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枝状大分子N-乙酰半胱氨酸纳米聚合物对视网膜血管重建的作用
1
作者 杨静 齐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6-53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抑制活性氧(ROS)的表达,研究ROS抑制剂纳米试剂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聚合物(D-NAC)对视网膜血管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I... 目的通过对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OIR)小鼠模型抑制活性氧(ROS)的表达,研究ROS抑制剂纳米试剂树枝状大分子(Dendrimer)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聚合物(D-NAC)对视网膜血管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OIR+Dendrimer组(OIR模型+玻璃体内注射Dendrimer)和OIR+D\|NAC组(OIR模型+玻璃体内注射D-NAC),通过从出生后第7天(P7)到P12暴露在含体积分数75%O 2的环境,从P12到P17返回到含体积分数21%O 2的环境,建立小鼠OIR模型。谷胱甘肽(GSH)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GSH浓度。视网膜荧光染色定量对比两OIR组小鼠间视网膜血管闭塞区(VO)和病理性新生血管(NV)面积,qRT-PCR检测两OIR组小鼠之间视网膜NV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差异,ELISA法检测两OIR组小鼠之间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差异,qRT-PCR检测两OIR组小鼠之间视网膜Delta样4配体(DLL4)/Notch通路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差异。结果GSH检测结果显示,P12、P13、P14、P16、P17时,正常对照组与OIR+Dendrimer组小鼠视网膜GSH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P16和P17,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GSH水平升高(P<0.05)。视网膜铺片染色结果显示,在P17,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VO及病理性NV面积均减少(均为P<0.05)。qRT-PCR结果显示,在P16,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VEGF、VEGF受体2、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VEG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P16,与OIR+Dendrimer组相比,OIR+D-NAC组小鼠视网膜DLL4/Notch通路相关因子Hey1、NRARP、DLL4、Notch1、Hes1和Hey2 mRNA水平均降低(均为P<0.01)。结论ROS抑制剂D-NAC通过抑制DLL4/Notch信号通路促进OIR的生理性NV形成,抑制病理性NV形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N-乙酰半胱氨酸 氧诱导的视网膜病变 血管重建 新生血管 DLL4/Notch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对布洛芬的增溶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俊 万家齐 +1 位作者 李杰 李翠勤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14,17,共3页
采用发散合成法,合成了系列以乙二胺为核的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 胺(PAMAM)和三羟基氨基甲烷改性的聚酰胺 胺,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树枝状大分子对布洛芬的增溶能力。结果表明:两类树枝状大分子对布洛芬的增溶量均高于传统的表面... 采用发散合成法,合成了系列以乙二胺为核的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 胺(PAMAM)和三羟基氨基甲烷改性的聚酰胺 胺,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树枝状大分子对布洛芬的增溶能力。结果表明:两类树枝状大分子对布洛芬的增溶量均高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SDS,而且增溶能力均随代数的增加而增加;在引入羟基后,PAMAM增溶能力明显提高,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输送剂,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聚酰胺-胺 布洛芬 增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大分子~1H和^(13)C-NMR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俊 李杰 +2 位作者 李翠勤 张淑芬 杨锦宗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3-46,共4页
 采用发散合成法合成了0 5~3 0代的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测定了系列聚酰胺-胺的1H-NMR和13C-NMR谱,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而13C-NMR谱的测定结果表明了整代产品中含有少量的原料乙二胺,合理地解释了随着支化...  采用发散合成法合成了0 5~3 0代的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测定了系列聚酰胺-胺的1H-NMR和13C-NMR谱,结果表明,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而13C-NMR谱的测定结果表明了整代产品中含有少量的原料乙二胺,合理地解释了随着支化代的增加,收率超过100%这一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 树枝状大分子 发散法 合成 分子结构 核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主客体化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唐新德 张其震 +1 位作者 王大庆 周其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8,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主客体化学中的研究概况,总结了当前该研究领域中取得的若干研究成果,展望了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该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关键词 功能树枝状大分子 主客体化学 位置分离 络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大分子的自组装超薄膜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金凤 贾欣茹 +5 位作者 李盈 钟竑 陈金玉 罗国宾 李明谦 危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73-1775,共3页
