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轴微切口与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应用于白内障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照观察
1
作者 孙栋 陈旭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18-121,共4页
对比同轴微切口、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8月,择取白内障患者90例进行临床研究,基于患者所用手术方案分组,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45例是观察组、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45例... 对比同轴微切口、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2023年1月-2024年8月,择取白内障患者90例进行临床研究,基于患者所用手术方案分组,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45例是观察组、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45例是对照组。结果 手术1周后,观察组视力指标、泪膜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眼压差异不大,P=0.194。手术1周后,观察组角膜中央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内皮细胞计数下降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1周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轴微切口、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均可在白内障治疗中发挥显著作用,但前者的视力、泪膜功能、角膜指标、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计数、预后情况均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微切口 标准切口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皮瓣切口和标准切口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
2
作者 陆健 廖振南 吴成良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8期9-12,共4页
分析转移皮瓣切口和标准切口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疗效差异。选取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 分析转移皮瓣切口和标准切口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的疗效差异。选取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行标准切口,试验组患者行转移皮瓣切口,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CT影像中突出骨窗的脑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第1、2、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在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转移皮瓣切口可有效地降低患者颅内压,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可更好地暴露手术视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转移皮瓣切口 标准切口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小切口与标准切口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殷鹏 侯春风 +1 位作者 刘雪莲 焦兆德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6期2726-2727,共2页
目的探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本院骨外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目的探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本院骨外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行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改良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后外侧小切口术比较安全,且近期疗效优于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小切口 后外侧标准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与标准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比较
4
作者 樊书新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3期59-60,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与标准切口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年龄59-78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30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小切口,对照组接受标准切口。观察及对比2...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与标准切口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年龄59-78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30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小切口,对照组接受标准切口。观察及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在60例患者中,小切口总的有效率93.34%,标准切口总的有效率为83.33%。经x2检验两两比较,小切口的有效率均高于用标准切口,P值为0.009。结论:小切口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标准切口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标准切口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全膝关节置换微创切口与标准切口的早期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卢文龙 许建中 +1 位作者 陈涛 田进翔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161-165,共5页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使患者术后达到加速康复的理念逐渐被外科医师接受。微创切口入路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是否较标准入路具有临床优势,使患者达到加速康复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微创切口与标准切口行全膝关节置...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使患者术后达到加速康复的理念逐渐被外科医师接受。微创切口入路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是否较标准入路具有临床优势,使患者达到加速康复仍存在争议。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微创切口与标准切口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近期临床效果和影像学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骨关节炎患者70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组和标准组,随访并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影像学指标、康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随访。微创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血红蛋白减少量、24 h引流量、术后股四头肌肌力恢复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优于标准组;两组术后7 d、6周、12周、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影像学评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深静脉血栓、关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与标准切口入路比较,微创切口入路具有手术切口短、更美观,减少术后疼痛、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值,更早恢复股四头肌肌力,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优势,能使患者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微创切口 标准切口 临床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与标准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厚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22期12-13,共2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全关节置换术与标准切口全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标准组,微创组39例,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长度≤10 cm;标准组46例,行标准切... 目的比较小切口全关节置换术与标准切口全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需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标准组,微创组39例,行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长度≤10 cm;标准组46例,行标准切口全关节置换术,切口长度>10 cm。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第2天平均红细胞压积、C反应蛋白及患侧大腿中部周径增加值和术后4周Harris评分。结果 (1)微创组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标准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标准组(P<0.05)。(2)术后第2天微创组患者红细胞压积、C反应蛋白和术后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大腿中部周径增加值显著低于标准组(P<0.05)。(3)两组患者髋臼假体及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应用小切口全关节置换术术中出血量小,对患者创伤较小,治疗效果与传统标准切口手术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切口 标准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切口与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效果及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晁小蕊 洪萌 +2 位作者 谢艳艳 李权达 石荣先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5期2750-2752,共3页
目的比较标准切口与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效果及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8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标准切口超声乳化术)和研究组(微切口超声乳化... 目的比较标准切口与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效果及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8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标准切口超声乳化术)和研究组(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各74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视力变化、角膜散光情况、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超声乳化能量及超声乳化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ogMAR视力值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1周、1个月logMAR视力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散光程度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及两组间术后1 d、1周、1个月角膜散光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及两组组间术后1 d、1周、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切口与微切口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内皮细胞均有影响,微切口创伤更小,对内皮细胞数量及功能影响较小,能更好地降低术源性散光程度,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标准切口 切口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李沛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价值体会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2022年5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82例食道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小切口开胸治疗,对比... 目的:分析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价值体会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3月~2022年5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82例食道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小切口开胸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 h、12 h、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29%,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道癌患者实施小切口开胸术治疗效果明确,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切口长度小,疼痛程度轻等优势,满足微创要求,且术后并发症少,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 切口开胸术 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 疼痛程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罗永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0期132-133,共2页
目的分析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食道癌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切口手术)与对照组(标准后胸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 目的分析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食道癌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切口手术)与对照组(标准后胸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标准切口 食道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小切口与标准切口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松林 顾开宏 秦树连 《医药论坛杂志》 2012年第7期11-12,15,共3页
目的探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选取解放军第八二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 目的探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选取解放军第八二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行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关节功能改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在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方面,经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5.272,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后外侧小切口术比较安全,且近期疗效优于后外侧标准切口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外侧小切口 后外侧标准切口
