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7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泾惠渠灌区干旱演变对冬小麦气候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彦平 蔡焕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7-272,共6页
为了研究干旱变化对于作物产量的影响机制,以泾惠渠灌区为例,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评判指标,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最大熵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灌区干旱的变化特征,以及干旱演变下冬小麦气候产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 为了研究干旱变化对于作物产量的影响机制,以泾惠渠灌区为例,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评判指标,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最大熵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灌区干旱的变化特征,以及干旱演变下冬小麦气候产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灌区冬小麦实际产量呈显著增加趋势(Z=7.6482),气候产量呈不明显减少趋势(Z=-0.5686);(2)灌区总体干旱化趋势明显(通过了99%的显著性检验),这种趋势在春、夏、秋三季都达到了显著水平;(3)干旱存在16 a的年代际周期波动,4~5 a的年际周期;(4)播种前7—9月份和播种后的10、11月的干旱情况对于冬小麦气候产量的影响最大,是影响作物气候产量的关键期;(5)SPI3-9与冬小麦气候产量关系最密切,可以解释46.21%的产量变异;(6)随着干旱的年代际周期变化,SPI3-9与冬小麦气候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从0.44上升至0.74,干旱对于冬小麦气候产量的影响有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冬小麦 气候产量 干旱化趋势 泾惠渠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西江流域多尺度干旱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大鹏 慕鹏飞 +3 位作者 白涛 黄强 黄生志 张迎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1-50,共10页
为了较为全面表征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特征,本文基于西江流域33个气象站1960-2015年降雨资料,采用标准化降雨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分别从年尺度(SPI12)和季尺度(SPI3)两个方面,分析了西江流域地区干旱站次比、干旱频率、干旱趋势和驱... 为了较为全面表征流域气象干旱的演变特征,本文基于西江流域33个气象站1960-2015年降雨资料,采用标准化降雨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分别从年尺度(SPI12)和季尺度(SPI3)两个方面,分析了西江流域地区干旱站次比、干旱频率、干旱趋势和驱动力。结果表明:1)流域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差异较大,且从东南往西北方向呈明显的逐步减少趋势;2)流域气象干旱处于正常的概率最大,发生极端干旱的概率最小;年尺度(SPI12)表征的长期干旱发生频率高于季尺度(SPI3)表征的短期干旱发生频率;3)流域西北地区SPI序列呈现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气象干旱有加重的趋势;4)太阳黑子和部分大气环流异常因子对西江流域气象干旱的形成与演变有较大的影响,影响程度高低依次是太阳黑子、北极涛动和厄尔尼诺。研究成果对于评估西江流域干旱灾害的风险性、防旱减灾策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干旱的应对和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雨指数(spi) 驱动力分析 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宁夏中部干旱带旱灾危险性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丛士翔 王融融 +2 位作者 常文静 余海龙 黄菊莹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32,共10页
[目的]揭示宁夏中部干旱带旱灾危险性的时空特征,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农业灾害防治、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灌溉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沙坡头区、中宁县、同心县、盐池县、海原县5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 [目的]揭示宁夏中部干旱带旱灾危险性的时空特征,为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农业灾害防治、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灌溉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沙坡头区、中宁县、同心县、盐池县、海原县5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了近39年(1981—2019年)干旱等级的时空变化,并结合GIS技术评价其旱灾危险性时空演变特征。[结果]SPI 12结果表明代际干旱趋势呈波动中加剧趋势(趋势线斜率范围为-0.004~0.003)。SPI 3结果表明季尺度旱灾危险性时空分布异质性明显,空间上呈现出南低北高的特征,而时间上则表现为连旱特征突出。春冬两季旱灾发生频率高于45%;夏、秋两季干旱现象不显著,干旱发生频率处于10.26%~43.59%之间;旱灾危险性时空演变特征评价结果表明代际旱灾危险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季尺度旱灾危险性时空差异明显,空间上表现为旱灾危险性由南向北升高,时间上表现为春冬两季旱灾危险性较高,而夏、秋两季旱灾危险性较低。[结论]宁夏中部干旱带季尺度旱灾危险性时空异质性明显,沙坡头区、中宁县旱灾危险性高,未来应加强春、秋、冬三季的旱灾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宁夏中部干旱带 时空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北京市气象干旱特性分析
4
作者 徐晓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基于北京市20个雨量代表站1956—2016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计算各站点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北京市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干旱等级逐年变化趋势,总结归纳气象干旱发生频次及干旱严重年份SPI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个月... 基于北京市20个雨量代表站1956—2016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计算各站点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北京市不同时间尺度的气象干旱等级逐年变化趋势,总结归纳气象干旱发生频次及干旱严重年份SPI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个月、3个月的SPI逐年变化趋势及干旱频次空间分布规律较为一致,SPI随时间波动性强,无明显的波动周期,干旱频次均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12个月的SPI波动性减弱,干旱频次自东南和西北向中部递减。1999年和2002年干旱事件中3种时间尺度SPI的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其中,1999年大旱均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2002年大旱均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指数 气象干旱识别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Z指数在淮北平原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美娜 王发信 +4 位作者 吕海深 丁钰童 徐荣艳 王婉婉 王振龙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88,95,共8页
