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行动与价值:党建引领村级议事协商的逻辑与路向——基于皖北D村“板凳会”的案例分析
1
作者 潘琳 李珮 蒋鹏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5年第1期66-76,共11页
村级议事协商作为协商民主在农村基层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亟待由传统的行政主导模式向党建引领的多元共治新格局转型,以破解当前“制度有效、程序低效”这一实践难题。本文以“结构—行动—价值”为分析框架,通过深入研究皖北D村的“板... 村级议事协商作为协商民主在农村基层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亟待由传统的行政主导模式向党建引领的多元共治新格局转型,以破解当前“制度有效、程序低效”这一实践难题。本文以“结构—行动—价值”为分析框架,通过深入研究皖北D村的“板凳会”案例,揭示了这种村级议事协商模式如何有效地将多元主体融合为一个稳定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并展现出“行政效率高、程序规范”的积极互动局面。研究解释了村级协商议事体系的内在运行逻辑:结构健全构筑了党建引领村级议事协商的基础;行动规范重塑了村级议事协商的流程;价值共创实现了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要推动村级议事协商体系更加成熟与高效发展,需要精准把握乡村社会的主要特征与议事规则,平衡好民主协商与基层治理的良性关系:首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强化党建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其次,补齐制度短板,充分释放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潜力;再次,加强主体能力建设,提升协商政治素养;最后,重塑价值观念,强化协商民主价值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议事协商 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 基层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发挥效能的运行机制与内在逻辑——基于广西村级议事协商试点村的扎根分析
2
作者 温顺生 兰成东 《长白学刊》 2024年第5期10-21,共12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对广西17个典型案例进行系统观察与研究,揭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发挥效能何以可能的运行机制:自上而下的政治推动、自下而...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理念,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对广西17个典型案例进行系统观察与研究,揭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发挥效能何以可能的运行机制:自上而下的政治推动、自下而上的问题驱动以及横向压力刺激形成动力机制;党建引领、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多元共治是民主效能得以发挥的关键;基础型、环境型和协同型工具是民主治理发挥效能的可靠保障;民意反映、民智集中和民心凝聚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治理效能。由此,基于解释模型的演绎,归纳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发挥效能何以可为的内在逻辑:出发点是回应基层群众的民主诉求,立足点是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村级议事协商 扎根理论 基层治理 发挥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形态与生成机制——基于“五步五单”村级议事协商工作法的考察
3
作者 孙强强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新经验总结,是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A省T市推行的“五步五单”议事协商工作法包括五个步骤,涵盖民主表...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新经验总结,是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A省T市推行的“五步五单”议事协商工作法包括五个步骤,涵盖民主表达、民主讨论、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考核五个民主过程,有助于协调基层矛盾,促进基层治理,探索出了一条“人民事人民提、人民事人民办、人民事人民商、人民事人民督、人民事人民评”的基层民主治理道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有效实践源自于党的全面领导是核心保障、人民中心是价值导向、民主治理是目标方向,可以提高基层党的建设水平、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村级议事协商 协商民主 人民当家作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协商民主视域下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的行动逻辑——基于广西17个试点村的扎根分析
4
作者 温顺生 兰成东 《社科纵横》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是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是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表达。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广西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在基层协商民主的政策目标驱使下,内生需求、激励驱动、压力刺激构成了... 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是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是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表达。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广西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的行动逻辑。研究发现,在基层协商民主的政策目标驱使下,内生需求、激励驱动、压力刺激构成了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的三重动力因素。试点村通过构建以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治理主体架构,形成了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的组织保障。要实现可持续推动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表达,需要发挥基础型、环境型、协同型的行动工具推动制度的健全、人才的补位和资源的完善等方面,以此实现基层协商主体全面、协商范畴全面、协商制度全面、协商过程全面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协商民主 村级议事协商 扎根理论 行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的功能定位、现实难点和破题思路--基于制度哲学的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岑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94-102,116,共10页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是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在划定协商程序、确定协商行为、生成协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归当前制度哲学基本分析框架来看,制度话语“不精准性...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是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在划定协商程序、确定协商行为、生成协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回归当前制度哲学基本分析框架来看,制度话语“不精准性”、主体“缺位”及“差异性”、区域历史发展“不平衡性”,是影响当前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的难点。现阶段必须着力破除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建设中的工具主义倾向,厘清破题思路,促进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回归其应有的功能定位,保障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村级议事协商制度 制度哲学 乡村治理 议事协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村级议事协商的实践分类与内涵厘定
6
作者 傅熠华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第4期66-73,共8页
作为中国式基层治理中民主协商的主要实现形式,中国村级议事协商是在行政村和自然村场域中,围绕部分或全体村民关心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公共事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政府引导下,由享有政治权利的村民、村民代表或村民自治组织发起,事务... 作为中国式基层治理中民主协商的主要实现形式,中国村级议事协商是在行政村和自然村场域中,围绕部分或全体村民关心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公共事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政府引导下,由享有政治权利的村民、村民代表或村民自治组织发起,事务关联方共同参与,遵循一定规则和程序,通过公开商议、探讨、对话和辩论等形式来尝试缩小分歧、达成共识的治理活动。通过对全国典型案例的汇总分析,村级议事协商实践可归纳为横向协商为主、纵向协商为主和横纵交叉协商三种类型。丰富的中国村级议事协商实践也包含着重要的治理内涵,包括必要的权威、充分的民主、多元的参与、有序的自由、多维的平等和综合的理性等。中国的村级议事协商将会沿着特色化、制度化和系统化等路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级议事协商 协商民主 基层治理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