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近纪以来中国构造演化特征与天然气田的分布格局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庭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03-416,共14页
中国地处三大板块间的三角地带 ,是世界上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活跃地区之一 ,与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相关的主要特征是 :(1)在西部 ,古老造山带的重新活跃 ,在其前缘形成前陆盆地及逆冲构造 ,新近纪以来的急剧沉降、快速沉积 ,促进了深部... 中国地处三大板块间的三角地带 ,是世界上新近纪以来构造运动活跃地区之一 ,与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相关的主要特征是 :(1)在西部 ,古老造山带的重新活跃 ,在其前缘形成前陆盆地及逆冲构造 ,新近纪以来的急剧沉降、快速沉积 ,促进了深部源岩有机质的演化进程 ,也为生物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2 )多期次的构造热事件及高热流值促进了有机质的快速演化、成藏 ,以及异常高压及泥拱等特殊构造的形成 ;(3)多期次构造运动为油气的快速运聚、幕式充注成藏提供了优质输导系统 ,为超晚期快速成藏提供了储聚场所 ;(4 )大断裂、岩浆及深部热流体的活动 ,不仅促进有机成因油气藏的形成 ,也是无机成因气的主要释放和聚集时期。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特征在西部影响最广泛 ,也最深刻 ,形成的前陆盆地是中国重要天然气聚集区之一 ,是这些盆地本部气藏最终形成、定型时期 ,并在造山带内形成了近百个小型断陷盆地 ,形成了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在中部 ,是四川盆地所有气田最终的形成、定型时期 ;在鄂尔多斯盆地促进了靖边至乌审旗地区天然气进一步富集。在东部 ,渤海海域形成一批大中型油气田 ,促进了其他盆地 (坳陷 )不同成因气藏的形成 ;在近海海域 ,既促进了有机成因气藏快速形成 ,也促进了无机成因非烃气藏以及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新近纪以来 构造演化特征 天然气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四平市石岭镇榆树林村-放牛沟村剖面登娄库组构造演化特征
2
作者 柳成志 胡微 林荣达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6期6420-6423,共4页
实测剖面地处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石岭镇境内,位于距四平市区约30 km的303国道两侧。通过对该剖面登娄库组野外露头的精细测量和细致研究,对其构造样式和动力学机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共识别出39条各类断层和多种类型的褶皱,其中断层... 实测剖面地处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石岭镇境内,位于距四平市区约30 km的303国道两侧。通过对该剖面登娄库组野外露头的精细测量和细致研究,对其构造样式和动力学机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共识别出39条各类断层和多种类型的褶皱,其中断层以小型逆断层为主,少数为走滑断层,走向均为NNE向和SWW向,这与依兰-伊通断裂带走向大致相同。通过对剖面内各断层、断层组合及褶皱形态的综合研究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得出该剖面登娄库组构造运动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运动方向变化的影响,先后经历了早白垩世末期至晚白垩世早期(100Ma左右)左行走滑正断层运动和早第三纪右行走滑逆断层运动两个期次的构造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伊通断裂带 区域构造背景 动力学机制 构造期次 构造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汤原断陷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3
作者 尚育秋 张晓东 《低渗透油气田》 2002年第2期9-11,共3页
本文通过对汤原断陷区域构造、沉积环境的分析,确定了盆地形成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并通过断陷内构造分析,认为盆地经受过两次不同性质的拉张作用,即:早期的裂谷式伸展拉张作用,晚期的走滑伸展拉张作用。其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裂谷... 本文通过对汤原断陷区域构造、沉积环境的分析,确定了盆地形成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并通过断陷内构造分析,认为盆地经受过两次不同性质的拉张作用,即:早期的裂谷式伸展拉张作用,晚期的走滑伸展拉张作用。其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裂谷期演化阶段:走滑断陷演化阶段;构造反转演化阶段。在此基础上,对断陷的含油气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原断陷盆地 断层 生储盖组合 构造演化特征 含油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门1区块Amakeen 2号圈闭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4
作者 方涛 刘宏宇 陈宪和 《小型油气藏》 2006年第4期9-14,共6页