原文传递
改良T型切口和标准切口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岸雄 陈志平 +2 位作者 冯鸿达 刘绍欢 香慧聪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50-51,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改良T型切口、标准切口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东莞市横沥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2),研究组采用改良T型... 目的比较分析改良T型切口、标准切口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东莞市横沥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2),研究组采用改良T型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对照组采用改良T型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开颅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09%,3/33)低于对照组(43.75%,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恢复良好率(69.70%,23/33)高于对照组(43.75%,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改良T型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有效性、安全性均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改良T型切口 标准切口
原文传递
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天幕切开在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春红 张松 +3 位作者 彭长平 刘春荣 陈勇 杨丰忠 《中外医学研究》 2012年第17期158-159,共2页
目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天幕切开在救治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沟回疝时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科救治的39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沟回疝继发脑干损伤患者采用... 目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天幕切开在救治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沟回疝时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科救治的39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沟回疝继发脑干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去骨瓣减压+天幕裂孔切开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GCS昏迷评分,术前3~5分17例,6~8分22例。经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并天幕切开术后有效率为82.0%。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暴露范围广,有利于彻底清除血肿、天幕裂孔切开、静脉窦修补,有利于颅内外减压及颞叶沟回疝复位,逐步性清除颅内血肿,大大缩短脑干受压时间,有利于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概率,改善继发性脑干伤预后,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骨瓣切口 重型颅脑损伤 颞叶沟回疝 脑干伤 颅内血肿 天幕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庞鸿垠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0期422-423,共2页
目的对应用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与小切口开胸术两种不同方式对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抽取76例患有食管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小... 目的对应用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与小切口开胸术两种不同方式对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抽取76例患有食管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小切口开胸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总住院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胸引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期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小切口开胸术对患有食管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 切口开胸术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代谢和创伤应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方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究后外侧小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骨代谢、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行HA治疗的60例老年FN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究后外侧小切口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骨代谢、创伤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行HA治疗的60例老年FN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后外侧常规切口HA,观察组行后外侧小切口HA。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骨代谢指标、创伤应激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钙素(BGP)、成纤维细胞因子(FGF)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3 d,两组丙二醛(MDA)、皮质醇(Cor)水平高于术前,术后3 d水平低于同组术后1 d,且术后1 d、3 d观察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切口方式均对行HA治疗的老年FNF患者有显著的疗效,但后外侧小切口更有利于改善围术期指标,减轻应激反应,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 股骨颈骨折 后外侧标准切口 后外侧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下小切口与标准后外侧切口用于食管癌及贲门癌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云飞 王维良 +2 位作者 靳清 洪钟 何庆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610-611,共2页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手术在食管癌及贲门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腋下小切口151例和标准后外侧切口163例手术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的疗效,比较2组在临床分期、切口长度、开关胸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清扫数目、术后胸...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手术在食管癌及贲门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腋下小切口151例和标准后外侧切口163例手术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的疗效,比较2组在临床分期、切口长度、开关胸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清扫数目、术后胸管引流量、术后肺部并发症、切口感染、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小切口组在切口长度、开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肺部并发症、切口感染、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肩关节活动障碍的发生率等方面有较大优势,在临床分期、手术时间、术中淋巴清扫数目、术后胸管引流量、术后吻合口瘘及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是安全可靠的,具有创伤小、美观、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费用低、疗效可靠,患者生活质量高等诸多优点,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下小切口 标准后外侧切口 食管癌 贲门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海库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2期1595-159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6例食道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小切口术,对照组用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 目的:探讨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76例食道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用小切口术,对照组用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食道癌效果良好,但小切口创伤性小,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 切口 标准后胸切口开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方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4期75-75,共1页
目的:随机对照研究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手术方法,把5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 目的:随机对照研究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手术方法,把5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胸引管日引流量、胸引管留置时间、镇痛泵的留置时间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日引流量及胸引管留置时间、镇痛泵留置时间等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手术疗效上并没有差异,不过小切口开胸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而且术后胸引管与镇痛泵的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标准后胸切口 开胸 食道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积会 《甘肃科技》 2019年第6期107-108,共2页
探讨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选择随机号码表法在临洮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食道癌患者中纳入54例为对象,采用单盲法将54例患者分为各组27例。采用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 探讨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选择随机号码表法在临洮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食道癌患者中纳入54例为对象,采用单盲法将54例患者分为各组27例。采用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对照组患者,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治疗。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治疗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引流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VAS评分比对照组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0.00%)比对照组(14.8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道癌患者采用小切口治疗的优势明显,围手术治疗指标均比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 切口 标准后胸切口 开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超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第14期35-36,共2页
目的探究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食道癌患者6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1例。予以小切口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予以标准后胸切口开胸... 目的探究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食道癌患者6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1例。予以小切口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予以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最后对比两组食道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引流管留置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两组间未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食道癌治疗中,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均具有优势,但是小切口的创伤相对较小,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 标准后胸切口开胸 食道癌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标准化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玉彦 南峧峰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8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析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标准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甘肃省礼县第一人民医院40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平行对照法分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开腹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 目的:探析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标准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甘肃省礼县第一人民医院400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平行对照法分组,每组20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开腹手术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标准化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3.00%)较对照组(9.50%)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单纯性阑尾炎临床治疗过程中,微创小切口手术标准化治疗应用效果明显,不仅可以减少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而且安全性高,可尽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采纳、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阑尾炎 微创小切口手术标准化治疗 常规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