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放系统用户接口技术参考模型及标准轮廓
1
作者 林中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4-206,共3页
提出一个开放系统用户接口技术参考模型,给出了用户接口服务的标准体系及标准轮廓描述,定义了格式指南的层次,为实现具有一致风格、统一外观的用户接口设计提供一个通用框架.
关键词 用户接口 开放系统 标准轮廓 标准体系 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标准轮廓形体W型发动机
2
作者 杨通顺 《轿车情报》 2002年第3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汽车 发动机 大众汽车公司 W型 标准轮廓形体 技术特点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的最优条纹频率分配
3
作者 季怡心 张龙祥 +1 位作者 仵苇 王建华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5,共11页
在相移轮廓术中,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结合时域相位展开算法仅需较少的条纹图案就可进行测量,因而具备较高的测量效率。鉴于条纹频率对测量精度有显著影响,本文分析了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的时域相位展开中的相位误差,并进一步评估其可靠性。研... 在相移轮廓术中,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结合时域相位展开算法仅需较少的条纹图案就可进行测量,因而具备较高的测量效率。鉴于条纹频率对测量精度有显著影响,本文分析了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的时域相位展开中的相位误差,并进一步评估其可靠性。研究发现,相位展开的可靠性与条纹频率分配密切相关。据此,本文引入了一种最优条纹频率分配策略。基于该策略,本文对非标准相移轮廓术的不同频率组合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3f_(h1)+2f_(h2)+2f_(h3)外差法的非最优频率组合,本文提出的频率组合的平均错误率降低了62.96%;相比于2f_(h)+2f_(m)+3f_(l)分层法的非最优频率组合,本文提出的频率组合的平均错误率降低了4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相移轮廓 时域相位展开 相位展开可靠性 最优条纹频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标准化动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志峰 孙静 周平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6年第12期39-43,共5页
首先描述了SOA标准轮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容和标准基本情况,介绍了国外有关SOA的标准化组织制定相关标准的基本现状及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结合SOA的发展现状和SOA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实际情况,初步提出了在我国开展有关SOA标准化工作... 首先描述了SOA标准轮廓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容和标准基本情况,介绍了国外有关SOA的标准化组织制定相关标准的基本现状及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结合SOA的发展现状和SOA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实际情况,初步提出了在我国开展有关SOA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标准 标准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轮廓测量仪校准方法
5
作者 杨青 蔡林衡 +3 位作者 徐强胜 高瑞祥 刘睿 徐腾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18年第7期00189-00189,共1页
轮廓测量仪时一种用于测量零件形位公差的测量仪器。他通过处触针接触工件,记录工件表面轮廓曲线,然后采用分析软件,从而测量出所需要的形位公差参数。因此,轮廓测量仪的精度,对其测量结果又直接的影响。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轮廓测量... 轮廓测量仪时一种用于测量零件形位公差的测量仪器。他通过处触针接触工件,记录工件表面轮廓曲线,然后采用分析软件,从而测量出所需要的形位公差参数。因此,轮廓测量仪的精度,对其测量结果又直接的影响。本文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轮廓测量仪校准方法,能直观的获得轮廓仪的长度示值误差,角度示值误差和半径示值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测量仪 标准轮廓样板 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结构光点云的多剖面路面跳车检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陶健 田霖 +2 位作者 张德津 胡成雪 何莉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65-1774,共10页
针对当前单一剖面的路面跳车检测方法难以完整反映跳车的问题,提出基于线结构光的多剖面检测方法。通过线结构光获得多剖面的路面全幅点云信息,基于点云路面纹理特点分离提取路面变形损坏轮廓,利用断面高差特征还原路面标准轮廓,形成变... 针对当前单一剖面的路面跳车检测方法难以完整反映跳车的问题,提出基于线结构光的多剖面检测方法。通过线结构光获得多剖面的路面全幅点云信息,基于点云路面纹理特点分离提取路面变形损坏轮廓,利用断面高差特征还原路面标准轮廓,形成变形损坏病害图像;结合车轮和病害的接触状态,计算变形损坏病害处多剖面高差;计算和评估路面跳车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在99%以上,与人工测量结果相关性约为98.83%,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三维点云 病害识别 三维跳车检测 标准轮廓 路面跳车 路面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表面粗糙度的三维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谷晓冬 郭连军 徐振洋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456-461,共6页
为探究一种三维定量描述岩石表面粗糙程度的方法,通过非接触式超景深三维显微设备获取岩石表面三维彩色等高图,提取并计算三维彩色等高图上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提出"表面轮廓体积均方根"Vp描述岩石表面粗糙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一种三维定量描述岩石表面粗糙程度的方法,通过非接触式超景深三维显微设备获取岩石表面三维彩色等高图,提取并计算三维彩色等高图上各像素点的坐标信息,提出"表面轮廓体积均方根"Vp描述岩石表面粗糙程度。研究结果表明:Vp值与标准轮廓曲线的JRC值、节理剖面系数Rp值均存在指数函数正相关,Vp值越大,粗糙度越大;Vp用于对比粗糙度差异性更直观,克服了粗糙度各向异性及不同方向上存在随机性的理论缺陷,设备及像素点统计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性、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表面粗糙度 表面轮廓均方根 标准轮廓曲线 三维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COM放射治疗中结构集文件的创建 被引量:3
8
