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生长激素基因在杆状病毒载体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9
1
作者 欧阳菁 魏平华 +4 位作者 杨林 谢明权 杨洁 龙綮新 王珣章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0年第3期285-290,共6页
通过对猪生长激素 (pGH)基因的cDNA进行测序 ,得到 pGHcDNA的全序列 ,并与Seeburg等报道的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然后利用具人工合成启动子和多角体蛋白XIV启动子的转移载体质粒 pSXIVVI+ X3/ 4构建出含 pGH基因的重组质粒 pX3/ 4 pG... 通过对猪生长激素 (pGH)基因的cDNA进行测序 ,得到 pGHcDNA的全序列 ,并与Seeburg等报道的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然后利用具人工合成启动子和多角体蛋白XIV启动子的转移载体质粒 pSXIVVI+ X3/ 4构建出含 pGH基因的重组质粒 pX3/ 4 pGH。将 pX3/ 4 pGH与致死缺失型线性化AcMNPV OCC- DNA共转染Sf9细胞 ,构建出既能形成多角体又能表达 pGH基因的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重组病毒AcMNPV pX3/ 4 pGH OCC+ 。感染重组毒株的Hi 5细胞可溶蛋白及其培养上清的SDS PAGE和Westernblot的分析结果表明 ,感染细胞的蛋白电泳带的 2 0 .7kDa处有一条猪生长激素特异带 ,但培养上清中没有。凝胶黑度扫描估测结果显示 pGH蛋白占细胞可溶蛋白的 4 .4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生长激素基因 杆状病毒载体系统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囊膜蛋白gD基因在杆状病毒载体系统中的表达研究
2
作者 陈新华 杨林 +4 位作者 龙綮新 王章 陈曲侯 洪文洲 陈焕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5-419,共5页
克隆了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囊膜蛋白gD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 ,与国际标准毒株Rice株相比 ,两者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8% ,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7% .利用杆状病毒GST融合载体系统对其进行了高效表达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 克隆了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囊膜蛋白gD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 ,与国际标准毒株Rice株相比 ,两者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8% ,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7% .利用杆状病毒GST融合载体系统对其进行了高效表达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质印迹均证明了表达产物为 71ku的GST gD融合蛋白 ,其产量占细胞不溶蛋白量的 2 0 %左右 .以GST gD融合蛋白作为抗原进行小鼠免疫保护实验 ,结果表明表达的GST gD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不仅能诱导小鼠产生血清抗体 (1∶12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鄂A株 囊膜蛋白gD基因 杆状病毒载体系统 表达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蝇蜕皮激素受体在杆状病毒载体系统中的表达
3
作者 代小江 Huang Q Sue 庞义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9-192,共4页
The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Trichoplusia ni nucleopolyhedrovirus, with the advantage of polyhedral inclusion body formation in recombinant viruses, was used to express the ecdysteroid receptor of the Australian... The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Trichoplusia ni nucleopolyhedrovirus, with the advantage of polyhedral inclusion body formation in recombinant viruses, was used to express the ecdysteroid receptor of the Australian sheep blowfly Lucilia cuprina(LcEcR). pSXIVVI +X3/2 baculovirus transfer vector was chosen for a 2.8kb LcEcR cDNA subcloning since pSXIVVI +X3/2 contains an efficient translational initiation signal (ATG) and it allows the LcEcR cDNA fusion to N-terminal codons in the correct reading frame. The resulting transfer plasmid pSXIVVI +X3-LcEcR was cotransfected into BT1-Tn-5B1-4 cells with the parental virus TnNPV-SVI -G minus polyhedral inclusion body, which expresses β-galactosidase gene. After 3~4 runs of plaque purification, three TnNPV-LcEcR clones were obtained with the LcEcR gene under the dual control of synthetic and XIV promoters. These three TnNPV-LcEcR clones all showed white phenotype when stained with X-gal.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2~3 specific polypeptides with molecular weight ranging from 70~90kD. Three TnNPV-LcEcR clones expressed different level of LcEcR polypeptides in BT1-Tn-5B1-4 cells. The TnNPV-LcEcR-1 clone expressed the highest level of LcEcR polypeptides in BT1-Tn-5B1-4 cells 48~72h post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蝇 蜕皮激素受体 杆状病毒载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永平 王方海 +2 位作者 苏志坚 李广宏 庞义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具有表达水平高、表达产物可进行翻译后加工,并可通过感染昆虫幼虫而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基因工程产品,该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真核表达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产生、发...