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赣边区NNE向走滑造山带构造发展样式 被引量:114
1
作者 傅昭仁 李紫金 郑大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3-273,共11页
应用马杏垣教授倡导的构造解析方法,对湘赣边区NNE 向走滑盆岭山链的构造发展过程及样式进行了研讨,论证了该地区前中生代EW 向古特提斯构造体系与中新生代NNE向滨太平洋构造体系之间的立交桥式横跨叠加关系和构造背景,建立... 应用马杏垣教授倡导的构造解析方法,对湘赣边区NNE 向走滑盆岭山链的构造发展过程及样式进行了研讨,论证了该地区前中生代EW 向古特提斯构造体系与中新生代NNE向滨太平洋构造体系之间的立交桥式横跨叠加关系和构造背景,建立了华南陆壳俯冲 会聚走滑转换造山模型,提出了新华夏式变质核杂岩构造的新概念,并对其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阐述。文中强调,发育在湘赣边区的NNE 向走滑断裂是郯庐断裂带南段的主干成分,由NE30°同向走滑断裂(P) 和NW320°反向走滑断裂(R′) 交织而成的雁列菱形网结系统是该断裂在地表的基本构造样式。大多数陆壳俯冲型和会聚走滑型的花岗岩都具剪切重熔成因,雁列的半地堑盆地和新华夏式变质核杂岩体主要受走滑 伸展变形场所控制。指出自晚三叠世以来,该地区曾经历了两次不同的重大构造转换和两个性质及发展趋向相反的走滑造山过程,即印支晚期的陆壳俯冲向陆内会聚走滑转换和侏罗纪时期的会聚走滑造山;早白垩世开始的会聚走滑向离散走滑转换和白垩纪- 老第三纪的离散走滑造山。每次构造转换和构造变形对该地区的成岩成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边区 走滑造山带 陆壳俯冲 构造发展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地热演化与构造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志安 单业华 张凤莲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232-236,共5页
在对地热场计算所需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放射性热源等参数的讨论和计算基础上,利用非线性非稳态一维传导-平流方程,计算了海拉尔盆地贝尔湖坳陷南部的地热演化,结果表明:135~120Ma,地温快速下降;120~113Ma... 在对地热场计算所需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放射性热源等参数的讨论和计算基础上,利用非线性非稳态一维传导-平流方程,计算了海拉尔盆地贝尔湖坳陷南部的地热演化,结果表明:135~120Ma,地温快速下降;120~113Ma,地温迅速增高;113~100Ma,地温再度下降,但下降速率较早期小;100~50Ma,地温处于间断下降变化状态;50~0Ma,地温变化趋于稳定.早白垩世以前,地温演化受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幔活动控制,早白垩世以后,深部地质结构和变化着的应力场是决定地温演化的主体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发展 盆地 地热演化 海拉尔盆地 构造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动力、构造发展和未来
3
作者 李鸿业 《化工矿产地质》 CAS 1999年第2期87-94,共8页
从全球大地构造力学几何分析和天体演化学研究得知,地球的原始形态是卵形体,因此在向圆球体发展中必然产生两极挤压力成为总应力场。于是形成经向大洋的裂口和纬向褶皱,并出现了构造运动旋回。在此两极挤压中也诱发了岩浆活动和成矿... 从全球大地构造力学几何分析和天体演化学研究得知,地球的原始形态是卵形体,因此在向圆球体发展中必然产生两极挤压力成为总应力场。于是形成经向大洋的裂口和纬向褶皱,并出现了构造运动旋回。在此两极挤压中也诱发了岩浆活动和成矿,地震也由此而来。地球在现阶段趋向稳定,人类不必担心将有剧烈地壳构造运动,要爱护地球,节省资源,致力于环境和发展,为后代造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动力 构造发展 岩浆活动 气液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祁连山昆仑山构造发展史与南北中国板块的拼合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家义 杨永成 +1 位作者 霍向光 尚瑞钧 《陕西地质》 1995年第2X期1-11,共11页
按秦岭祁连山昆仑山发展演化,中国大陆的形成可总结为3阶段板块拼贴“焊合”模型即: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原始秦昆洋俯冲—消减,塔里木—华北古陆(北中国板块)与华南洋域新生陆壳(南中国板块)拼贴增生,形成原始中国古陆;... 按秦岭祁连山昆仑山发展演化,中国大陆的形成可总结为3阶段板块拼贴“焊合”模型即:中元古代至新元古代早期,原始秦昆洋俯冲—消减,塔里木—华北古陆(北中国板块)与华南洋域新生陆壳(南中国板块)拼贴增生,形成原始中国古陆;震旦纪至志留纪,原始中国古陆裂解,秦祁海洋扩张—俯冲—消减,阿拉善—华北板块(北中国板块)与塔里木、柴达木、华南组成的联合板块(南中国板块)缝合统一,形成古中国板块,泥盆纪至三叠纪早期,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藏滇板块(基梅里大陆一部分)与古中国板块碰撞拼贴,滨邻古特提斯洋的中国大陆西南缘(秦祁昆地区)全面皱起,造就中国大陆轮廓;中生代以来,板内超长期继承性汇聚和滨西太平洋边缘构造带、新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叠加、改造,造就现令中国大陆构造、地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祁连山 昆仑山 构造发展 南北中国板块 更叠碰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磐石市三棚一带构造特征及构造发展史
5
作者 付晓婷 杨宇 《吉林地质》 2017年第3期7-12,共6页
