的养老方式,这对养老机构针对失智老人群体的专业化照护服务提出迫切需求。为了解失智老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现状,以S养老服务机构为例,分析当前失智老人... 老龄化背景下,失智老人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机构养老逐渐成为失智老人家庭更倾向选择的养老方式,这对养老机构针对失智老人群体的专业化照护服务提出迫切需求。为了解失智老人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现状,以S养老服务机构为例,分析当前失智老人机构养老存在的问题,发现养老机构内存在未针对失智老人设置服务专区、失智老人缺乏精神关怀、护理人员专业化程度偏低、照顾者缺乏伦理知识与压力释放渠道、专业护理人员队伍缺乏新鲜血液等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从养老机构居住环境与照顾服务质量两方面提出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宏观政策呼吁等优化解决方案,能为国内养老服务机构提升失智老人照顾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 失智老人 照顾质量 人口老龄化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机构养老领域的体制变迁——以北京地区为中心
17
作者 吕振宇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4年第4期69-79,共11页
中国机构养老在改革开放后的变迁通常为学界概括成“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说法遮蔽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诸多面向。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民政部先后在北京的机构养老领域实施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营机制改革,前者主要针对国有... 中国机构养老在改革开放后的变迁通常为学界概括成“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说法遮蔽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诸多面向。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民政部先后在北京的机构养老领域实施管理体制改革与运营机制改革,前者主要针对国有养老机构的内部结构弊端,试图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职工效率和机构创收能力来消化日增的社会养老需求;后者则从国有养老机构的体制外部寻求新的增长点,进而在根本上推动了其性质的多元化变革。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说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改革思路是一个根基于实践、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明确的、贯穿改革全过程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机构养老 社会福利社会化 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邹城 市场化改革 区域化连锁探索机构养老发展新模式
18
作者 李小毅 刘首东 《中国民政》 2024年第6期59-59,共1页
山东省邹城市紧紧围绕打造“品牌化养老服务”目标,以创新养老服务发展路径、打造养老服务品牌、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转变模式促改革,激活发展动能。近年来... 山东省邹城市紧紧围绕打造“品牌化养老服务”目标,以创新养老服务发展路径、打造养老服务品牌、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转变模式促改革,激活发展动能。近年来,公办养老机构基础设施薄弱、照护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阻碍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步伐。针对这种现状,邹城市积极谋划布局,推行公办民营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需求 公办民营 山东邹城 基础设施 山东省邹城市 发展路径 机构养老 转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机构养老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提升对策研究
19
作者 王欢欣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11期410-416,共7页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提高对国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视程度,不断关注百姓的民生问题,希望能够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农村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多,因此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提升农村机构养老老年人晚年生活幸...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提高对国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视程度,不断关注百姓的民生问题,希望能够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农村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多,因此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提升农村机构养老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感问题亟待解决。农村老年人幸福感主要取决于物质生活条件、健康状况、精神生活丰富程度以及文化活动等。文章在对南平市Z村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幸福感提升存在的困境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机构养老老年人幸福感提升策略。In recent years, China’s government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its attention to the subjective sense of well-being of the nation and has continuously paid attention to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sues in the hope of making people’s lives happier. As the aging of China’s population continues to deepen, the proportion of the rural elderly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so it has also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the problem of enhancing the well-being of the rural 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 in their later years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The well-being of rural elderly mainly depends on the material living conditions, health status, richness of spiritual life,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field survey of Z village in Nanping C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happiness of 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 by studying the dilemma of enhancing the happiness of the elderly in rural instit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养老 主观幸福感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改三修”农村机构养老模式研究——以黔南州为例
20
作者 陈泽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5期234-237,共4页
为了完善农村机构养老模式,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以黔南州为例,采用查阅文献、定量分析和访谈方法,实证研究黔南州农村地区机构养老状况。结果表明,农村机构养老模式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机构人员缺乏专业化服务、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以... 为了完善农村机构养老模式,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以黔南州为例,采用查阅文献、定量分析和访谈方法,实证研究黔南州农村地区机构养老状况。结果表明,农村机构养老模式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机构人员缺乏专业化服务、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以及农村养老精神慰藉层面弱化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农村机构养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 机构养老 生活照料 精神慰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