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遗传检测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覃婷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829-831,共3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于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分子检测技术飞速发展,首例由于染色体微缺失或微重复导致的病例被医学界发现,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重视。近年来,精准医学全面兴起,微缺失和微重复检测工作的临床意义越发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于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分子检测技术飞速发展,首例由于染色体微缺失或微重复导致的病例被医学界发现,引起了科研人员的广泛重视。近年来,精准医学全面兴起,微缺失和微重复检测工作的临床意义越发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这对临床检验人员基本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其不但需要对疾病相关知识具有一定储备量,还需要熟悉其相关检测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从而在进行检测时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最大程度提升该技术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缺失 染色体重复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产前检测用于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群 曾晓玲 +1 位作者 余蕾 赵淑云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13期22-24,共3页
据相关统计,不明原因的智力低下、多发畸形及发育迟缓中约有12%是由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所致。国内外多个机构升级了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的检测服务范围,加入了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 据相关统计,不明原因的智力低下、多发畸形及发育迟缓中约有12%是由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所致。国内外多个机构升级了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的检测服务范围,加入了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即NIPT-Plus。本文将对NIPT-Plus产前检测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做相关介绍,并展望NIPT-Plus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拷贝数变异(CN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检测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段娟 周俊球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8期3187-319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临床检测中染色体微阵列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本院常规产检中介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干预孕妇183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临床研究。经采集孕妇羊... 目的:分析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临床检测中染色体微阵列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本院常规产检中介入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干预孕妇183例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临床研究。经采集孕妇羊水样本后,将样本均分后分别开展实验室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明确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出效果;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对致病性CNVs类型筛查效果;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对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单亲二体性的检验效果。结果:(1)CMA检验中微缺失/微重复检出率(20.77%)高于染色体核型检验(12.57%),差异显著(P<0.05)。(2)对此次研究中检出致病性CNVs进行分类筛查后可知,以4/8/9/13/16/22为主要异常染色体序号,片段大小范围为538.6Kb~70.5Mb,且多为VUS及良性染色体异常,仅检出2例致病性染色体异常。(3)CMA检验中共检出6例LOH/UPD,含1/2/3/8/12染色体序号,片段大小范围为10.2~18.7Mb。结论:在具备不同指征孕妇产前侵入性诊断中开展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可有效提升胎儿染色体异常临床筛查效果,对相关类型CNVs提出产前指导建议可行性明确,但受当前CMA数据库中数据收录局限影像存在一定比例CNVs的VUS情况,需在后续研究中完善相关数据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阵列分 产前诊断 染色体缺失 染色体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性NIPT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谢晓媛 李阔韬 +3 位作者 吴芳 谭桂兰 张钰 刘霞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4年第3期577-581,共5页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IPT)应用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检测效率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女保健科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2962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进行N... 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筛查(NIPT)应用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的检测效率及临床可行性。方法 对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妇女保健科门诊进行孕期检查的2962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进行NIPT检测量达25M,对于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即羊水穿刺,然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检测,低风险者随访至产后。结果 扩展性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和100.00%,复合阳性预测值达95.65%,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阳性预测值为77.78%,而其他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阳性预测值为0.00%,对于致病性微缺失及微重复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0%和99.86%,且复合阳性预测值为50.00%。结论 在孕期可通过扩展性NIPT筛查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减少产前诊断给孕妇带来的心理压力和风险,有效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1758例孕妇血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及微重复微缺失筛查临床分析
