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M_W9.0级大地震前后华北和东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作用调整过程与研究意义探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谭成轩 胡秋韵 +2 位作者 张鹏 丰成君 秦向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45-359,共15页
为了探讨日本MW9.0级大地震前后华北和东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作用调整过程与研究意义,对华北和东北地区进行原位现今地应力绝对测量与实时监测、GPS测量,结果表明:日本大地震在山东半岛、华北北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所诱发同震位移引起的张... 为了探讨日本MW9.0级大地震前后华北和东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作用调整过程与研究意义,对华北和东北地区进行原位现今地应力绝对测量与实时监测、GPS测量,结果表明:日本大地震在山东半岛、华北北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所诱发同震位移引起的张性效应调整周期分别约为6个月(即调整结束时间大约在2011年9月)、15个月(即调整结束时间大约在2012年6月)和26个月(即调整结束时间大约在2013年5月),张性效应调整周期与同震位移大小成正比。在这种调整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区域现今构造应力作用方式和构造应力场转换,并可能伴随重大地质事件(如地震等)的发生。2012年5月28日和29日、6月18日、8月26日及2013年1月11日在唐山及其周围地区分别发生的4.8级、3.2级、4.0级、3.3级和3.0级地震与华北北部地区构造应力作用方式和构造应力场转换有关,而2013年10月31日以来在吉林省松原市发生的地震群应与东北地区构造应力作用方式和构造应力场转换有关,而非一个大地震前的小震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现今地应力绝对测量与实时监测 GPS测量 张性效应调整周期 构造应力作用方式和构造应力场转换 松原震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应力作用下软岩巷道变形与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生华 《矿业工程》 CAS 2003年第3期14-18,共5页
通过建立围岩变形破坏的力学模型 ,对构造应力区软岩变形破坏特征、力学机制、应力转移过程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分析计算 ,提出了支护控制准则 ,为软岩巷道控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构造应力作用 软岩巷道 力学模型 力学机制 应力转移过程模式 新奥法 变形机理 控制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变形与支护特点
3
作者 刘增荣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7-211,共5页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处于较高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地下工程的变形和支护特点作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地下工程 构造应力作用 变形 支护特点 砼室受力 变形特征 支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应力对煤层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立伟 唐征 田坤云 《煤矿现代化》 2007年第1期38-39,共2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geology,the analysis from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 of mine in situ stress show conclusions that the coal bed tunnel of Jincheng Coaling Group is related to the horizontal stress,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gional geology,the analysis from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 of mine in situ stress show conclusions that the coal bed tunnel of Jincheng Coaling Group is related to the horizontal stress,and that does big horizontal tectonic stress.The measured results develop the basis for engineering design,the analysis of stability,proper tunnel layout,and supporting designing.