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橼酸钠抗凝联合透析液配方改良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兰洋 齐华林 +1 位作者 庄守纲 严海东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85-587,共3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抗凝联合透析液配方改良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入选61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均行CVVHD治疗,其中39例合并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患者(RCA组)给予4%枸橼酸钠抗凝和配方改良过的...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抗凝联合透析液配方改良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CVVHD)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入选61例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均行CVVHD治疗,其中39例合并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患者(RCA组)给予4%枸橼酸钠抗凝和配方改良过的碳酸氢钠透析液,持续补钙;22例无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患者行肝素抗凝(肝素组)。开始治疗时,根据患者的体重调整透析液流量、血流量、4%枸橼酸钠和氯化钙流量。记录患者动脉血气、外周血及透析器后游离钙离子浓度、血浆总钙浓度、管路和滤器的凝血情况和使用时间,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1例患者发生抽搐、痉挛等明显低钙血症的表现。RCA组的滤器使用时间为(74±42)h,显著长于肝素组的(32±26)h(P<0.01)。22例(56.4%)患者发生代谢性碱中毒,通过增加透析液流量250~500 mL/h,21例(95.5%)患者在48 h内达到酸碱平衡。结论枸橼酸钠抗凝联合血液透析液处方改良应用在AKI合并活动性或高危出血患者行CVVHD时,既不加重患者出血倾向,又能够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 透析液 高危出血倾向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冲洗对小鼠急性角膜化学伤眼表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白军强 赵世红 +2 位作者 秦海峰 顾操 孙伟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7,共6页
背景角膜化学性烧伤后即刻进行眼部冲洗是防止化学性物质进一步损伤眼组织的关键步骤,而理想的冲洗液才能有效地中和化学物质,改善患眼的预后。 目的评价自制的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枸橼酸-磷酸氢二钠-氯化钾缓冲液对小鼠急... 背景角膜化学性烧伤后即刻进行眼部冲洗是防止化学性物质进一步损伤眼组织的关键步骤,而理想的冲洗液才能有效地中和化学物质,改善患眼的预后。 目的评价自制的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枸橼酸-磷酸氢二钠-氯化钾缓冲液对小鼠急性角膜酸、碱烧伤的治疗效果。 方法配制pH值为7.4的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缓冲液1)和枸橼酸-磷酸氢二钠-氯化钾缓冲液(缓冲液2)。采用计算机取随机数方法将120只6~8周龄清洁级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酸烧伤模型组和碱烧伤模型组,分别用1 mol/L硫酸和0.15 mol/L氢氧化钠滤纸贴附于中央角膜制备急性角膜酸、碱烧伤模型,造模后即刻按照亚分组分别用40 ml缓冲液1、自来水、缓冲液2进行冲洗,未冲洗的模型鼠作为对照。分别于造模后和冲洗后3、7、14 d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按照角膜混浊程度进行评分,并观察各组小鼠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率、角膜新生血管和角膜溃疡发生率。 结果角膜酸烧伤后3、7和14 d,缓冲液1冲洗组、自来水冲洗组和缓冲液2冲洗组角膜混浊评分为1分的眼数均明显多于不冲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酸烧伤后3 d,缓冲液1冲洗组角膜混浊度为1分的眼数明显多于自来水冲洗组和缓冲液2冲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0,P=0.001; χ2=4.000,P=0.046);角膜酸烧伤后7 d,缓冲液1冲洗组角膜混浊度为1分的眼数明显多于自来水冲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00,P=0.014);角膜酸烧伤后14 d,缓冲液1冲洗组、自来水冲洗组和缓冲液2冲洗组不同角膜混浊评分的眼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碱烧伤后3、7、14 d,缓冲液1冲洗组、自来水冲洗组和缓冲液2冲洗组角膜混浊度评分为1分和2分的眼数均明显多于不冲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酸烧伤后7 d,缓冲液1冲洗组、自来水冲洗组和缓冲液2冲洗组角膜溃疡发生率分别为7%、27%和13%,均明显低于不冲洗组的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7、0.003);角膜碱烧伤后3、7、14 d角膜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酸烧伤后14 d,不冲洗组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为50%,而缓冲液1冲洗组、自来水冲洗组和缓冲液2冲洗组小鼠未见角膜新生血管。角膜碱烧伤后各组小鼠在各时间点均未发现角膜新生血管。 结论pH值为7.4的枸橼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对急性角膜酸、碱烧伤进行即刻冲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冲洗液中是否添加氯化钾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烧伤/化学诱导 化学烧伤/药物疗法 角膜 缓冲液 急症治疗/方法 枸橼酸-磷酸氢 二钠 氯化钾 C57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钠抗凝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脂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康慧 尹友生 +3 位作者 覃源 韦家智 李小励 李小红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蛋白(a)[LP(a)]与血脂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枸橼酸钠抗凝组(A组)、普通肝素抗凝组(B组)、低分子肝素抗... 