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以情促治:非正式治理资源促进乡村治理的逻辑建构——基于不同村庄村干部的多案例分析 |
李博
贺子娟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2
|
能人型村干部如何促进乡村环境参与式治理——以浙江省三个“千万工程”典型村为例 |
吴伟光
苗小波
马荟
|
《世界农业》
|
2025 |
0 |
|
3
|
技治型青年村干部的现实表征、生成机理与治理效应——基于粤西茂村的案例考察 |
曹银山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4
|
村干部专职化能提升乡村治理有效性吗? |
易裕元
刘彩艳
赵一夫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5
|
促进或抑制:能人型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来自宁夏468个行政村的经验证据 |
谷华菩
张会萍
|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
2025 |
0 |
|
6
|
回应吸纳参与:乡村振兴中驻村干部与村民互动的运行逻辑 |
朱冬亮
钟楚原
李丹阳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村干部的情绪劳动与乡村治理逻辑——基于鄂西北S村的田野考察 |
周洲
周菲
|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
2025 |
0 |
|
8
|
角色理论视角下村干部治理能力的科学内涵、结构要素及跃迁路径 |
蒙杨飞
|
《领导科学论坛》
|
2025 |
0 |
|
9
|
新时代村干部激励措施研究 |
韩园园
|
《三晋基层治理》
|
2025 |
0 |
|
10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
陈昱
|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25 |
0 |
|
11
|
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嵌入路径研究--基于互助县W村个案分析 |
薛守梅
|
《黑龙江粮食》
|
2025 |
0 |
|
12
|
村干部角色类型、职务行为与乡村治理有效性 |
罗博文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13
|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
陈雪
|
《山西农经》
|
2025 |
0 |
|
14
|
乡村干部数字素养提升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 |
董杨
潘晓月
王珍珍
|
《中国人事科学》
|
2025 |
0 |
|
15
|
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农业型村庄村干部职业化“制度空转”现象探析 |
舒丽瑰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
0 |
|
16
|
乡村振兴视野下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困境及路径探析——基于L县的实地调研 |
姚倩倩
|
《新西部》
|
2025 |
0 |
|
17
|
论不同地区村干部性质的差异性 |
贺雪峰
|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
2017 |
9
|
|
18
|
乡村振兴战略下A省村干部胜任力模型研究 |
曲永军
张婕
|
《关东学刊》
|
2024 |
0 |
|
19
|
市场型村干部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基于H村和Q村的双案例比较研究 |
赵守飞
云涛
|
《安徽乡村振兴研究》
|
2024 |
1
|
|
20
|
村干部双重代理角色:均衡的逻辑——基于浙江省安吉县乡村治理实践 |
潘小娟
谭溪
|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