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何伟彬
杨辉
戴怡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出生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67例,出生后接受静脉营养(PN)并出现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
目的观察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出生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67例,出生后接受静脉营养(PN)并出现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在减少肠外营养基础上给予口服熊去氧胆酸10~30mg/(kg·d)治疗10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S-腺苷蛋氨酸30~50mg/(k·d)治疗10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儿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酸(TBA)的水平。结果2组各观察指标ALT、TBIL、DBIL、TBA的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LT、TBIL、DBIL、TBA的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胆汁淤积症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
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真菌性败血症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荣眉
徐武秀
+1 位作者
胡丹元
谢微微
《中国医院统计》
2018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我院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真菌性败血症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NICU收治的VLBW早产儿162例,其中32例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性败血症作为研究组,130例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医院感...
目的探讨我院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真菌性败血症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NICU收治的VLBW早产儿162例,其中32例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性败血症作为研究组,130例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医院感染情况,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真菌性败血症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2例患儿发生真菌性败血症,血培养结果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不足32周、使用抗菌药物超过1周、联合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胃肠道外营养超过2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脐静脉置管、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超过2周、使用抑酸剂超过3天、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不足32周(OR=4.110,95%CI:1.230~8.131)、抗菌药物使用超过1周(OR=5.371,95%CI:1.696~16.534)、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留置≥2周(OR=6.928,95%CI:1.711~31.076)是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胎龄不足32周、抗菌药物使用超过1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留置≥2周更易感染真菌性败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
真菌性败血症
危险因素
护理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5
3
作者
朱莹雯
丁晓春
+1 位作者
朱雪萍
汪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确诊为RDS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出生后2 h内即开始nCPAP辅助呼吸的40例设为治疗组,出生后2 h内未...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确诊为RDS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出生后2 h内即开始nCPAP辅助呼吸的40例设为治疗组,出生后2 h内未使用nCPAP辅助呼吸的59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病死率、血气及胸片变化、氧疗、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7.5%,对照组为23.3%(P<0.05);治疗组治疗2 h后血气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 h后2组血气情况均有改善。在治愈的患儿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比例分别为37.1%、64.9%(P<0.05);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46±2.11)d和(6.79±2.86)d(P<0.01);总氧疗时间治疗组为(17.41±13.89)d,对照组为(28.94±12.38)d(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40.49±10.45)d和(51.73±15.04)d(P<0.01);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分别为(9.71±4.818)d和(13.30±4.807)d(P<0.0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分别为8.6%和29.7%(P<0.05)。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合并RDS,早期使用nCPAP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近期预后,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4
1
作者
何伟彬
杨辉
戴怡蘅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出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54-56,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出生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67例,出生后接受静脉营养(PN)并出现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在减少肠外营养基础上给予口服熊去氧胆酸10~30mg/(kg·d)治疗10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S-腺苷蛋氨酸30~50mg/(k·d)治疗10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儿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总胆酸(TBA)的水平。结果2组各观察指标ALT、TBIL、DBIL、TBA的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ALT、TBIL、DBIL、TBA的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胆汁淤积症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S-腺苷蛋氨酸
熊去氧胆酸
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
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
Keywords
s - adenosylmethionine
ursodeoxycholic acid
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分类号
R256.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真菌性败血症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荣眉
徐武秀
胡丹元
谢微微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中国医院统计》
2018年第4期274-27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我院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真菌性败血症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NICU收治的VLBW早产儿162例,其中32例住院期间发生真菌性败血症作为研究组,130例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医院感染情况,采用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真菌性败血症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2例患儿发生真菌性败血症,血培养结果真菌均为假丝酵母菌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不足32周、使用抗菌药物超过1周、联合使用2种以上抗菌药物、胃肠道外营养超过2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脐静脉置管、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超过2周、使用抑酸剂超过3天、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不足32周(OR=4.110,95%CI:1.230~8.131)、抗菌药物使用超过1周(OR=5.371,95%CI:1.696~16.534)、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留置≥2周(OR=6.928,95%CI:1.711~31.076)是发生真菌性败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胎龄不足32周、抗菌药物使用超过1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留置≥2周更易感染真菌性败血症。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
真菌性败血症
危险因素
护理防控
分类号
R473.72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5
3
作者
朱莹雯
丁晓春
朱雪萍
汪清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
出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1-54,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确诊为RDS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出生后2 h内即开始nCPAP辅助呼吸的40例设为治疗组,出生后2 h内未使用nCPAP辅助呼吸的59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病死率、血气及胸片变化、氧疗、并发症、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7.5%,对照组为23.3%(P<0.05);治疗组治疗2 h后血气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 h后2组血气情况均有改善。在治愈的患儿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机械通气比例分别为37.1%、64.9%(P<0.05);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46±2.11)d和(6.79±2.86)d(P<0.01);总氧疗时间治疗组为(17.41±13.89)d,对照组为(28.94±12.38)d(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40.49±10.45)d和(51.73±15.04)d(P<0.01);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分别为(9.71±4.818)d和(13.30±4.807)d(P<0.0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分别为8.6%和29.7%(P<0.05)。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合并RDS,早期使用nCPAP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近期预后,疗效安全可靠。
关键词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
Keywords
nCPAP
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very low-birth-weight
分类号
R722.12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疗效观察
何伟彬
杨辉
戴怡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真菌性败血症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罗荣眉
徐武秀
胡丹元
谢微微
《中国医院统计》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早期使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朱莹雯
丁晓春
朱雪萍
汪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