5
作者 王书平 王东芳 刘晓东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在孕妇血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及微重复微缺失筛查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758例孕妇进行NIPT检测,对结果判断为高风险的孕妇取其羊水或脐带血进行产前诊断并对相关孕产妇妊娠结局随访至...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在孕妇血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及微重复微缺失筛查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758例孕妇进行NIPT检测,对结果判断为高风险的孕妇取其羊水或脐带血进行产前诊断并对相关孕产妇妊娠结局随访至胎儿出生后半年。结果1758例孕妇中共检测出55例高风险,总阳性率为3.13%,包括常染色体三体异常23例、性染色体异常14例、拷贝数变异12例及复合异常的6例。NIPT对常染色体三体综合征的诊断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9.81%~100%;对其他常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效果较差,灵敏度仅为14.29%且阳性预测值仅为16.67%。在性染色体筛查中,NIPT对XXY染色体及XYY染色体的筛查灵敏度较好,均高于60%,而对45,X染色体的筛查能力较差(0.00%)。结论NIPT对常见染色体具有较好的筛查能力,而对其他染色体异常的筛查能力较差。此外NIPT对染色体微重复微缺失综合征的筛查性能较好,但由于胎儿染色体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在临床表现复杂,因此建议采用包括遗传咨询及其他辅助检测在内的多种手段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筛查,增加筛查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诊断 染色体重复缺失 拷贝数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T-plus在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综合征检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成刚 曾燕飞 许凌珺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1期99-102,共4页
目的分析拓展性无创产前检测(NIPT-plus)在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综合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佛山复星禅诚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接受NIPT-plus检查的189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NIPT-plus检查确定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高风险孕... 目的分析拓展性无创产前检测(NIPT-plus)在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综合征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佛山复星禅诚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接受NIPT-plus检查的1891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NIPT-plus检查确定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高风险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检查,随即开展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以此分析NIPT-plus在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高风险孕妇中的具体表现。结果1891例孕妇中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为34例,占比为1.80%,经CMA确诊10例;34例NIPT-plus阳性检出孕妇中8例CMA结果与NIPT-plus检查预测结果一致,其中2例经NIPT-plus检查未能捕获其他相关异常,经CMA验证,根据相关专家共识及临床建议,4例最终确定为致病性变异,5例确定为疑似致病变异,1例意义未明。结论NIPT-plus可作为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综合征的筛查风险项,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展性无创产前检测 缺失综合征 重复综合征 染色体阵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苗族非梗阻性无精男性3例的Y染色体微缺失及致病候选基因
7
作者 张程 李鸿婧 谭宗建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96-398,共3页
目的研究贵州苗族无精症男性的Y染色体微缺失和致病候选基因突变。方法本研究招募苗族非梗阻性无精症男性3人,使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及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注释到相关基因区域,解析苗族无精症男性的Y染色体微缺失及致病候选位点。结果3例... 目的研究贵州苗族无精症男性的Y染色体微缺失和致病候选基因突变。方法本研究招募苗族非梗阻性无精症男性3人,使用目标区域捕获测序及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注释到相关基因区域,解析苗族无精症男性的Y染色体微缺失及致病候选位点。结果3例苗族非梗阻性无精症患者中未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位点。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发现USP9Y、CFTR、ZMYND15、DNAH1的突变位点,可能是苗族非梗阻性无精症的候选致病突变。结论贵州苗族男性Y染色体微缺失阴性的非梗阻性无精症可能具有特异的基因致病突变位点,在男性不育研究及临床中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梗阻性无精症 原发不育 Y染色体缺失 全外显子测序 致病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行业标准的建立
8
作者 于婷 黄杰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800-803,共4页