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具有表达水平高、表达产物可进行翻译后加工,并可通过感染昆虫幼虫而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基因工程产品,该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真核表达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进展。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技术原理,同时概述了该系统在基础研究、医药和农林业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基础研究 医药 农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与疫苗研制的30年回顾 被引量:13
5
作者 于永利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5年第4期1-15,共15页
1983年12月,一篇关于用昆虫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表达重组人β干扰素文章的发表,标示了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的诞生。迄今为止,已采用BEVS表达生产了数千种重组蛋白,其中7种已被成功用于商... 1983年12月,一篇关于用昆虫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表达重组人β干扰素文章的发表,标示了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的诞生。迄今为止,已采用BEVS表达生产了数千种重组蛋白,其中7种已被成功用于商品化人用或兽用疫苗的抗原。仅对30年来基于BEVS的疫苗研制作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昆虫细胞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表达重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琳琳 王晓燕 +4 位作者 张颖慧 李岩 邓菲 张艳芳 林菊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7-790,共4页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制备重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方法构建含有HBV C基因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Dual-HBV core,转化大肠埃希菌DH10Bac进行转座,提取重组Bacmid DNA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含有HBV 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制备重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方法构建含有HBV C基因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Dual-HBV core,转化大肠埃希菌DH10Bac进行转座,提取重组Bacmid DNA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含有HBV 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表达,然后通过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含HBV 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而且在昆虫细胞Sf9中表达了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论利用Bac to 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地表达了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昆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小板因子Ⅳ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威 金勇丰 +1 位作者 吴玉澄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将人血小板因子Ⅳ (HumanPlateletFactorⅣ ,简称hPF4)基因重组于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 ,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PF4,并与线性化病毒Bm BacPAK6DNA共转染家蚕培养细胞 ,在细胞内发生同源重组 ,获得重组病毒BacPAK PF4。Sout... 将人血小板因子Ⅳ (HumanPlateletFactorⅣ ,简称hPF4)基因重组于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 ,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BacPAK PF4,并与线性化病毒Bm BacPAK6DNA共转染家蚕培养细胞 ,在细胞内发生同源重组 ,获得重组病毒BacPAK PF4。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基因组中含有hPF4基因。重组病毒以MOI=10感染家蚕培养细胞 (2× 10 6个细胞 )和家蚕 5龄幼虫 ,表达产物用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其生物活性 ,测得表达量在家蚕培养细胞中第 3天达到最高值为 6 0 88μg/ 2× 10 6个细胞 ;在蚕体内表达第 5天达到最高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小板因子Ⅳ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基因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青兵 《广东蚕业》 1998年第4期60-64,共5页
昆虫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因包埋于多角体中的病毒粒子呈棒状而得名,迄今为止,用于基因工程的杆状病毒均属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NPV是一类双链DNA病毒,它的DNA是90—230Kb的环状分子。利用NPV作为外... 昆虫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因包埋于多角体中的病毒粒子呈棒状而得名,迄今为止,用于基因工程的杆状病毒均属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NPV是一类双链DNA病毒,它的DNA是90—230Kb的环状分子。利用NPV作为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的设想最初是由Miller 1981年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启动子序列 外源基因 昆虫杆状病毒 多角体蛋白 转移载体 研究进展 重组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 病毒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杆状病毒系统表达重组HBV聚合酶RT区段