三棚地区处于依兰-伊通深大断裂和敦化-密山深大断裂(吉中地区为辉发河断裂)之间的NW向裂陷槽之间。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共有23条断裂及5条航磁及航卫片解译断裂。这些断裂带在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均有发育,走向以NW向和NE向为主;它们... 三棚地区处于依兰-伊通深大断裂和敦化-密山深大断裂(吉中地区为辉发河断裂)之间的NW向裂陷槽之间。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共有23条断裂及5条航磁及航卫片解译断裂。这些断裂带在古生代、中生代及新生代均有发育,走向以NW向和NE向为主;它们构成了研究区内的基本构造骨架,控制了区内的构造格局,并严格控制着区内金属矿产的形成。研究区内断裂构造与岩浆活动和矿产形成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们互相制约、互相依存,是较有规律的综合地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棚地区 NW向断裂构造 NE向断裂构造 构造事件 构造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发展优势 奋力二次创业
6
作者 张二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2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构造发展 新的突破 政治体制改革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股份合作制 道教文化 二次创业 龙须草 股份制企业 丹江口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造经济“升级版”——浙江省桐乡市突出标准化工作构造发展新模式
7
作者 童志健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7年第9期46-47,共2页
截至2017年6月,浙江省桐乡市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产品标准共1269个,涉及产品数1370种,涉及企业888家,公示企业数占嘉兴首位。近年来,桐乡市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构建桐乡标准体系,切实打造桐乡经济“升级版”,助推产业转型升... 截至2017年6月,浙江省桐乡市企业自我声明公开的产品标准共1269个,涉及产品数1370种,涉及企业888家,公示企业数占嘉兴首位。近年来,桐乡市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积极构建桐乡标准体系,切实打造桐乡经济“升级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该市“浙江制造”标准制定数位居浙江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标准 浙江省 桐乡市 升级版 构造发展 经济 化工 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科奇海陆架西部沉积盆地的构造发展特征及其含油气性前景
8
作者 朱佛宏 《海洋地质动态》 2007年第6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构造发展 沉积盆地 楚科奇海 含油气性 西部 陆架 特征 文献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层构造史初探——虚实并存耕层是古农业“精耕”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迟仁立 左淑珍 《农业考古》 1988年第2期86-103,共18页
前言用养结合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精耕细作的精髓。在中国传统农业中耕作、轮作、施肥三大支柱中,施有机肥和轮作换茬、豆科作物养地两大方面为世人所公认。而耕作可以养地却不为人们所接受。从整个农业耕作全局看,土壤耕作是用地;
关键词 耕层 土壤耕作 虚实 用养结合 土壤肥力变化 构造发展 耕作土壤肥力 农业 土壤环境 耕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地质构造特征和南海地区新生代构造发展史 被引量:13
10
作者 姚伯初 《南海地质研究》 2000年第11期1-13,共13页
东南亚是全球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它是由许多来自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的微陆块经过古生代至新生代一系列构造活动而最终缝合在一起的。其中,除一些古陆块外,还有一些是火山弧及增生楔,后者是在构造活动中新产生的地体。印支地块和... 东南亚是全球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它是由许多来自冈瓦纳大陆北部边缘的微陆块经过古生代至新生代一系列构造活动而最终缝合在一起的。其中,除一些古陆块外,还有一些是火山弧及增生楔,后者是在构造活动中新产生的地体。印支地块和华南地块是在中生化早期碰撞颖合在一起的,构成了古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南海地区经历过四次构造事件,发生过两次陆块分离和海底扩张,产生了四个次海盆,形成了今日的构造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阍扩张 东南亚地区 构造发展 南海地区
原文传递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质构造单元与地质发展史 被引量:52
11
作者 王广瑞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2-27,共16页