An ultrathin film with forth generation poly(aminoamine)(PAMAM) dendrimers (methyl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as polycation and poly(sodium \%p\% styrenesulfonate) (PSS) as polyainon was fabricated \%via\% sequential d... An ultrathin film with forth generation poly(aminoamine)(PAMAM) dendrimers (methyl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as polycation and poly(sodium \%p\% styrenesulfonate) (PSS) as polyainon was fabricated \%via\% sequential deposition. It shows that the step by step depositions carried out smoothly by monitoring with UV Vis spectrometer. The multilayer film is rather flat with a mean roughness of \{0.39 nm\} determined by AFM.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a bilayer is \{5.0 nm\} obtained from XR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endrimers molecules were compressed and possess high flatt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化合物 自组装 静电作用 树枝状大分子 超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类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惠 张巍 +3 位作者 杨世伟 孙晋红 周继柱 王金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4期596-603,共8页
聚酰胺-胺(PAMAM)类树状分子是一类高度支化、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分子尺寸和构型高度可控的树枝状大分子,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使之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迅速发展为研究热点之一。将PAMAM类化合物在生物医学与自... 聚酰胺-胺(PAMAM)类树状分子是一类高度支化、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分子尺寸和构型高度可控的树枝状大分子,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使之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迅速发展为研究热点之一。将PAMAM类化合物在生物医学与自组装模板两大重要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同时对此类大分子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聚酰胺-胺 生物医学 自组装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硝基一代光致变色液晶树枝状大分子的光化学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其震 盛昕 +1 位作者 李爱香 王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335-1342,i005,共9页
研究了树外围含12个硝基偶氮苯基元新型一代碳硅烷光致变色液晶树枝状大分子G1和基元小分子M1在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摩尔消光系数、反-顺光化学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热回复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光化学回复异构化反应平衡常数及速率常... 研究了树外围含12个硝基偶氮苯基元新型一代碳硅烷光致变色液晶树枝状大分子G1和基元小分子M1在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摩尔消光系数、反-顺光化学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热回复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光化学回复异构化反应平衡常数及速率常数.G1的光致变色反应速率常数的数量级为10-1s-1,而含偶氮基元液晶聚硅氧烷的光致变色反应速率常数的数量级为10-8s-1,因此液晶树枝状大分子的光响应速率比后者快107倍.G1的光回复异构化反应平衡常数kt/kc为1.76~1.77,有作为光控开关材料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光致变色 化学研究 一代 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平衡常数 最大吸收波长 摩尔消光系数 光化学异构化 液晶聚硅氧烷 硝基偶氮苯 响应速率 光控开关 数量级 分子 基元 碳硅烷 回复 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基两亲树枝状大分子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体系的分子聚集行为 被引量:5
8
作者 杨惠 胡敏 +2 位作者 陈慧博 杨世伟 王金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6-630,共5页
以浊度分析、动态激光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方法研究了以1.0代(G1)聚酰胺-胺(PAMAM)为核心、以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PO-PEO)为辐射臂的树枝状大分子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之间的相互作用.值得注... 以浊度分析、动态激光光散射(DL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方法研究了以1.0代(G1)聚酰胺-胺(PAMAM)为核心、以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PO-PEO)为辐射臂的树枝状大分子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之间的相互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树枝状大分子溶液的浓度为1%(质量分数),SDS的浓度远低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体系的浊度值开始明显升高,DLS、TEM以及AFM的研究结果显示出此时聚集体的尺寸逐渐增加,意味着SDS与树枝状大分子有着很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了树枝状大分子与SDS构成的复合物.当SDS浓度增高至0.1mmol·L-1(约为cmc的1%)左右时,体系的浊度值随着SDS浓度的增加变化不大,DLS、TEM、AFM的实验结果显示,聚集体尺寸趋于稳定状态.当SDS的浓度继续升高至0.25和0.5mol·L-1时,体系中形成了SDS分子间的自聚集或者存在多个SDS分子与单个树枝状大分子的分子间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行为 树枝状大分子 浊度性质 相互作用 十二烷基硫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大分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唐新德 张其震 +1 位作者 王大庆 周其凤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8-242,共5页