利用古构造图恢复和平衡剖面回剥方法,对Amakeen 2号圈闹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圈闭是前寒武系基底隆起上继承性发育形成的一个背斜型圈闭,发育于休库拉组沉积末期,成长于密穆组、菜穆组、萨巴塔因组和内法组沉... 利用古构造图恢复和平衡剖面回剥方法,对Amakeen 2号圈闹的构造及其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圈闭是前寒武系基底隆起上继承性发育形成的一个背斜型圈闭,发育于休库拉组沉积末期,成长于密穆组、菜穆组、萨巴塔因组和内法组沉积时期,经过内法组沉积末期的断层改造,定型于萨尔组沉积末期。早于也门1区块大规模的生排烃期,处于油气运移的有利位置上,说明圈闭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配套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也门1区块 Amakeen 2号圈闭 构造演化特征 构造 平衡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缘构造演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文红 《内江科技》 2014年第12期60-61,共2页
在充分收集区域资料和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钻/录/测、重磁电震、区域速度等资料,对准东的构造演化进行了初步分析,将准东地区构造演化划分为7个主要阶段。
关键词 构造演化特征 野外露头 石钱滩 哈萨克斯坦板块 博格达山 晚石炭世 西伯利亚板块 前陆盆地 演化阶段 构造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北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忠正 唐大卿 +6 位作者 沙旭光 沈向存 罗少辉 董科良 古再丽努尔·艾尔肯 王玮龙 伍亮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32,共13页
为系统揭示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北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演化,通过对该区大连片三维地震工区精细构造解析和相干体等分析,并结合区域动力背景,系统论述了该区的断裂构造类型、几何学特征、差异活动机制及其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 为系统揭示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中北部地区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演化,通过对该区大连片三维地震工区精细构造解析和相干体等分析,并结合区域动力背景,系统论述了该区的断裂构造类型、几何学特征、差异活动机制及其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塔中隆起中北部发育了4类7期断裂构造,其中逆冲断裂和走滑断裂尤其发育。平面上北西向弧形逆冲断裂与北东向、北西向及南北向走滑断裂相互交切与耦合;垂向上断裂分层差异活动特征明显,下奥陶统及其以下地层,断裂发育数量多且以线形为主,中奥陶统-中下泥盆统多呈雁列式,上泥盆统-二叠系仅在塔中Ⅱ号断裂带、顺北5号断裂带西南端等地区发育少量断裂。研究区断裂活动受多期、多方向不同性质应力场所控制,经历了极其复杂的演化历史:加里东早期以塔中Ⅱ号断裂带等少量北倾正断层活动为主;加里东中期Ⅰ幕断裂活动强烈,表现为逆冲断裂与走滑断裂协同演化和相互耦合特征,走滑断裂对逆冲断裂的切割或限制作用明显;加里东中期Ⅲ幕断裂活动基本继承了加里东中期Ⅰ幕的构造格局,但在工区北部的顺北4号、5号等断裂带张扭性断裂活动特征显著;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部分断裂发生继承性活动且张扭断裂发育范围进一步向南扩大;印支-燕山期,仅有少数断裂发生继承性活动;喜山期该区构造比较稳定,早期形成的复杂断裂构造进入深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冲断裂 走滑断裂 张扭性断裂 构造特征演化 塔中隆起中北部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褶皱-冲断带前缘盐层厚度对滑脱褶皱构造特征及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唐鹏程 饶刚 +1 位作者 李世琴 汪仁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2-327,共16页
库车褶皱-冲断带前缘发育一系列滑脱褶皱,虽然卷入变形的新生代地层及底部滑脱层(古近系盐层)相同,但滑脱褶皱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存在显著差异。文中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以及钻井资料和高品质二维地震反射剖面解析,以南喀背斜和米斯坎塔... 库车褶皱-冲断带前缘发育一系列滑脱褶皱,虽然卷入变形的新生代地层及底部滑脱层(古近系盐层)相同,但滑脱褶皱的构造特征及演化存在显著差异。文中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以及钻井资料和高品质二维地震反射剖面解析,以南喀背斜和米斯坎塔克背斜为例,估算出盐层初始厚度,并讨论其对于滑脱褶皱样式及其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喀背斜和米斯坎塔克背斜下伏盐层初始厚度不同,估算出前者厚度介于0.1~0.5km,主要为0.1~0.3km,而后者却大约为1.0km。与此同时,南喀背斜和米斯坎塔克背斜均表现出分段差异变形特征。南喀背斜为低缓的滑脱褶皱,其东段隐伏地下,变形方式为褶皱作用;而西段出露地表,背斜核部发育隐伏的逆冲断层,变形方式为褶皱作用和断层作用。背斜西段平均隆升速率大于东段,导致西段隆升出露地表。米斯坎塔克背斜表现为大规模滑脱褶皱,根据变形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3段,东段背斜倾向北,盐岩在其核部及北翼下方聚集加厚;而中—西段背斜倾向南,其中中段背斜核部位置盐岩聚集加厚,两翼下伏盐岩减薄甚至形成盐焊接。而在西段背斜呈箱状,两翼下方盐岩厚度至少为1.0km。笔者总结出库车褶皱-冲断带前缘发育的7种滑脱褶皱变形样式,通过构造分析得出,研究区滑脱褶皱的变形主要受盐层厚度、构造缩短量及盐岩流动变形共同控制,其中盐层厚度起主导作用,控制了滑脱褶皱的发育位置,并影响了滑脱褶皱的变形样式。研究结果将为其他褶皱-冲断带中滑脱褶皱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特别是在缺少高品质地震资料,或者构造变形强烈、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层厚度 盐岩流动变形 滑脱褶皱 构造特征演化 库车褶皱-冲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南部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及区域成藏模式
