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2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见诊断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丁山 王金灿 +2 位作者 王钰钦(综述) 许丽 刘义庆(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76-279,共4页
据统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是一种以肝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NAFLD发病机制不明确且诊疗方法局限,其缺乏高效、准确的疾病分型以及进展程度判断的方法,发病率近年来仍持续上升,现... 据统计,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是一种以肝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由于NAFLD发病机制不明确且诊疗方法局限,其缺乏高效、准确的疾病分型以及进展程度判断的方法,发病率近年来仍持续上升,现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该文主要以当下热点标志物为切入点,从不同诊疗思路出发,重点叙述了血清学、微生物学相关标志物以及循环生物标志物与NAFLD发病之间可能的因果关系,总结了不同标志物的诊断原理和预期诊疗实施方法。虽然目前大多数新型标志物在实际应用中多未达到预期,且寻找新的技术突破难度较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蛋白质-转录组学等各种新兴方向会为临床提供巨大帮助。由于现有实验数据的不足,该文所汇总的热点标志物的诊断应用可行性有待进一步实验考证。该文希望通过总结血清学标志物、微生物相关生物标志物以及循环生物标志物,为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清学标志 微生物相关生物标志 循环生物标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温经汤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2
作者 李军鸽 王永春 +4 位作者 邱智东 王彩虹 孟珈同 王振洲 唐秋竹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56-162,共7页
经典名方温经汤收载于《妇人大全良方》,具有温经补虚、化瘀止痛之功效,为治疗妇人月经不调、血海虚寒、气血凝滞的常用方剂,该研究整理总结了近些年有关温经汤的现代研究成果,其药理研究表明温经汤具有改善供血、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 经典名方温经汤收载于《妇人大全良方》,具有温经补虚、化瘀止痛之功效,为治疗妇人月经不调、血海虚寒、气血凝滞的常用方剂,该研究整理总结了近些年有关温经汤的现代研究成果,其药理研究表明温经汤具有改善供血、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痛经、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女性疾病。通过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现代临床应用的分析,并基于质量标志物(Q-Marker)“五原则”,即质量传递与溯源、成分特有性、成分与药效关联、成分可测性及复方配伍环境对温经汤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初步分析人参皂苷Rg1、Re、Rb1、阿魏酸、丹皮酚、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肉桂酸、藁本内酯、莪术醇、莪术二酮、甘草苷、甘草酸等成分与其药效相关,可作为温经汤的Q-Marker,以期为后续建立完整的温经汤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经典名方 研究进展 质量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N3可作为肺鳞癌预后及免疫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3
作者 李伟 祖玲玲 徐嵩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30,共17页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是其重要的病理组织学亚型,免疫逃逸机制复杂,使得免疫治疗的效果有限。Ficolin-3(FCN3)是...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USC)是其重要的病理组织学亚型,免疫逃逸机制复杂,使得免疫治疗的效果有限。Ficolin-3(FCN3)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它可以通过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来调节肿瘤的免疫逃逸,但FCN3在LUSC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来自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的LUSC样本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探讨FCN3在LUSC中潜在的生物学功能以及预后意义。方法 泛癌分析表征FCN3的泛癌表达特征及预后价值,同时基于TCGA数据库中的LUSC样本数据,分析FCN3在LUSC中的表达特征及预后关系。通过构建Nomogram模型、体细胞突变分析、差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 EGG)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进一步探索FCN3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免疫浸润分析、免疫逃逸评分、免疫相关分子相关性分析揭示FCN3在LUSC中高表达对免疫的调节作用,同时评估FCN3特征表达与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体外实验验证FCN3在LUSC中的表达特征。结果 FCN3在LUS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高表达FCN3的LUSC患者预后较差。FCN3的不同表达情况与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免疫细胞功能障碍有关联,并且与免疫检查点、免疫刺激分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类分子表达及化疗药物敏感性也存在关联。结论LUSC中FCN3的高表达与不良预后有关,并且FCN3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免疫通路及免疫相关分子有关,FCN3可能是LUSC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免疫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N3 肺肿瘤 免疫 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激素治疗对绝经期女性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
4
作者 王威 胡红霞 +6 位作者 孙晓乐 耿力 李蓉 周江华 毕仙民 梁菊艳 闫小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了解绝经激素治疗(MHT)对绝经期女性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影响,探讨BTMs作为MTH的疗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更年期门诊及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绝经期女性,接受MHT并定期复查BTMs的患者。根据启动MHT... 目的:了解绝经激素治疗(MHT)对绝经期女性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影响,探讨BTMs作为MTH的疗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更年期门诊及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绝经期女性,接受MHT并定期复查BTMs的患者。根据启动MHT时的治疗方案分为雌激素组(连续序贯治疗或连续联合治疗)及替勃龙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及24个月均复查BTMs,包括骨钙素(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血清I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同时收集其在本院的骨密度检查结果。