作者 蒲立新 曲建明 《中国数字医学》 201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利用ITK工具完成了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标准中的RT结构集(Radiotherapy Structure Set)对象的创建,实现了从带有病灶的DICOM图像(以CT图像为例)到RT结构集文件创建整个过程,建立... 利用ITK工具完成了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DICOM)标准中的RT结构集(Radiotherapy Structure Set)对象的创建,实现了从带有病灶的DICOM图像(以CT图像为例)到RT结构集文件创建整个过程,建立了整个流程模型。DICOM标准中的RT结构集对象主要用于传送病人结构和相关数据,在结构集信息实体中,其主要包含结构集模块、医生感兴趣区域轮廓模块(ROI Contour)和感兴趣区域观察模块(ROI Observations)等。可以用ITK工具实现自动勾画医生感兴趣区域的操作,从而抽取出轮廓数据(Contour data),创建RT结构集文件,为进一步实现整个治疗计划系统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标准感兴趣区域轮廓模块 感兴趣区域观察模块 RT结构集 轮廓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车轮踏面磨耗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志 姚小文 +2 位作者 邢宗义 李婷 韩煜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9-154,共6页
针对当前城轨车辆车轮踏面磨耗人工检测劳动强度高、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车轮踏面磨耗检测方法。首先在轨道外侧安装一组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车轮踏面数据采集;其次结合标准轮对踏面轮廓数据,采用数据预处理... 针对当前城轨车辆车轮踏面磨耗人工检测劳动强度高、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车轮踏面磨耗检测方法。首先在轨道外侧安装一组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车轮踏面数据采集;其次结合标准轮对踏面轮廓数据,采用数据预处理、坐标旋转、数据融合等算法获取实际车轮踏面轮廓线;最后根据踏面磨耗几何关系获得车轮踏面磨耗值。通过踏面磨耗检测误差分析以及现场标准轮对实验和过车实验表明,所提方法检测精度为±0.2 mm,抗干扰能力强,能够满足踏面磨耗检测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车辆 踏面磨耗 激光位移传感器 误差分析 标准车轮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同步动力学模型的层次聚类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健斌 康剑梅 +1 位作者 齐俊杰 孙鹤立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CSCD 2013年第5期599-610,共12页
本文基于建模同步动力学行为的Kuramoto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层次聚类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基于局部邻域的概念,能够实现稳定的局部同步聚类.通过不断扩大对象同步的邻域半径,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层次化的同步聚类.此外,提出对象邻域... 本文基于建模同步动力学行为的Kuramoto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层次聚类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基于局部邻域的概念,能够实现稳定的局部同步聚类.通过不断扩大对象同步的邻域半径,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层次化的同步聚类.此外,提出对象邻域闭包的概念,在对象间到达完全同步之前就能预测出聚类的形成,从而减少对象动态交互的时间.本文的方法不依赖于任何数据分布假设,无需任何手工参数设置,可以检测出任意数量、形状和大小的聚类.由于同步过程能够有效地规避离群点,该方法有较强的噪声数据抑制能力.在大量真实数据集和人工合成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聚类准确率高,且运行时间较同类基准算法显著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聚类 同步动力学模型 邻域闭包 离群点检测 无参数 轮廓宽度标准
原文传递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textural image features for active contour segmentation
11
作者 MORARU Luminita MOLDOVANU Simo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7期637-644,共8页
We present a computerized method for the semi-automatic detection of contours in ultrasound images. The novelty of our study is the introduction of a fast and efficient image function relating to parametric active con... We present a computerized method for the semi-automatic detection of contours in ultrasound images. The novelty of our study is the introduction of a fast and efficient image function relating to parametric active contour models. This new function is a combination of the gray-level information and first-order statistical features, called standard deviation parameters. In a comprehensive study,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and the efficiency of segmentation were first tested for synthetic images. Tests were also performed on breast and liver ultrasound images.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compared with the watershed approach to show its efficienc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gmentation was estimated using the area error rate. Using the standard devia- tion textural feature and a 5x5 kernel, our curve evolution was able to produce results close to the minimal area error rate (namely 8.88% for breast images and 10.82% for liver images). The image resolu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con- trast-to-gradient method. The experiments showed promising segmentation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contour model image feature area error r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