目的建立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行业标准。方法选择9个厂家的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统一发放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参考品,按照拟定的行业标准,对外观、检测限、阳性参考品符合率、阴性参考品符合率和重复性项目进行验证。结果8个试剂... 目的建立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行业标准。方法选择9个厂家的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统一发放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参考品,按照拟定的行业标准,对外观、检测限、阳性参考品符合率、阴性参考品符合率和重复性项目进行验证。结果8个试剂盒的全部项目的检测结果均满足要求。检测限和阳性参考品符合率项目中,仅试剂盒8未检出AZFa微缺失,不满足要求。结论大部分验证结果均能满足拟定行标中的要求,表明行业标准各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强。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行业标准的建立将有助于规范这类试剂盒发展,提升质量,并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缺失 试剂盒 行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染色体微缺失和微重复患儿的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邱惠国 胡斌 洪国粦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34-36,共3页
目的确定1例畸形儿的核型,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方法对1例畸形儿、其父母及祖父三代人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NGS检测。结果 G显带染色体分析显示患儿、其父母及祖父核型均未见异常;NGS结果显示患儿4... 目的确定1例畸形儿的核型,探讨二代测序(NGS)技术在分子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方法对1例畸形儿、其父母及祖父三代人行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NGS检测。结果 G显带染色体分析显示患儿、其父母及祖父核型均未见异常;NGS结果显示患儿46,dup(X)(q27.2q28);dup(Y)(p11.2p11.31);del(Y)(q11.223q11.23);del(9)(p23p24.3),其父母及祖父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通过NGS确定染色体微缺失及微重复是导致患儿多发畸形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测序(NGS) 缺失 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在男性不育患者检测方法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10
作者 祁明玥 张丽洁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367-372,共6页
目的:研究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在男性不育患者检测方法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方法:选取陕西地区无精症、弱精症、少精症等男性不育患者120例,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Y染色体AZF的6个标签序列位点进行检测以及采用G显带方法... 目的:研究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在男性不育患者检测方法中的应用及结果分析。方法:选取陕西地区无精症、弱精症、少精症等男性不育患者120例,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Y染色体AZF的6个标签序列位点进行检测以及采用G显带方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130例健康体检男性作为对照组。结果:120例受检不育患者中,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11例,检出率9.2% (11/120),其中AZFc区缺乏为10例;对照组130例中检出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1例,检出率0.8% (1/130),此例为AZFc区缺乏。两组比较,对照组比实验组检出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陕西地区男性不育患者中,Y染色体AZFc区缺失是最主要的遗传学因素,应提前完善精液常规检查,准确的病因诊断可指导临床医师正确地选择辅助生殖技术。Objective: Application and result analysis of chromosomal karyotype analysis and Y-chromosome microdeletions in the detection of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were studied. Methods: A total of 120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with aspermia, asthenozoospermia and oligozoospermia in Shaanx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nd the six sequence-tagged sit of Y chromosome AZF were detected by 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Cytogenet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the GTG banding technique. A total of 130 healthy men were trea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 Among 120 infertile patients tested, 11 cases had Y chromosome gene microdeletions,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9.2% (11/120), including 10 cases with AZFc region deficiency;one case of Y chromosome gene microdeletion was detected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130 cases,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0.8% (1/130). This case is due to AZFc region deficiency.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In 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in Shaanxi region, the deletion of the Y chromosome AZFc region is the main genetic factor. Semen routine examin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in advance, and accurate etiological diagnosis can guide clinical physicians to choose the correct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Y染色体缺失 染色体核型异常 遗传学分析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T用于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的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郭可欣 杨丽 +1 位作者 邓涛 张治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年第10期10-12,共3页
