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灾对常绿阔叶林树木损伤程度的影响及受损特征分析
1
作者 时亚坤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8,共5页
分析雪灾对常绿阔叶林树木损伤程度的影响及受损特征,以便未来应对雪灾时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常绿阔叶林树木。以福建省君子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划分雪灾影响下树木损伤程度,树木压弯或少量断枝为轻度受损、树枝大量断枝为中度受损、... 分析雪灾对常绿阔叶林树木损伤程度的影响及受损特征,以便未来应对雪灾时采取合理措施保护常绿阔叶林树木。以福建省君子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划分雪灾影响下树木损伤程度,树木压弯或少量断枝为轻度受损、树枝大量断枝为中度受损、折断或倒伏为重度受损。雪灾能够提升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有利于树木未来发展,但是却对次生林造成不可挽回打击。与落叶林相比常绿阔叶林更容易受到雪灾伤害;严重受损常绿阔叶树木主要集中在较高大、树冠密度适中、低海拔、高坡度、胸径较大的树木中,反之在雪灾中的常绿阔叶树木则为轻度或中度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灾 常绿阔叶林 树木损伤 受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古树名木损伤及复壮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炳艺 《厦门科技》 2003年第4期51-52,共2页
我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据建设部门初步统计百年以上的古树有二十余万株,多分布在城区及风景名胜地,是我国重要的风景资源.厦门市区及近郊登记在册的有21科30种553株古树名木(其中榕树449株,占81%).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管理方法落后,科... 我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据建设部门初步统计百年以上的古树有二十余万株,多分布在城区及风景名胜地,是我国重要的风景资源.厦门市区及近郊登记在册的有21科30种553株古树名木(其中榕树449株,占81%).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管理方法落后,科学技术手段不高、投入少,使得有些古树名木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市 树木保护 复壮技术 树木损伤 土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联合采育机进料辊填充蜂窝结构的力学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栋 王典 +1 位作者 刘晋浩 黄青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99,104,共8页
针对林木联合采育机作业过程中,进料辊定位原木、带动原木在机头内加速启动或减速停止时,由于进料辊与原木接触面积较小而造成的钉齿对原木损伤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双V附翼型负泊松比(NPR)蜂窝结构以改变进料辊的刚度,增大进料辊与原木... 针对林木联合采育机作业过程中,进料辊定位原木、带动原木在机头内加速启动或减速停止时,由于进料辊与原木接触面积较小而造成的钉齿对原木损伤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双V附翼型负泊松比(NPR)蜂窝结构以改变进料辊的刚度,增大进料辊与原木有效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对原木的损伤。通过分析双V附翼型NPR蜂窝结构特点,基于位移法建立其X和Y方向面内弹性常数的理论模型,并构建不同结构参数的实体模型,制备该结构胞元试验构件。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蜂窝胞元厚度(t)、胞元上夹角(θ2)、胞元下夹角(θ1)与胞元半宽(l)4组参数对该结构面内弹性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其Y方向等效弹性模量(Ey)随t的增大而增大,随θ1、l的增大而减小,θ2对其影响较小;X方向等效弹性模量(Ex)随t、θ1和θ2的增大而增大,随l的增大而减小,而泊松比值νxy和νyx只受θ1和θ2的影响,但同一参数对νxy和νyx的影响趋势相反。模拟LAKO 43HD采育机作业机头工作时所受的垂直压力,在t为4、5 mm、θ1为30°、35°、θ2为70°、75°、l为29、31 mm时,采用双V附翼型负泊松比蜂窝结构的进料辊的压缩量达到了原进料辊的10%~30%,可以有效减小进料辊对原木的损伤。理论模型可以近似表征该结构的面内力学性能,对进料辊采用双V附翼型NPR蜂窝结构时选取各项参数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育机 进料辊 森林工程 树木损伤 面内弹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联合采育机蜂窝结构进料辊关键技术与应用性能研究
4
作者 曲云飞 王典 朱旭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496-503,共8页
针对机械化采伐作业中减少木材损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辊型双V蜂窝结构的进料辊。结合相关的数学公式,推导出了辊型双V蜂窝结构的动态冲击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结果得到了验证。对伐木工况低速冲击下辊型蜂窝的力学与吸能特性、动态... 针对机械化采伐作业中减少木材损伤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辊型双V蜂窝结构的进料辊。结合相关的数学公式,推导出了辊型双V蜂窝结构的动态冲击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结果得到了验证。对伐木工况低速冲击下辊型蜂窝的力学与吸能特性、动态响应、结构稳定性和结构效率等应用技术指标进行探究,并引入不同结构的辊型六角蜂窝进行参照对比。低速冲击下,辊型双V蜂窝相较于辊型六角蜂窝负泊松比效应更明显,结构效率更高且抗冲击性更强,结构稳定性更好,接触力更均匀。各辊型双V蜂窝结构冲击至ε=0.3时的各应力指标均满足1600 kg以下树木采伐工况需求。这为蜂窝结构进料辊的机械化应用与减少原木损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育机 进料辊 农林机械 树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