比较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BTMs情况和两组治疗后BTMs较治疗前的变化量,同时分析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雌激素组和替勃龙组治疗后6、12、24个月BTMs(β-CTX、P1NP、OC)水平及异常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BTMs较治疗前的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个月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在MHT治疗后12、24个月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及髋骨骨密度在MHT治疗后12、24个月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两种MHT方案抗骨吸收效果相似,BTMs(OC、β-CTX、P1NP)在治疗6月后明显降低并能维持效果,BTMs可作为MHT效果的重要监测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绝经后女性 骨转换标志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韦苇 康巍 +2 位作者 赵阳 杜杏芬 阳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2例(64侧)睾丸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等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睾丸恶性肿瘤及慢性炎...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2例(64侧)睾丸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等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睾丸恶性肿瘤及慢性炎症均可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强化不均匀、瘤内坏死、精索静脉曲张等;但慢性炎症的静脉期CT值高于精原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慢性炎症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显著高于精原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同时慢性炎症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低于精原细胞瘤,预后营养指数(PNI)低于精原细胞瘤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结论: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有助于提高睾丸病变的诊断水平,为临床个性化及标准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病变 睾丸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外周炎症指数 肿瘤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害情境下煤矿应急标志的优化设计研究
6
作者 蒋方 孙妍琳 +1 位作者 张欣毅 景国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提升煤矿在灾害情境下的应急疏散效率与安全性,基于国内外安全标志设计标准,探讨3种灾害情境下煤矿应急疏散标志的优化设计。采用客观眼动实验与主观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严格参照国内外安全标志标准的基础上,保留传统安全标志作... 为提升煤矿在灾害情境下的应急疏散效率与安全性,基于国内外安全标志设计标准,探讨3种灾害情境下煤矿应急疏散标志的优化设计。采用客观眼动实验与主观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严格参照国内外安全标志标准的基础上,保留传统安全标志作为基准(样式Ⅰ),并创新性地设计2种新型应急疏散标志:样式Ⅱ(融合箭头、象形、人形图案及文字)与样式Ⅲ(包含箭头、象形灾害图案及文字)。研究结果表明:样式Ⅱ在首次注视时长上显著优于其他设计,数据表明其用时最短,且识别和反应速度均为最快;原始样式(样式Ⅰ)与样式Ⅱ在主观识别时间上相近,但二者均明显优于样式Ⅲ;煤矿企业在设计应急疏散标志时,可优先考虑采用样式Ⅱ的设计方案,以提高应急撤离的速度与安全保障。研究结果可为煤矿企业在灾害情境下优化应急疏散标志设计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应急疏散标志 眼动实验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7
作者 汪玉玲 吴晨曦 +1 位作者 徐心如 夏道宗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滁菊是菊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四大名菊”之一,以花序入药,含有黄酮类、挥发油、萜类、酚酸类、多糖类等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该文在对滁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围绕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从植物亲缘学和化学... 滁菊是菊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四大名菊”之一,以花序入药,含有黄酮类、挥发油、萜类、酚酸类、多糖类等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该文在对滁菊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围绕中药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从植物亲缘学和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性、化学成分可测性、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谱效关系、干燥方式等方面对滁菊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发现牛磺酸、谷氨酸、咖啡酰基奎宁酸、β-芹子烯、芹菜素等成分可作为滁菊质量标志物,以期为滁菊的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PPARγ作为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潜在诊断标志物的评估及其预测价值
8
作者 王照 左解鹏 +3 位作者 车航 任凌云 徐哲 王磊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目的 探讨PPARγ与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9例女性IC/BPS患者(观察组)和同期90例健康女性体检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浆炎症因子水平... 目的 探讨PPARγ与女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9例女性IC/BPS患者(观察组)和同期90例健康女性体检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浆炎症因子水平、总抗氧化能力(TAC)、总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浆PPARγ水平;通过LASSO回归筛选显著临床特征,使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拟合;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年龄、BMI、NLR、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IFN-α、IL-1β、IL-6、IL-8、TNF-α和CD3^(+)CD4^(+)T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绝对淋巴细胞计数、IL-10、TAC、GSH和血浆PPARγ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ASSO回归筛选出,NLR、IFN-α、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IL-1β、IL-6、TNF-α、CD3^(+)CD4^(+)T及PPARγ共8个自变量进入预测模型。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β、TNF-α和CD3^(+)CD4^(+)T水平升高及PPARγ水平降低是IC/BP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PPARγ联合临床参数(IL-1β、TNF-α和CD3^(+)CD4^(+)T)的诊断IC/PBS的曲线下面积0.901(95%CI:0.885~0.963)高于PPARγ单一指标诊断[0.839(95%CI:0.730~0.902)]效能(AUC=0.901)优于单独PPARγ(AUC=0.839)。结论 IC/BPS女性患者血浆PPARγ水平明显降低,可作为IC/BPS的潜在诊断标志物,联合临床指标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诊断标志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9