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g horizontal stress,give some relevant technical measures,and hav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surrounding ground displacement and de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作用 围岩稳定性 煤层巷道 水平应力 煤层赋存条件 开采条件 围岩控制技术 晋煤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应变固体潮对微渗漏作用的动力贡献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庆鸿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前国内外对构造应力作用下地球内部流体运动的规律与特征的研究已经很多 ,但面向地应变固体潮对地壳微裂缝系统的微渗漏作用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地球在太阳、月球的引力作用下 ,一方面在其表面的海洋、湖泊形成直观的潮汐现象 ;另一... 目前国内外对构造应力作用下地球内部流体运动的规律与特征的研究已经很多 ,但面向地应变固体潮对地壳微裂缝系统的微渗漏作用影响的研究尚属空白。地球在太阳、月球的引力作用下 ,一方面在其表面的海洋、湖泊形成直观的潮汐现象 ;另一方面固体地球自身还形成肉眼无法看到的粘弹性形变 ,称为固体潮。固体潮不仅能引起重力变化、地面倾斜和地面伸缩等地球物理现象 ,而且还为地壳内微裂缝系统提供了永恒的、周期性的伸缩开合变化的动力 ,大大提高了流体在微裂缝系统中微渗漏的规模和距离 ,造成流体中物质元素的迁移和变化的地球化学现象。文中主要阐明了地壳裂缝系统和流体微渗漏作用的客观存在 ,探讨并总结了地应变固体潮对微裂缝系统的应力作用特点以及为流体微渗漏作用所作出的重要动力贡献 ,并将固体潮与地球化学有机联系在一起 ,从理论上说明流体携带包含深部矿藏 (体 )信息的特征元素或物质完全有可能通过微渗漏作用迁移至地表并形成该元素或物质的地球化学异常 ,为当前的地表土壤法、地气法、电提取法、电吸附、吸附丝等多种地球化学找矿方法提供可信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变固体潮 地球化学探查 微裂缝 微渗漏 构造应力作用 地球化学异常 找矿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及邻区断层相互作用及强震活动的数值分析
6
作者 李红 陈连旺 +5 位作者 詹自敏 邢成起 朱红彬 武安绪 武敏捷 岳晓媛 《国际地震动态》 2015年第9期47-47,共1页
北京及邻区处于华北地区张渤带与华北平原带、汾渭带相汇区域,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震.为探索该区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断层相互作用及强震活动的影响,在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及邻区(38.5°~41.7°N,114.0°~1... 北京及邻区处于华北地区张渤带与华北平原带、汾渭带相汇区域,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震.为探索该区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断层相互作用及强震活动的影响,在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及邻区(38.5°~41.7°N,114.0°~119.0°E)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模型深60km,分为上(分上下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相互作用 强震活动 数值分析 邻区 北京 构造应力作用 有限元模型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几条北西向断裂显微构造与组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振国 王允侠 《上海国土资源》 1986年第2期1-10,共10页
地壳发生的一切变形都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组成地壳的岩石、矿物必然发生变形,这些变形也必然在岩石、矿物内遗留下各种构造形迹——显微构造;同时,矿物的形体方位和晶格方位也会产生相应的定向排列(优选方位)——组... 地壳发生的一切变形都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组成地壳的岩石、矿物必然发生变形,这些变形也必然在岩石、矿物内遗留下各种构造形迹——显微构造;同时,矿物的形体方位和晶格方位也会产生相应的定向排列(优选方位)——组构。近年来,显微构造与组构的研究不仅用于地质构造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而且日益受到构造地质、地震地质和岩石力学的研究者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构造 组构分析 构造地质 构造应力作用 压扭性断裂 断裂构造 变形纹 消光位 应力作用 角砾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煤和煤与瓦斯突出 被引量:23
8
作者 袁崇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6年第1期32-33,共2页
在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煤结构的破坏程度是衡量突出危险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对突出矿井的瓦斯地质调查,凡突出地点的煤层一般都有层理紊乱、煤质松软的特点,这种特殊结构的煤人们习惯叫做软分层煤,从地质角度分析,软分层煤属于... 在具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矿井,煤结构的破坏程度是衡量突出危险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对突出矿井的瓦斯地质调查,凡突出地点的煤层一般都有层理紊乱、煤质松软的特点,这种特殊结构的煤人们习惯叫做软分层煤,从地质角度分析,软分层煤属于构造煤,它是煤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变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软分层 瓦斯地质 构造应力作用 煤结构 煤层瓦斯含量 坚固性系数 粒煤 破碎程度 参数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地区几条北西向断裂的显微构造及组构的研究
