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察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孟梦 饶珊珊 +2 位作者 曲春 张璐璐 朱朝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使用机械辅助通气进行抢救的效果。方法选择104例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2例。常规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 目的分析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使用机械辅助通气进行抢救的效果。方法选择104例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通过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2例。常规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抢救结果、抢救满意度、心功能指标、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抢救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常规组的82.69%,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抢救总满意度为96.15%,高于常规组的80.77%,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性并无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33.34±1.56)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38.04±2.01)mm小于常规组的(40.32±1.62)、(46.39±2.23)mm,左室射血分数(54.35±2.37)%大于常规组的(49.23±2.26)%,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研究组治疗后呼吸频率(18.14±1.32)次/min、心率(71.21±8.43)次/min、动脉血氧分压(94.76±11.45)mm Hg(1 mm Hg=0.133 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8.23±2.12)mm Hg、pH值(7.97±0.46)均优于常规组的(20.24±2.56)次/min、(83.78±11.56)次/min、(88.12±11.05)mm Hg、(44.24±2.45)mm Hg、(7.56±0.58),差异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为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使用机械辅助通气和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动脉血气相关指标,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辅助通气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 急性左心衰竭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系统性呼吸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价值
2
作者 刘增芳 张茜 陈素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18-0121,共4页
研究系统性呼吸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所选110例呼吸衰竭患者,传统组传统护理管理,系统组系统性呼吸管理。结果 我们把两组的临床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系统组较传统组更好,差异显著(P<0.05)。我们把... 研究系统性呼吸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所选110例呼吸衰竭患者,传统组传统护理管理,系统组系统性呼吸管理。结果 我们把两组的临床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系统组较传统组更好,差异显著(P<0.05)。我们把两组的症状时间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系统组较传统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我们把管理前后两组的肺功能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管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系统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我们把管理前后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管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系统组高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我们把管理前后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发现管理前,无明显差异(P>0.05);管理后,系统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系统性呼吸管理在机械辅助通气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效果更好一点,而且治疗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得以明显缩短,肺功能和气血得以显著改善,炎症因子明显好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呼吸管理 机械辅助通气 呼吸衰竭 护理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动脉置管术在机械辅助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帅春 陈运彬 +3 位作者 汪灏 杨杰 叶秀桢 林倩清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4-745,共2页
目的:探讨脐动脉置管术在机械辅助通气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机械辅助通气下留置了脐动脉导管的98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脐动脉置管术的时龄、导管异位情况、高和低位置管情况、留置导管的时长... 目的:探讨脐动脉置管术在机械辅助通气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机械辅助通气下留置了脐动脉导管的98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脐动脉置管术的时龄、导管异位情况、高和低位置管情况、留置导管的时长、留置期间的喂养以及脐动脉导管的相关并发症。结果脐动脉导管置入时龄1~20 h,中位数6 h;导管异位率19.4%(19/98),调整导管位置或重插管后仍有9例异位,最终成功完成脐动脉置管89例;高位置管80例(89.8%),低位9例(10.1%);留置导管的时长1~8 d,中位数3 d;导管留置期间喂养情况:微量喂养后出现喂养不耐受改为禁食86例(96.6%),持续进行微量喂养3例(3.4%)。并发症:导管栓塞3例(3.4%),腹胀1例(1.1%),无一例高血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导管相关性感染。结论在危重新生儿留置脐动脉导管时应及时发现导管异位并予以调整,首选高位置管,在导管留置期间的喂养方式以禁食为主,一旦病情改善,应及早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动脉置管 机械辅助通气新生儿 导管相关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痰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3
4
作者 马敏 刘爱丽 冷亮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在机械辅助通气吸痰中的效果。方法将123例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在持续负压吸痰时,将吸痰管边旋转边缓慢上提将痰液吸出;观察组在持续负压吸痰时,将吸痰管呈螺旋式轻轻上... 目的观察两种吸痰方法在机械辅助通气吸痰中的效果。方法将123例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在持续负压吸痰时,将吸痰管边旋转边缓慢上提将痰液吸出;观察组在持续负压吸痰时,将吸痰管呈螺旋式轻轻上提,同时吸痰管尾段呈螺旋式摆动。连续15 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吸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机械辅助通气患者吸痰过程中采用螺旋式轻提吸痰管、尾段呈螺旋式摆动的改进方法,可提高吸痰效果、减少吸痰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辅助通气 ICU 吸痰管 螺旋式摆动 吸痰方法 危重症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扩大胸腺切除术后的机械辅助通气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燕晖 董宗俊 +1 位作者 薛祥禄 许庆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50-51,共2页
回顾了 2 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扩大胸腺切除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情况 ,对术后出现肌无力危象的相关因素和危险阶段、延长机械辅助通气的时间及有关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机械辅助通气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温晓雯 叶泽辉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3期133-134,137,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ICU抢救的7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 目的探讨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ICU抢救的7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气指标变化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35例患者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1 h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肺部湿啰音明显减少,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明显增高,收缩压和pH值逐步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可以迅速纠正机体缺氧,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辅助通气 左心衰竭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平喘胶囊治疗重症肺炎有创机械辅助通气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巩美鱼 刘保社 +2 位作者 郭增光 段淑琴 王咏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2期314-316,共3页