目的探讨应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蛋白(a)[LP(a)]与血脂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枸橼酸钠抗凝组(A组)、普通肝素抗凝组(B组)、低分子肝素抗凝组(C组)各30例。分析3组透析前、后血清IL-6、TNF-α、LP(a)的变化;3组透析前、透析3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的变化;分析A组IL-6、TNF-α、LP(a)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透析后A组IL-6下降,与透析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2个月后A组TG较透析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vLDL-c低于B、C组,HDL-c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与TG、LDL-c、vLDL-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3、0.521、0.512,P值分别为0.026、0.038、0.043)。结论枸橼酸钠抗凝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TG、LDL-c、vLDL-c、HDL-c的影响小于肝素,可能与其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枸橼酸钠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脂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中枸橼酸钠抗凝联合改良透析液配方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蒋琼 何静 李青春 《现代医院》 2014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对应用枸橼酸钠抗凝联合改良透析液配方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采用常规抗凝联... 目的对应用枸橼酸钠抗凝联合改良透析液配方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采用常规抗凝联合透析液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采用枸橼酸钠抗凝联合改良透析液配方对治疗组患者实施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滤器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连续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枸橼酸钠抗凝联合改良透析液配方方式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 枸橼酸钠抗凝 改良透析液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及联机预制置换液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毛志国 叶朝阳 +2 位作者 陈静 夏勇 梅长林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801-804,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浓度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及联机预制的低钠、低碱基、含钙置换液和透析液在高出血风险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浓度枸橼酸钠局部抗凝技术 ,联机血滤机器预制的低钠、低碱基、含钙置换液和透析液为高出血... 目的 探讨高浓度枸橼酸钠局部抗凝及联机预制的低钠、低碱基、含钙置换液和透析液在高出血风险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高浓度枸橼酸钠局部抗凝技术 ,联机血滤机器预制的低钠、低碱基、含钙置换液和透析液为高出血风险的危重患者进行 2 0例次大置换量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CVVHDF) ,并与同时期行边缘肝素化抗凝的 18例次CVVHDF进行比较 ,观察其血液净化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肝素抗凝组发生 9例次出血或原有出血加剧 ,5例患者退出肝素抗凝组。枸橼酸钠组均顺利完成治疗单元 ,未观察到出血或原有出血加剧征象。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速、总超滤量、置换量和透析器寿命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枸橼酸钠组治疗结束后 ,血清钠、pH值高于对照组 (P<0 .0 5 ) ,但均在正常范围内 ;其余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 ,联机预制低钠、低碱基、含钙透析用液进行大置换量CVVHDF简便、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 枸橼酸钠 抗凝 联机预制 置换液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肝功能障碍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的安全性、有效性 被引量:7
6
作者 单楠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6期69-71,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肝功能障碍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笔者整理了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诊处理的50例ICU肝功能障碍并实施CVVH治疗患者,患者治疗期间使用... 目的总结分析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肝功能障碍患者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笔者整理了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诊处理的50例ICU肝功能障碍并实施CVVH治疗患者,患者治疗期间使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回顾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变化、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指标以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等肝功能指标差异性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②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乳酸水平、钾离子明显下降,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③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④患者治疗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差异性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肝功能障碍患者采用CVVH治疗期间,应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对患者肝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技术 重症监护病房 肝功能障碍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免疫项目ELISA法检测中采用EDTA-K_(2)抗凝剂、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剂的作用研究
