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集美杏林湾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唐雪平 李静 +2 位作者 庄马展 李飞 周真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62-270,共9页
为了研究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利用相关性分析、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杏林湾水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Zn,Cu,Ni,Cr,Pb,Cd,Hg,As质量比平均值... 为了研究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利用相关性分析、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杏林湾水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底泥中Zn,Cu,Ni,Cr,Pb,Cd,Hg,As质量比平均值分别为270.00,76.94,38.88,88.38,48.13,0.41,0.07,3.85 mg·kg^(-1),除了As和Pb质量比平均值低于背景值外,Cd,Cu,Zn,Ni,Cr,Hg质量比平均值分别达到背景值的13.67,6.52,4.61,2.99,3.03,2.33倍;Zn,Cu和Cr变异系数均大于50%,尤其是Cu和Cr,变异系数均超过100%,其空间分布不均匀,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Zn和Cu的质量比空间分布呈现沿水流方向逐渐减小的特征,Ni和Cr的质量比空间分布呈现从后溪汇入处至入海口处逐渐增加,从九天湖排洪渠和董任排洪渠交汇处至入海口处逐渐减小的特征,Pb,Hg,As的质量比空间分布较为均匀,Cd的质量比空间分布随着水流方向起伏较大;底泥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周边人类活动排放和上游支流汇入;除Pb,As为无污染状态外,Zn,Cu,Ni,Cr,Cd和Hg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Cd的污染程度最高;杏林湾水库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整体处于强至很强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 杏林湾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杏林湾水库底泥有机质和营养盐的分布特征与来源及污染评价
2
作者 李静 唐雪平 +2 位作者 庄马展 李飞 周真明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730-739,共10页
以厦门杏林湾水库为研究对象,测定表层底泥中有机质(OM)、总氮(TN)、游离态氮(FN)、可交换态氮(EN)、酸解态氮(HN)、残渣态氮(RN)、总磷(TP)、有机磷(OP)、无机磷(IP)、铁铝结合态磷(NaOH-P)和钙结合态磷(HCl-P)的质量比,分析表层底泥... 以厦门杏林湾水库为研究对象,测定表层底泥中有机质(OM)、总氮(TN)、游离态氮(FN)、可交换态氮(EN)、酸解态氮(HN)、残渣态氮(RN)、总磷(TP)、有机磷(OP)、无机磷(IP)、铁铝结合态磷(NaOH-P)和钙结合态磷(HCl-P)的质量比,分析表层底泥中有机质及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底泥中OM,TN和TP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49360.28,1588.63,1095.63 mg·kg^(-1);OM,TN,EN和HN的空间分布呈现从后溪汇入处至入海口处先增加后减小、从九天湖排洪渠和董任排洪渠交汇处至入海口处逐渐减小的特征;TP,IP,NaOH-P和HCl-P的空间分布呈现随水流方向逐渐减小的特征;底泥具有较高氮磷释放风险,易发生富营养化问题,其中,氮主要来源于有机质富集,磷主要来源于上游支流及周边地区含磷农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OM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氮、磷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整体上均处于重度污染,营养盐污染主要来源于氮,有机指数整体处于尚清洁水平,且底泥整体受到有机氮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有机质 营养盐 杏林湾水库 空间分布 污染评价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林湾水库春季浮游生物群落生态特征与生物多样性健康评价
3
作者 周登 王添 谢钦铭 《水产研究》 2024年第4期265-273,共9页
于2023年春季,对厦门杏林湾水库开展了浮游生物群落生态特征的调查,并从水质变化参数与生物多样性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浮游植物4门45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总种类数的58.00%,主要优势种有长刺根管藻、梅尼小环藻、四尾栅藻等;浮游... 于2023年春季,对厦门杏林湾水库开展了浮游生物群落生态特征的调查,并从水质变化参数与生物多样性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浮游植物4门45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总种类数的58.00%,主要优势种有长刺根管藻、梅尼小环藻、四尾栅藻等;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9.22 × 104 cells/L和41.5 μg/L。浮游动物共鉴定出4类28种,其中轮虫数量最多,约占50.00%,主要优势种有无节幼体、圆型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等;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55.51 ind/L和0.542 mg/L。综合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调查结果,根据生物多样性水质评价标准可知杏林湾水库的水质整体较差,浮游生物丰富度较低。The plankton in Xinglinwan Reservoir was investigated and health evaluation was studied from water quality change parameters and biodiversity in the spring of 2022.