8
作者 骆帅兵 张莉 +3 位作者 王笑雪 余秋华 雷振宇 帅庆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128,共13页
南安盆地是南海南部重要的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深入分析其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对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开展盆地二维地震资料解释,识别出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5个主要的二级层序界面和4套地震层序。在层序地层... 南安盆地是南海南部重要的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深入分析其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对盆地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开展盆地二维地震资料解释,识别出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5个主要的二级层序界面和4套地震层序。在层序地层格架下,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识别出南安盆地楔形、S型(丘状)等5类地震相类型;砂包泥岩、砂泥岩互层等7类地震岩相类型以及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等8类主要沉积相。综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南安盆地新生代以来主要分为4个阶段:初始裂陷阶段、主裂陷阶段、断拗转换阶段和拗陷热沉降阶段。其中,中中新世以前为盆地裂陷阶段,发育陆源碎屑沉积,早期为湖相沉积,晚期为滨浅海相沉积;中中新世以后为拗陷阶段,发育陆源碎屑沉积和碳酸盐岩沉积。通过油气成藏模式研究,南安盆地烃源岩发育且品质较好,有利储集相带纵向厚度大且横向范围广,区域盖层覆盖整个盆地,并形成了早期的自生自储和晚期的下生上储两类油气成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震相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成藏模式 南安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边缘海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伟 何家雄 +2 位作者 颜文 张景茹 李晓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3,共15页
中国边缘海盆地处在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新生代最活跃区域,其中,南部边缘海盆地尚受南海裂解扩张作用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形成了具有断拗双层结构不同类型伸展型或伸展、走滑、挤压复合型盆地,沉积充填了... 中国边缘海盆地处在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新生代最活跃区域,其中,南部边缘海盆地尚受南海裂解扩张作用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形成了具有断拗双层结构不同类型伸展型或伸展、走滑、挤压复合型盆地,沉积充填了古近纪断陷裂谷早期中深湖相地层及其烃源岩、古近纪断陷晚期煤系地层及烃源岩、新近纪拗陷期海相地层及其烃源岩,为油气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受区域地质背景影响,边缘海盆地地壳性质及厚度从陆缘区到深海洋盆区具有逐渐递变的特点;盆地沉降沉积中心亦逐渐向深海洋盆迁移,导致其大地热流及地热场向洋盆区逐渐升高增强,加之与晚期新构造运动和烃源供给系统时空上的相互耦合配置,最终控制了边缘海盆地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海盆地 区域地质背景 构造演化特征 主裂谷期烃源岩 油气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学娟 张雷 +2 位作者 杨倩 卢双舫 杨志如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2-1175,共14页
为明确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与构造演化的耦合关系,本文利用古龙地区的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等资料,通过古龙地区登娄库组的构造演化特征、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特征综合研究,对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构造演化对沉积充填特征的... 为明确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与构造演化的耦合关系,本文利用古龙地区的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等资料,通过古龙地区登娄库组的构造演化特征、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特征综合研究,对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构造演化对沉积充填特征的控制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龙地区登娄库组沉积时期为断坳转换期,可进一步划分为断陷盆地萎缩阶段早期和晚期、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早期和晚期4个构造演化阶段,分别对应4个三级层序(Sq1-Sq4);古龙地区登娄库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