作者 柳扬 范伟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9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肝损伤标志物[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精氨酸酶Ⅰ(ArgⅠ)、谷氨酸脱氢酶(GLDH)、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C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7 d后,2组CRP、TNF-α、IL-1、IL-1β及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TBA、α-GST、PNP、ArgⅠ、GLDH及OC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vs.17.39%,χ^(2)=4.039,P=0.044)。结论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用于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效果较好,可降低血清炎性指标和肝损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肝外胆管结石 血必净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炎性指标 肝损伤标志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功能三项、再生蛋白4、肿瘤标志物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分析及列线图模型构建
10
作者 梁育飞 李春英 +3 位作者 邹涵 田亮 王亮 李新萌 《浙江医学》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分析胃功能三项[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小素-17(G-17)]、再生蛋白4(REG4)、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对早期胃癌(EGC)的诊断效能,并构建EGC发生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 目的分析胃功能三项[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小素-17(G-17)]、再生蛋白4(REG4)、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对早期胃癌(EGC)的诊断效能,并构建EGC发生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沧州市中心医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EGC患者106例为EGC组,胃癌前疾病患者150例为癌前疾病组,另择同期本院常规体检的健康者100名为健康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G-17及REG4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采用电代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EA与CA72-4水平。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清胃功能三项、REG4、CEA及CA72-4水平,Hp阳性率,Hp阳性者与阴性者血清胃功能三项水平;分析EGC发生的影响因素,血清PGⅠ、REG4、CEA及CA72-4水平对EGC的诊断效能;构建及验证EGC发生的列线图模型。结果EGC组血清PGⅠ和PGⅠ/PGⅡ水平<癌前疾病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血清G-17、REG4、CEA及CA72-4水平>癌前疾病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EGC组Hp阳性率(81.13%)>癌前疾病组(68.67%)、健康对照组(53.00%)(均P<0.05)。EGC组、癌前疾病组中Hp阳性患者血清PGⅠ水平低于阴性患者(均P<0.05),G-17水平高于阴性患者(均P<0.05),而Hp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PGⅡ、PGⅠ/PG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PGⅠ、REG4、CEA和CA72-4水平是EG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GⅠ、REG4、CEA及CA72-4联合检测对EGC的诊断效能佳,其AUC为0.911(95%CI:0.878~0.943),灵敏度为0.868,特异度为0.852。基于EGC发生的4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了EGC发生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验证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及临床影响曲线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胃功能三项对EGC和癌前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PGⅠ、REG4、CEA及CA72-4是EG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预测模型可以提高EGC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功能三项 早期胃癌 再生蛋白4 肿瘤标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生物标志物预测老年帕金森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萍 梁燕 +1 位作者 高霞 陈德智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5年第1期285-290,共6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性、致残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病程中同时出现运动和非运动表现[1]。据统计[2],全球约有超过1000万PD患者,我国患病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PD已成为严重影...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行性、致残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为病程中同时出现运动和非运动表现[1]。据统计[2],全球约有超过1000万PD患者,我国患病人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PD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老年人中,PD发病率介于1%~2%之间,85岁及以上高龄人群中,患病率上升为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帕金森病 生物标志 外周血 认知功能障碍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预测的羊水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敏 游顶云 +3 位作者 陈萍 刘孟美 李洪英 章锦曼 《黑龙江医学》 2025年第4期502-505,共4页