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a total of 45 species of phytoplankton belonging to 4 phyla, among which Chlorophyta accounted for 58.00% of the total phytoplankton species, the main dominant species were Rhizosolenia longiseta, Cyclotella meneghiniana, Scenedesmus quqdricauda, etc. The average density and average biomass of phytoplankton were 9.22104 cells/L and 41.5 μg/L,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28 species of zooplankton belonging to 4 groups, the number of rotifera was the most, accounting for50.00% of the total zooplankton species, the main dominant species were Nauplius, Brachionus rotundiformis, Brachionus calyciflorus, etc. The average density and average biomass of zooplankton were 55.51 ind/L and 0.542 mg/L,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of phytoplankton and zooplankton, the water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of biodiversity shows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Xinglinwan Reservoir is poor and the plankton richness is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林湾 浮游生物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R生物循环床技术净化杏林湾水库水体研究
4
作者 王晓云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通过在下蔡排洪渠排口构建出一套以生物循环床技术为机理的水质净化生态试验区,探究FBR生物循环床技术在杏林湾水库污废水处理中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FBR生物循环床展现了高度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对于TN、NH+4—N、CODCr、TP以及SS去除... 通过在下蔡排洪渠排口构建出一套以生物循环床技术为机理的水质净化生态试验区,探究FBR生物循环床技术在杏林湾水库污废水处理中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FBR生物循环床展现了高度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对于TN、NH+4—N、CODCr、TP以及SS去除率分别稳定在30.00%~51.00%、53.00%~76.00%、62.00%~82.00%、56.00%~78.00%和32.00%~46.00%之间,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技术应用效能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循环床(FBR) 污染物 杏林湾水库 去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杏林湾水库浮游植物密度与生态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卢亚芳 黄永春 +2 位作者 黄世玉 周立红 陈国斌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09-216,共8页
本文分析了 1 999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2月采自厦门杏林湾水库的水样数据 ,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浮游植物群落中蓝藻数量最大 ,硅藻次之 ,浮游植物群落表现出小型化 ,数量大的特点 ,个体数量最大值出现在 6月 ,最小值出现在 2月 ,应用灰... 本文分析了 1 999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2月采自厦门杏林湾水库的水样数据 ,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浮游植物群落中蓝藻数量最大 ,硅藻次之 ,浮游植物群落表现出小型化 ,数量大的特点 ,个体数量最大值出现在 6月 ,最小值出现在 2月 ,应用灰关联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在水温、水深等 1 1项环境因素中找出影响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 ,水温、溶氧量、盐度、透明度、pH、化学耗氧量、总磷是影响厦门杏林湾水库浮游植物密度的主要因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关联分析 厦门市 杏林湾水库 浮游植物密度 生态因子 水温 溶解氧 盐度 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林湾水库水质的理化特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永春 卢亚芳 +3 位作者 周立红 叶兆弘 黄世玉 陈家友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0-303,共4页
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对杏林湾水库进行了水质理化特性的周年季节调查,结果表明:水库平均水温20.5℃,pH值平均为7.8,呈微碱性,透明度为36.8cm,碱度平均为43.63mg·L-1,溶氧为9.86mg·L-1,水中磷为0.10mg·L-1,无机氮为2.4... 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对杏林湾水库进行了水质理化特性的周年季节调查,结果表明:水库平均水温20.5℃,pH值平均为7.8,呈微碱性,透明度为36.8cm,碱度平均为43.63mg·L-1,溶氧为9.86mg·L-1,水中磷为0.10mg·L-1,无机氮为2.43mg·L-1,化学耗氧量为8.48mg·L-1.多数理化因子周年中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平面上也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杏林湾水库水质的化学耗氧、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超过备用水源(为Ⅱ类水)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林湾水库 水质评价 理化特性 渔业 化学耗氧量 氨态氮 亚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林湾水库养殖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立红 卢亚芳 +3 位作者 黄世玉 黄永春 陈家友 叶兆弘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3-57,共5页