河流相、辫状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湖泊沉积等沉积体系;登娄库组构造演化控制着沉积充填演化,各构造演化阶段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及沉积演化模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即沉积充填特征与构造演化过程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具体表现为:断陷盆地萎缩阶段早期(Sq1)和晚期(Sq2)下部地层受断陷作用控制,沉积充填特征符合陆相断陷湖盆沉积演化模式;断陷盆地萎缩阶段晚期(Sq2)上部、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早期(Sq3)和晚期(Sq4)地层具有坳陷层序地层特征,其中萎缩阶段晚期(Sq2)上部和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早期(Sq3)属于坳陷盆地"河流—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坳陷盆地孕育阶段晚期(Sq4)发育干旱背景下的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古龙地区 登娄库组 构造演化沉积特征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构造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波 胡志伟 +1 位作者 李果营 杨海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9,共8页
根据钻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利用斜坡坡度值动态演化和地震反射结构等分析方法,对渤海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结构特征、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进行了分析。受区域伸展-走滑复合应力驱动及重力不均衡沉降影响,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古近纪经历... 根据钻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利用斜坡坡度值动态演化和地震反射结构等分析方法,对渤海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结构特征、构造演化及油气成藏进行了分析。受区域伸展-走滑复合应力驱动及重力不均衡沉降影响,莱州湾凹陷南部斜坡带古近纪经历了4期构造抬升而形成现今高角度翘倾型斜坡,结构上具有明显的东西分段和南北分带的特征。南部斜坡带不同位置发育的圈闭类型不同,多期构造抬升控制了断裂发育和砂体展布,断裂、骨架砂体和构造不整合面形成了复式油气输导网络。南部斜坡带具有内外分带、差异富集的油气成藏特征,其中斜坡内带为断裂垂向输导近源充注的自生自储型成藏模式,斜坡外带为不整合面+砂体横向运移、断裂调节分配的远源下生上储型成藏模式。斜坡外带断裂发育,油气运移通畅,油藏埋深更浅,成藏层系更加丰富,是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倾型斜坡带 结构特征 构造演化特征 油气成藏规律 南部斜坡带 莱州湾凹陷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桥低斜坡区沙三段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4年第6期10-13,共4页
板桥斜坡区位于沧县隆起东南侧,是夹持于沧东断裂和滨海断裂系之间的大型旋转掀斜斜坡,以大张坨断层为界,其上升盘为板桥高斜坡区,下降盘为板桥低斜坡区。从构造演化特征、沉积特征以及烃源岩条件等方面对板桥低斜坡区沙三段(Es3)储... 板桥斜坡区位于沧县隆起东南侧,是夹持于沧东断裂和滨海断裂系之间的大型旋转掀斜斜坡,以大张坨断层为界,其上升盘为板桥高斜坡区,下降盘为板桥低斜坡区。从构造演化特征、沉积特征以及烃源岩条件等方面对板桥低斜坡区沙三段(Es3)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Es3早期断裂不控制砂体的沉积,晚期控制 Es13油组的沉积;Es3沉积时期,多期砂体受物源体系、沉积古背景和沉积旋回的控制,平面上交互沉积,纵向上叠置发育,造就了富泥富砂的沉积格局,为岩性地层油气成藏提供储集空间;板桥低斜坡区Es3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高、演化程度高,为主力优质烃源岩;板桥低斜坡区Es3储层形成“凹~断~坡~隆”的油气成藏模式,Es13油组下部-Es33油组为自生自储的超压气藏;板桥低斜坡区东部砂体带可以作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低斜坡区 沙三段 (Es3 ) 构造演化特征 沉积特征 油气源条件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非特提斯域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赫鹏飞 周航辉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8年第8期73-77,共5页
北非特提斯域即现今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广阔区域,为冈瓦纳大陆北面与欧亚大陆的南边的宽阔中生代海相沉积带。该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其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特提斯洋演化过程密切相关,油气的生、储、盖条件和圈、运、保过程无不受到... 北非特提斯域即现今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广阔区域,为冈瓦纳大陆北面与欧亚大陆的南边的宽阔中生代海相沉积带。该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其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特提斯洋演化过程密切相关,油气的生、储、盖条件和圈、运、保过程无不受到新古特提斯洋的开裂、扩张、萎缩和闭合过程控制。对特提斯洋演化与北非油气成藏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认为受特提斯洋演化控制,北非地区构造演化经历了稳定陆块、抬升剥蚀、裂谷裂陷和反转隆升四个阶段;特提斯洋演化有利于北非地区烃源岩、区域盖层和含油构造发育;综合考虑勘探历史和剩余勘探潜力,认为北非西部地区未来的勘探工作应以"上山"(山间盆地)为重点,东部地区未来的勘探工作应向着"下水"(海盆)和"深层系"(古潜山)等领域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非 特提斯域 构造演化特征 油气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台东部北段中生代—新生代热隆与盖层地质构造的关系
