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8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清肝汤颗粒剂与汤剂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邓显光 卢晨依 +5 位作者 王娟 李恋 熊帆 阮慧 范洪桥 刘丽芳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明确柴胡清肝汤颗粒剂和汤剂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疗效,并比较二者疗效差异。方法选取70例肝经蕴热证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观察组服用柴胡清肝汤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饮片煎剂治疗。两组均治疗1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 目的明确柴胡清肝汤颗粒剂和汤剂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疗效,并比较二者疗效差异。方法选取70例肝经蕴热证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观察组服用柴胡清肝汤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饮片煎剂治疗。两组均治疗1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疾病活动指数(granulomatous mast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GMDAI)以及体液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47%,对照组有效率为85.7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GMDAI以及IgG、IgM、IgA水平(P<0.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GMDAI以及IgG、IgM、IgA水平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柴胡清肝汤颗粒剂和汤剂治疗肝经蕴热证肉芽肿性乳腺炎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二者在临床疗效以及改善临床症状上均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传统饮片煎剂 中药配方颗粒剂 临床疗效对比 体液免疫 经蕴热证
原文传递
基于miR-451a/p38MAPK通路研究柴胡清肝汤干预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大鼠的机制
2
作者 苏靖群 凌洁 +5 位作者 李恋 熊帆 丁笑 刘清 王华 刘丽芳 《四川中医》 2025年第2期105-111,共7页
目的:探讨柴胡清肝汤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大鼠miR-451a/p38MAPK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GLM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激素组。计算乳腺炎症指数;HE染色法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 目的:探讨柴胡清肝汤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大鼠miR-451a/p38MAPK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GLM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激素组。计算乳腺炎症指数;HE染色法观察乳腺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乳腺组织MKK3、p-p38MAPK、p38MAPK蛋白及miR-451a、p38MAPK、MKK3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CRP、IL-8、IL-2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乳腺炎症指数显著升高(P<0.01),病理学上形成了肉芽肿结构、伴多种炎性细胞浸润,大鼠乳腺组织中的miR-451a、MKK3、p-p38MAPK、p38MAPK表达升高(P<0.01),血清中的IL-2、IL-8、CRP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及激素组均能降低乳腺炎症指数(P<0.01),减轻乳腺组织病理学损伤及炎性细胞浸润,降低乳腺组织miR-451a、MKK3、p-p38MAPK、p38MAPK表达水平(P<0.05),降低血清IL-2、IL-8、CRP含量(P<0.01)。结论:柴胡清肝汤可能通过调控miR-451a/p38MAPK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炎症损伤,从而发挥抑制GLM炎症反应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miR-451a P38MAPK 柴胡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与实验相结合探索柴胡清肝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作用机制
3
作者 马丽娜 吴晶晶 +6 位作者 叶媚娜 王冰 殷玉莲 周悦 仲芫沅 程一凡 陈红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3期16-24,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结合的方式,对柴胡清肝汤(CHQGT)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公共数据库获取CHQGT活性成分、预测相应靶点及GM疾病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构建韦恩图,得到CH...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结合的方式,对柴胡清肝汤(CHQGT)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公共数据库获取CHQGT活性成分、预测相应靶点及GM疾病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构建韦恩图,得到CHQGT治疗GM的作用靶点;并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然后,进行分子对接以评估关键蛋白质与相关化合物的亲和力。最后,建立了GM大鼠模型,验证预测信号通路中涉及的主要靶蛋白,以探讨CHQGT抑制疾病进展的机制。结果:研究显示共挖掘到CHQGT中235种活性成分及260个潜在靶点,GM疾病224个相关靶点,得到柴胡清肝汤-疾病共同靶点27个。GO功能注释分析共涉及1400个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6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IL-1β与CHQGT中的主要成分槲皮素良好结合。动物研究表明,CHQGT给药不仅减缓了GM大鼠肿块进展,而且还减轻了病变区炎症浸润情况,抑制了NF-κB表达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论: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CHQGT可调节多种成分、靶点和途径,从而对GM产生治疗作用。