9
作者 周振国 王允侠 《上海国土资源》 1984年第2期18-,共1页
地壳各部分发生的一切形变都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组成地壳的岩石矿物也必然发生形变,从而形成各种显微构造形迹并产生相应的规律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矿物形体方位和晶格方位上的定向排列——优选方位。石英是对应力... 地壳各部分发生的一切形变都是地应力作用的结果。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组成地壳的岩石矿物也必然发生形变,从而形成各种显微构造形迹并产生相应的规律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矿物形体方位和晶格方位上的定向排列——优选方位。石英是对应力作用最敏感的矿物之一。本文通过对苏南地区的虞山、沙山和西京山等三条北西向断裂所产生的构造岩的研究,阐述了石英的一系列显微构造形迹:波状消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构造 岩石矿物 构造应力作用 定向排列 构造 应力作用 形变特征 区域构造应力 西京 地质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丘与硫的成矿作用
10
作者 徐慧(编译) 朱建东(校)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8年第4期700-700,共1页
盐丘是一种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独特的底辟构造,对于石油、天然气、硫、钾等矿产的形成与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的底辟作用,是指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或是由于岩石物质间密度倒置所引起的... 盐丘是一种由于盐岩和石膏向上流动并挤入围岩,使上覆岩层发生拱曲隆起而形成的独特的底辟构造,对于石油、天然气、硫、钾等矿产的形成与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的底辟作用,是指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或是由于岩石物质间密度倒置所引起的浮力作用,下伏塑性较强的岩石,如盐、石膏、粘土等向上流动并刺穿挤入上覆岩层中,从而形成上隆构造的作用。盐丘往往形成于沉积盆地中,巨厚的膏岩层“刺穿”上覆较新的沉积地层,从而产生与原始膏岩层数千英尺的高差。图中蓝色地层为下伏塑性较强的侏罗系膏岩层,是盐丘的矿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丘 成矿作用 上覆岩层 构造应力作用 底辟构造 沉积地层 底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柳煤矿109采区轨道大巷穿断层段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11
作者 何金龙 《安徽科技》 2024年第8期50-55,共6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工艺的迅速发展、煤矿资源的开采强度不断加大,煤矿开采逐渐向更深、更复杂的区域发展。当巷道在地质构造较发育区域掘进时,构造应力逐渐成为影响巷道维护的主要因素。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整体稳定性、完...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矿开采工艺的迅速发展、煤矿资源的开采强度不断加大,煤矿开采逐渐向更深、更复杂的区域发展。当巷道在地质构造较发育区域掘进时,构造应力逐渐成为影响巷道维护的主要因素。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整体稳定性、完整性受到破坏,巷道过断层时呈现围岩破碎程度严重,控制难度增加,并且变形问题也较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作用 巷道维护 开采强度 煤矿资源 过断层 煤矿开采 轨道大巷 杨柳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煤^(13)CNMR谱及其结构成分的应力效应 被引量:20
12
作者 琚宜文 姜波 +2 位作者 侯泉林 王桂梁 倪善芹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47-861,共15页
运用NMR(CP/MAS+TOSS)方法,获得了不同类型构造煤的13CNMR高分辨谱.在此基础上,进行谱的拟合和峰的解叠,求出各种碳官能团的相对含量,并结合Ro,max,XRD和元素分析成果,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类型构造煤结构及成分变化的应力效应.结果表明:Ro,... 运用NMR(CP/MAS+TOSS)方法,获得了不同类型构造煤的13CNMR高分辨谱.在此基础上,进行谱的拟合和峰的解叠,求出各种碳官能团的相对含量,并结合Ro,max,XRD和元素分析成果,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类型构造煤结构及成分变化的应力效应.结果表明:Ro,max不仅是反映煤级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反映构造煤结构应力效应的有效指标.煤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堆砌度Lc以及La/Lc参数的变化可以区分温度和应力对变质和变形环境的影响,总体上反映了构造变形强弱的变化,可以当作构造煤结构的应力效应指标.