通过对杏林湾水库水质、底质、生物质进行周年调查及贝类滤水率实验,根据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等参数对水库中潜在的渔业资源量、养殖容量及养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潜在的渔业资源量为19.14t,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 通过对杏林湾水库水质、底质、生物质进行周年调查及贝类滤水率实验,根据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等参数对水库中潜在的渔业资源量、养殖容量及养殖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潜在的渔业资源量为19.14t,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理论养殖容量为(31.42~53.24)×10^6粒,实际可能养殖容量为(15.71~26.62)×10^6粒;全库每年可产13.98t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13.48t鳙(Aristichthys nobilis).研究认为为达到可持续水产养殖的目的,选择价值高的养殖品种进行粗放式立体养殖是最佳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林湾 养殖容量 水环境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杏林湾现代沉积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龙邹霞 余兴光 +2 位作者 王金坑 马豪 曾宪章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5-160,共6页
关键词 铅-210测年 镭-226 沉积速率 影响因素 厦门杏林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杏林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丽 李吉鹏 陆志强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17,共6页
论文对杏林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有机碳和硫化物含量进行了检测,对数据作了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Cu与Ni、Pb与Ni、Pb与Cr以及Cr与Hg之... 论文对杏林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有机碳和硫化物含量进行了检测,对数据作了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Cu与Ni、Pb与Ni、Pb与Cr以及Cr与Hg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6(P﹤0.05)、0.783(P﹤0.05)、0.937(P﹤0.01)和0.770(P﹤0.05)。重金属与有机碳及硫化物的相关性较差,表明该地区重金属污染来源与硫化物和有机碳并不相同。既有人为输入,又有自然的沉积过程。因子分析进一步解释了该水域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Eir均值大小,Hg的危害风险最大,Cr最小。6种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大小依次为:Hg>Pb>Cu>Cd>Ni>Cr。重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均较小,尚属轻微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林湾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林湾水库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亚芳 周立红 +2 位作者 黄永春 黄世玉 蔡燕红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9-124,共6页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2月期间 ,对杏林湾水库浮游动物进行了 8次调查 ,经鉴定共有浮游动物 15 0种 ,大部分是淡水种类 .经Berger Parker优势度指数测定 ,主要优势种为淡水筒壳虫 (Tintinnidi um fluviatile)、大弹跳虫 (Halteriagra...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2月期间 ,对杏林湾水库浮游动物进行了 8次调查 ,经鉴定共有浮游动物 15 0种 ,大部分是淡水种类 .经Berger Parker优势度指数测定 ,主要优势种为淡水筒壳虫 (Tintinnidi um fluviatile)、大弹跳虫 (Halteriagrandinella )、多刺裸腹蚤 (Moinamacrocopa)、萼花臂尾轮虫 (Bra chionuscalyciflorus) ,针簇多肢轮虫 (Polyarthratrigla )、球状许水蚤 (Schmackeriafoubesi)、绥芬跛足猛水蚤 (Mesochrasuifunensis)等 ,经过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的统计分析 ,6 # 站点和 1# 站点Shannon Wiener指数较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林湾水库 浮游动物 动物群落 多样性 水域生态系统 优势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林湾水库环境因子对浮游轮虫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卢亚芳 黄永春 周立红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225-229,共5页
以杏林湾水库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8月连续监测资料为基础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选择透明度、水温等 8项环境因子与浮游轮虫密度进行回归统计分析 ,建立回归模型 ,并确定与浮游轮虫密度关系显著的环境因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 以杏林湾水库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8月连续监测资料为基础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选择透明度、水温等 8项环境因子与浮游轮虫密度进行回归统计分析 ,建立回归模型 ,并确定与浮游轮虫密度关系显著的环境因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南池透明度、盐度、纤毛类生物量是影响浮游轮虫密度的显著相关因子 ,北池浮游植物生物量 ,细菌总数量 ,纤毛类生物量、透明度量是影响浮游轮虫密度的显著相关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林湾水库 浮游轮虫密度 多变量逐步回归 环境因子 水生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林湾水库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卢亚芳 周立红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5-299,共5页
