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贮藏方式对‘京白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晨辉
朱元娣
+5 位作者
仇占南
高同雨
张茹阳
李天忠
武雅娟
柴迪迪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57-165,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京白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旨在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香气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京白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旨在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香气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北京市门头沟4个‘京白梨’产区的果实在自然冷凉贮藏和冷库贮藏自然后熟的果实香气成分变化。【结果】‘京白梨’果实自然冷凉贮藏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可检测到29种香气成分,包括醛类、酯类、醇类、烷类、萜类以及其他类物质。果实冷藏130 d出库后自然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共检测到26种香气成分,以醛类占主要成分,其次是酯类和醇类。不同贮藏方式下在‘京白梨’果实中可检测到11种相对含量>1%的香气成分,包括己醛、(E)-2-己烯醛、丁酸甲酯、己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己酸乙酯、1-己醇、1-辛醇和α-法尼烯,其中己醛和(E)-2-己烯醛对香气的贡献值最大。果实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己醛、(E)-2-己烯醛、己酸甲酯、乙酸甲酯、丁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和1-辛醇均对香气的贡献值大。与自然冷凉贮藏相比,冷藏后果实的香气成分种类减少,己醛相对含量降低,(E)-2-己烯醛、1-己醇和α-法尼烯相对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京白梨’果实的香气成分以醛类物质为主,低温贮藏改变了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果实的己醛和(E)-2-己烯醛等主要香气成分可以作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选育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白梨’
果实香气成分
低温贮藏
自然后熟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Planch)果实香气成分及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
11
2
作者
董婧
刘永胜
唐维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7-314,共8页
为了解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不同品种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及其相关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模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
为了解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不同品种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及其相关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模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方法,分析6个品种(‘翠玉’、‘金桃’、‘金艳’、‘楚红’、‘东红’、‘西选2号’)成熟果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组成,并通过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cATs16)、脂氧合酶基因(AcLox2)和萜烯合酶基因(AcTPS1)在果实后熟过程中的表达量动态变化. 在6个检测猕猴桃品种中共鉴定了92种香气化合物. ‘翠玉’、‘金桃’、‘金艳’、‘楚红’、‘东红’、‘西选2号’猕猴桃品种分别有35、32、30、44、28、17种香气成分. ‘翠玉’、‘金桃’和‘金艳’中香气成分主要是酯类化合物,‘楚红’和‘东红’的香气成分分别以醛类和萜类为主,而‘西选二号’的香气成分由醛类和萜类组成. 随着猕猴桃果实的成熟度增加,AcATs16和AcLox2的表达量先增加后降低. AcATs16的表达量在‘翠玉’、‘金艳’中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在‘翠玉’和‘楚红’中AcLox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AcTPS1的表达量在‘金桃’、‘东红’、‘西选2号’果实后熟过程中逐渐升高,但在‘翠玉’、‘金艳’、‘楚红’中未见表达. 本研究表明猕猴桃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不同导致了香气的差异;AcATs16、AcLox2和AcTPS1在猕猴桃后熟过程中的差异表达与香气成分的合成密切相关;结果可为猕猴桃品种识别、果实质量评价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依据. (图1 表4 参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果实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
醇酰基转移酶
脂氧合酶
萜烯合酶
实时定量PCR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贮藏方式对‘京白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晨辉
朱元娣
仇占南
高同雨
张茹阳
李天忠
武雅娟
柴迪迪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北京市门头沟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57-165,共9页
基金
北京市门头沟区科委项目(201505510110634)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京白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旨在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香气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北京市门头沟4个‘京白梨’产区的果实在自然冷凉贮藏和冷库贮藏自然后熟的果实香气成分变化。【结果】‘京白梨’果实自然冷凉贮藏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可检测到29种香气成分,包括醛类、酯类、醇类、烷类、萜类以及其他类物质。果实冷藏130 d出库后自然后熟至最佳风味期时,共检测到26种香气成分,以醛类占主要成分,其次是酯类和醇类。不同贮藏方式下在‘京白梨’果实中可检测到11种相对含量>1%的香气成分,包括己醛、(E)-2-己烯醛、丁酸甲酯、己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己酸乙酯、1-己醇、1-辛醇和α-法尼烯,其中己醛和(E)-2-己烯醛对香气的贡献值最大。果实香气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贮藏条件下果实的己醛、(E)-2-己烯醛、己酸甲酯、乙酸甲酯、丁酸甲酯、乙酸己酯、乙酸丁酯和1-辛醇均对香气的贡献值大。与自然冷凉贮藏相比,冷藏后果实的香气成分种类减少,己醛相对含量降低,(E)-2-己烯醛、1-己醇和α-法尼烯相对含量均显著升高。【结论】‘京白梨’果实的香气成分以醛类物质为主,低温贮藏改变了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果实的己醛和(E)-2-己烯醛等主要香气成分可以作为‘京白梨’品质评价和选育的指标。
关键词
'京白梨’
果实香气成分
低温贮藏
自然后熟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Keywords
Pyrus ussuriensis Maxim
‘Jingbaili’
Aromatic components
Cold storage
Postharvest ripening
GC-MS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Planch)果实香气成分及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
11
2
作者
董婧
刘永胜
唐维
机构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7-31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157)资助~~
文摘
为了解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不同品种果实挥发性香气成分差异及其相关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模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方法,分析6个品种(‘翠玉’、‘金桃’、‘金艳’、‘楚红’、‘东红’、‘西选2号’)成熟果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组成,并通过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醇酰基转移酶基因(AcATs16)、脂氧合酶基因(AcLox2)和萜烯合酶基因(AcTPS1)在果实后熟过程中的表达量动态变化. 在6个检测猕猴桃品种中共鉴定了92种香气化合物. ‘翠玉’、‘金桃’、‘金艳’、‘楚红’、‘东红’、‘西选2号’猕猴桃品种分别有35、32、30、44、28、17种香气成分. ‘翠玉’、‘金桃’和‘金艳’中香气成分主要是酯类化合物,‘楚红’和‘东红’的香气成分分别以醛类和萜类为主,而‘西选二号’的香气成分由醛类和萜类组成. 随着猕猴桃果实的成熟度增加,AcATs16和AcLox2的表达量先增加后降低. AcATs16的表达量在‘翠玉’、‘金艳’中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在‘翠玉’和‘楚红’中AcLox2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AcTPS1的表达量在‘金桃’、‘东红’、‘西选2号’果实后熟过程中逐渐升高,但在‘翠玉’、‘金艳’、‘楚红’中未见表达. 本研究表明猕猴桃果实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不同导致了香气的差异;AcATs16、AcLox2和AcTPS1在猕猴桃后熟过程中的差异表达与香气成分的合成密切相关;结果可为猕猴桃品种识别、果实质量评价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依据. (图1 表4 参38)
关键词
中华猕猴桃
果实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
醇酰基转移酶
脂氧合酶
萜烯合酶
实时定量PCR
Keywords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fruit volatile component
HS-SPME/GC-MS
acyltransferases
lipoxygenase
terpene synthase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分类号
Q949.758.206 [生物学—植物学]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贮藏方式对‘京白梨’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
李晨辉
朱元娣
仇占南
高同雨
张茹阳
李天忠
武雅娟
柴迪迪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 Planch)果实香气成分及相关基因表达
董婧
刘永胜
唐维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