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南低凸起西段构造成因机制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吕丁友 侯东梅 +2 位作者 杨庆红 彭文绪 牛洪彬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9-233,共5页
SN向伸展构造系统和NNE向右旋走滑构造系统的长期交互作用,控制了渤海海域渤南低凸起西段深浅层(古近系和新近系)构造圈闭的形成:深层圈闭是渐新世走滑断层挤压反转形成,提出了"剪刀式"反转模式;浅层圈闭是新构造运动诱发的... SN向伸展构造系统和NNE向右旋走滑构造系统的长期交互作用,控制了渤海海域渤南低凸起西段深浅层(古近系和新近系)构造圈闭的形成:深层圈闭是渐新世走滑断层挤压反转形成,提出了"剪刀式"反转模式;浅层圈闭是新构造运动诱发的渤南低凸起西段南边界大断层产生拉分伸展运动的产物。走滑断层在深浅层圈闭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建设性作用。分析了研究区新近系油气成藏规律,强调"Y"字型伴生断层对油气分布范围的控制作用,提出了"纺锤体式"油气分布模式;指出走滑断层与边界断层或深大断层结合部位易引起地层褶皱变形形成圈闭,这也是油气运移的活跃部位,在今后的勘探工作中应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南低凸起西段 构造成因机制 油气成藏规律“剪刀式”反转模式 “纺锤体式”油气分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冲推覆构造的研究类型和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罗碧华 秦启荣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5期263-265,共3页
本文概述了逆冲推覆构造对油气的影响,组合类型,构造成因机制,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和台阶式逆冲推覆构造。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研究是造山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台阶式逆冲推覆构造结构是逆冲构造的基本型式。逆冲推覆构造是当今地... 本文概述了逆冲推覆构造对油气的影响,组合类型,构造成因机制,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和台阶式逆冲推覆构造。造山带逆冲推覆构造研究是造山带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台阶式逆冲推覆构造结构是逆冲构造的基本型式。逆冲推覆构造是当今地质学中最具活力的研究之一,它是碰撞造山带的基本构造类型;是认识岩石圈板块构造演化及其他地球动力学的窗口;是寻找能源矿产的关键,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成因机制 造山带 台阶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兰三角洲地区构造特征及其成藏控制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马良涛 王居峰 +1 位作者 牛嘉玉 郑求根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7-873,927,共8页
巴兰三角洲地区位于西北婆罗洲活动大陆边缘,其构造格局具有南北分带的特征,即北部挤压应力下叠瓦状逆冲推覆带、中部拉张应力下伸展沉降带、南部压扭作用下挤压反转带。与位于被动大陆边缘三角洲发育的地区不同,其北部三角洲前端收缩... 巴兰三角洲地区位于西北婆罗洲活动大陆边缘,其构造格局具有南北分带的特征,即北部挤压应力下叠瓦状逆冲推覆带、中部拉张应力下伸展沉降带、南部压扭作用下挤压反转带。与位于被动大陆边缘三角洲发育的地区不同,其北部三角洲前端收缩量大于中部三角洲末端伸展量的1.8%左右,而这无法用理想的被动大陆边缘三角洲体模型来进行解释。在研究区区域构造背景、应力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这种现象是区域压应力远距离效应与三角洲发育过程重力驱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受构造南北分带的影响,研究区发育的上部、中部和下部油气成藏组合分布于不同构造带内;各构造带不同应力背景形成了各自内部独特的构造圈闭类型,而作为油气运移通道的长期继承性发育的断层则控制了研究区内油气的垂向运移。这些研究结果对巴兰三角洲地区油气地质研究、油气勘探部署及优选有利勘探新领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兰三角洲 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 油气成藏组合 成藏控制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