在不同变质变形环境下由于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不同类型构造煤,其结构及成分变化总的特征是,除韧性变形较弱的揉皱煤外,从脆性变形至韧性变形,随着构造变形的增强,芳碳与脂碳峰半高宽之比Hfa/Hfal增高,芳碳率fa不断增加,脂碳率fal却逐渐减少,各结构成分的变化具有阶跃性和波折性的特点,这正是构造应力对不同类型构造煤大分子结构的不同所引起的.韧性变形较弱的揉皱煤的内部结构的变化主要反映在物理结构上.中、高煤级变质变形环境形成的构造煤与低煤级变质变形环境形成的构造煤相比,Hfa/Hfal,fa和fal以及各结构成分的变化幅度更大些.因而Hfa/Hfal,fa和fal等结构成分参数的变化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煤级增高和构造煤结构成分的应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核磁共振 大分子结构 化学成分 应力效应 结构成分 ^13C NMR谱 构造应力作用 变形环境
原文传递
郯庐断裂带南段双山韧-脆性剪切带物质迁移与CO_2释放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晓勇 刘德良 +3 位作者 张交东 陈永见 李振生 杨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5-346,共12页
根据动力变质作用的特点,在野外和室内正确鉴别区分郯庐断裂安徽肥东双山一带不同变质等级的动力变质带的矿物组合特点,应用体积亏损-元素得失方程,计算了在应力作用条件下,不同变质带内,不同等级的碳酸盐岩地层的各元素(组分)的得失状... 根据动力变质作用的特点,在野外和室内正确鉴别区分郯庐断裂安徽肥东双山一带不同变质等级的动力变质带的矿物组合特点,应用体积亏损-元素得失方程,计算了在应力作用条件下,不同变质带内,不同等级的碳酸盐岩地层的各元素(组分)的得失状况,特别仔细深入地模拟计算了不同岩性的动力变质岩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CO_2的释放量和释放机制,从而为探讨和研究动力变质作用下,碳酸盐岩地区岩石生成CO_2的过程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变质带 CO2释放 郯庐断裂带 二氧化碳 天然气 油气地质学 构造应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层褶皱早期裂缝的发育分析
14
作者 董有浦 肖安成 +1 位作者 燕永锋 李旭英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433-433,共1页
构造裂缝是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超过其弹性强度后破裂而成的,能够改善地质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目前,地质学家已广泛注意到裂缝在促进流体流动和控制热液矿场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汤静如等,2006;谭凯旋和谢焱石,2010;谢明璜等,2011;刘... 构造裂缝是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超过其弹性强度后破裂而成的,能够改善地质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目前,地质学家已广泛注意到裂缝在促进流体流动和控制热液矿场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汤静如等,2006;谭凯旋和谢焱石,2010;谢明璜等,2011;刘文剑等,2013)。近年来,裂缝发育规律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而裂缝的发育、分布常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制约,地层厚度、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发育 构造裂缝 地层厚度 弹性强度 构造应力作用 孔隙度 渗透率 流体流动 发育分析 早期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随州黄家沟钼矿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琦智 蒋少涌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93-,共1页
黄家沟钼矿位于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的中部,是近年发现的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中型钼矿床。在黄家沟钼矿床中辉钼矿多沿线理分布,赋存于黄家沟花岗岩所夹的浅粒岩、斜长角闪岩中,而黄家沟花岗岩岩体几乎没有辉钼矿发育。岩体... 黄家沟钼矿位于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的中部,是近年发现的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的中型钼矿床。在黄家沟钼矿床中辉钼矿多沿线理分布,赋存于黄家沟花岗岩所夹的浅粒岩、斜长角闪岩中,而黄家沟花岗岩岩体几乎没有辉钼矿发育。岩体的主要矿物为石英、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并有少量榍石。其中角闪石主要为富铁钠闪石,长石主要为透长石、奥长石。由于后期构造应力作用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 成矿带 奥长石 钠闪石 斜长角闪岩 桐柏 地球化学特征 浅粒岩 武当 构造应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的能量收支与地震效率 被引量:5
16
作者 H.Kanamori 黄辅琼 《世界地震译丛》 2003年第5期61-68,共8页
引言地震是地球内部主要由板块运动产生的构造应力作用下而出现的一种破裂过程。在地震过程中,断层上的应力以复杂的形式变化,储存于地球内部的势能(应变能和重力能)以地震波形式释放出来。释放的地震波能量与势能的比值就是地震效率。