以1999年12月至2000年10月杏林湾水库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浮游植物群落指标、营养状态指数和理化参数指标对杏林湾水库的营养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年均达3456.77×104个/L,平均TSI为67,杏林湾水库属于蓝-... 以1999年12月至2000年10月杏林湾水库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浮游植物群落指标、营养状态指数和理化参数指标对杏林湾水库的营养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年均达3456.77×104个/L,平均TSI为67,杏林湾水库属于蓝-硅藻型富营养型水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富营养化 杏林湾水库 浮游植物 营养状态指数 营养水平 水质评价 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杏林湾水库水环境质量评价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静 刘瑞志 +1 位作者 李捷 钱骁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1599-1607,共9页
杏林湾水库是厦门市重要的中型水库之一,是兼具防洪、灌溉等功能的集美区重要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杏林湾水库"十一五"期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 杏林湾水库是厦门市重要的中型水库之一,是兼具防洪、灌溉等功能的集美区重要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杏林湾水库"十一五"期间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杏林湾水库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杏林湾水库主要污染指标是总氮和总磷;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杏林湾水库处于基本合格状态;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表明杏林湾水库基本处于中度富营养—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水库有机污染指数为一般状态。其中,上半年和丰水期是各类污染相对集中的时段,各类污染风险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林湾水库 水质评价 综合污染指数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有机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林湾水库上游水域水华期和非水华期水质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龙洋 阎希柱 杨军 《环境科学导刊》 2021年第2期7-10,共4页
为了查明厦门市杏林湾水库上游水域水华期和非水华期水质变化情况,对17个水体主要指标(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盐度、电导率、浊度、透明度、叶绿素a浓度、总碳、总有机碳、总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和正磷酸盐... 为了查明厦门市杏林湾水库上游水域水华期和非水华期水质变化情况,对17个水体主要指标(温度、pH、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盐度、电导率、浊度、透明度、叶绿素a浓度、总碳、总有机碳、总氮、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总磷和正磷酸盐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水华期和非水华期叶绿素a浓度(μg/L)分别为121.31±18.89(μg/L)和28.53±2.82(μg/L),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两个时期的理化因子与叶绿素a间无显著的相关性(P>0.05),两个时期的理化因子除水温、氧化还原电位、铵态氮、总磷以及正磷酸盐外,其余因子均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此外,水华期和非水华期的综合营养指数分别为78.32±2.63和72.24±2.57,可见,该水域在这两个时期均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期 非水华期 理化因子 理化特征 水质变化 杏林湾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林湾排涝泵站竖井贯流泵装置进出水流道流态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翟作卫 蒋启华 +1 位作者 陶光辉 许从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5-168,共4页
运用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方法对杏林湾排涝泵站竖井贯流泵装置进出水流道流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进水流道的流场均匀度和出水流道的扩散均匀性,提出优化方案。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竖井贯流泵装置,在均匀进流的条件下,进水流道内的水流流... 运用三维湍流数值模拟方法对杏林湾排涝泵站竖井贯流泵装置进出水流道流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进水流道的流场均匀度和出水流道的扩散均匀性,提出优化方案。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竖井贯流泵装置,在均匀进流的条件下,进水流道内的水流流态较好,竖井两侧流道内的水流流速分布较均匀,未出现明显的漩涡、回流等不良流态,水泵进流均匀、平顺;出水流道通过设置中隔墩的长度,不仅水流流态得到一定改善,而且中隔墩两侧水流流量分配基本均匀,有助于保证泵站良好的出水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井贯流泵 杏林湾排涝泵站 装置流态 流道 数值模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林湾水库:为厦门特区跨越式发展提供防洪保障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焕龙 《中国水利》 2007年第20期I0004-I0005,共2页
杏林湾水库是厦门市重要中型水库之一,位于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故乡——厦门市集美区。风景优美、建筑独特的旅游胜地——集美学村也处在水库之滨。随着水库周边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杏林湾水库的位置... 杏林湾水库是厦门市重要中型水库之一,位于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故乡——厦门市集美区。风景优美、建筑独特的旅游胜地——集美学村也处在水库之滨。随着水库周边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杏林湾水库的位置日显重要,其管理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林湾水库 跨越式发展 厦门特区 保障 防洪 中型水库 旅游胜地 城区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杏林湾生态修复效果评估和保护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庄乾 余兴光 +3 位作者 林志兰 温瑞 张继伟 龙邹霞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4期91-98,共8页
