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达极化信息获取及极化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春雷 王亚梁 +2 位作者 阳云龙 毛兴鹏 于长军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6年第6期620-638,共19页
雷达极化信号处理技术作为雷达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逐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极化信息获取则是极化信号处理的基础。该文对相关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极化信息获取、极化分集与编... 雷达极化信号处理技术作为雷达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逐渐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并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极化信息获取则是极化信号处理的基础。该文对相关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极化信息获取、极化分集与编码、极化抗干扰/杂波、目标的极化检测、分类与识别,最后总结了雷达极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信号处理 极化测量 极化参数估计 抗干扰/杂波 目标检测 目标分类与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模型的雷达极化信号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凡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5-57,70,共4页
雷达已经成为军/民用态势探测的主要侦察手段,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对特定目标探测缺乏实用性,利用电磁波的极化特性对目标特征、种类、结构等特性进行判别,并极大提高了雷达的抗干扰特性。基于高斯模型对窄带雷达目标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 雷达已经成为军/民用态势探测的主要侦察手段,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对特定目标探测缺乏实用性,利用电磁波的极化特性对目标特征、种类、结构等特性进行判别,并极大提高了雷达的抗干扰特性。基于高斯模型对窄带雷达目标识别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本文将高斯模型算法在雷达极化信号处理过程中,在雷达通视、作用距离等功能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经过实验验证了高斯模型在极化信号处理中应用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高斯模型 抗干扰 极化信号处理 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空时自适应处理性能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杜文韬 廖桂生 杨志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在建立极化空时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对全维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的输出信杂噪比的计算式进行了分析,对比了该情况下极化空时自适应处理与STAP的性能,并指出了影响极化空时自适应处理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仿真结果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关键词 极化雷达 目标检测 极化信号处理 空时自适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辅助的非均匀场景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杜文韬 廖桂生 +1 位作者 杨志伟 辛志慧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3-528,共6页
空时自适应处理是强杂波背景下动目标检测的有效途径,实际检测环境中训练样本与待检测单元背景统计特性的不一致将恶化处理器的输出信杂噪比,需要结合样本挑选技术来改善非均匀场景的处理器性能.在建立机载多通道信号模型基础上,提出一... 空时自适应处理是强杂波背景下动目标检测的有效途径,实际检测环境中训练样本与待检测单元背景统计特性的不一致将恶化处理器的输出信杂噪比,需要结合样本挑选技术来改善非均匀场景的处理器性能.在建立机载多通道信号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极化信息辅助的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极化分类和功率分组指导训练样本选择,利用同类样本估计待检测单元的统计特性并计算自适应权矢量,具有杂波相关矩阵估计准确度高的特点,可显著改善动目标检测的性能.最后结合国外NASA JPL AIRSAR实测数据的多通道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运动目标检测 杂波抑制 极化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空时级联处理性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杜文韬 廖桂生 杨志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共7页
结合极化信息可提高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的慢速动目标检测性能,在级联处理结构下,为有效分析极化-空时级联处理(P-ST)和空时-极化级联处理(ST-P)的具体性能,推导了极化-空时联合处理与级联处理的自适应滤波权矢量形式,定量分析了P-ST和... 结合极化信息可提高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的慢速动目标检测性能,在级联处理结构下,为有效分析极化-空时级联处理(P-ST)和空时-极化级联处理(ST-P)的具体性能,推导了极化-空时联合处理与级联处理的自适应滤波权矢量形式,定量分析了P-ST和ST-P的检测性能与级联顺序、目标和杂波的极化区分度、空时区分度的关系,为选择合适的级联处理方法提供了依据.仿真结果有效验证了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雷达 极化-空时信号处理 级联处理 自适应处理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极化数据空时协方差矩阵融合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束宇翔 金术玲 +1 位作者 王凯 吕鹏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8-514,526,共8页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方法具有良好的地面动目标检测性能,然而在非均匀场景下,STAP常由于训练样本数不足而存在性能损失。建立了极化空时三维信号模型,指出不同极化通道间杂波功率存在差异而空时二维结构在理论上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方法具有良好的地面动目标检测性能,然而在非均匀场景下,STAP常由于训练样本数不足而存在性能损失。建立了极化空时三维信号模型,指出不同极化通道间杂波功率存在差异而空时二维结构在理论上一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最大似然参数估计的多极化杂波协方差矩阵融合方法以改善样本数不足导致的协方差矩阵估计精度较差问题;对杂噪比较大且各极化通道间的空时协方差矩阵结构误差较小的特殊情况,通过对杂波协方差矩阵以及信杂噪比损失的分析指出平均融合即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极化信号处理 杂波抑制 地面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束空间的极化域-空域联合谱MUSIC算法
7
作者 刘扬 吴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8-31,共4页
极化敏感阵列可以获取到空间电磁信号的极化信息,具有优越的系统性能,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信号中包含的信息。极化域-空域联合谱MU S IC算法是一种高性能的算法,但是在两信号参数相差不大,尤其是极化角度接近时无法分辨,在低信噪比、干扰... 极化敏感阵列可以获取到空间电磁信号的极化信息,具有优越的系统性能,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信号中包含的信息。极化域-空域联合谱MU S IC算法是一种高性能的算法,但是在两信号参数相差不大,尤其是极化角度接近时无法分辨,在低信噪比、干扰信号功率较大时算法性能明显下降,本文将波束空间预处理的方法应用该算法,阵列的抗干扰能力得到了提高,实验证明新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 极化域-空域联合谱 多参数估计 微分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MH抽样的极化域—空域联合谱MUSIC估计算法
8
作者 刘扬 吴瑛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741-744,750,共5页
针对联合谱MUSIC算法中谱峰搜索计算量大的问题,通过运用马尔可夫蒙特卡罗(MCMC)方法,提出一种计算量减小的联合谱MUSIC测向算法。该算法通过将极化联合谱MUSIC函数视为信号来向的概率密度函数,采用MCMC的MH抽样方法,能够在保持常规联合... 针对联合谱MUSIC算法中谱峰搜索计算量大的问题,通过运用马尔可夫蒙特卡罗(MCMC)方法,提出一种计算量减小的联合谱MUSIC测向算法。该算法通过将极化联合谱MUSIC函数视为信号来向的概率密度函数,采用MCMC的MH抽样方法,能够在保持常规联合谱MUSIC算法高分辨能力的同时大大减少运算量,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敏感阵列信号处理 波达方向估计 谱峰搜索 马尔可夫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任意阵列的鲁棒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曹渊 刘威 崔东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3-1267,1297,共6页
针对期望信号来波角度误差和干扰快速变化导致的导向矢量失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零陷展宽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重构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根据大致的期望信号角度约束平顶主瓣波束,提出了迭代算法来解决经过上述处理步... 针对期望信号来波角度误差和干扰快速变化导致的导向矢量失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零陷展宽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重构接收信号的协方差矩阵,根据大致的期望信号角度约束平顶主瓣波束,提出了迭代算法来解决经过上述处理步骤后得到的非凸的优化问题.仿真显示,本文提出的算法相比于传统算法对来波角度误差及干扰快速变化拥有更好的鲁棒性,且该算法适用于任意阵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阵列信号处理 自适应波束形成 鲁棒算法 零陷展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