目的观察宣肺平喘胶囊对重症肺炎有创机械辅助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肺炎(痰瘀内阻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按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宣肺平喘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白... 目的观察宣肺平喘胶囊对重症肺炎有创机械辅助通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症肺炎(痰瘀内阻证)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按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宣肺平喘胶囊,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性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降钙素原(PCT)]变化、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变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方面差异。结果治疗7d后两组WBC、N%、PCT、PaCO2均较前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PCT、PaCO2组差异无意义(P>0.05)。PaO2、SaO2均较前升高(P<0.01),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均较前降低(P<0.01),治疗组病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创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宣肺平喘胶囊可降低重症肺炎有创机械辅助通气患者的炎性指标,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病情危重程度,缩短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机械辅助通气 宣肺平喘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6
8
作者 章爱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1-812,共2页
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病,以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展迅速,抢救难度大,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及时采用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治疗,可以有效纠正缺氧,改善心功能。2006年5月-2009年5月我们... 急性左心衰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病,以急性肺水肿和心源性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展迅速,抢救难度大,常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及时采用机械通气进行呼吸支持治疗,可以有效纠正缺氧,改善心功能。2006年5月-2009年5月我们对入住我院ICU抢救的9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经及时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辅助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游建明 林创辉 杜育彬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3期270-271,共2页
目的研究机械辅助通气对重症监护室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到2012年间对我院接诊的60名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0人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人采用有创机械通气疗法。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 目的研究机械辅助通气对重症监护室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到2012年间对我院接诊的60名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30人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人采用有创机械通气疗法。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5例抢救无效,有效患者33例、显效患者22例,总有效率为91.6%。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改善pH、PO2、SpO2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机械通气疗法对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辅助通气 急性左心衰竭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葳葳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4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机械辅助通气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80例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方法将患者列入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 目的探讨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机械辅助通气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80例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方法将患者列入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记录护理后临床各项指标(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是否对护理满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优于参照组,血氧饱和度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心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机械辅助通气进行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机械辅助通气 抢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68例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机械辅助通气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洪友 张焕峰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期367-367,共1页
目的:评价分析68例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机械辅助通气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和血气变化情况;结果6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后,64例患者病情好转,4例患者... 目的:评价分析68例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机械辅助通气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和血气变化情况;结果6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后,64例患者病情好转,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2例死于心源性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与治疗前相比,68例患者治疗后动脉血pH值、RR、HR、MAP、PaO2、PaCO2、SaO2均有改善,其中RR、HR、MAP、PaO2、SaO2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应用机械辅助通气,不仅救治成功率高,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机械辅助通气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辅助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的气道护理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李丹 孙惠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A02期200-201,共2页
目的研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应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气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老年患者10例,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强化人工气道的管理,包括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保证有效吸痰... 目的研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应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气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呼吸衰竭老年患者10例,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强化人工气道的管理,包括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对人工气道进行湿化、保证有效吸痰和防止感染。采用PoRtEx囊上吸痰式高容低压气管将导管切开,保持适当的导管气囊充气量。对患者接受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72h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PaO2/Fi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监测。结果接受机械辅助通气治疗后,患者的通气情况有效改善,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机械辅助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能明显减少患者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辅助通气 老年 呼吸衰竭 气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斐 李婷 《中国农村卫生》 2021年第14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年6月-2018年1月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药物组给予药物治疗,机械辅助通气组则采取机械辅助通气和药物治疗。比较药物组、机械... 目的:探讨机械辅助通气在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年6月-2018年1月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药物组给予药物治疗,机械辅助通气组则采取机械辅助通气和药物治疗。比较药物组、机械辅助通气组疗效;ICU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心功能。结果:机械辅助通气组疗效高于药物组,P<0.05。