新疆北部及邻区在区域构造上分属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及塔里木三大板块,它们被两条时代不同(石炭—二叠纪、志留—泥盆纪)、规模宏伟的板块缝合构造带所分隔,缝合构造带与两侧板块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却无隶属的“父子”... 新疆北部及邻区在区域构造上分属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准噶尔及塔里木三大板块,它们被两条时代不同(石炭—二叠纪、志留—泥盆纪)、规模宏伟的板块缝合构造带所分隔,缝合构造带与两侧板块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却无隶属的“父子”关系,三大板块自元古宙发生解体裂移后,增生作用主要发生在早古生代,主要是依据各陆缘的不同特征分别形成岛弧或边缘海盆;进入晚古生代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培里木板块已率先完成碰撞缝合,此时除斋桑—额尔齐斯—线尚有古亚洲洋残余外,绝大部分地区均进入陆内构造发展阶段,其主要构造活动是“手风琴式’的开合构造,形成一些裂陷槽、裂谷和上叠盆地。研究区内共分出15个二级构造单元和44个三级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邻区 板块缝合构造 复合岛弧 裂陷槽 构造发展 阿克苏洋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彭山地区的岩浆演化看其构造的发展史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南庆 《江西地质》 1995年第3期205-217,共13页
本文在分析研究彭山地区诸多岩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用活动论动态地解析了其形成、发展及其与地壳演化的关系。认为其作为中间性构造佐证着该区的构造发展史。
关键词 岩石学 岩浆演化 构造发展 彭山地区 岩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落后地区校园足球文化构造与发展——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鹏 黄煌卓 《体育风尚》 2021年第1期145-146,共2页
随着人们的视野和认知在不断的发展,足球运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们亲睐;已经从繁华的大城市逐渐向落后地区渗入,成为落后地区校园里同学们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足球文化的构造可以更快的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本文从落... 随着人们的视野和认知在不断的发展,足球运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们亲睐;已经从繁华的大城市逐渐向落后地区渗入,成为落后地区校园里同学们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足球文化的构造可以更快的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本文从落后地区校园足球文化构造的意义出发,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深入分析落后地区校园足球文化构造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际有益的发展策略,最终为湘西及类似落后地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有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后地区 足球文化 构造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构造发展演化及金、银、铜的成矿关系
14
作者 任鹏飞 《冶金管理》 2019年第11期128-128,148,共2页
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构造发展演化及金、银、铜的成矿关系对我国的金属矿产资源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同时这对我国地理地质学的研究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地分析了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构造发展演化包括陆壳的形成、裂谷系的形成、板块... 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构造发展演化及金、银、铜的成矿关系对我国的金属矿产资源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同时这对我国地理地质学的研究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地分析了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构造发展演化包括陆壳的形成、裂谷系的形成、板块的构造以及陆内造山等四个方面。其次从不同时期呈现出金、银、铜的成矿作用,分别有元古宙金、银、铜的成矿期,加里东金、银、铜的成矿期,太古宙金、银、铜的成矿期以及燕山金、银、铜的成矿期等。地质板块构造在各个时期都持续不断地进行演化,不同时期的金、银、铜矿所形成的条件和分布的位置都具有不同特征,板块构造的演化和金、银、铜金属的成矿作用为这些金属的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秦岭造山带东段的构造的演化时间漫长,而且其演化过程非常复杂,特别的岩石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本文研究了金、银、铜矿床的分布,其分布深受秦岭造山带的构造变化和构造格局的影响。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构造发展演化 成矿作用 岩石圈 构造变化
原文传递
内蒙凉城县北部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发展史研究
15
作者 王耀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1年第4期9-11,共3页
