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K细胞识别和杀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艳 邓安梅 仲人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4-287,共4页
关键词 NK细胞识别 杀伤机制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 分泌细胞因子 病毒感染细胞 大颗粒淋巴细胞 获得性免疫反应 丝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潘景轩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8-62,共5页
细胞毒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机制研究进展*潘景轩1综述马涧泉2李树浓1审校CTL怎样杀伤靶细胞?早期研究发现某些受CTL攻击的靶细胞质膜上可见类似于受补体攻击所致的“空洞”,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CTL杀伤靶细胞... 细胞毒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机制研究进展*潘景轩1综述马涧泉2李树浓1审校CTL怎样杀伤靶细胞?早期研究发现某些受CTL攻击的靶细胞质膜上可见类似于受补体攻击所致的“空洞”,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与补体类似。新近资料表明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细胞 CTL 靶细胞 杀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杀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徐艳岩 《中国药业》 CAS 1999年第9期9-10,共2页
采用MTT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PCNA法)检测乐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抑制和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乐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生长有较大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病理无密切关系;(2)乐铂使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CNA含量降低,... 采用MTT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PCNA法)检测乐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长抑制和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乐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生长有较大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病理无密切关系;(2)乐铂使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CNA含量降低,表明乐铂可能作用于细胞周期而影响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铂 非小细胞肺癌 抗肿瘤药 MTT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杀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逃逸免疫细胞杀伤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蕾 常雅萍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2年第5期265-269,共5页
病毒成功地感染宿主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逃逸免疫监视的机制。由于免疫细胞在抗病毒感染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逃逸免疫细胞杀伤的机制也就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仅就病毒逃逸CTL细胞、NK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杀伤的机制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病毒 免疫细胞 杀伤机制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配体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提示肿瘤反杀伤机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耀光 林一丹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80-180,共1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FAS配体 肿瘤反杀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机遇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tk基因/GCV对肿瘤细胞体外杀伤机制新假设的形成与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小兵 董小岩 《医学与哲学》 1997年第3期146-148,共3页
论机遇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tk基因/GCV对肿瘤细胞体外杀伤机制新假设的形成与验证第一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广州510515)吴小兵第一军医大学分子免疫学研究所(广州510515)董小岩笔者从1994年初... 论机遇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tk基因/GCV对肿瘤细胞体外杀伤机制新假设的形成与验证第一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广州510515)吴小兵第一军医大学分子免疫学研究所(广州510515)董小岩笔者从1994年初开始从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yT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K基因 肿瘤细胞 杀伤机制 机遇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机制及其生理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熊仁秋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CD4 +CTL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中重要的效应细胞 ,与CD8+CTL一样有着许多细胞毒介质和杀伤途径。其中Fas/FasL最为重要。它广泛地参与机体的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 ,是机体免疫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CD4^+CTL 杀伤机制 生理意义 机体细胞免疫 免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潘景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细胞毒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怎样杀伤靶细胞?早期研究发现某些受CTL攻击的靶细胞质膜上可见类似于受补体攻击所致的'空洞'。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与补体类似。新近资料表明二者存在较大... 细胞毒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怎样杀伤靶细胞?早期研究发现某些受CTL攻击的靶细胞质膜上可见类似于受补体攻击所致的'空洞'。