淮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分析其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和不同干旱指数的适用性,提高淮北平原抗旱风险能力,对农业生产和旱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淮北平原20个气象站1962-2021年降水资料,计算了年尺度和季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 淮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分析其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和不同干旱指数的适用性,提高淮北平原抗旱风险能力,对农业生产和旱情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淮北平原20个气象站1962-2021年降水资料,计算了年尺度和季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Z指数,分析了两指数在淮北平原的一致性以及时空变化特征的差异性,并结合历史旱情资料对比分析,进一步研究两种干旱指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指数在年、季尺度下的淮北平原均呈现较好一致性,并与该区降雨存在极强相关性;时间尺度上,两指数均在年以及夏冬两季呈缓慢湿润化趋势,春秋两季呈不显著干旱化趋势;空间尺度上,Z指数监测的干旱发生面积和发生频率均高于SPI指数;与历史旱情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SPI指数相比Z指数监测结果具有一定持续性,不易出现异常现象,且与实际较为一致。综合分析表明,Z指数在淮北地区的干旱监测适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Z指数 干旱指数 适用性 淮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辽宁东部地区干旱特征评估
6
作者 于枫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3期193-196,共4页
为合理确定辽宁地区干旱预警指标,文章结合标准化降水指数对辽宁东部地区干旱特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近60年,辽东地区发生中等干旱的频次最高,鞍山地区发生干旱的频次高于本溪地区,且各地区发生极端干旱的频率均高于3%。春季是辽东地... 为合理确定辽宁地区干旱预警指标,文章结合标准化降水指数对辽宁东部地区干旱特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近60年,辽东地区发生中等干旱的频次最高,鞍山地区发生干旱的频次高于本溪地区,且各地区发生极端干旱的频率均高于3%。春季是辽东地区发生干旱频次最高的季节,其次为冬季,极端干旱主要集中在8月和12月。研究成果对于辽宁东部地区干旱预警指标确定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旱频率 时间尺度 辽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评估滨州市旱灾风险 被引量:1
7
作者 孟欣然 王昕 +2 位作者 曹岳阳 李学军 徐征和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1-548,共8页
为了对地区性历史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与未来将受旱灾影响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收集1957—2015年山东省滨州市各县(区)逐日降水资料,结合1978—2020年的历史旱灾损失数据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数据,利用层... 为了对地区性历史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与未来将受旱灾影响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收集1957—2015年山东省滨州市各县(区)逐日降水资料,结合1978—2020年的历史旱灾损失数据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度、孕灾环境脆弱性、损失风险和抗旱减灾能力5个方面构建干旱灾害风险模型,计算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承灾体暴露度指数、孕灾环境脆弱性指数、损失风险指数、抗旱减灾能力指数以及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滨州市干旱灾害综合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呈东西两侧低、中间高的趋势,承灾体暴露度指数总体呈现为西南部大、东北部小的趋势,孕灾环境脆弱性指数呈北部高、西南部低的趋势,损失风险指数呈南北两侧高、中部低的趋势,抗旱减灾能力指数呈北部高、西南部低的趋势;干旱灾害综合风险中邹平市、沾化区和无棣县的干旱灾害风险性较高,滨城区和博兴县的干旱灾害风险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灾 风险评估 标准化降水指数 滨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GWO-LSTM模型的新疆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超杰 窦燕 孟琪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7-539,共13页
干旱预测一直是干旱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提高干旱预测的准确性是解决干旱问题的关键。基于1961—2019年新疆34个气象站点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数据,计算得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 干旱预测一直是干旱研究领域的重大挑战,提高干旱预测的准确性是解决干旱问题的关键。基于1961—2019年新疆34个气象站点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数据,计算得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对新疆气象干湿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方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灰狼优化算法(grey wolf optimizer,GWO)-长短期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LSTM)的数据分解型干旱组合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进行模型性能评价。结果表明:(1)干旱周期性变化整体呈现平稳且周期长的特点;(2)EMD能够有效优化数据的平稳性,GWO优化预测模型参数,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相较于单一预测模型有明显提高;(3)4个预测模型结果精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EMD-GWO-LSTM、GWO-LSTM、GWO-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actor Regression,SVR)、LSTM,拟合优度分别为0.972、0.939、0.862、0.830,EMD-GWO-LSTM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余3个预测模型。EMD-GWO-LSTM组合模型可有效提高气象干旱的预测精度,为新疆地区气象干旱预报及抗旱减灾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GWO-LSTM模型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干旱预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江苏省59年旱涝演变特征
9