动物实验证实,CHQGT在GM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是通过调节NF-κB信号通路和IL-1β、IL-6等关键蛋白,从而抑制炎症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乳腺炎 柴胡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急性进展期肉芽肿性乳腺炎(肝郁化热证)患者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贾留顺 郭晓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8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在急性进展期肉芽肿性乳腺炎(GM)(肝郁化热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进展期G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 目的探讨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在急性进展期肉芽肿性乳腺炎(GM)(肝郁化热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进展期GM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疼痛程度、中医证候积分、肿块大小、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及中医证候积分、肿块大小、炎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1.32±0.38)分、中医证候积分(8.63±1.76)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35.13±4.76)pg/L、C反应蛋白(CRP)水平(9.63±1.81)mg/L、白细胞计数(WBC)水平(7.02±0.86)×10^(9)/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20.02±2.47)ng/L,低于对照组的(1.75±0.42)分、(11.22±2.03)分、(40.58±4.39)pg/L、(12.45±2.03)mg/L、(7.96±0.75)×10^(9)/L、(25.64±3.19)ng/L,观察组体表肿块(2.05±0.33)cm、B超测量的靶肿块(1.61±0.25)cm,小于对照组的(2.67±0.40)cm、(2.03±0.3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能提高急性进展期GM治疗效果,降低炎症水平,加快疼痛肿胀消退,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期肉芽肿性乳腺炎 柴胡 疼痛程度 中医证候积分 炎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肝肾失调型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袁冰峰 周燕飞 +1 位作者 王芳 俞珊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19期1652-1654,共3页
目的:观察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肝肾失调型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柴胡清肝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予以异维A酸胶丸口服,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0.0%、93.... 目的:观察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肝肾失调型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柴胡清肝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予以异维A酸胶丸口服,疗程为1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60.0%、93.3%;对照组分别为23.3%、7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肝肾失调型寻常性痤疮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寻常性痤疮 肾失调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肝汤在皮肤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易东木 陈如珍 肖定远 《现代中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34-36,共3页
柴胡清肝汤出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善治肝、胆、三焦风热疮疡或疮毒结于两耳前后之疾。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胆经循行部位的皮肤病如痤疮、带状疱疹、银屑病等及中医外科疾病如痄腮、胆胀、脾瘅等。
关键词 柴胡 肖定远 带状疱疹 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赞刺法结合滋肾清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乔艳玲 王玉 +3 位作者 闫智会 袁鹏飞 潘树和 陈建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究火针赞刺法结合滋肾清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火针赞刺法治疗,观... 目的探究火针赞刺法结合滋肾清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火针赞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滋肾清肝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疱疹皮损愈合评价指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3、5、10 d疼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记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2、3、5、10 d,2组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推移2组疼痛VAS评分均呈不断下降趋势;观察组治疗3、5、10 d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4+/CD8+、CD4+、CD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CD4+/CD8+、CD3+、CD4+及CD8+水平升高或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10.64%(5/47),低于对照组的25.53%(12/47)(P<0.05)。结论火针赞刺法结合滋肾清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可促进水疱收敛结痂,快速缓解神经痛症状,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火针赞刺法 滋肾 水疱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T淋巴细胞亚群 神经痛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肝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9例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立华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6期1630-1631,共2页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右上腹钝痛不适,或伴右肩胛区放射性疼痛,伴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口苦和胃部灼热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属中医"胁痛"范畴。其病因不外情志不调,气机不畅,饮食不节,湿热内蕴所致。治宜疏泄肝...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右上腹钝痛不适,或伴右肩胛区放射性疼痛,伴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口苦和胃部灼热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属中医"胁痛"范畴。其病因不外情志不调,气机不畅,饮食不节,湿热内蕴所致。治宜疏泄肝胆,清热化湿,调理脾胃,行气活血。笔者自拟柴胡清肝汤治疗该病59例,总有效率94.9%,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慢性胆囊炎 中医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肝汤治疗痄腮1例报告
9
作者 易东木 《福建中医药》 2013年第6期50-50,共1页
痄腮即是西医所说的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多发于青少年,主要以腮腺肿大伴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成人发病率有提高趋势,且病情较重.柴胡清肝汤出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善治肝、胆、三焦风热疮疡或疮毒结于两耳前后之疾... 痄腮即是西医所说的流行性腮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多发于青少年,主要以腮腺肿大伴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年来,成人发病率有提高趋势,且病情较重.柴胡清肝汤出自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善治肝、胆、三焦风热疮疡或疮毒结于两耳前后之疾.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肝胆经循行部位的皮肤疾病如痤疮、带状疱疹等.笔者用于治疗痄腮1例,疗效显著,故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痄腮 柴胡 邪犯少阳证 青黛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赵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42-045,共4页