据统计,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出生缺陷已逐渐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导致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想要有效的预防出生缺陷,就需要大规模地进行产前筛查,并对高危人群实施产前诊断。近年来,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评估的无创产前基因... 据统计,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出生缺陷已逐渐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导致儿童残疾的重要原因。想要有效的预防出生缺陷,就需要大规模地进行产前筛查,并对高危人群实施产前诊断。近年来,进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评估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已在国内外广泛用于临床,对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综合征都有较高的检出率。在针对全基因组范围内筛查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案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是除染色体非整倍体之外的另一大引起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遗传性因素,鉴于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高发性和其临床表型的严重性,已有多个机构对其应用于NIPT临床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本文就NIPT针对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扩展性检测的研究结果及临床实践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国际相关学会对此筛查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胎儿游离DNA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拷贝数变异
原文传递
无创产前筛查在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晓翠 姚吉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23期4552-4555,F0004,共5页
我国出生缺陷率约为5.6%,其中染色体疾病约占出生缺陷遗传学病因的80%,而目前染色体病暂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产前筛查和诊断是防控这类疾病最有效措施。自1997年Lo等[1]在母体血浆中发现游离的胎儿DNA (cffDNA)以来,其为产前筛查开辟... 我国出生缺陷率约为5.6%,其中染色体疾病约占出生缺陷遗传学病因的80%,而目前染色体病暂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产前筛查和诊断是防控这类疾病最有效措施。自1997年Lo等[1]在母体血浆中发现游离的胎儿DNA (cffDNA)以来,其为产前筛查开辟了新的途径。cffDNA由在母体血浆中循环的小片段(50~200个bp)组成,其来源可能与细胞凋亡、坏死及在较小程度上的活性分泌有关,在妊娠期女性体内几乎全部来源于凋亡的胎盘滋养层细胞,妊娠4周左右在孕妇外周血中便可以检测到cffDNA,其浓度随孕周增长而增加,在妊娠10周后,约占母体血清总cfDNA的10%~15%。由于胎儿和胎盘几乎总是相同的,因此cffDNA可用于筛查胎儿遗传性疾病。在常见染色体疾病筛查方面,与传统的产前筛查方法相比,基于cffDNA的无创产前筛查(NIPS)能在更早的胎龄进行筛查,并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手术和医源性胎儿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筛查 拷贝数变异 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原文传递
产前BAC-on-Beads技术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和性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健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7年第11期50-54,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产前BAC-on-Beads技术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性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结合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胎儿染色体全基因组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检测,以探讨Bo Bs技术用于检测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和微缺... 目的通过产前BAC-on-Beads技术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和性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结合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胎儿染色体全基因组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检测,以探讨Bo Bs技术用于检测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和微缺失/微重复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6月采集到的1576例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单胎孕妇羊水,同时行产前Bo Bs与传统羊水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合CMA验证并比较染色体异常的检测结果。结果在1576例羊水样本中,产前Bo Bs技术共检测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14例:其中X探针检测区扩增异常减少2例;X探针检测区扩增异常增加7例;Y探针检测区扩增异常增多2例,X/Y探针检测区扩增异常增多1例;传统染色体核型结果为:1例45,XO;2例47,XXX;4例47,XXY;4例47,XYY;3例不同比例的性染色体嵌合体(嵌合比例均>20%),与Bo Bs检测提示结果均一致。产前Bo Bs检出11例性染色体的微缺失/微重复分别是:3例Yq11的缺失,4例Xp22的缺失;1例Xp22.33q28大片段的重复/缺失;经CMA验证:3例Yq11.23区段380Kb、395Kb、928.8Kb缺失;3例Xp22.31区段1.68Mb、1.5Mb、1.68Mb缺失;1例Xp22.33~p22.2片段12.8Mb缺失;1例Xp22.33~q28大片段的7.7Mb缺失、33.5Mb和106.4Mb的重复,3例拒绝验证。但只有2例Bo Bs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能辨析。结论产前Bobs技术可以准确检测出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包括嵌合比例>20%的染色体核型;核型分析只能检测出性染色体>10Mb缺失/重复,而产前Bo Bs结合CMA验证可以准确检测出性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且能较全面的检测胎儿性染色体异常,预防出生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BAC-on-Beads 染色体非整倍体 缺失 重复
原文传递