14
作者 王士德 胡胜军 方邦德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5-31,共17页
对华北地台东部北段中生代以来,较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平演化构造特征有各种不同的认识。作者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根据区内不同阶段的地质构造演化特征、深部地质资料、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以及岩浆侵入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 对华北地台东部北段中生代以来,较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平演化构造特征有各种不同的认识。作者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根据区内不同阶段的地质构造演化特征、深部地质资料、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发育和分布特征、以及岩浆侵入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热隆对区内地质构造,特别是对盖层构造均演化和特征起着控制作用。洋中脊是大洋地壳中的高热能区,沿洋中脊形成热隆带,驱动洋壳向陆壳下面俯冲,与陆壳下部物质混合重熔成中酸性岩浆,构成高热能的活动核。这些岩浆又侵入到盖层中,同时,岩浆及围岩中的气体聚集在侵入体的顶部。因此,热隆是由侵入到盖层中的流动熔融体(岩浆)和气体构成。根据热隆构造不同部位的差异,作者提出了热隆构造的概念、模式,并将其划分为四个构造层次:1)隆核构造层;2)近隆构造层,3)中间构造层;4)外隆构造层。同时,总结了外隆构造层的各种断裂构造形式:1)滑落式断裂构造;①单式滑落断裂构造;②滑落式推覆构造;③复式滑落构造;2)逆冲式构造:①逆冲式断裂构造;②逆冲式推覆构造;③褶皱—逆冲推覆构造:3)滑落—逆冲式构造。作者还讨论了区内近东西向的伸展作用、北东向隆起带与断陷带内的构造差异和北东向较大规模推覆构造以及地堑构造与北东向热隆带的关系。作者认为,热隆对区内盖层构造、对某些内生矿田和外生矿田以及对古老片麻岩穹窿的成生分析都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层 构造 岩浆侵入活动 华北地台 断裂构造 中生代构造 构造演化特征 推覆构造 逆冲 中酸性岩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贝尔构造单元划分
15
作者 马晴 何向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年第21期37-38,共2页
构造单元划分是构造特征研究的基础,也是对研究区域整体认识的关键问题。贝尔—南贝尔的构造单元划分是在海塔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研究、一级和二级构造单元划分、贝尔—南贝尔构造工业拼图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构造区划,对贝尔—南贝尔形... 构造单元划分是构造特征研究的基础,也是对研究区域整体认识的关键问题。贝尔—南贝尔的构造单元划分是在海塔盆地构造演化特征研究、一级和二级构造单元划分、贝尔—南贝尔构造工业拼图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构造区划,对贝尔—南贝尔形成整体认识,并总结出构造单元划分的基本原则,为下一步勘探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 海塔盆地 构造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非坦桑尼亚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5
16
作者 汪立 屈红军 +1 位作者 张功成 赵冲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12期46-52,共7页
近几年,东非海岸坦桑尼亚盆地发现了14个大中型气田,使得坦桑尼亚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焦点。以收集到的盆地最新地质基础资料和油气田资料为依据,归纳总结该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含油气系统特征,预测其... 近几年,东非海岸坦桑尼亚盆地发现了14个大中型气田,使得坦桑尼亚成为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焦点。以收集到的盆地最新地质基础资料和油气田资料为依据,归纳总结该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分析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含油气系统特征,预测其勘探前景。研究认为,盆地发育3套烃源岩,主力烃源岩为中上侏罗统页岩、下白垩统三角洲相页岩和上白垩统海相页岩。主要储层是下白垩统河流三角洲砂岩以及上白垩统、古新统和渐新统的深水水道砂岩。潜在储层包括卡鲁群河流三角洲砂岩、中侏罗统砂岩和灰岩。盆地内具有优良盖层质量的黏土岩层序出现在整个侏罗系—新近系地层,形成了区域和层间盖层。陆上及浅水区以构造成藏组合为主;深水区以重力流砂体在陆坡形成的构造—地层成藏组合为主。