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的一种,对患者分型后可以更为针对性的治疗,将中药治疗方案应用其中,对于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观察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诊的70例肝经郁热证带状疱... 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的一种,对患者分型后可以更为针对性的治疗,将中药治疗方案应用其中,对于其中比较有效的方法进行探究,观察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诊的70例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长于观察组,对照组疼痛情况严重于观察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P、PGE2、β-EP水平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有差异(P<0.05)。结论 肝经郁热证带状疱疹患者采用火针联合滋肾清肝汤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症状明显改善,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消失,患者的疼痛问题也得到控制,有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针联合滋肾治疗 经郁热证带状疱疹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柴胡清肝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璐 万华 +5 位作者 吴雪卿 冯佳梅 高晴倩 瞿文超 邵士珺 孙佳晔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3期30-34,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柴胡清肝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筛选柴胡清肝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相关靶点,并利用Cytoscape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柴胡清肝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筛选柴胡清肝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信息,利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相关靶点,并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共同靶点关系网络。通过Venny 2.1.0构建韦恩图获取药物和疾病的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获取核心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运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及Pymol对关键靶点与相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分析柴胡清肝汤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共获得柴胡清肝汤有效活性成分199个,药物-疾病作用靶点23个,其中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豆甾醇、黄芩素等关键有效活性成分与IL-6、TNF、ALB、IL-1β、CXCL8、STAT3、CCL2、IL-4等靶点相互作用,调控IL-17、Toll样受体、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NF-κB、TNF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的主要活性成分与其对应靶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柴胡清肝汤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效应特点发挥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作用,可能与调控巨噬细胞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肉芽肿性乳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巨噬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散外敷联合柴胡清肝汤口服治疗浆细胞乳腺炎20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章烨欣 杨银 +2 位作者 陈鹏 王童 廖丽 《河南中医》 2020年第6期890-893,共4页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联合柴胡清肝汤治疗浆细胞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金黄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柴胡清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金黄散外敷联合柴胡清肝汤治疗浆细胞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金黄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柴胡清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情感功能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黄散外敷联合柴胡清肝汤治疗浆细胞乳腺炎,可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乳腺炎 柴胡 金黄散 外敷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肝汤治疗耳带状疱疹20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文森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2-43,共2页
耳带状疱疹亦称 Hunt 氏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以耳痛、耳部疱疹及所侵犯的神经症状为其特征,因其为病毒感染,目前尚缺少特效疗法。我们以中医药治疗20例,疗效理想,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柴胡 带状疱疹 耳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肝调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明建 骆国群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柴胡清肝调脂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脂肪肝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柴胡清肝调脂汤)、对照1组(30例,口服小柴胡颗粒)、对照2组(30例,口服易善复胶囊、甘利欣胶囊),观察各组患者... 目的:研究柴胡清肝调脂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脂肪肝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柴胡清肝调脂汤)、对照1组(30例,口服小柴胡颗粒)、对照2组(30例,口服易善复胶囊、甘利欣胶囊),观察各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标志物、细胞因子、脂质过氧化物、B超等的改善情况。结果:柴胡清肝调脂汤组总体疗效,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的改善情况优于其他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的降低优于其他两组(P<0.01),γ-谷氨酰转移酶(GGT)、极低密谋脂蛋白(VLDL)的降低优于一般治疗组(P<0.01);柴胡清肝调脂汤并且可降低肝纤维化标志物、细胞因子水平,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较明显改善脂肪肝程度。