核型分析、BoBs、CNV和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在羊水染色体鉴定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玉萍 付夏 +4 位作者 宁园园 于倩 李琴 江峰 武其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法(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on beads,BoBs)、基因拷贝数目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和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联合检测在... 目的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法(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on beads,BoBs)、基因拷贝数目变异检测(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和Y染色体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联合检测在孕妇羊水染色体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中符合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507例,抽取孕16~25 w羊水,分别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提取DNA进行BoBs检测,对其中1例21-三体综合征和1例标记染色体进行CNV验证,2例Y染色体进行AZF微缺失验证,统计结果。结果507例羊水穿刺指征统计,以唐筛高风险占比最高,达39.1%(198/507);NIPT高风险组仅占总检查孕妇的14.0%(71/507),但核型分析和BoBs异常结果占比最高,分别占全部异常结果的40.3%(23/57)和47.7%(21/44)。507例羊水标本一共检出异常结果59例(11.6%),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异常57例(11.2%),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5.1%),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4例(2.8%);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3例(2.6%),性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0.7%)。BoBs检出异常44例(8.7%),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26例(5.1%),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4例(2.8%),性染色体部分缺失2例(0.4%),检出46,XN,22q11重复2例(0.4%)。BoBs与核型分析结果比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0%和99.8%。另外BoBs将其中1例46,X,del(Y)(q11)判读为45,XO,1例47,XN,+mar[50]/46,XN[10]判读为46,XN,其余染色体结构异常不在BoBs检测范围。CNV验证致病性拷贝数变异1例,临床意义未明拷贝数变异1例;Y染色体AZF微缺失验证2例Y染色体为SRY+,存在AZFb+c缺失。结论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能够发现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核型,对于未知来源的标记染色体和<10 Mb的微缺失/微重复缺乏优势。BoBs对于常染色体数目检测和微缺失/微重复检测具有优势,能提示性染色体片段缺失,但要注意对性染色体的误判,常染色体结构异常不在BoBs检测范围。CNV对于全基因组微缺失和微重复检测具有优势。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可对Y染色体进行验证。联合应用上述检测技术,能对羊水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提供多方位诊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BoBs CNV Y染色体AZF缺失检测 羊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15q13.3微缺失和微重复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
15
作者 周冉 王艳 +5 位作者 孟露露 许伊云 焦娇 李一鸣 胡平 许争峰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42-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15q13.3微缺失和微重复胎儿在胎儿期的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15q13.3微缺失和微重复胎儿,结合已报道的产前诊断病例,归纳总结胎儿期表型并对遗传学特点及妊娠结局... 目的:探讨染色体15q13.3微缺失和微重复胎儿在胎儿期的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为15q13.3微缺失和微重复胎儿,结合已报道的产前诊断病例,归纳总结胎儿期表型并对遗传学特点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本中心7152例胎儿中,共检出3例(0.04%)15q13.3微缺失胎儿和1例(0.01%)15q13.3微重复胎儿。文献检索出15q13.3微缺失和微重复胎儿各1例。15q13.3微缺失:4例胎儿表型包括胆囊未显示、侧脑室轻度增宽、肠管回声增强和羊水增多,其中3例遗传自父母(2例父亲异常表型,1例母亲正常表型);随访发现3例选择终止妊娠,1例选择继续妊娠。15q13.3微重复:2例胎儿均遗传自表型正常母亲,其中1例存在心脏异常;随访发现2例胎儿中1例选择终止妊娠,1例选择继续妊娠。结论:15q13.3微缺失胎儿产前表型多样,多数遗传自父母,其中男性可能更易发病,孕妇多选择终止妊娠。15q13.3微重复胎儿产前可能有心脏异常表现,其致病性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积累病例和随访数据。对产前诊断出15q13.3微缺失或微重复的胎儿进行遗传咨询时,建议充分考虑胎儿的临床信息和家族史,全面评估胎儿的潜在风险和疾病倾向,为孕妇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合理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妊娠结局 15q13.3缺失 15q13.3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和染色体核型的研究
16
作者 张思 范舒舒 +2 位作者 黄文波 苗淑红 马占忠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男性精液质量的关系,为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选择合理的生殖辅助技术以及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生...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染色体核型异常与男性精液质量的关系,为男性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选择合理的生殖辅助技术以及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210例,分为无精子症组、严重少精子症组、少精子症组。同期36例健康男性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精液常规分析,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和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10例不育男性中检出11例Y染色体微缺失异常,29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染色体正常多态性3例,1例无精患者CFTR基因杂合突变。其中最常见的异常染色体核型为47,XXY,检出14例。36例健康对照组中有3例染色体正常多态性。男性不育组和健康对照组在Y染色体微缺失和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Y染色体微缺失和染色体核型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孕前进行遗传学检查,有助于患者诊断治疗和选择合理的生殖辅助技术,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Y染色体缺失 染色体核型 优生优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地区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分析
17