机械辅助通气组ICU住院时间短于药物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药物组,P<0.05,左心舒张收缩内径水平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机械辅助通气和药物治疗ICU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辅助通气 ICU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抢救 临床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埋豆对机械辅助通气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巩美鱼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6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对机械辅助通气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行机械辅助通气且神志清楚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比较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对机械辅助通气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行机械辅助通气且神志清楚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比较两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发生ICU综合征后镇静药物使用剂量、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ICU综合征发生率及发生ICU综合征患者的镇静药物使用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和ICU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可降低ICU住院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率,减少患者镇静药物使用剂量,缩短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埋豆 ICU综合征 机械辅助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机械辅助通气管理体会
15
作者 张维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7期45-45,共1页
1997年4月~2002年4月,我院开展婴幼儿心脏手术212例,其中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井肺动脉高压121例,术后均采用机械辅助通气,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82例,女39例,年龄1个月~3岁。室间隔缺损直径5~21mm,肺动脉压力40~70mmHg78例,】... 1997年4月~2002年4月,我院开展婴幼儿心脏手术212例,其中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井肺动脉高压121例,术后均采用机械辅助通气,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82例,女39例,年龄1个月~3岁。室间隔缺损直径5~21mm,肺动脉压力40~70mmHg78例,】70mmHg4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闻12例,房间隔缺损1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机械辅助通气 婴幼儿心脏手术 动脉导管 肺动脉压力 临床资料 左向右分流 心内直视手术 肺动脉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冠心病监护病房机械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美玲 段艳梅 田莎莎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A01期112-112,共1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机械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本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机械辅助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本院冠心病监护病房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行冠心病护理及机械通气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CU治疗及住院时间。同时监测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死亡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CCU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人工气道留置时间[(11.14±3.02)d]、机械通气时间[(8.02±3.06)d]、CCU治疗时间[(1321±3.02)d]及总住院时间[(18.63±4.02)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17.52±4.31)d、(15.02±2.98)d、(19.14±6.28)d、(26.15±5.14)d],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9.52%)及死亡率(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5.71%、9.52%)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CCU护理满意度(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组间差异P〈0.05。结论:CCU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治疗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缩短机械通气时同及住院治疗时间,并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冠心病监护病房(CCU) 机械辅助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物理治疗在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寒凝 易敏 +3 位作者 汪娅 邱宏翔 周雅婷 项明 《全科护理》 2021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在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83例经体外循环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在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9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胸心外科83例经体外循环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2月—2017年6月42例病人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9年1月41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胸部物理治疗技术。比较两组患儿的干预效果,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氧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物理治疗在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后机械辅助通气低龄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通气,缩短术后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与术后监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 机械辅助通气 低氧血症 胸部物理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气管切开长期机械辅助通气的观察与护理
18
作者 华银萍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11期3228-3228,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切开长期机械辅助通气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法洛四联症术后机械辅助通气的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洪慧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4年第3期108-109,共2页
总结了42例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及脱机时机的选择经验。主要包括重视术前肺功能及心理准备;针对法洛四联症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合理选择通气模式;掌握恰当的脱机时机以及加强脱机后呼吸道护理。认为法洛四联症手术... 总结了42例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后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及脱机时机的选择经验。主要包括重视术前肺功能及心理准备;针对法洛四联症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合理选择通气模式;掌握恰当的脱机时机以及加强脱机后呼吸道护理。认为法洛四联症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术后合理地应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能有效保证患者组织供氧,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术后 机械辅助通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辅助通气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要林青 金永新 +1 位作者 王庄英 朱立强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23期43-44,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机械辅助通气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方法统计医院2004—2006年呼吸科ICU中进行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种类、用药频度(DDDs)、... 目的通过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机械辅助通气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方法统计医院2004—2006年呼吸科ICU中进行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种类、用药频度(DDDs)、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联合用药等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的抗菌药物共涉及9类;DDDs排序前3位依次为头孢噻肟钠、头孢唑肟钠、亚胺培南;痰培养率为65%,药物敏感试验阳性率为20%;单独用药率48.0%,联合用药率52.0%。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问题,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辅助通气 用药频度 抗菌药物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