早产是婴儿死亡和慢性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早产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早期预测早产风险对于改善母婴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多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发展,羊水作为一种包含丰富信息的生物液体,其中越来越多的早产生物... 早产是婴儿死亡和慢性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早产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早期预测早产风险对于改善母婴健康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多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发展,羊水作为一种包含丰富信息的生物液体,其中越来越多的早产生物标志物被鉴定。对近年来早产预测领域的羊水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生物标志 羊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拳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3
作者 陈玉兰 图雅 +1 位作者 包黎明 白梅荣 《中医药信息》 2025年第1期76-83,共8页
拳参是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拳参的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在对拳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的同时进行了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结果拳参主要含有挥发油、有机酸类、黄酮类、酚类、糖苷类、甾体皂苷、萜类... 拳参是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拳参的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在对拳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的同时进行了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结果拳参主要含有挥发油、有机酸类、黄酮类、酚类、糖苷类、甾体皂苷、萜类化合物、苯丙素类、生物碱类以及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及保护心脑血管等作用。并从拳参特有化学成分、可测成分、传统药性药效、用药配伍、现代药理作用等方面对拳参质量标志物进行了预测分析,发现拳参潜在质量标志物有没食子酸、绿原酸、儿茶素、5-戊二烯-3-酮、无羁萜醇、鞣质等,其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和儿茶素是拳参最关键的有效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参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质量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协作:基于闽台文化融合发展的三明市三元区西际村蜜橘文化品牌创意设计》(标志设计)
14
作者 安显楼 陈皖琳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3-I0003,共1页
设计提取“工农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古建筑元素,融入蜜橘包装设计中,同时还将莘口镇西际村蜜橘的色彩、莘口镇著名的划龙舟传统以及台湾地区阿里山的起伏地形等元素灵活运用到蜜橘LOGO设计中,为海峡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提供闽台乡建... 设计提取“工农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古建筑元素,融入蜜橘包装设计中,同时还将莘口镇西际村蜜橘的色彩、莘口镇著名的划龙舟传统以及台湾地区阿里山的起伏地形等元素灵活运用到蜜橘LOGO设计中,为海峡两岸乡村文化融合发展提供闽台乡建乡创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资采购 品牌创意 闽台 起伏地形 标志设计 海峡两岸 包装设计 创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标志位的RFID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
15
作者 邹同浩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8-344,366,共8页
标签使用生命周期中归属者经常发生变更,为保障不同归属者存放隐私信息的安全性,给出一种能够抵抗穷举攻击的所有权转移协议。协议在加密算法角度采用基于按位实现的创新型加密算法;协议中引入所有权归属者标志位参量,依据该参量值确定... 标签使用生命周期中归属者经常发生变更,为保障不同归属者存放隐私信息的安全性,给出一种能够抵抗穷举攻击的所有权转移协议。协议在加密算法角度采用基于按位实现的创新型加密算法;协议中引入所有权归属者标志位参量,依据该参量值确定归属者,攻击者无权修改其值。将该协议及其他协议进行仿真实验,根据仿真实验结果分析出该协议面对不同网络攻击时,能够提供的安全性优于其他协议,且电子标签端计算时间开销优于其他协议;对协议进行安全性分析及形式化分析,表明该协议具备较高的安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技术 电子标签 归属者 超轻量级 所有权转移 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地理标志产品资源管理与应用
16
作者 李婷婷 吴倩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1期154-156,164,共4页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地理标志产品资源,这些产品不仅具有独特的品质,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分析地理标志产品资源、管理策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资源管理的解决措施,以期加强地理标志产品资源的管理和应用。
关键词 安徽省 地理标志产品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四项和肿瘤标志物对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17
作者 司秀文 赵海贝 李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50例肝脏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肝癌组57例,肝硬化组59例,肝炎组34例),选取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开展回顾性分析。检测凝血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进...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50例肝脏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肝癌组57例,肝硬化组59例,肝炎组34例),选取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开展回顾性分析。检测凝血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进行诊断效能分析和指标与疾病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凝血四项: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T、APTT、TT均延长,FIB降低;肝硬化组中,APTT、PT、TT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增高,FIB逐渐下降。肿瘤标志物: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AFP、AFP-L3、CEA、CA19-9、CA125均升高;肝癌组中,随着疾病的进展,肿瘤标志物水平逐渐升高。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可知,相较于单项检测,凝血四项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肝脏疾病严重程度与凝血四项和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凝血四项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诊断和预测肝脏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四项 肿瘤标志 肝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PK2是肝细胞癌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18