作者 王威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7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赤峰地区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男性不育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初诊不孕不育组、精子状态异常组、睾丸发育异常组,各50例。三组患者... 目的:探讨赤峰地区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男性不育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诊断结果将其分为初诊不孕不育组、精子状态异常组、睾丸发育异常组,各5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比较三组检测结果。结果:睾丸发育异常组患者的Y染色体微缺失率高于初诊不孕不育组、精子状态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ZFa位点、AZFb位点的缺失例数是0,AZFc位点的缺失例数是16例,AZFbc位点的缺失例数是1例,AZFabc位点的缺失例数是1例;初诊不孕不育组、精子状态异常组、睾丸发育异常组的缺失位点均以AZFc为主。结论:初诊不孕不育、精子状态异常、睾丸发育异常患者容易出现Y染色体AZFc位点缺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初诊不孕不育 精子状态异常 睾丸发育异常 Y染色体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ray-CGH联合NIPT进行染色体微缺失和重复产前检测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池一婵 符芳 +7 位作者 李茹 黄海辉 徐婉芳 何怡 林洋洋 叶菀华 隗伏冰 刘彦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6-938,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联合基于微阵列芯片的比较基因杂交技术(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在染色体微缺失或重复中的产前检测价值。方法选择孕12~24周高危孕...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联合基于微阵列芯片的比较基因杂交技术(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rray-CGH)在染色体微缺失或重复中的产前检测价值。方法选择孕12~24周高危孕妇,采集静脉血并提取循环胎儿游离DNA(cell-free fetal DNA,cff DNA),利用NIPT技术检测,结果为阳性者,适时进行羊膜腔或脐静脉穿刺并以Array-CGH技术检测,以DECIPHER和OMIM数据库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所有病例随访至胎儿出生。结果NIPT检出10例阳性,Array-CGH检测和随访证实其中6例为染色体缺失或重复,但所检出的缺失或重复以及片段长度与NIPT不一样;4例Chr7长臂偏多为假阳性。另1例NIPT结果阴性但Array-CGH发现异常。结论 Array-CGH联合NIPT进行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和重复产前检测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阵列芯片的比较基因杂交技术 无创产前检测技术 产前检测 染色体缺失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与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及亚显微不平衡状态的比较分析
19
作者 周颖 徐玲玲 +2 位作者 张莉超 施丹华 李海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2期174-177,F0003,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高龄与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及亚显微不平衡状态。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羊水穿刺,并同时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的孕妇,其中2497例高龄孕妇和1... 目的比较分析高龄与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产前胎儿染色体异常及亚显微不平衡状态。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接受羊水穿刺,并同时进行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的孕妇,其中2497例高龄孕妇和1891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比较分析两者产前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及亚显微不平衡状态。结果2497例高龄孕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共检测出各种异常211例(8.45%),其中数目异常32例(1.28%),结构异常12例(0.48%),嵌合体7例(0.28%)。10例平衡易位和5例嵌合体CMA均未见异常。CMA提示染色体拷贝数异常(CNV)160例,36例胎儿携带致病性(P)变异或可能致病性(LP)变异(1.44%),124例胎儿携带临床意义不明性(VUS)变异(4.97%)。1891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共检出各种异常178例(9.41%)。其中数目异常50例(2.64%),结构异常6例(0.32%),嵌合体5例(0.26%)。3例平衡易位CMA均未见异常。CMA提示CNV 117例,36例胎儿携带P CNV或LP CNV(1.90%),81例胎儿评估为VUS变异(4.23%)。核型检出的多态性变异为正常变异,两组均未计入异常。两组数目异常、P或L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推荐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行羊水穿刺做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检测,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诊断率,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更多、更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阵列分析 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缺失/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类无创产前筛查平台检测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春花 贺权泽 +5 位作者 乔龙威 吴小娟 陆嘉逢 薛莹 沈聪 王挺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03-20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无创产前筛查(NIPT)平台检测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CNV)效果,探讨检测性能差异原因。方法:对2018年1月1日-10月31日在本中心3类测序平台完成普通NIPT筛查的23170例样本进行CNV筛查,对筛查阳性样本行羊水细胞遗传学检查... 目的:分析不同无创产前筛查(NIPT)平台检测胎儿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CNV)效果,探讨检测性能差异原因。方法:对2018年1月1日-10月31日在本中心3类测序平台完成普通NIPT筛查的23170例样本进行CNV筛查,对筛查阳性样本行羊水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胎儿CNV筛查阳性率DA8600平台为0.38%,CN500平台为0.26%,BGI500平台为0.58%,3类平台筛查阳性率有差异(P<0.05);CNV检测的阳性预测值DA8600平台为26.67%,CN500平台为16.67%,BGI500平台为42.86%,3类平台间无差异(P>0.05)。测序平台间质控参数,BGI500平台的unique read number(6.61±1.19M)高于DA8600和CN500平台。结论:普通NIPT筛查用于胎儿CNV产前筛查具有一定临床预测价值,增加unique read number是提高测序平台CNV检测效能的一个方向。对CNV筛查阳性特别是致病性CNV阳性者应建议产前诊断胎儿是否携带该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缺失重复 无创产前筛查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