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与补体类似。新近资料表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例如CTL击杀的靶细胞核DNA迅速裂解,补体溶解的靶细胞则否,可以说穿孔机制只是CTL效应机制的一部分。近十多年来,CTL的杀伤机制方面有不少令人鼓舞的进展。一、CTL杀伤时相(phases of killing)可分为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细胞毒 靶细胞 杀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体外肺癌细胞杀伤机制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陈晶 邬鹏宇 +3 位作者 关晓海 王大力 马昌云 陈国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年第7期1082-1083,共2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疫苗 细胞因子 肺癌细胞 杀伤机制 体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逃逸中性粒细胞杀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建业 陈列松 吴移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4,共6页
先天性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细菌入侵的最前沿防线,中性粒细胞作为其主要的免疫细胞可捕获并吞噬降解细菌,对于维持机体的健康不可或缺。部分病原菌(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 先天性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细菌入侵的最前沿防线,中性粒细胞作为其主要的免疫细胞可捕获并吞噬降解细菌,对于维持机体的健康不可或缺。部分病原菌(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已经进化出能够在胞外和胞内逃逸中性粒细胞的杀伤机制,甚至利用细胞作为其生存繁殖的场所,如干扰中性粒细胞募集与吞噬作用、降解胞外诱捕网、抑制活性氧与抗菌肽的产生以及操控细胞寿命与死亡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中性粒细胞 杀伤机制 免疫逃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与淋巴因子激活的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与杀伤机制研究
11
作者 龚伊红 罗利群 +3 位作者 郭晰 张学全 王丽 董继红 《中国肿瘤》 CAS 1996年第11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NK细胞 淋巴因子 抗肿瘤作用 杀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人单核巨噬细胞杀伤白念珠菌机制中的地位
12
作者 杜晨 陈映玲 周礼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9-80,共2页
在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中,白念珠菌(下称白念)尤其多见。近来发现,鼠巨噬细胞活化后分泌一氧化氮(NO)是其杀伤包括一些真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的效应机制之一[1]。但人单核巨噬细胞是否具备此种能力,本文对此做一探讨。材料与... 在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中,白念珠菌(下称白念)尤其多见。近来发现,鼠巨噬细胞活化后分泌一氧化氮(NO)是其杀伤包括一些真菌在内的多种病原体的效应机制之一[1]。但人单核巨噬细胞是否具备此种能力,本文对此做一探讨。材料与方法一、标本1.24例健康人外周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白念珠菌 单核巨噬细胞 杀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和T白血病细胞利用柔软性逃避穿孔素介导的杀伤
13
作者 周雅博 王殿恒 黄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1-291,共1页
目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释放的穿孔素仅在肿瘤细胞膜表面打孔,而不在CTL表面形成孔洞,这种单向杀伤机制在免疫学角度尚未被阐明。穿孔素打孔既是一个化学过程,也是一个生物力学过程,细胞可利用其柔软性妨碍穿孔素打孔。方法实验室前... 目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释放的穿孔素仅在肿瘤细胞膜表面打孔,而不在CTL表面形成孔洞,这种单向杀伤机制在免疫学角度尚未被阐明。穿孔素打孔既是一个化学过程,也是一个生物力学过程,细胞可利用其柔软性妨碍穿孔素打孔。方法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活化的CTL下调FLNA表达,通过柔软性逃避穿孔素介导的杀伤,这种柔软性同样被T白血病细胞用于免疫逃逸。结果和结论本研究在细胞、动物及病人3个水平结合多组学、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发现ZAP70介导的YAP Y357磷酸化和活化使filamin A下调来诱导柔软性的形成。并且在CTL中,耐药转运蛋白MDR1表达更高,因此CTL比恶性T细胞对YAP抑制剂更具耐药性。YAP的适度抑制使恶性T细胞变硬,但CTL仍然保持一定的柔软性,从而使CTL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时避免自溶。因此,本发现揭示了一种基于机械力的针对T细胞白血病的免疫治疗策略。本研究基于生物机械力学和肿瘤免疫核心问题进行探究,揭示了T白血病细胞免疫逃逸背后的生物力学机制,为开发基于生物机械力学的新型免疫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柔软性 穿孔素 生物力学机制 杀伤机制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心理战杀伤理论与军人心理应激防御训练思考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华 黄正东 +1 位作者 赵育新 陈文敏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5-17,共3页
文章依据现代心理战的应用趋势及由此产生的对参战军人的素质要求,为减少非战斗减员,提高我军现代战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尝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现代心理战的概念、杀伤机制、杀伤效能,军人战时心理应激及防御训练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 心理应激 军人 杀伤机制 训练 战时 心理战 现代战争 人心 心理学 人的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介钻 马骊 +5 位作者 姚新生 温茜 罗微 胡志明 王祥斌 王小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2-406,共5页