结论:柴胡清肝调脂汤对脂肪肝有明显治疗作用,而抗脂质过氧化,稳定肝细胞膜,纠正肝内脂质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抗肝纤维化,促进脂肪在肝内代谢的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柴胡调脂 脂质过氧化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82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万和祥 《四川中医》 1997年第1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柴胡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芝苹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8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清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进行自拟中药方剂清肝降脂汤口服,1剂/d,水煎分2次服。对... 目的:探讨清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进行自拟中药方剂清肝降脂汤口服,1剂/d,水煎分2次服。对照组患者服用复方蛋氨酸胆碱片,4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及肝脏B超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及GG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TG、TC、BMI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近端弥漫点状高回声、远端回声衰减、管道结构显示不清及肝脏肿大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肝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脂,提高患者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 非酒精性脂肪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肝汤加味为主治疗老年性多发性肝脾脓肿 被引量:1
17
作者 韦麟 《吉林中医药》 2004年第7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脾脓肿 柴胡 个案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肝汤加减联合四子散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纪太芳 陈正修 +2 位作者 覃春英 黄焕基 翁良平 《北方药学》 2020年第6期16-17,共2页
目的:研究柴胡清肝汤加减联合四子散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柴胡清肝汤加减联合四子散炒热外敷治疗,对照组... 目的:研究柴胡清肝汤加减联合四子散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柴胡清肝汤加减联合四子散炒热外敷治疗,对照组予单纯激素泼尼松口服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乳房外形、毒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28/30)高于对照组(70.0%,21/30),P<0.05;治疗组乳房外形的优良率(96.7%,29/30)高于对照组(76.7%,23/30),P<0.05;治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3.3%,1/30;3.3%,1/30)均低于对照组(16.7%,5/30;13.3%,4/30),P<0.05。结论:柴胡清肝汤加减联合四子散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乳房外形,毒副反应轻微,且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四子散 肉芽肿性乳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下引流联合柴胡清肝汤治疗肝脓肿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昱婷 邱建钊 邓小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第20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在实施超声下引流术治疗的基础上,对肝脓肿患者联合实施柴胡清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4例肝脓肿患者,采用盲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声下... 目的:观察在实施超声下引流术治疗的基础上,对肝脓肿患者联合实施柴胡清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三明市第一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4例肝脓肿患者,采用盲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超声下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柴胡清肝汤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脓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超声下引流术治疗的同时,对肝脓肿患者联合柴胡清肝汤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并发症少,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肿 超声下引流术 柴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清肝汤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毒热炽盛证患者血清促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洪兵 陈丽娟 +3 位作者 殷学超 柴海兰 于一江 王文爱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14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柴胡清肝汤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毒热炽盛证患者血清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毒热炽盛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8例给予泼尼松15mg/d口服,治疗组1...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柴胡清肝汤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毒热炽盛证患者血清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毒热炽盛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18例给予泼尼松15mg/d口服,治疗组18例给予柴胡清肝汤口服,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沉、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吸131I率及血清IL-6、TNF-α及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2周后血沉,血清FT3、FT4,血清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甲状腺吸131I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治疗2周后2组血沉,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及甲状腺吸131I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独应用柴胡清肝汤同样能显著降低亚急性甲状腺炎毒热炽盛证患者血清促炎因子IL-6、TNF-α及hs-CRP的水平,提示抑制促炎症因子表达是本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毒热炽盛证 柴胡 泼尼松 促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