凉城县北部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中留下了丰富的构造形迹。本文通过构造形迹、构造特征分析,将区内构造层划分为三类;按构造演化时代划分了三个构造发展阶段,即太古代~古元古代阶段、古生代阶段、中生代阶段。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内的构造... 凉城县北部在漫长的地质构造演化中留下了丰富的构造形迹。本文通过构造形迹、构造特征分析,将区内构造层划分为三类;按构造演化时代划分了三个构造发展阶段,即太古代~古元古代阶段、古生代阶段、中生代阶段。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内的构造演化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城县 构造变形特征 构造演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构造特征及其对铀矿化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韩效忠 张字龙 +3 位作者 姚春玲 李胜祥 苗爱生 杨建新 《铀矿地质》 CAS CSCD 2009年第5期277-283,共7页
文章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断裂体系和构造发展演化分析,指出铀成矿受断裂控制明显,主矿体就位于盆地内主要隐伏断裂附近,断裂活动对成矿起建设性作用的同时也起一定的破坏作用。构造发展演化阶段决定了成矿过程,目标层抬升剥蚀... 文章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断裂体系和构造发展演化分析,指出铀成矿受断裂控制明显,主矿体就位于盆地内主要隐伏断裂附近,断裂活动对成矿起建设性作用的同时也起一定的破坏作用。构造发展演化阶段决定了成矿过程,目标层抬升剥蚀出露地表的时期和持继时间的长短对成矿类型和成矿阶段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据此将成矿划分为潜水氧化阶段、早期古层间氧化阶段、晚期古层间氧化阶段和新层间氧化阶段。两期古层间氧化阶段地下水流动方向以SE向为主,铀源区主要是富铀的阴山山系,形成了分别为120 Ma和80 Ma的铀矿体。新层间氧化阶段地下水流动方向为NW向,铀源区为相对贫铀的吕梁山山脉,单独由其控制的地段铀矿化较差,但新层间氧化带与古层间氧化带相互叠加改造地段,矿化程度明显提高,形成20 Ma和8 Ma的铀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断裂构造 构造发展演化 铀成矿阶段 铀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联通副总裁李正茂:为增值业务的发展构造和谐产业生态链
17
《通讯世界》 2007年第5期28-31,共4页
运营商与SP、CP和AP的关系就是一个生态体系,大家是生态上的共生关系,因此。
关键词 生态链 发展构造 增值业务 中国联通 产业 和谐 总裁 生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黑龙江省三江盆地绥滨断陷构造的研究
18
作者 刘吉才 《今日科苑》 2006年第7期I0031-I0031,共1页
东荣组的沉积与分布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三江盆地处于中亚—蒙古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复合部位,构造发展多阶段,不平衡性明显,地壳活动较强,因而地质构造错综复杂,三江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是亚州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及古太平洋... 东荣组的沉积与分布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三江盆地处于中亚—蒙古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接复合部位,构造发展多阶段,不平衡性明显,地壳活动较强,因而地质构造错综复杂,三江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是亚州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及古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课题将以板块学说,论述本区的地质构造和东荣组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盆地 断陷构造 黑龙江 太平洋板块 西伯利亚板块 地质构造 地壳运动 构造发展 地壳活动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恰县恰克马克一带构造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天池 孙成旺 +1 位作者 宋福生 马俊强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通过对新疆乌恰县恰克马克一带剖面分析、地质填图路线分析,研究其构造、构造性质特征、构造发育情况、岩性岩相特征、地质年代分析、构造发展推覆特征等,划分出该区域构造单元地质特征。
关键词 新疆乌恰县 构造发展 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5年山东苍山5.2级地震的发震构造 被引量:29
20
作者 王志才 晁洪太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5-120,共6页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对地震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特征及宏观震害调查等资料的分析,研究了1995年山东苍山MS5.2地震。认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万家庄断裂,震级与发震断裂的规模、活动性以及地质构造背景...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对地震基本参数、震源机制解、地震序列特征及宏观震害调查等资料的分析,研究了1995年山东苍山MS5.2地震。认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万家庄断裂,震级与发震断裂的规模、活动性以及地质构造背景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断层 活动断裂 山东 地震地质 发展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