为加强杏林湾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厦门自然保护地选划和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文章分析自园博园建设以来,海岸带开发对杏林湾生态功能的影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通过构建杏林湾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对杏林湾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为加强杏林湾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厦门自然保护地选划和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文章分析自园博园建设以来,海岸带开发对杏林湾生态功能的影响;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通过构建杏林湾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对杏林湾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杏林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5年的6313.03万元提升至2018年的10415.93万元,区域开发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对生态系统服务有促进作用,但尚未完全发挥杏林湾应有的价值,原生生境保护有待加强。运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陆海统筹理念提出保护措施: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地对荒野地进行严格保护,并开展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修复,从而进一步提升生态价值;针对杏林湾水污染问题,通过湖海共治提升水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林湾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服务 生命共同体 陆海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杏林湾水库截污效果分析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龚春明 刘永春 黄小达 《环境保护前沿》 2018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利用杏林湾水库水质监测资料,用超标分类评价法对杏林湾水库截污后水质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截污后的杏林湾水库水质指标DO、CODMn、BOD5、NH3-N和TP总磷都处于Ⅲ类以上水平,但TN仍处于劣Ⅴ类,常年处于严重污染状态。调查分析污染的... 利用杏林湾水库水质监测资料,用超标分类评价法对杏林湾水库截污后水质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截污后的杏林湾水库水质指标DO、CODMn、BOD5、NH3-N和TP总磷都处于Ⅲ类以上水平,但TN仍处于劣Ⅴ类,常年处于严重污染状态。调查分析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城镇生活污水及农业面源污染,并提出水库水质改善提高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林湾水库 截污 水质评价 水污染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杏林湾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淑兰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3年第11期27-29,57,共4页
生态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本研究以福建省厦门市杏林湾生态环境整治项目为研究对象,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水环境影响和评价编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为类似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整治 水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 杏林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林湾水体的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碧烟 欧光南 +2 位作者 吕禹泽 黄煜 李丽 《微生物前沿》 2016年第4期71-80,共10页
文章采用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模拟培养,研究了2011年8月和2012年2月杏林湾表层水体溶解无机氮的分布、硝化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杏林湾水体溶解无机氮和硝化作用强度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变化显著,湾区上游和下游的溶解无机氮的... 文章采用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模拟培养,研究了2011年8月和2012年2月杏林湾表层水体溶解无机氮的分布、硝化作用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杏林湾水体溶解无机氮和硝化作用强度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变化显著,湾区上游和下游的溶解无机氮的浓度和硝化速率均比中游高,夏季溶解无机氮的浓度和硝化速率比冬季高,说明溶解无机氮的浓度和温度是控制硝化作用空间变化和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实验室培养的结果表明,温度、pH、氨的浓度和颗粒物对硝化菌的硝化作用均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温度和颗粒物对硝化作用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在20℃~30℃之间,温度升高10℃硝化速率提高2.9倍;水样经3 μm的滤膜过滤去除颗粒物后,硝化作用强度减弱为原水的1/5。pH对硝化作用有较大影响,当pH值为8.0时,硝化速率最大。当氨的浓度?1 (即214 μmol?N?L?1)时,提高氨浓度可有效促进硝化作用,但是较高的氨浓度、较高的温度反而会抑制硝化作用,反映了微生物对长期生境的适应性。根据实验结果估算,硝化作用可以把输入杏林湾水体的38%~52%的氨氮转化为硝氮,对区域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无机氮 硝化作用 氨氧化菌 氨氧化速率 杏林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