回顾了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催化作用领域的研究成就 ,重点就活性中心在核附近的树枝状大分子和表面含催化官能团的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与催化作用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活性中心 催化功能团 表面催化位 结构 树枝状大分子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涂层毛细管电泳柱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寿崇琦 邢希学 +3 位作者 康杰分 张志良 宋南京 尚盼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利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合成的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为核的聚碳硅烷类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涂敷到毛细管电泳柱的内壁,并用其来分离碱基及其衍生物。由于树枝状大分子球状立体,能够在毛细管内壁形成一层牢固、具有一定厚度的涂... 利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合成的以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为核的聚碳硅烷类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涂敷到毛细管电泳柱的内壁,并用其来分离碱基及其衍生物。由于树枝状大分子球状立体,能够在毛细管内壁形成一层牢固、具有一定厚度的涂层,该涂层能有效抑制碱性物质的吸附,显著提高分离柱效,柱效达到3.80×104plates/m;树枝状大分子的骨架为硅碳键,性能稳定,耐酸碱,形成涂层牢固,迁移时间重现性能良好。实验进一步讨论了涂敷次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涂敷的分离效果最好,分离柱效达到14.79×104plate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树枝状大分子 毛细管电泳涂层柱 碱基及其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边含己氧基的三代光致变色液晶树枝状大分子的光化学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其震 殷晓颖 李爱香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743-1748,共6页
报道了新化合物含108个己氧基端基的三代(G3)碳硅烷光致变色液晶树状大分子在溶液中的反-顺光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kp,光回复异构化正/逆反应速率常数kt和kc,热回复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kH,光回复异构化反应平衡常数kt/kc,活化能E,异构转化... 报道了新化合物含108个己氧基端基的三代(G3)碳硅烷光致变色液晶树状大分子在溶液中的反-顺光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kp,光回复异构化正/逆反应速率常数kt和kc,热回复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kH,光回复异构化反应平衡常数kt/kc,活化能E,异构转化率A/A0及组分比A'/A0.G3的光致变色反应速率常数的数量级为10-1s-1,而侧链含偶氮基元的光致变色聚硅氧烷的光致变色反应速率常数的数量级为10-8s-1,因此G3的光响应速率比后者快10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液晶树枝状大分子 光异构化 光回复异构化 热回复异构化 活化能 光电信息存贮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大分子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俊 李杰 杨锦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23-726,共4页
介绍了一类新型催化剂———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方法 ,包括发散法、收敛法、高度核心和支化单体法及双倍指数混合生长法 ,同时介绍了新型催化剂的结构特点 ,重点论述了催化活性中心在核心和外围端基两类催化剂在加氢、Diels -Alder反应... 介绍了一类新型催化剂———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方法 ,包括发散法、收敛法、高度核心和支化单体法及双倍指数混合生长法 ,同时介绍了新型催化剂的结构特点 ,重点论述了催化活性中心在核心和外围端基两类催化剂在加氢、Diels -Alder反应、Fischer -Tropsch反应、Heck反应、Kharasch加成反应等中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催化剂 应用 研究进展 有机合成 树状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树枝状大分子PAMAM的苯乙烯乳液聚合 被引量:3
13
作者 易昌凤 沈艳华 +2 位作者 邓字巍 徐祖顺 Ford W.T.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31-834,共4页
将树枝状大分子PAMAM (4 5代 )作为种子 ,以苯乙烯为代表性单体进行乳液聚合 .研究结果表明 ,加入树枝状大分子PAMAM时 ,所制得的聚合物乳液粒子平均粒径在 30~ 5 0nm之间 ,小于 10 0nm ,且大小分布均匀 ;所制备的聚合物在 16 70cm- 1... 将树枝状大分子PAMAM (4 5代 )作为种子 ,以苯乙烯为代表性单体进行乳液聚合 .研究结果表明 ,加入树枝状大分子PAMAM时 ,所制得的聚合物乳液粒子平均粒径在 30~ 5 0nm之间 ,小于 10 0nm ,且大小分布均匀 ;所制备的聚合物在 16 70cm- 1 左右处出现酰胺的特征吸收峰 ,在 330 0cm- 1 左右处出现N—H伸缩振动特征峰 ;说明树枝状大分子PAMAM起到种子的作用 ,所制备的聚合物含树枝状大分子PAMA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乳液聚合 苯乙烯 PAMAM 平均粒径 单体 制备 伸缩振动 粒子 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代碳硅烷树枝状大分子钯配合物的液晶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其震 殷晓颖 +1 位作者 李爱香 王艳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34-940,i003,共8页
合成了新的周边含12个4-硝基偶氮苯端基一代碳硅烷树枝状大分子的钯(II)配合物(G1Pd),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紫外-可见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RA)、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对其结构和液... 合成了新的周边含12个4-硝基偶氮苯端基一代碳硅烷树枝状大分子的钯(II)配合物(G1Pd),并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碳谱、红外、紫外-可见光谱、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XRA)、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广角X射线衍射法对其结构和液晶性质进行了表征.配合物G1Pd的相行为是K122ch189I166ch90K.给出一种具有新的结构特点的液晶性树枝状大分子,它兼有配位金属和介晶基元.在液晶和液晶高分子界观察到首例胆甾相的高强向错和首例树枝状大分子配合物的高强向错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碳硅烷 钯配合物 一代 钯(Ⅱ)配合物 4-硝基偶氮苯 紫外-可见光谱 差示扫描量热法 核磁共振氢谱 X射线衍射法 高强向错 X射线分析 偏光显微镜 液晶高分子 元素分析 能量色散 液晶性质 结构特点 介晶基元 相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敏感型树枝状大分子衍生物的合成及药物控制释放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伟 张君 +1 位作者 苏屈 王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74-1679,共6页