7
作者 高攀 张耀东 +1 位作者 肖波涛 邓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0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_(2))抗凝剂、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剂对血液免疫项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48689份无偿献血者样本,所有样本分别采用EDTA-K_(2)抗凝剂抗凝、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剂抗凝。将抗...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_(2))抗凝剂、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剂对血液免疫项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48689份无偿献血者样本,所有样本分别采用EDTA-K_(2)抗凝剂抗凝、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剂抗凝。将抗凝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抗-梅毒螺旋体(TP),统计两种抗凝血液样本的阳性标本数量。将EDTA-K_(2)抗凝剂改用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剂,将阳性结果的血样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复检。统计辫血复检结果。结果新创厂家生产的EDTA-K_(2)抗凝检出抗-HIV阳性71例(0.15%),抗-HCV阳性628例(1.29%),HBsAg阳性784例(1.61%),抗-TP阳性72例(0.15%);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检出抗-HIV阳性57例(0.12%),抗-HCV阳性414例(0.85%),HBsAg阳性652例(1.34%),抗-TP阳性44例(0.09%)。万泰厂家生产的EDTA-K_(2)抗凝检出抗-HIV阳性65例(0.13%),抗-HCV阳性511例(1.05%),HBsAg阳性721例(1.48%),抗-TP阳性72例(0.15%);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检出抗-HIV阳性56例(0.12%),抗-HCV阳性467例(0.96%),HBsAg阳性623例(1.28%),抗-TP阳性47例(0.10%)。将EDTA-K_(2)抗凝剂改用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剂后,对所有阳性样本采取HBsAg做PCR复检阳性率,新创、万泰阳性检出率分别降到了1.35%(657/48689)和1.33%(647/48689)。结论EDTA-K_(2)抗凝剂对ELISA法检测结果的影响较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剂的干扰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免疫项目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剂 枸橼酸-枸橼酸钠抗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枸橼酸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在危重症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魏世雄 吴佳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0期118-120,共3页
目的比较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和低分子肝素抗凝在危重症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的效果。方法56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抗凝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局部低分子肝素抗凝... 目的比较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和低分子肝素抗凝在危重症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的效果。方法56例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抗凝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局部低分子肝素抗凝,观察组采用局部枸橼酸酸钠抗凝。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 h血肌酐下降率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下降值及滤器使用时间、静脉管路使用时间。结果治疗后48 h,观察组血肌酐下降率为(49.21±10.23)%,高于对照组的(33.11±1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下降值为(5.1±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滤器使用时间和静脉管路使用时间分别为(23.22±1.32)、(21.21±1.87)h,均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4.23±1.65)、(15.23±1.4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症患者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采取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治疗效果确切,可延长滤器与静脉管路使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 低分子肝素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抗凝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枸橼酸钠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延发 陈万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枸橼酸钠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接受CVVH治疗的60例脓毒症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枸橼酸钠初始剂量为1.3×血流... 