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Va曲线监控偏移时间剖面构造畸变现象及其校正 被引量:3
1
作者 梁顺军 李金芝 +3 位作者 胡峰 刁永波 王中海 周跃宗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3-1015,共13页
如何提前预测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是否发生畸变现象及其畸变类型,进而判别深度剖面构造形态是否合理,是复杂构造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难点和重点。为此,提出一种监控时间偏移剖面上构造畸变现象的方法,以构造+层速度模型为基础,沿层提... 如何提前预测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是否发生畸变现象及其畸变类型,进而判别深度剖面构造形态是否合理,是复杂构造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难点和重点。为此,提出一种监控时间偏移剖面上构造畸变现象的方法,以构造+层速度模型为基础,沿层提取加权平均速度,得到沿层速度陷阱L-Va曲线(L代表层位;Va代表加权平均速度)。L-Va曲线形态主要有3种类型:①水平直线,揭示沿层没有发生速度陷阱,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未发生畸变;②下凹曲线,揭示沿层产生“速度下拉效应”的速度陷阱,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发生“向斜型”畸变;③上凸曲线,揭示沿层产生“速度上拉效应”的速度陷阱,时间偏移剖面构造形态发生“背斜型”畸变。观测L-Va曲线变化趋势和几何形态,可判断时间偏移剖面目标层构造形态畸变程度、背斜高点漂离方向和距离,有利于指导变速时深转换和叠前深度偏移时克服速度陷阱,对时间偏移剖面构造畸变现象进行有效校正,判定深度剖面构造形态的合理性,提高构造圈闭落实精度。一般地,同一个勘探区域和同一个构造带的地层、构造特征和层速度结构基本相同,因此,有井约束构造+层速度模型实例分析得到的认识,可以推广到无井约束的构造+层速度模型,从而监控无井约束偏移时间剖面构造畸变现象。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可以满足山地复杂构造油气勘探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模型 沿层L-Va曲线 偏移时间剖面 构造畸变 时深转换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砂岩不均匀展布引起的构造畸变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明 何叶 +2 位作者 周江江 贾培蒙 吕华星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60-1368,共9页
在油气勘探圈闭落实过程中,准确认知地层速度的变化规律是落实圈闭的关键,尤其是地层横向速度发生剧烈变化时,构造形态发生畸变,圈闭落实难度随之增大。引起地层速度横向剧烈变化的因素较多,如灰岩或灰质胶结作用、岩浆侵入和盐丘侵入等... 在油气勘探圈闭落实过程中,准确认知地层速度的变化规律是落实圈闭的关键,尤其是地层横向速度发生剧烈变化时,构造形态发生畸变,圈闭落实难度随之增大。引起地层速度横向剧烈变化的因素较多,如灰岩或灰质胶结作用、岩浆侵入和盐丘侵入等,而本文研究的是由于砾砂岩不均匀展布引起的构造畸变问题。以西江凹陷北侧的西江26构造带为研究区,从井-震结合出发,通过岩石物理分析、古地貌研究和地震正演模拟等综合研究,得出以下认识:1)砾砂岩具有纵波速度低、密度低、厚度大的特点,本区独特的“拦沙坝”地形对水流携带的泥沙粒径具有分选作用,进而导致大颗粒的砾砂岩在空间上不均匀分布,引起地层速度横向变化剧烈,造成构造畸变;2)通过砾砂岩与砂岩替换的地震正演模拟分析,研究区砾砂岩局部发育造成的深度误差能够达到64 m,构造畸变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凹陷 砾砂岩 速度异常 构造畸变 拦沙坝 地震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畸变条件下低幅构造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黎 汪生好 +4 位作者 侯凯 徐超 刘南 王要森 董政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9年第5期368-375,共8页
针对南海东部油田低幅构造存在的畸变问题,包括浅层气、断层阴影、局部含钙导致的横向变速问题等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模型正演,落实浅层气和断层对地震反射的影响;通过地质统计学反演,精细合理定量的描述钙质分布,并用反演的... 针对南海东部油田低幅构造存在的畸变问题,包括浅层气、断层阴影、局部含钙导致的横向变速问题等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模型正演,落实浅层气和断层对地震反射的影响;通过地质统计学反演,精细合理定量的描述钙质分布,并用反演的阻抗体转换成速度体进行时深转换以消除地层含钙的影响;以上技术手段有效的解决了低幅构造畸变的问题,在其它油气田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幅度构造 构造畸变 浅层气 地质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井条件下低缓畸变构造精细研究及油气勘探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汪生好 李黎 +4 位作者 蒋玉婷 杨小江 王要森 刘振 赵红娟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3-69,共7页