作者 湛忠宇 刘美丽 +1 位作者 朱永军 李敏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12期94-100,共7页
近年来江苏省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探讨旱涝时空变化特性对防汛抗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江苏省21个气象站点1960—2018年的逐月降水数据,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表征气象干旱,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江苏省旱涝频率、影响范围、强度等演变... 近年来江苏省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探讨旱涝时空变化特性对防汛抗旱减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江苏省21个气象站点1960—2018年的逐月降水数据,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表征气象干旱,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江苏省旱涝频率、影响范围、强度等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江苏省春季、秋季趋于干旱,夏季、冬季趋于湿润,旱涝发生频率随着旱涝等级增加而降低;苏北地区旱涝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江淮地区,苏南地区最低;春季、夏季、秋季干旱强度及影响范围均呈增加趋势,其他季节呈下降趋势,夏季、冬季雨涝强度及影响范围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雨涝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汉江流域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燕飞 熊刚 刘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8,共7页
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汉江流域水资源需求日益加大,流域管理面临较大挑战。从干旱角度分析汉江流域缺水状况,根据汉江流域1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44a收集得到的月降水量资料,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 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汉江流域水资源需求日益加大,流域管理面临较大挑战。从干旱角度分析汉江流域缺水状况,根据汉江流域13个国家基本气象站44a收集得到的月降水量资料,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从干旱频率、干旱站次比、干旱强度以及气象变化趋势率4个方面对汉江流域的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度、春季和秋季干旱站次比呈轻微增加趋势,夏季和冬季干旱站次比呈轻微减小趋势;春季、秋季和冬季干旱强度呈轻微增加趋势,年尺度和夏季干旱强度呈轻微减小趋势;区域内主要发生的是全域性和局域性干旱,干旱强度以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为主;春季干旱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在流域西部的汉中等地和南部的房县、老河口、天门等地,夏季干旱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流域北部的佛坪、尚州、西峡等地,秋季干旱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流域南的老河口、枣阳、钟祥等地,冬季干旱频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流域南部的房县、老河口、枣阳、安康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流域 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降水百分位指数PDEC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宝鸡地区干旱趋势变化及周期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宁忱 陈浩 刘璨然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80-85,共6页
目的研究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宝鸡干旱变化、突变以及周期等特点。方法利用宝鸡地区3个标准站1961-2016年的逐月降水数据,选用SPI作为干旱监测指标,辅以小波分析、滑动T检验、Yamamoto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61-2016年宝鸡地... 目的研究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宝鸡干旱变化、突变以及周期等特点。方法利用宝鸡地区3个标准站1961-2016年的逐月降水数据,选用SPI作为干旱监测指标,辅以小波分析、滑动T检验、Yamamoto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61-2016年宝鸡地区SPI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095/10a。夏季最为湿润,春季和秋季有下降倾向,倾向率分别为-0.06/10a和-0.062/10a,冬季最干旱。1961-2016年宝鸡地区干旱变化存在多个震荡周期,其中15a为第一主周期,6a为第二主周期。宝鸡地区干旱突变年份主要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及2000年左右。结论宝鸡地区1961-2016年气候变化呈现干旱倾向,春、秋两季的干旱气候主导了地区干旱趋势,且未来几年仍有干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小波分析 突变检验 宝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中国南方季节性干旱近58a演变特征 被引量:321
12
作者 黄晚华 杨晓光 +4 位作者 李茂松 张晓煜 王明田 代姝玮 马洁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59,共10页
近年来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其演变特征和发生规律,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制订抗旱减灾对策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利用中国南方15个省(市、区)的气象台站降水资料,选择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近年来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其演变特征和发生规律,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制订抗旱减灾对策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利用中国南方15个省(市、区)的气象台站降水资料,选择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指标,计算了南方地区最近58a(1951-2008年)各月干旱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年及各季季节性干旱的站次比(发生干旱站数与总站数之比)和干旱强度的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干旱程度在时间尺度上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干旱的季节性特征为春旱和秋旱有加重的趋势,而夏旱和冬旱有减轻的趋势。季节性干旱空间演变特征表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等各区域季节性干旱变化与整个南方总体干旱变化表现基本一致。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南方干旱整体上呈现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加重的趋势。