目的探讨大剂量枸橼酸钠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接受CVVH治疗的60例脓毒症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枸橼酸钠初始剂量为1.3×血流速度)与观察组(枸橼酸钠初始剂量为1.5×血流速度)。对比两组患者血滤器相关压力参数、枸橼酸钠抗凝参数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CVVH治疗4 h时两组滤器前压、跨膜压、滤压降升高,观察组跨膜压、滤压降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滤器前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治疗2 h及4 h时观察组滤器后钙离子(Ca^(2+))、枸橼酸钠相对速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滤器后Ca^(2+)未达标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a^(2+)、钠离子(Na^(+))、碳酸氢根离子(HCO_(3)^(-))、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水平未见明显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prothrombin time,APTT)均升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3.33%)管路/滤器内凝血,对照组6例(2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结论CVVH治疗脓毒症期间给予高剂量的枸橼酸钠对控制血滤器压力相关参数,减少血栓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且未增加代谢性碱中毒、高钠血症等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起始剂量枸橼酸钠抗凝在儿童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中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李素明 王静 +2 位作者 邹平晓 郑晓芬 杨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76-79,共4页
观察不同起始剂量的枸橼酸钠抗凝应用于儿童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于我院PICU收入且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30例患儿,根据患儿在血液净化开始阶段所接受的局部枸橼酸抗凝初始剂量不同,... 观察不同起始剂量的枸橼酸钠抗凝应用于儿童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于我院PICU收入且需要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30例患儿,根据患儿在血液净化开始阶段所接受的局部枸橼酸抗凝初始剂量不同,将4%枸橼酸钠抗凝速度为血泵流速1.2倍的1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4%枸橼酸钠抗凝速度为血泵流速1.4倍的15例患儿作为为观察组。分析两种抗凝方案滤器持续使用时间、单位时间枸橼酸用量、血电解质Na+、PH值水平、肝功能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滤器持续使用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单位时间枸橼酸钠用量消耗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血电解质Na+、PH值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钠抗凝可提高儿童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的效果,高剂量枸橼酸钠抗凝可延长滤器持续使用时间,减少单位时间枸橼酸用量,不同起始剂量枸橼酸钠抗凝的安全性均较高,可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枸橼酸钠抗凝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 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钠体外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过滤中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叶婷 赵文琪 +2 位作者 周露 丁鲲 苏东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415-416,419,共3页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体外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过滤(CVVH)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中部战区总医院行CVVH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常规组采用...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体外抗凝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过滤(CVVH)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中部战区总医院行CVVH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常规组采用无肝素抗凝,观察组为体外给予4%枸橼酸钠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和滤器后血液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治疗前后的钙离子(Ca^2+)、钠离子(Na^+)、实际碳酸氢根离子(HCO3^-)、pH值。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PT和APTT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器后PT和APTT均有显明延长,且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电解质及代谢性酸中毒均得到纠正,Ca^2+、Na^+、pH值、HCO3^-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未出现高钠血症及代谢性碱中毒。结论枸橼酸钠体外抗凝应用于CVVH治疗,安全有效,对无枸橼酸禁忌,尤其合并有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可做为CVVH治疗首选的抗凝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过滤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_1-抗胰蛋白酶生物活性测定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祝慈芳 朱威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 研究分析用合成基质法测定α1 抗胰蛋白酶生物活性时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α1 抗胰蛋白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 (PEG ,分子量 4 0 0 0 ) ,蔗糖 ,枸橼酸钠 ,乙醇 ,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 当PEG浓度接近2 0 %时 ,α1 抗... 