作者 刘允刚 徐敏 +1 位作者 欧希龙 罗培培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分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2,RIPK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探讨其在HCC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从TCGA... 目的:分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2,RIPK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探讨其在HCC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中的潜在价值。方法:从TCGA数据库收集泛癌及TCGA-LIHC队列中HCC患者的RNA测序和临床数据。分析RIPK2在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qRT-PCR验证RIPK2在HCC中的表达情况。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RIPK2表达水平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采用R包“DESeq2”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算法评估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并探讨其与RIPK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RIPK2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且与组织学分级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呈正相关。RIPK2高表达组患者的OS显著低于低表达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RIPK2在HC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功能富集分析揭示差异表达基因在免疫反应相关过程中显著富集。RIPK2表达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相关,尤其是与巨噬细胞、Th2细胞、T细胞和Th1细胞呈正相关,以及与Th17细胞呈负相关。结论:RIPK2在HCC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HCC诊断、预后评估的潜在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 诊断 预后 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以及网络药理学筛选经典名方旋覆代赭汤的质量标志物
19
作者 汪怡 郭曼曼 +3 位作者 徐倩菲 徐韫妍 张泽鹏 刘菊 《中南药学》 2025年第2期385-391,共7页
目的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以及网络药理学筛选旋覆代赭汤的质量标志物。方法用不同方法制备15批旋覆代赭汤供试品,建立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和相似度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 目的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以及网络药理学筛选旋覆代赭汤的质量标志物。方法用不同方法制备15批旋覆代赭汤供试品,建立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和相似度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指纹图谱进行研究,寻找造成差异的标志性成分,再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标志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并进行细胞实验验证,从而筛选出旋覆代赭汤的质量标志物。结果15批旋覆代赭汤中共有23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16个成分并对其进行归属,化学模式识别分析寻找出4个差异标志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这4个成分的20个关键靶点和20条关键信号通路,通过细胞实验,发现旋覆代赭汤可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中STAT3和JAK2磷酸化,结果表明绿原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1-O-乙酰旋覆花内酯、人参皂苷Rb1这4个成分可作为旋覆代赭汤潜在的质量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筛选出4个可作为旋覆代赭汤潜在质量标志物的化学成分,为旋覆代赭汤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和借鉴,同时也为旋覆代赭汤相关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代赭汤 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网络药理学 质量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物标志物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0
作者 王璐 李丹梅 司利钢 《中国医刊》 2025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生物标志物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的MPP... 目的探究血清生物标志物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表达水平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病情发展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就诊的MPP患儿183例作为MPP组,另选取同期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50例作为健康组。将MPP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一步分为重症组(n=82)与轻症组(n=101),根据预后情况进一步分为良好组(n=139)与不良组(n=44)。比较分析MPP组和健康组、重症组和轻症组、良好组与不良组的血清P2X7R、TIM3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2X7R、TIM3对MPP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健康组相比,MPP组血清P2X7R、TIM3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血清P2X7R、TIM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MPP患儿肺外并发症、肺实变占比以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实变、C反应蛋白、D-二聚体、血清P2X7R、TIM3是影响MPP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良组血清P2X7R、TIM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2X7R、TIM3及两者联合评估MP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5(95%CI 0.690~0.859)、0.756(95%CI 0.669~0.843)、0.844(95%CI 0.783~0.906),两者联合对MPP患儿预后评估的敏感度及曲线下面积高于血清P2X7R、TIM3单独评估(P<0.05)。结论MPP患儿血清P2X7R、TIM3表达水平与病情发展和预后有关,血清P2X7R、TIM3表达水平升高可加重患儿病情,不利于MPP患儿预后,血清P2X7R、TIM3两者联合对MPP患儿预后评估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 肺炎支原体肺炎 生物标志 儿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