研究和验证表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能很好地体现季节性干旱的年际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特征描述 研究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干旱站次比 干旱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锡林郭勒盟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巧凤 刘桂香 +1 位作者 于红博 包玉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锡林郭勒盟干旱灾害频发,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分析其干旱的时空特征和规律,能为防灾减灾提供借鉴。基于全盟15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逐月降水资料,计算了12个月和3个月尺度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锡林郭勒盟干旱灾害频发,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分析其干旱的时空特征和规律,能为防灾减灾提供借鉴。基于全盟15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的逐月降水资料,计算了12个月和3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了年度和季节干旱演变规律,并应用主成份分析和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干旱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锡林郭勒盟的年度与季节的干旱均较为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各尺度干旱频率均为30%左右,干旱等级主要为轻旱和中旱,重旱和特旱频率较低;年度与夏季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呈增加和增强趋势,春季、秋季和冬季的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呈减少和减轻趋势。(2)前4个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与锡林郭勒盟4大类植被覆盖区域基本一致,即农牧交错区、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区和草甸草原区,4个区域的干旱时段存在很强的一致性,且均存在干旱化趋势,干旱强度为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区>农牧交错区>草甸草原区,4个区域的干旱频率和干旱站次比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郭勒盟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干旱 评估指标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宁夏山区干旱演变特征 被引量:19
14
作者 马国飞 张晓煜 +2 位作者 段晓风 袁海燕 卫建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利用宁夏山区8个县站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比较分析了宁夏山区近38 a(1971-2008年)的各月干旱指数,并分析全年、月度干旱的站次比和干旱强度的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山区年季干旱强度呈现降低趋势,但干旱发生频率和... 利用宁夏山区8个县站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比较分析了宁夏山区近38 a(1971-2008年)的各月干旱指数,并分析全年、月度干旱的站次比和干旱强度的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山区年季干旱强度呈现降低趋势,但干旱发生频率和干旱面积增加,特别是2000年之后干旱频率和站次比呈增加趋势;宁夏山区以轻旱-中旱为主,特大干旱发生相对较少,近5 a来山区各县发生区域性干旱频率增加较明显;春旱和秋旱有加重的趋势,而夏旱和冬旱发生少,但春、夏、秋连旱在2000年之后发生频率和涉及的区域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山区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有加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季节性干旱 宁夏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贵州省近54年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建峰 张凤太 +3 位作者 卢海芬 罗光杰 李威 李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07-214,共8页
近年来中国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以贵州省为例,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为干旱指标,分析年度和季节的干旱发生频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4年来,贵州省年季和季节干旱总体上呈现阶段化趋势,整体表现为干旱增... 近年来中国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对人们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以贵州省为例,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为干旱指标,分析年度和季节的干旱发生频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4年来,贵州省年季和季节干旱总体上呈现阶段化趋势,整体表现为干旱增加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期是干旱频发期。干旱频率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年尺度干旱较为常见;季节尺度上,除了夏旱高频区呈零星状分布外,其他如春旱主要发生于中部及东部地区,秋旱高发区集中分布于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冬旱常发生于贵州省北部地区。研究表明SPI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年际及季节性干旱变化特征,能为该地区制定防旱抗旱措施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干旱频率 时空特征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陕西省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李斌 解建仓 +1 位作者 胡彦华 姜仁贵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13-119,共7页
干旱作为当今全球范围内危害严重且频发的一种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和自然系统都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基于陕西省长历时的典型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干旱频率、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 干旱作为当今全球范围内危害严重且频发的一种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和自然系统都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基于陕西省长历时的典型测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干旱频率、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等干旱指标,揭示陕西省干旱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为区域水资源合理调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整体上干旱范围有扩大的趋势,研究时段内干旱较为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其中,区域内各个站点干旱发生频率均值为70.0%,轻旱和中旱发生频率较高,重旱和特旱发生频率相对较低;2)干旱站次比呈现出季节性特点,其中,春季、冬季干旱站次比呈增加趋势,夏季、秋季干旱站次比呈减少趋势;3)干旱强度变化不明显,其中,春季、冬季的干旱强度呈增强趋势,夏季、秋季干旱强度呈减弱趋势;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干旱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变化特征,其中,既有覆盖全省范围的全域性干旱,也有局部地区干旱,并且干旱频率、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空间上分布上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干旱 降水 标准化降水指数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在中国区域的应用 被引量:92