目的:观察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介导的PBL对靶细胞SKOV3的杀伤作用,并研究其细胞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在不同效靶比、不同作用时间、不同靶细胞(SKOV3、BEL-7402)、不同BHL-I浓度等条件下,BHL-I介导PBL对靶细胞的杀伤作... 目的:观察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介导的PBL对靶细胞SKOV3的杀伤作用,并研究其细胞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在不同效靶比、不同作用时间、不同靶细胞(SKOV3、BEL-7402)、不同BHL-I浓度等条件下,BHL-I介导PBL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RT-PCR检测杀伤过程中PBL的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GranzymeB)mRNA的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含量变化。结果:BHL-I介导的PBL对SKOV3细胞毒作用明显高于对BEL-7402的,并且在效靶比10∶1、作用36小时、BHL-I浓度为25μg/ml时,PBL对靶细胞SKOV3的细胞毒作用最为显著;在IL-2存在下,BHL-I可引起Perforin、GranzymeB mRNA较高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含量升高,当作用时间为72小时时,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所下降。结论:BHL-I能介导PBL对表达有相应靶抗原的SKOV3细胞具有高效杀伤作用,其细胞毒作用可能与效应细胞表达Perforin、GranzymeB、TNF-α、IFN-γ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 细胞毒作用 杀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磺氨酸增强氮芥和环磷酰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英文)
16
作者 张雪峰 姚明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丁磺氨酸(BSO)对氮芥及环磷酰胺体内外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MTT法及瘤体称重法检测化疗药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在体外BSO明显降低人HL_60白血病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 ,并显著增强氮芥的...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丁磺氨酸(BSO)对氮芥及环磷酰胺体内外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用改良MTT法及瘤体称重法检测化疗药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在体外BSO明显降低人HL_60白血病细胞中谷胱甘肽的含量 ,并显著增强氮芥的细胞毒作用 ,剂量修饰因子为9 19。在体内BSO能增强环磷酰胺对小鼠HepaA肝癌及Lewis肺癌的生长抑制作用 ,抑制率分别由26 1 %升至51 5 %,和由22 6 %升至32 3 %。结论BSO可增强氮芥和环磷酰胺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磺氨酸 氮芥 环磷酰胺 药物敏感性 谷胱甘肽 抗肿瘤药物 细胞杀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机制研讨进展
17
作者 陈昱含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7年第4期00112-00112,共1页
细胞毒T细胞是如何杀伤细胞的?在前人研讨中发现某些受到细胞毒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质模上能见到如同受到补体杀伤所致使的“孔洞”,故而在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断定细胞毒T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方式和补体类似,而最新研讨表明两者之间是有... 细胞毒T细胞是如何杀伤细胞的?在前人研讨中发现某些受到细胞毒T细胞攻击的靶细胞质模上能见到如同受到补体杀伤所致使的“孔洞”,故而在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断定细胞毒T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方式和补体类似,而最新研讨表明两者之间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譬如细胞毒T细胞在杀灭靶细胞核后靶细胞脱氧核糖核酸会迅速裂解,而补体溶解的靶细胞就没有这个效果。所以我们所说的穿孔特性是细胞毒T细胞的效用机制的一部分,在近些年来,细胞毒T细胞的杀灭机制还是有着一定进展的,本文希望对其进行总结和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细胞 杀伤机制 穿孔
原文传递
《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评述
18
作者 彼得·赫比 埃娃·拉艾 +1 位作者 霍政欣(译) 滕建群(校) 《外国军事学术》 2008年第6期52-55,共4页
本文介绍了《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的出台背景,总结了在销毁地雷、清理雷区和援助受害者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主要困难,介绍了公约所建立的执行机制,最后指出了公约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禁止杀伤人员地雷公约》执行机制 国际人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心理战致伤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华 黄正东 +1 位作者 赵育新 陈文敏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5年第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心理战 心理应激 杀伤机制 应激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生物学特性和体外杀瘤机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苗 金润铭 姜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生物学特性和体外杀瘤机制。方法从白血病患儿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经过γ干扰素(IFN-γ)、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IL-2诱导并与树突细胞(DC)共培养后,获得DC-CIK。采用MTT法检...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生物学特性和体外杀瘤机制。方法从白血病患儿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经过γ干扰素(IFN-γ)、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IL-2诱导并与树突细胞(DC)共培养后,获得DC-CIK。采用MTT法检测DC-CIK对多种白血病细胞株的杀伤作用。在予以10mg.L-1、20mg.L-1小鼠抗人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单克隆抗体处理后,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reg细胞比例,RT-PCR与Westernblot方法检测Foxp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诱导后的DC-CIK细胞形态规则,其对肿瘤细胞B95、Jhhan、M07e均表现出杀伤活性。其中对B95细胞的杀伤作用较强,在效靶比为51、101时DC-CIK对B95细胞的杀伤作用均>60%,而对Jhhan、M07e的作用不明显。在予以10mg.L-1、20mg.L-1LFA-1单克隆抗体处理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个处理组均使CD4+CD25+Treg细胞表达增加(t=6.783、7.282,Pa<0.05)。RT-PCR与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2个处理组均使Foxp3基因mRNA表达水平增加(t=11.671、10.909,Pa<0.05),Foxp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增加(t=16.734、9.562,Pa<0.05)。结论 DC-CIK具有强大的体外杀瘤作用,Foxp3基因参与LFA-1介导的DC-CIK杀瘤途径,其杀瘤机制表现为CD4+CD25+Treg细胞途径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杀伤机制 FOXP3基因 CD4+CD25+调节T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