9
作者 李晖 王程 +3 位作者 余治健 耿书英 王景玲 侯金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73-74,共2页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制备重组HBV聚合酶RT区段蛋白。方法构建含有HBV P基因RT区段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HT-RT,转化大肠埃希菌DH10B-ac进行重组,提取重组Bacmid DNA质粒,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含有HBVP基因RT区段的重组杆...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制备重组HBV聚合酶RT区段蛋白。方法构建含有HBV P基因RT区段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HT-RT,转化大肠埃希菌DH10B-ac进行重组,提取重组Bacmid DNA质粒,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含有HBVP基因RT区段的重组杆状病毒。重组的杆状病毒再感染Sf9细胞进行HBVP基因RT区段蛋白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含HBV P基因RT区段的重组杆状病毒,昆虫细胞Sf9中能检测到HBV P基因RT区段蛋白的表达。结论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能成功地表达HBVP基因RT区段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P基因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昆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4基因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10
作者 陈蔚青 史锋 +1 位作者 朱成钢 申屠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2-516,共5页
采用RT-PCR法从经LPS诱导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了人白细胞介素-4(human interleukin-4,hIL-4)基因。为高效表达hIL-4,促进其临床应用,将hIL-4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构建重组载体pBacPAK-hIL-4,并与线性化... 采用RT-PCR法从经LPS诱导刺激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克隆了人白细胞介素-4(human interleukin-4,hIL-4)基因。为高效表达hIL-4,促进其临床应用,将hIL-4插入家蚕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acPAK8中,构建重组载体pBacPAK-hIL-4,并与线性化病毒Bm-BacPAK6 DNA共转染家蚕BmN细胞,获得重组病毒BacPAK-hIL-4。将重组病毒感染家蚕5龄幼虫和蚕蛹(1×10^5PFU/头),表达产物以ELISA、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用活化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测定表达产物体外生物活性。ELISA法结果表明hIL-4在感染病毒后96h的蚕血淋巴和120h的蚕蛹中表达量最高,分别达到2.3μg/mL蚕血淋巴和10.2μg/mL体液;SDS-PAGE、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分子量约20kD;表达产物对活化的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4基因 克隆 表达 家蚕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NS1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东卫 郭莹莹 +5 位作者 刘在斯 王世达 沈楠 文辉强 焦同路 王靖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1,共5页
为获得纯化的禽流感病毒(AIV)的NS1蛋白,将A/chicken/Guangxi/10/99(H9N2)(CK/GX/10/99)NS1全长核苷酸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构建了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TA-NS1,然后转化入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制备重组杆粒,在脂质体介... 为获得纯化的禽流感病毒(AIV)的NS1蛋白,将A/chicken/Guangxi/10/99(H9N2)(CK/GX/10/99)NS1全长核苷酸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HTA中,构建了重组转移载体pFastBacHTA-NS1,然后转化入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制备重组杆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表达NS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重组杆状病毒转染昆虫细胞sf9进行NS1蛋白的表达,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IFA)对表达的目标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了含NS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分子质量约30ku的重组蛋白得到了表达,为NS1的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NS1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及其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忠玲 王婷婷 +1 位作者 马凤龙 胡敬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8-444,共7页