通过加入偶联剂活化末端羧基基团进行酰胺化反应,将得到的带有羧基末端基团的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到整代的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上,制备了树枝状大分子衍生物PAMAM-g-PNIPAm,通过FTIR和1H NMR表征其结构,通过GPC和1H ... 通过加入偶联剂活化末端羧基基团进行酰胺化反应,将得到的带有羧基末端基团的温敏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到整代的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上,制备了树枝状大分子衍生物PAMAM-g-PNIPAm,通过FTIR和1H NMR表征其结构,通过GPC和1H NMR测定其分子量,从而验证了接枝产物的形成;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的低临界溶胀/溶解温度(LCST)值,发现产物的LCST值受缓冲液pH值的影响很大,接枝前后的LCST值也发生了变化.选用难溶性药物吲哚美辛作为模型药物,考察了树枝状大分子及其温度敏感性衍生物PAMAM-g-PNIPAm作为载体对药物的包载、增溶和不同温度环境下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树枝状大分子衍生物对吲哚美辛具有增溶和控制释放的性能,在难溶性药物的控制释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衍生物 温敏性 增溶 控制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大分子PAMAM-DSCL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巧荣 杨佩勰 +3 位作者 郑薇 冯力 丁马太 夏海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4-536,共3页
 合成了外围由小分子修饰的树枝状大分子PAMAM(1G) DSCL,通过紫外、质谱等表征了其结构,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聚酰胺 树枝状大分子 PAMAM-DSC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AM树枝状大分子的紫外及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亚鹏 赵义丽 +2 位作者 宋艳涛 常钰磊 刘林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2-426,共5页
以乙二胺为核,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酯胺解反应这两个重复的步骤,合成了0.5~5.0代PAM-AM树枝状大分子,使用氢核磁共振波谱(1 H NMR)、碳核磁共振波谱(13 C NMR)和质谱(MS)等证明了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同时对不同代数树枝状大分子的紫... 以乙二胺为核,通过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酯胺解反应这两个重复的步骤,合成了0.5~5.0代PAM-AM树枝状大分子,使用氢核磁共振波谱(1 H NMR)、碳核磁共振波谱(13 C NMR)和质谱(MS)等证明了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同时对不同代数树枝状大分子的紫外及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整代树枝状大分子和半代树枝状大分子由于端基的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紫外吸收峰位,而紫外吸收强度与树枝状分子的分子骨架有密切的关系。虽然没有传统的荧光发射基团,但PAMAM树枝状分子却表现出特有的荧光现象,本文对PAMAM树枝状分子的荧光性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迈克尔加成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枝状大分子对原油的破乳与降粘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翠勤 王俊 +1 位作者 杨洪军 杨培法 《化学工程师》 CAS 2005年第9期16-18,共3页
采用发散法合成以乙二胺为核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针对O/W型的模拟原油乳液评价了PAMAM的破乳性能,同时评价了PAMAM对稠油的降粘性能。结果表明,整代PAMAM均具有一定的破乳效果,其中3.0代PAMAM在45℃、添加量为100mg.L-1,破乳时间为... 采用发散法合成以乙二胺为核的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针对O/W型的模拟原油乳液评价了PAMAM的破乳性能,同时评价了PAMAM对稠油的降粘性能。结果表明,整代PAMAM均具有一定的破乳效果,其中3.0代PAMAM在45℃、添加量为100mg.L-1,破乳时间为60min时,破乳率达80%。半代PAMAM均具有一定的降粘效果,在70℃,添加量为0.6%,降粘时间为60min时,2.5代的降粘率为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聚酰胺-胺 破乳 降粘 破乳性能 降粘作用 原油 PAMAM O/W型 破乳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嗪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茶 李龙 +1 位作者 申亮 程传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2,26,共3页
以二乙胺、三聚氯氰、哌嗪为单体,通过收敛法合成了两种系列的端氯基和端胺基树突,以及3代的内核为哌嗪、端基分别含8个和16个乙基的三嗪树枝状大分子,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13C-NMR)、质谱(MS)表征。该方法所需... 以二乙胺、三聚氯氰、哌嗪为单体,通过收敛法合成了两种系列的端氯基和端胺基树突,以及3代的内核为哌嗪、端基分别含8个和16个乙基的三嗪树枝状大分子,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13C-NMR)、质谱(MS)表征。该方法所需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无需繁杂的官能团保护与脱保护,无需色谱法分离,无副产物,收率90%以上,且得到的树枝状化合物在常见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这些特点使其在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状大分子 三聚氯氰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树枝状大分子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春宾 张丹枫 +1 位作者 袁荞龙 黄葆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7,共4页
介绍了一类新型烯烃聚合催化剂——金属树枝状大分子催化剂,综述了其催化烯烃聚合和开环易位聚合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属树枝状大分子催化剂 烯烃聚合 开环易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