南海东部地区生产油田构造多为受断层阴影影响的低缓构造,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上拉或下拉畸变。对于较大幅度的畸变,可以通过改进地震采集方式、处理技术、解释成图技术予以部分消除;但对于小尺度的畸变,因研究人员不易识别或者主观上觉... 南海东部地区生产油田构造多为受断层阴影影响的低缓构造,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上拉或下拉畸变。对于较大幅度的畸变,可以通过改进地震采集方式、处理技术、解释成图技术予以部分消除;但对于小尺度的畸变,因研究人员不易识别或者主观上觉得畸变小而忽略其存在,给油田构造和储量的认识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影响油田总体开发方案的设计。为此,以HA/HB油田为例,从构造成图的各个环节进行回顾分析,认为探井位置上拉畸变的构造可能存在一定的外围储量潜力;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趋势面约束校正的方法,有效恢复了构造真实形态。油田勘探开发的实践表明,该方法有效提高了构造预测精度,成功指导了评价井的设计和实施,对类似地质条件下油气田的构造研究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缓构造 断层阴影 构造畸变 趋势面校正 构造成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构造形态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思路——以准噶尔盆地泉1井区三维地震资料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郑鸿明 刘宜文 +4 位作者 蒋琳 彭立 王政 姚茂敏 常玉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8,113,共8页
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往往由于处理中时深转换速度难以准确获得等原因而导致构造形态畸变,圈闭难以落实。结合理论模型,从影响构造成图精度的基准面静校正和时深转换速度入手,详细剖析了复杂地表静校正方法带来的误差,分析了静校正后的地... 复杂地区的地震勘探往往由于处理中时深转换速度难以准确获得等原因而导致构造形态畸变,圈闭难以落实。结合理论模型,从影响构造成图精度的基准面静校正和时深转换速度入手,详细剖析了复杂地表静校正方法带来的误差,分析了静校正后的地震波场并不等效于在给定基准面上激发的地震波场以及造成时距关系产生畸变而影响地震速度精度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复杂构造带来的地震速度偏差导致构造形态畸变的原因,同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形态畸变 基准面静校正 时深转换速度 构造成图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正演在断层阴影带内构造研究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南 李熙盛 +1 位作者 侯月明 董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74,共10页
陆丰A构造为发育在古隆起背景上的断块构造,由南、北两条断层夹持,位于断层的上升盘,其主块处于两条断层组成的断层阴影带内部,在断层阴影带内地震剖面呈现"上拉"和"下陷"的反射畸变,使得构造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 陆丰A构造为发育在古隆起背景上的断块构造,由南、北两条断层夹持,位于断层的上升盘,其主块处于两条断层组成的断层阴影带内部,在断层阴影带内地震剖面呈现"上拉"和"下陷"的反射畸变,使得构造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用正演的手段对构造畸变进行恢复。为此,建立了一系列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尝试恢复真实地下构造。分析认为,造成断层阴影区构造畸变的根本原因是断层两盘的速度变化,断距、倾角是影响下伏地层地震反射的主要控制因素。最后,通过研究模型正演结果及实钻井资料,找出了构造畸变的规律,恢复了陆丰A油田ZJ1A层顶面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正演 断层阴影 构造畸变 断距 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震时深转换技术在低幅度构造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梁卫 李熙盛 +1 位作者 罗东红 侯月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4,71,共5页
以珠江口盆地陆丰油区A油田为例,通过模型正演分析了引起地震波传播非对称走时的主要原因,进而通过层速度求取、平均速度求取、速度宏观趋势校正与实钻资料剩余误差校正等步骤,建立了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时深转换关系,得到了精度较高的... 以珠江口盆地陆丰油区A油田为例,通过模型正演分析了引起地震波传播非对称走时的主要原因,进而通过层速度求取、平均速度求取、速度宏观趋势校正与实钻资料剩余误差校正等步骤,建立了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时深转换关系,得到了精度较高的构造图,从而减小了实钻深度与预测深度的误差,有力支持了该油田调整项目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幅度构造 非对称走时 构造畸变 速度分析 井震时深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低速体对地震构造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春琴 陈杲 唐文榜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056-1060,1066,共6页