目的 研究分析用合成基质法测定α1 抗胰蛋白酶生物活性时的影响因素。方法 在α1 抗胰蛋白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 (PEG ,分子量 4 0 0 0 ) ,蔗糖 ,枸橼酸钠 ,乙醇 ,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 当PEG浓度接近2 0 %时 ,α1 抗胰蛋白酶生物活性与对照比增加近 1 0 0 %左右。结论 PEG影响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抗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 BAPNA 聚乙二醇 蔗糖 枸橼酸钠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中采用枸缘酸钠与肝素的抗凝效果比较
13
作者 吴静冰 吴云昂 周小清 《北方药学》 2022年第10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去甲肾上腺素采用连续性血液滤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10—2020.10月在我院ICU收治的80例危重患者,全部患者采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枸橼酸纳组和肝素抗凝组,两组均...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去甲肾上腺素采用连续性血液滤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10—2020.10月在我院ICU收治的80例危重患者,全部患者采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根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枸橼酸纳组和肝素抗凝组,两组均为40例,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常规水平。结果:肝素的用量与APACHEⅡ评分表现为负相关关系,分数越高药物用量越低,30~39分与40~49分患者用量与0~19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枸缘酸钠用量与APACHEⅡ评分无关联(P>0.05)。枸缘酸钠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素抗凝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pH值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枸缘酸钠组治疗前后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素抗凝组治疗后pH值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红细胞压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危重患者采取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中采用肝素和枸橼酸纳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枸橼酸对存在出血风险危重患者应用效果更佳,肝素抗凝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能够满足治疗要求,临床需要结合实际合理选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枸橼酸钠 肝素 抗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乙醇法影响蛋白C的抗凝活性的研究
14
作者 王宗奎 杜晞 +7 位作者 王玉梅 李长清 曹海军 林方昭 袁靖 张学俊 叶生亮 胡吉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6-66,共1页
目的人血浆蛋白C(protein C,PC)是在肝脏中合成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原,是体内重要的抗凝剂。Cohn组分Ⅳ(Cohn FractionⅣ,CFⅣ)是常规工业化血浆蛋白生产过程(低温乙醇法)中的副产物,其中包含了血浆中大约90%的蛋白C。调... 目的人血浆蛋白C(protein C,PC)是在肝脏中合成的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原,是体内重要的抗凝剂。Cohn组分Ⅳ(Cohn FractionⅣ,CFⅣ)是常规工业化血浆蛋白生产过程(低温乙醇法)中的副产物,其中包含了血浆中大约90%的蛋白C。调查3批次低温乙醇法生产血浆蛋白的原料血浆和产生的CFⅣ中的蛋白C的抗原含量、酰胺酶活性和抗凝活性,分析低温乙醇法是否影响蛋白C的抗凝活性。方法将CFⅣ按1∶10(w/v)加入20mmol/L的枸橼酸钠缓冲液,4℃搅拌5h,抽提出CFⅣ中的蛋白C,并尽可能多的挥发其中的乙醇后,离心(4℃,6500g),弃去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乙醇法 抗凝活性 血浆蛋白 酰胺酶 枸橼酸钠 抗凝剂 丝氨酸蛋白酶 副产物 生产过程 缓冲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锌糖浆稳定性的研究
15
作者 王晓炜 叶琦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31-336,共6页
为解决硫酸锌糖浆贮存期间稳定性下降的问题,以一水枸橼酸—二水枸橼酸钠缓冲液作为硫酸锌糖浆的稳定剂,研究了两者不同的质量浓度比例、质量浓度总量对硫酸锌糖浆pH值稳定的效果,确定加有一水枸橼酸(质量浓度为0.35 g/L)和二水枸缘酸钠... 为解决硫酸锌糖浆贮存期间稳定性下降的问题,以一水枸橼酸—二水枸橼酸钠缓冲液作为硫酸锌糖浆的稳定剂,研究了两者不同的质量浓度比例、质量浓度总量对硫酸锌糖浆pH值稳定的效果,确定加有一水枸橼酸(质量浓度为0.35 g/L)和二水枸缘酸钠(质量浓度为3.15 g/L)缓冲溶液的硫酸锌糖浆,720 d的效期内pH值下降了6.8%,未加pH稳定剂的硫酸锌糖浆pH值720 d的效期内下降了44%,差异显著;结果表明1L硫酸锌糖浆溶液中,一水枸橼酸质量浓度∶二水枸缘酸钠质量浓度=1∶3,两者质量浓度总量为3.5 g/L的缓冲溶液,可明显提高硫酸锌糖浆pH值的效果较好,产品品质得到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锌糖浆 枸橼酸-枸橼酸钠缓冲液 pH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凝剂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积分的影响
16
