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乘用车启动电机噪声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小珊 施全 +2 位作者 石晓辉 郭栋 易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5年第2期86-90,共5页
客观评价乘用车启动电机噪声是否满足要求是乘用车启动电机质量评价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针对乘用车启动电机噪声评价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主观评价结果,采用阶次分析的乘用车启动电机客观评价方法。以15台该类型电机在匀加速时的... 客观评价乘用车启动电机噪声是否满足要求是乘用车启动电机质量评价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针对乘用车启动电机噪声评价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主观评价结果,采用阶次分析的乘用车启动电机客观评价方法。以15台该类型电机在匀加速时的噪声样本为评价对象,采用等级评分法进行了主观评价,获得了8台噪声满足80%以上评价主体可接受的电机样本。提取了样本在空载和负载工况下的特征阶次,组成了目标阶次族,依据极值包络法确定了噪声可接受电机的阶次门阈值,为乘用车启动电机噪声评价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电机 噪声 阶次分析 主观评价 极值包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壳结构在声振联合试验下的振动响应耦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学成 阎金贞 +5 位作者 张保刚 秦旭峰 孙晓凤 吴君辉 张国军 刘陆广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4期91-96,共6页
目的研究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板壳组合结构在声振联合作用下的响应预测方法。方法在噪声试验、振动试验和声振联合试验响应曲线的基础上,分析板壳组合结构在噪声和振动同时激励下的响应耦合规律,并根据噪声试验和振动试验的响应极值包络... 目的研究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板壳组合结构在声振联合作用下的响应预测方法。方法在噪声试验、振动试验和声振联合试验响应曲线的基础上,分析板壳组合结构在噪声和振动同时激励下的响应耦合规律,并根据噪声试验和振动试验的响应极值包络法,来预测在声振联合试验作用下板壳结构的响应分布。结果声振联合试验响应曲线近似于噪声试验和振动试验的最大值包络线,噪声的面激励和随机振动的基础激励在不同的频率范围内对结构响应起着主要影响。试验件的噪声试验和振动试验响应曲线在给定的频率点出现相交,小于交越频率的声振联合试验响应与振动试验高度吻合,高于交越频率的响应则以噪声试验为主。结论在工程实际中,可以直接利用振动试验和噪声试验的响应数据对声振联合试验的响应进行预测。由于交越频率难以事先获得,因此响应叠加法在实践中更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联合试验 板壳结构 环境载荷 交越频率 响应预测 极值包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溅射Ba_(0.5)Sr_(0.5)TiO_3薄膜及其光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柏顺 章天金 +1 位作者 江娟 何军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用R.F.磁控溅射法在石英衬底上沉积Ba0.65Sr0.35TiO3薄膜,应用XRD与SEM表征了BST薄膜的晶化行为及其表面形貌.在550 ℃衬底温度下沉积的薄膜,其表面光滑、晶粒大小分布均匀.应用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在200~900 nm的波长范围测量了薄膜的... 用R.F.磁控溅射法在石英衬底上沉积Ba0.65Sr0.35TiO3薄膜,应用XRD与SEM表征了BST薄膜的晶化行为及其表面形貌.在550 ℃衬底温度下沉积的薄膜,其表面光滑、晶粒大小分布均匀.应用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在200~900 nm的波长范围测量了薄膜的透射光谱,并根据'包络法'理论计算薄膜的折射指数.结果表明,随着辐射波长从650 nm减小到480 nm,薄膜的折射率从2.04增加到2.15;随着波长进一步降低,折射率急速上升,到420 nm时,折射率升至2.40,显示出典型的电子带间跃迁的色散曲线.由'包络法'和Tauc关系确定BST薄膜的光学能隙约为3.66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T薄膜 射频溅射 光学特性 极值包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希尔伯特-黄变换在电力系统谐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晨 李川 +1 位作者 姜飞 张长胜 《电子科技》 2018年第8期25-30,41,共7页
在电力谐波分析中,针对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中频谱泄露、栅栏效应和选取小波基等带来较大误差的问题,文中提出改进的希尔伯特-黄谐波分析方法。希尔伯特-黄算法适用于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具有自适应特点无需选择基函数... 在电力谐波分析中,针对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方法和小波分析方法中频谱泄露、栅栏效应和选取小波基等带来较大误差的问题,文中提出改进的希尔伯特-黄谐波分析方法。希尔伯特-黄算法适用于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具有自适应特点无需选择基函数的优点。利用包络极值延拓法抑制希尔伯特-黄变换中的端点效应问题,结合平均经验模态分解消除曲线拟合模态混叠问题,再进行Hilbert频谱分析。构建高次衰减电压突变的谐波信号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得出,改进后的希尔伯特-黄算法在电力谐波背景下能够更准确分析谐波次数及其对应的各时段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 希尔伯特-黄 端点效应 模态混叠 包络延拓 平均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