勘探的目标应着重于白垩纪以来重力流砂砾沉积物及河道充填沉积物形成的斜坡扇和海底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桑尼亚盆地 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油气地质特征 勘探前景 深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地区侏罗系砂岩型铀矿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中波 黄志新 +2 位作者 郭强 张建军 辛秀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12-213,共2页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盆地,盆地内产出煤及石油,同时在盆地内也发育大量的铀矿化点。克拉玛依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扎伊尔山山前,克拉玛依-夏子街断阶带的上盘,克拉玛依单斜带上。该区侏罗系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始于上世纪五...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能源盆地,盆地内产出煤及石油,同时在盆地内也发育大量的铀矿化点。克拉玛依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扎伊尔山山前,克拉玛依-夏子街断阶带的上盘,克拉玛依单斜带上。该区侏罗系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是由新疆519大队开展的,并在该区发现了发育于侏罗系中的砂岩型铀矿化点—克拉玛依铀矿化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断阶带 氧化带 中下侏罗统 构造演化特征 喜山运动 成矿远景 岩性岩相 中侏罗统 乌尔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麻阳盆地深部结构的地球物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才见 贺华霖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6年第6期1089-1096,共8页
根据麻阳盆地的地质背景和密度分布特征,分析了该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结合以往地震资料的研究成果,从重力层面着重研究了麻阳重力高异常形成的机制,即结晶基底隆起与莫霍面抬升,并对麻阳重力高异常进行了半定量反演推断解释。根据有... 根据麻阳盆地的地质背景和密度分布特征,分析了该地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结合以往地震资料的研究成果,从重力层面着重研究了麻阳重力高异常形成的机制,即结晶基底隆起与莫霍面抬升,并对麻阳重力高异常进行了半定量反演推断解释。根据有关文献资料,概要总结了麻阳盆地构造演化的特征,初步探讨了麻阳盆地及其深部构造的控矿意义,提出了麻阳盆地寻找油气藏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阳盆地 重力高 结晶基底隆起 异常半定量反演 构造演化特征 控矿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边缘海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19
作者 张琼 邓亚梅 《中国石油石化》 2016年第S1期123-123,共1页
中国边缘海盆地处在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新生代最活跃区域,其中,南部边缘海盆地尚受南海裂解扩张作用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形成了具有断拗双层结构不同类型伸展型或伸展、走滑、挤压复合型盆地,沉积充填了... 中国边缘海盆地处在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新生代最活跃区域,其中,南部边缘海盆地尚受南海裂解扩张作用等多种因素的深刻影响,形成了具有断拗双层结构不同类型伸展型或伸展、走滑、挤压复合型盆地,沉积充填了古近纪断陷裂谷早期中深湖相地层及其烃源岩、古近纪断陷晚期煤系地层及烃源岩、新近纪拗陷期海相地层及其烃源岩,为油气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受区域地质背景影响,边缘海盆地地壳性质及厚度从陆缘区到深海洋盆区具有逐渐递变的特点;盆地沉降沉积中心亦逐渐向深海洋盆迁移,导致其大地热流及地热场向洋盆区逐渐升高增强,加之与晚期新构造运动和烃源供给系统时空上的相互耦合配置,最终控制了边缘海盆地油气分布富集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海盆地 区域地质背景 构造演化特征 主裂谷期烃源岩 油气富集规律
原文传递
多宝山矿集区成矿背景研究获新理论支撑
20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2年第4期497-497,共1页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松嫩地块及周缘关键区带深部地质调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该项目的实施,为分析我国北方东部大型矿集区的成矿背景提供了新的视野。“松嫩地块及周缘关键区带深部地质调查”项目,归属于“深部地...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公布了“松嫩地块及周缘关键区带深部地质调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该项目的实施,为分析我国北方东部大型矿集区的成矿背景提供了新的视野。“松嫩地块及周缘关键区带深部地质调查”项目,归属于“深部地质调查工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学院承担,项目周期为2019—2021年。项目主要目标任务是应用并发展浅—深联测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调查技术体系,获取高分辨的岩石圈精细结构、物理状态,探明松嫩地块周缘重要缝合带和重大边界断层的构造变形、构造年代学及构造演化特征,促进地球科学理论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调查局 成矿背景 深部地质 地球科学 松嫩地块 构造演化特征 构造年代学 边界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