作者 徐守芳 左丽 聂升刚 《社区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12-13,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抗凝剂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积分的不同时段的影响 ,且寻找出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积分影响最小的抗凝剂应用于临床实验。方法 使用不同抗凝剂后 ,进行改良钙 -钴法染色 ,利用x2 评价不同时段碱性磷酸酶积分及不同抗凝剂带来的... 目的 观察不同抗凝剂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积分的不同时段的影响 ,且寻找出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积分影响最小的抗凝剂应用于临床实验。方法 使用不同抗凝剂后 ,进行改良钙 -钴法染色 ,利用x2 评价不同时段碱性磷酸酶积分及不同抗凝剂带来的差别。结果 短时间抗凝剂对碱性磷酸酶活性积分的影响不大 ,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影响加大。结论 不同抗凝剂对碱性磷酸酶活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剂 碱性磷酸酶 酶活性 改良钙-钴法 枸橼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凝方式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时对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今 余毅 何明恩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20期1-2,1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式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脓毒症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CVVH治疗的脓毒症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其中观察组给予枸橼酸钠抗凝,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方式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脓毒症时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CVVH治疗的脓毒症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其中观察组给予枸橼酸钠抗凝,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降钙素原(PCT)水平和滤器使用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CVVH治疗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滤器使用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72h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CRP及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 vs 16.67%),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CVVH治疗时采用枸橼酸钠具有良好的抗凝作用,能够延长管路及滤器使用寿命,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且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 低分子肝素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检测C1抑制物的新方法
18
作者 支玉香 王瑞琦 张宏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C1抑制物 快速检测 变态反应 酯酶 北京协和医院 枸橼酸钠 中国医学科学院 检测方法 功能活性 缓冲液
原文传递
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华 归来 +1 位作者 刘珍君 马桂娥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5-300,共6页
目的 探讨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活性的影响,以明确抗凝剂的选择是否影响富含血小板血浆的质量.方法 分别用肝素钠、枸橼酸钠、抗凝枸橼酸葡萄糖、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作为抗凝剂,抽取志愿者全血,分离血小板、制备富含血... 目的 探讨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活性的影响,以明确抗凝剂的选择是否影响富含血小板血浆的质量.方法 分别用肝素钠、枸橼酸钠、抗凝枸橼酸葡萄糖、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作为抗凝剂,抽取志愿者全血,分离血小板、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电镜观察血小板的微观结构;检测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以观察血小板的自发激活情况;测定富含血小板血浆激活后转移生长因子释放量.结果 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抗凝剂和抗凝枸橼酸葡萄糖与肝素钠和枸橼酸钠相比,能长时间保持血小板结构完整,减少血小板在富含血小板血浆制备过程中的自发激活.抗凝枸橼酸葡萄糖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较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弱,但二者与肝素钠和枸橼酸钠相比,均能使富含血小板血浆释放较多的生长因子.结论 不同抗凝剂对富含血小板血浆的质量和生物活性有显著影响.复合试剂抗凝枸橼酸葡萄糖、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能更长时间地保持富含血小板血浆的生物活性,提高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血小板血浆 抗凝药 肝素 枸橼酸钠 抗凝枸橼酸葡萄糖 枸橼酸-茶碱-腺苷-潘生丁
原文传递
P44—20紫杉醇在不同释放介质中的稳定性
20
作者 王盈(摘)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6-676,共1页
考察了紫杉醇在不同的水相及不互溶的水相/有机相体系中的水相稳定性。水相体系包括磷酸盐缓冲液(PBS),含10%甲醇、10%乙醇、10%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1%枸橼酸钠或1%Tween-80的PBS;不互溶的水相/有机相(体积比... 考察了紫杉醇在不同的水相及不互溶的水相/有机相体系中的水相稳定性。水相体系包括磷酸盐缓冲液(PBS),含10%甲醇、10%乙醇、10%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1%枸橼酸钠或1%Tween-80的PBS;不互溶的水相/有机相(体积比均为2:1)体系包括PBS-辛醇、PBS-二氯甲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稳定性 紫杉醇 羟丙基-Β-环糊精 TWEEN-80 水相体系 介质 磷酸盐缓冲液 枸橼酸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