17
作者 庄少伟 左洪超 +4 位作者 任鹏程 熊光洁 李邦东 董文成 王利盈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7-625,共9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160个站1951~2010年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最近定义的一种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在我国不同等级降水区域的适用性,并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湿润指数H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我国... 利用中国气象局160个站1951~2010年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最近定义的一种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在我国不同等级降水区域的适用性,并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湿润指数H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我国年均降水量大于200 mm的地区,各种时间尺度的SPEI分析均适用;在干旱区(年均降水量小于200 mm),只有12个月以上的大尺度SPEI分析适用性较好;其中12个月尺度的SPEI分析在各区适用性最好。2)由于干旱区冬季的潜在蒸发量和降水量0值均较多,导致1、3、6个月的小尺度SPEI分析在该区不适用。3)与SPI和H指数相比,SPEI既能充分反映1997年气温跃变以后增温效应对干旱程度的影响,又可作为监测指数识别干旱是否发生和结束,能较准确地表征干旱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 干旱 干旱指数 全球变暖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中国干旱趋势研究 被引量:141
18
作者 李伟光 易雪 +2 位作者 侯美亭 陈汇林 陈珍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3-649,共7页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标准化潜在蒸散与降水的差值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状况偏离常年的程度,是分析干旱演变趋势的新理想指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干旱评估、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用SPEI和1951—2009年中国区域160个站的月降水量及月...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通过标准化潜在蒸散与降水的差值表征一个地区干湿状况偏离常年的程度,是分析干旱演变趋势的新理想指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干旱评估、水资源管理等领域。用SPEI和1951—2009年中国区域160个站的月降水量及月平均气温资料,对中国59年来干旱化的空间分布、四季干旱趋势变化和全国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次进行了分析,并定性分析了干旱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我国普遍存在干旱化的事实,西部、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化最为显著。我国四季均呈现干旱化趋势,其中春、秋季干旱化趋势明显,夏季最近15年都处于干旱状态,但干旱化趋势未通过0.05显著性检验;另外全国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增多。东北和华北地区的降水呈现轻微减少趋势,而温度升高趋势明显,降水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明显的干旱化。四川盆地温度升高趋势不显著,但降水减少显著,降水较少是导致四川盆地干旱化的主要原因。降水频率的减少和集中也导致近几年极端干旱事件明显增多。我国普遍的干旱化趋势和明显增多的极端干旱事件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干旱趋势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季节 极端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1981—2013年西藏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袁雷 刘依兰 马鹏飞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5期228-234,共7页
为了研究西藏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利用西藏38个气象站点1980—2013年的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分析了西藏旱季和雨季的干旱及重旱频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东南部旱季干旱频率较高,西部雨季干旱频率较高;而旱季... 为了研究西藏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利用西藏38个气象站点1980—2013年的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分析了西藏旱季和雨季的干旱及重旱频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东南部旱季干旱频率较高,西部雨季干旱频率较高;而旱季和雨季的重旱频率高的地区都在中、东部;20世纪90年代旱季干旱和重旱发生频率最高,21世纪初雨季干旱和重旱频率最高。对西藏不同区域干旱强度演变情况分析表明,各区域1981—2013年旱季和雨季干旱强度变化都不一致,总体来说,沿江一线和东部地区变化相对稳定,南部边缘变化相对较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干旱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的ARIMA模型干旱预测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韩萍 王鹏新 +2 位作者 王彦集 张树誉 朱德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2-218,共7页
采用关中地区39 a的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计算了该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值,运用ARIMA模型对SPI序列进行分析建模,并进行12步预测。结果表明,ARIMA模型对所有时间尺度的SPI 3、6、9序列可进行精度在10%以下的1步预测,对SPI... 采用关中地区39 a的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计算了该地区不同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值,运用ARIMA模型对SPI序列进行分析建模,并进行12步预测。结果表明,ARIMA模型对所有时间尺度的SPI 3、6、9序列可进行精度在10%以下的1步预测,对SPI 12、24序列可进行平均精度在10%以下的9步预测,说明ARI-MA模型较适合SPI 3、6、9序列的短期预测,适合SPI 12、24序列的长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ARIMA模型 干旱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