首先将鸡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mature chicken interleukin-18,mChIL-18)基因亚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HTb上,然后转化至含穿梭载体Bacmid的受体菌E.coli DH10BacTM中,构建重组Bacmid(rBacmid)。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纯化的rBac... 首先将鸡白细胞介素18成熟蛋白(mature chicken interleukin-18,mChIL-18)基因亚克隆至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HTb上,然后转化至含穿梭载体Bacmid的受体菌E.coli DH10BacTM中,构建重组Bacmid(rBacmid)。通过脂质体介导法将纯化的rBacmid转染sf9细胞,获得完整重组杆状病毒,将达到一定滴度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收获感染后不同时间段的培养上清和细胞,经SDS-PAGE分析、Western-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结果表明,分子量约为23KDa的重组蛋白在昆虫细胞中获得了表达;鸡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SV)抑制试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结论: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了有活性的mChIL-18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18成熟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昆虫细胞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表达载体系统的构建与基因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元姣 王先裕 +3 位作者 王学英 玄超 蒋和生 小林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8,共6页
柞蚕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山区、野外饲养的经济昆虫,以蛹滞育越冬,其蚕蛹具有个大、容易固定、保存时间长、无须饲养、容易运输等优点。利用柞蚕蛹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来蛋白质,可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并可减少操作上的烦琐... 柞蚕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山区、野外饲养的经济昆虫,以蛹滞育越冬,其蚕蛹具有个大、容易固定、保存时间长、无须饲养、容易运输等优点。利用柞蚕蛹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外来蛋白质,可以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并可减少操作上的烦琐和劳动力。以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peNPV)作为基因表达载体,在柞蚕培养细胞(AnPe细胞)和柞蚕蛹中成功地表达了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并利用AnPe细胞筛选、获得了纯化AnpeLacZ重组病毒。该重组病毒在TC-100(含10%FBS)培养的AnPe细胞中,感染后第12天β-半乳糖苷酶达到最高,酶活性为40.9units/ml,在SF-900Ⅱ培养的AnPe细胞中,感染后第18天β-半乳糖苷酶达到最高,酶活性为59.9units/ml,后者表达量稍高,但时间滞后。AnpeLacZ在5℃保存了7个月的柞蚕蛹中,感染后第15天酶活性达到最高,雌蛹为14.3units/g,雄蛹为11.7units/g,雌蛹比雄蛹略高。结果显示,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和柞蚕蛹可以作为一个可以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的新型杆状病毒基因表达载体系统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多角体病毒 柞蚕 杆状病毒基因表达载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Sj16基因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少敏 王海 +2 位作者 阮志燕 余新炳 吴忠道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8-11,60,共5页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构建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Sj)Sj16基因重组杆状病毒。方法从日本血吸虫尾蚴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Sj16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将其克隆到载体pET30a(+)中,通过PCR将Sj16基因连同pET30a(+)多... 目的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构建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Sj)Sj16基因重组杆状病毒。方法从日本血吸虫尾蚴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出Sj16基因全编码区序列,将其克隆到载体pET30a(+)中,通过PCR将Sj16基因连同pET30a(+)多克隆位点下游的6×His·Tag一起扩增出来,插入donor载体pFastBacHTa中,构建重组杆状病毒donor载体pFastBacHTa-Sj16-His,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GFP进行转座,提取重组Bacmid,用Lipofectin法转染昆虫细胞Sf9使其包装成有感染性的重组杆状病毒。结果构建了含日本血吸虫Sj16基因的重组Bacmid-GFP-Sj16-His,转染Sf9细胞后,获得了有感染力的重组杆状病毒。结论成功构建了日本血吸虫Sj16基因重组杆状病毒,为下一步重组Sj16蛋白表达和Sj16基因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Sj16 杆状病毒 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状病毒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建斌 范晓军 梁爱华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年第18期131-132,共2页
介绍了杆状病毒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回顾了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杆状病毒生物杀虫剂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杆状病毒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生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在生物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锡杰 吴友良 《常熟高专学报》 2001年第4期52-58,共7页