关键词 地震 能量收支 地震效率 板块运动 构造应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票台吉矿震机理的研究
17
作者 鲁峰 章梦涛 范学理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S1期110-111,共2页
目前我国煤炭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矿震不仅已成为煤矿深井的又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涉及地面,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因此探讨矿震机理,即对矿震发生物理过程进行研究和其发生的临界条件进... 目前我国煤炭矿井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矿震不仅已成为煤矿深井的又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涉及地面,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因此探讨矿震机理,即对矿震发生物理过程进行研究和其发生的临界条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此外,由于矿震源大都在采掘深度的范围内,它为直接观察震源破裂过程提供了良好条件,也是进行地震成因研究的极好实验场地,所以研究矿震对地震的成因研究也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 地震成因 成因研究 实验场 破裂过程 物理过程 构造应力作用 临界条件 粘滑 能量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太平洋海隆轴向热液流动的地震识别
18
作者 M.Tolstoy F.Waldhauser +7 位作者 D.R.Bohnenstiehl R.T.Weekly W.-Y.Kim 刘宏扬(译) 阮爱国(译) 吴振利(译) 牛雄伟(译) 吕春来(校) 《世界地震译丛》 2011年第3期49-56,共8页
洋中脊轴上的热液循环影响岩石层及上覆海水的化学性质,供养着化合生物群,也是岩石层向海水传递热量的媒介(Slater et al,1980;Stein and Stein,1994;Elderfield and Schultz,1996)。通常认为这个系统中的热液流起源于洋中脊扩张轴处,... 洋中脊轴上的热液循环影响岩石层及上覆海水的化学性质,供养着化合生物群,也是岩石层向海水传递热量的媒介(Slater et al,1980;Stein and Stein,1994;Elderfield and Schultz,1996)。通常认为这个系统中的热液流起源于洋中脊扩张轴处,并由一些离扩张轴较远的断层补给(Lowelletal,1995;Kelley et al,2002;Fisher,2003),但热液系统的结构和规模通常不能直接观察到,而是通过由地球物理条件约束的热模型和地球化学模型推断得到的(Johnson et al,1993;Dunn et al,2000;Lowell and Yao,2002)。使用发生的微震也许能通过揭示热裂缝区说明热液的流动路径,在这些裂缝区域冷水从地壳热岩石中获得热量,另外,一些由岩浆及构造应力作用造成的裂隙增大了这些区域的孔隙度和渗透性。本文指出,东太平洋海隆上得到很好研究的热液喷口场之下的震源群集于一小尺度轴向不连续面附近的垂向管状区域和轴向岩浆房正上方的带内。该浅层管状群集相对于这一段洋脊上热液喷口的分布和温度的位置表明,热液补充量集中在那里是构造破裂引起渗透的结果。另外,我们把位于岩浆房上方的地震带解释为热液破碎区,这表明热液循环可能强烈地沿洋脊轴分布。我们认为,说明热液单元横跨轴走向分布和补给带离轴发散分布的模型可能不适用于快速扩张的东太平洋海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平洋海隆 热液循环 流动路径 轴向 地震识别 地球化学模型 构造应力作用 FISH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西部农牧区民居安全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淑玲 《高原地震》 2007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安全问题 农牧区 西部 地震震级 民居 构造应力作用 房屋倒塌 防震减灾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紫云县狗场地热水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倩 黄波 +1 位作者 刘路 孙平明 《四川地质学报》 2020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紫云县地处贵州省南西部,区域上无岩浆活动,地表无温泉地热流体露头和无明显的其他地热显示,增加了地热勘查的难度。燕山期自东往西的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了近南北向、北东向断层和近南北向褶皱的主体构造,以及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建... 紫云县地处贵州省南西部,区域上无岩浆活动,地表无温泉地热流体露头和无明显的其他地热显示,增加了地热勘查的难度。燕山期自东往西的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了近南北向、北东向断层和近南北向褶皱的主体构造,以及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建造为区内地热资源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采用基础地质结合物探方法研究优选出了层状热储较好的牛场坡背斜和带状热储F4小桥断裂结合的有利部位,施工了地热钻孔,取得了良好的地热水找矿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紫云县狗场 碳酸盐岩—碎屑岩沉积建造 构造应力作用 地热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