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氏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范志勇 吴山 +3 位作者 赖淑华 郭汝松 赵家友 林应强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推拿与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所致咔哒声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72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林氏正骨推拿治疗的观察组36例,运用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的对照组36例。结果:治疗1次后即时镇晕率观察组91...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推拿与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所致咔哒声与即时镇晕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72例颈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林氏正骨推拿治疗的观察组36例,运用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的对照组36例。结果:治疗1次后即时镇晕率观察组91.7%,对照组为75.0%,2组比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推拿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推拿所致咔哒声响与即时镇晕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氏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即时疗效优于传统颈椎旋转手法治疗,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的即时镇晕疗效与咔哒声响之间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林氏正骨推拿 咔哒声响 即时镇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引起下肢麻痹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山 李振宝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由骶髂关节紊乱引起下肢麻痹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进行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每隔2天治疗1次,共治疗4次,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治愈25例,显效2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50....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由骶髂关节紊乱引起下肢麻痹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进行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每隔2天治疗1次,共治疗4次,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治愈25例,显效20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愈率50.0%,总有效率98.0%。结论: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引起的下肢痹痛疗效良好,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紊乱 下肢麻痹 林氏正骨推拿手法 按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手法的质量控制探讨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志勇 吴震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8-11,共4页
林氏正骨推拿流派在岭南地区是颇具影响力的中医学术流派,以正骨推拿治疗急慢性筋伤疾患见长。缺乏规范的手法质量控制是目前伤科流派传承及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缺点。从手法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林氏正骨推拿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林氏正... 林氏正骨推拿流派在岭南地区是颇具影响力的中医学术流派,以正骨推拿治疗急慢性筋伤疾患见长。缺乏规范的手法质量控制是目前伤科流派传承及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缺点。从手法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林氏正骨推拿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林氏正骨推拿传承发展中的核心因素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认为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诊疗体系有助于流派手法的不断传承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质量控制 林氏正骨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配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9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电针配合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常规手法治疗,两... 目的:观察应用电针配合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结合常规手法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JOA改善率为(68.76%±11.81%),高于对照组的(56.03%±7.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结合电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林氏正骨推拿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氏正骨推拿治疗青少年颈性眩晕的多中心临床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龙喜 冯丹 +2 位作者 胡朝耀 朱沛荣 卢龙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994-997,共4页
【目的】评价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对照试验,以颈性眩晕的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林氏手法组和常规手法组,每组各90例。林氏手法组给予林氏正骨推拿... 【目的】评价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对照试验,以颈性眩晕的青少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林氏手法组和常规手法组,每组各90例。林氏手法组给予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常规手法组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通过对比两种手法治疗前后患者的眩晕指数评分、风池穴压痛点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影像学表现(椎间隙宽度、棘突位移、生理曲度)的改变,从多方面评价手法治疗的有效性。【结果】(1)治疗后,林氏手法组和常规手法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85.56%,组间比较(秩和检验)显示林氏手法组的疗效优于常规手法组(P<0.05)。(2)与常规手法组比较,林氏手法组在改善眩晕指数评分、风池穴压痛点VAS评分的效果较好(P<0.05),且在影像学方面纠正椎间隙宽度、棘突位移、生理曲度改变的成功率也较高(P<0.05)。【结论】林氏正骨推拿手法缓解青少年颈性眩晕的症状疗效显著,纠正和改善颈椎影像学错位的成功率高,同时对局部肌肉压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氏正骨推拿手法 青少年颈性眩晕 多中心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散式冲击波结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龙喜 冯丹 +1 位作者 胡朝耀 卢龙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5期219-22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发散式冲击波结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观察组63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并比较两组的... 目的观察分析发散式冲击波结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对照试验(RCT)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给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观察组63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2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χ2=8.2277,P<0.05),两组治疗前下腰痛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及4周两组下腰痛JOA评分同治疗前都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VAS评分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散式冲击波(RSWT)结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创伤小,见效快,能够显著的提高JOA腰痛评分,降低疼痛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散式冲击波 林氏正骨推拿 痹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联合林氏正骨推拿对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礼彬 尹秋华 伍秀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20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银质针联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质针治疗,观察两组... 目的:探讨应用银质针联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0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林氏正骨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质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JOA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但观察组评分降低或提高幅度明显比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29/40)的优良率(P<0.05)。结论:针对颈源性肩周炎,应用银质针联合林氏正骨推拿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 林氏正骨推拿 颈源性肩周炎 临床疗效 肩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氏正骨推拿手法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5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生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1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林氏正骨推拿手法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疗效及影响.方法对诊疗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抽取21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105例、观察组10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牵引方案治疗,观... 目的探究分析林氏正骨推拿手法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的疗效及影响.方法对诊疗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予以抽取21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105例、观察组10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牵引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康复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评分(VAS)及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观察组所收治病例治疗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临床治疗,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更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氏正骨推拿手法康复治疗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腰椎功能,改善疼痛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开展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林氏正骨推拿手法 疗效 VAS ODI
原文传递
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思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乙忠 张喜娟 +1 位作者 邹震宇 范志勇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0期10-12,共3页
颈源性失眠是指由于颈部疾患引发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大脑的兴奋性增高,或椎动脉受压使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的睡眠障碍,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严重影响着现代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现代医学对颈源性失眠的治疗暂无特... 颈源性失眠是指由于颈部疾患引发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大脑的兴奋性增高,或椎动脉受压使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不深的睡眠障碍,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严重影响着现代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现代医学对颈源性失眠的治疗暂无特效药物和治疗手段。笔者根据在临床上运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现从中西医理论、颈椎解剖学及生物力学方面分析颈源性失眠的发病机制,以及通过对林氏正骨手法的理论、操作特点的分析,探讨运用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失眠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失眠 颈椎病 林氏正骨推拿 定点旋转扳法 筋骨平衡
原文传递
林氏分步三维正骨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德采 李漾 吴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359-2360,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林氏分步三维正骨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定前提的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治疗急性骶髂关节紊乱的力学特征参数研究
11
作者 林嘉杰 黄俊群 +3 位作者 赵家友 范志勇 吴山 李振宝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4期175-179,共5页
目的:将假设操作者输出力是适合的作为前提,研究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的手法力学特征与急性骶髂关节紊乱患者基本资料的关系,为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标准化、规范化、传承与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收集操作者采取下肢后... 目的:将假设操作者输出力是适合的作为前提,研究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的手法力学特征与急性骶髂关节紊乱患者基本资料的关系,为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标准化、规范化、传承与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收集操作者采取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治疗急性骶髂关节紊乱过程的力学数据,统计力学特征参数,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等基本资料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的基准预加载力应在120~150 N,基准最大发力值应在350~410 N,治疗男性患者的发力值较女性大,年龄与预加载力及最大发力值皆呈正相关,与BMI呈负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本试验以数据化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揭示了操作者发力与患者基本资料之间的部分关系,为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实验依据或力学依据,也提示了操作者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病程等不同情况相应调整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骶髂关节紊乱 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 林氏正骨推拿手法 力学特征参数 多元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