随着昆虫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昆虫杆状病毒在生物技术研究中也得到了应用。利用杆状病毒作为载体 ,在昆虫细胞和虫体内表达外源基因 ,形成了昆虫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 ,利用杆状病毒携带外源基因 ,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 随着昆虫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昆虫杆状病毒在生物技术研究中也得到了应用。利用杆状病毒作为载体 ,在昆虫细胞和虫体内表达外源基因 ,形成了昆虫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 ,利用杆状病毒携带外源基因 ,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家蚕的基因组构建了转基因家蚕 ;通过向杆状病毒基因组中插入毒素、激素、酶抑制剂等的基因或从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删除某个基因 ,或通过不同杆状病毒间的杂交 ,使子代病毒的宿主域扩大 ,从而提高了杆状病毒作为生物杀虫剂的杀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杆状病毒 生物技术 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 杆状病毒杀虫剂 基因表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鱼生长激素Ⅱ基因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17
作者 林广云 龙綮新 +2 位作者 黄安林 庞义 余奇理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8年第3期243-250,共8页
以pSXIVVI+X3为转移载体,将编码金鱼生长激素Ⅱ的cDNA插入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基因组中,构建了重组病毒株TnNPVSX+gfGHⅡ46。该毒株能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 以pSXIVVI+X3为转移载体,将编码金鱼生长激素Ⅱ的cDNA插入粉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nNPV)基因组中,构建了重组病毒株TnNPVSX+gfGHⅡ46。该毒株能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离体培养细胞及银纹夜蛾(Agyrogrammaagnata)幼虫中表达金鱼生长激素基因。蛋白免疫印迹表明,表达的生长激素蛋白分子量为22.5kDa,与理论计算值相符,且表达的生长激素可分泌到感染细胞的培养基及虫体血淋巴中。RIA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与天然的生长激素有相似的免疫特性,重组病毒在感染细胞96hpi所表达的生长激素达到最高水平,平均每105个细胞可在细胞培养基中检测到金鱼生长激素Ⅱ达86.74ng;平均每克干虫可产生金鱼生长激素Ⅱ214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金鱼生长激素Ⅱ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悬浮昆虫细胞及重组蛋白表达策略的优化
18
作者 李文丽 刘霞 +2 位作者 刘在新 卢曾军 范朋举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8-122,共5页
为确定嵌合口蹄疫病毒(FMDV)中和表位的猪细小病毒(PPV)衣壳蛋白在昆虫细胞(Sf-9)中的最佳表达条件。通过对比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2种培养条件,探究Sf-9细胞的最佳培养方式;利用血球计数板每隔24 h进行细胞计数,绘制Sf-9细胞生长曲线;将P... 为确定嵌合口蹄疫病毒(FMDV)中和表位的猪细小病毒(PPV)衣壳蛋白在昆虫细胞(Sf-9)中的最佳表达条件。通过对比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2种培养条件,探究Sf-9细胞的最佳培养方式;利用血球计数板每隔24 h进行细胞计数,绘制Sf-9细胞生长曲线;将P1代重组病毒传代至P3代,提取重组病毒基因组DNA,进行PCR鉴定,检测插入目的基因的完整性;通过研究感染复数(MOI)和感染时间的关系来摸索重组病毒最佳感染条件,以获得高滴度的重组病毒;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并探究重组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结果表明,悬浮培养的Sf-9细胞大小均一、边缘整齐,生长状态良好;PCR鉴定结果表明,插入的FMDV中和表位基因完整,可以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同时与FMDV阳性血清和PPV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反应,进一步证明了插入的FMDV中和表位的存在;重组蛋白最佳表达条件是以10个MOI病毒液感染悬浮Sf-9细胞,在72 h时重组蛋白表达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猪细小病毒 中和表位 杆状病毒载体表达系统 昆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研制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思越 朱一超 +2 位作者 宋曦玉 罗亚妮 程林峰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1117-1120,F0003,共5页
灵活、快速和低成本的疫苗开发制造技术可以预防疾病的流行,满足广泛的疫苗接种需要。目前多种疫苗开发平台技术正在涌现,其中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IC-BEVS)可兼具真核表达系统和原核表达系统的优势,不仅能够大量表达外源蛋白... 灵活、快速和低成本的疫苗开发制造技术可以预防疾病的流行,满足广泛的疫苗接种需要。目前多种疫苗开发平台技术正在涌现,其中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IC-BEVS)可兼具真核表达系统和原核表达系统的优势,不仅能够大量表达外源蛋白还能对其进行较为完善的翻译后加工修饰。昆虫细胞易于大规模培养,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昆虫细胞不能被人类病原体所感染,安全性好。以上这些优点使得IC-BEVS在疫苗研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利用IC-BEVS研制疫苗的相关进展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疫苗 研制
原文传递
Bac-to-Bac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在家蚕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小锋 岳万福 +2 位作者 刘剑梅 李广立 缪云根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6-150,共5页
Bac-to-Bac策略是目前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取重组杆状病毒最为方便、快捷的途径之一。以Bac-to-Bac系统面向的苜蓿银纹夜蛾杆状病毒(AcMNPV)表达系统、家蚕杆状病毒(BmNPV)表达系统、棉铃虫杆状病毒(HaNPV)表达系统等3个主要子系统... Bac-to-Bac策略是目前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取重组杆状病毒最为方便、快捷的途径之一。以Bac-to-Bac系统面向的苜蓿银纹夜蛾杆状病毒(AcMNPV)表达系统、家蚕杆状病毒(BmNPV)表达系统、棉铃虫杆状病毒(HaNPV)表达系统等3个主要子系统为对象,从宿主域逐渐扩大、蛋白的表达水平不断提高、筛选和纯化更为简便高效以及在家蚕中应用的状况等角度,对Bac-to-Bac系统的发展及功能、特点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o-Bac系统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