地层上部、低降速带之下存在的低速异常体,称之为隐蔽低速体。当其厚度和横向尺度较大时,将会使地震波旅行时发生较大的变化。隐蔽低速体由于处于低、降速带之下,一般静校正处理对其产生的地震波走时延迟的校正往往缺失,因而这种旅行时... 地层上部、低降速带之下存在的低速异常体,称之为隐蔽低速体。当其厚度和横向尺度较大时,将会使地震波旅行时发生较大的变化。隐蔽低速体由于处于低、降速带之下,一般静校正处理对其产生的地震波走时延迟的校正往往缺失,因而这种旅行时的变化将会使地下反射同相轴的形态发生变化,即构造形态发生变化。分析发现,隐蔽低速体对反射波形态的改变应该属于静态时差影响的范畴,但是,由于其对不同深度反射波形态的改变是不完全相同的,往往被误认为地下构造形态发生了变化。若不对其正确地处理,得到的地震构造图将会失真,给勘探部署带来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速度体 构造形态畸变 静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地震勘探技术在海上气田构造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绪宣 张树林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9年第5期377-380,共4页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的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和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 莺歌海盆地是南海北部大陆架重要的含气盆地,盆地中央沉降速度快且欠压实,局部构造发育,该盆地中央泥拱带浅层气很发育,加之深部热流体的影响,导致纵波剖面上出现模糊区和构造形态畸变(同相轴下拉),严重影响了勘探效果,由于转换波传播受气的影响远远小于纵波,故在转换波剖面上不存在模糊区,也不会出现构造形态畸变,因此,多波地震技术不仅可用于烃类检测,而且可用于构造的准确成像,这对气田的勘探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地震勘探技术 海上气田 构造成像 应用 莺歌海盆地 地震模糊区 构造形态畸变 转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阴影识别技术研究及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祖银 张霞 +2 位作者 邓海东 彭军 张亮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1年第5期579-583,共5页
断层阴影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的成像畸变直接影响到构造落实、储量评估、井位部署等,因此正确认识断层阴影现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断层阴影的研究多局限于对构造形态的研究,却忽视了振幅能量的变化规律分析。基于此,这里采用正演模拟... 断层阴影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的成像畸变直接影响到构造落实、储量评估、井位部署等,因此正确认识断层阴影现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断层阴影的研究多局限于对构造形态的研究,却忽视了振幅能量的变化规律分析。基于此,这里采用正演模拟技术,从构造形态和振幅能量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断层阴影的识别技术体系。该研究方法在涠洲W油田储量研究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该技术对断层阴影的识别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阴影 正演模拟 振幅能量 构造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复杂断块井位目标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徐敏 杨晓 +2 位作者 王静 游浩 王兰英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78,共6页
川东地区云安厂构造带断块发育,构造狭窄,钻井揭示实际地层的构造轴线与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通过使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建立精准的速度—深度模型,优选合理的偏移孔径,对该区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叠前深度偏... 川东地区云安厂构造带断块发育,构造狭窄,钻井揭示实际地层的构造轴线与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通过使用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建立精准的速度—深度模型,优选合理的偏移孔径,对该区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叠前深度偏移剖面上构造形态特征明显,大断层边界清晰,断点位置准确可靠,大大提高了目的层的成像精度。利用钻井和测井资料对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深度进行精细的标定和校正,根据叠前深度偏移成果修改构造图件,据此指导钻井下一步的钻探目标。调整目标后的钻井结果与叠前深度偏移构造要素相吻合,为后续的井位目标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构造 层速度 叠前深度偏移 速度—深度模型 构造形态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