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医学影像技术:看见身体内部的“神秘世界”
1
作者 陈燕燕 《健康生活》 2024年第10期1-2,共2页
核医学影像技术如同一位神奇的向导,可引领人们走进身体的内部世界,了解这片神秘的领域。这项技术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探照灯”,将身体内部的器官、血管和细胞等以图像形式展现,不仅能够揭示疾病的踪迹,而且能够在疾病早期发现端倪,为医... 核医学影像技术如同一位神奇的向导,可引领人们走进身体的内部世界,了解这片神秘的领域。这项技术以放射性核素作为“探照灯”,将身体内部的器官、血管和细胞等以图像形式展现,不仅能够揭示疾病的踪迹,而且能够在疾病早期发现端倪,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影像 放射性 探照灯 疾病早期 神秘 治疗方案 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PPPS教学模型对核医学影像学技术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方式评价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鑫 李春香 +2 位作者 王恒阳 郑佳 金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3期1282-1286,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教学方式对影像技术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方式评价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接受影像核医学临床见习学习的某医学院19级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2月—2022年11月进行传... 目的研究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教学方式对影像技术学生思维能力、教学方式评价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接受影像核医学临床见习学习的某医学院19级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12月—2022年11月进行传统教学方式的19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进行基于BOPPPS教学模型教学方式的21名学生设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医学生培训考核成绩、思维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TDI-CV))、教学质量(教学质量评价量表)、教学满意度(基于教学素质评价体系(SETQ))。结果观察组培训各方面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前两组医学生CTDI-CV评分基本相同(P>0.05),教学后观察组寻找真相、分辨能力、自信心、求知欲等评分较于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医学生教学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医学生对教学模式、环境、内容、态度及自我专业素质提升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生采取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教学方式,可能对医学生培训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方式评价满意度有所提升,同时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程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影像技术 BOPPPS教学模型 培训 思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技术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徐浩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107-0110,共4页
深入了解核医学成效技术在淋巴瘤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增强对这种病症的了解和提高确诊效率。方法 通过对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期间依照活组织检查与病症确认为淋巴瘤的病人进行回溯性的收集。临床研究观察了诸如年龄、性别、吸烟的历史、... 深入了解核医学成效技术在淋巴瘤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增强对这种病症的了解和提高确诊效率。方法 通过对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期间依照活组织检查与病症确认为淋巴瘤的病人进行回溯性的收集。临床研究观察了诸如年龄、性别、吸烟的历史、实验室检测等多个指标。经过胸部CT扫描的病人,需要细致地登记下病变的种类、位置、外观、周边特征、密集程度和加强的水平等信息。基于影像学特点,有5个亚型结节和肿块;肺炎的实质性变种;支气管与血管之间的淋巴管型结构;粟粒形态;混合型类型。对于受到18F-FDGPET/CT全面扫描的病人,我们详细地登记了病变的代谢活动。结果 总共涉及到15名淋巴瘤的病人,其中男性有7位,女性则是8名;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37岁至70岁,平均年龄56.3±9.6之间。在影像学方面,发现有8例结节和肿块型,4例肺炎的实变型,1例为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以及2例为混合型。在10位患者中,我们观察到了气体支气管的现象,其中7名还有支气管扩张的问题。在7名患者病变的边缘出现了与磨砂玻璃相似的变化。4个案例出现胸腔积液状况。13位病人接受了CT提高检测,当中12人呈现平均加强现象,而1人呈现不均衡加强现象;存在9位轻至中等程度的强化情况;九名患者呈现了血管造影的特征。在9名接受全身PET/CT检测的病人中,其糖代谢水平有了相应的提升,而最大值的区间则在1.8至6.7之间,这一平均数值为(3.8±1.9)。结论 淋巴瘤的出现频率较低,且其临床症状并未显示明显的特征性。胸部CT影像学所展现出的就像空气支气管特征、支气管扩张情况、边缘磨玻璃密集度、强化扫描血管造影特征以及轻到适中的均匀强化都对更好的进行甄别确认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肺肿瘤 核医学影像技术 诊疗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黄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98-0101,共4页
此次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核医学影像技术在检测及确认冠状动脉疾病时的有效性与精确度。方法 研究开始时,建立了一系列纳入和排除准则来挑选可能的冠心病病例。基于这些选取的标准,我们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疑似... 此次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核医学影像技术在检测及确认冠状动脉疾病时的有效性与精确度。方法 研究开始时,建立了一系列纳入和排除准则来挑选可能的冠心病病例。基于这些选取的标准,我们选取了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筛选出98名符合标准的患者。这些患者经过细致挑选后,根据所接受检查类型被分配到两个平行组,对照组49名患者进行了传统的心电图(ECG)检测,而另外49名患者在观察组则采用核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了诊断。结果 分析结果指出,采用核医学影像技术的患者阳性确诊比率达83.67%,较之使用传统心电图检查的组别的阳性确诊率59.18%有显著提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该技术在冠状动脉疾病的侦测上具备更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相较于心电图,诊断效能更佳。结论 该研究表明核医学影像技术对于冠心病确诊的显著作用,能显著增进诊断准确率。此技术不只辅助医生对病情进行更细致的评估,还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据,证明了它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影像技术 冠心病 诊断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细胞骨髓瘤应用核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5
作者 欧阳高波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浆细胞骨髓瘤应用核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7例疑似浆细胞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标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 目的:探讨浆细胞骨髓瘤应用核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7例疑似浆细胞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标记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显像检查,依据病理学诊断结果,评估~(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的诊断效能,分析浆细胞骨髓瘤核医学影像特点,比较治疗前后~(18)F-FDG PET/CT声像图特点。结果:~(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浆细胞骨髓瘤的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95.74%、94.12%、96.67%,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3.33%、5.88%。治疗后,30例浆细胞骨髓瘤患者的有异常低回声区、有异常软组织肿块、淋巴结肿大、血管增多、血流信号紊乱检出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医学影像技术在浆细胞骨髓瘤的临床诊断中显示出显著价值,~(18)F-FDG PET/CT显像能够全面捕捉到病变区域的骨质代谢变化,实现多维度空间上的综合评估,从而增强诊断的精确性。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准确识别病灶,还能有效降低误诊和漏诊的风险,对于提升该疾病的诊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骨髓瘤 核医学影像 诊断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环境下的核医学影像处理系统
6
作者 吴蔚 朱家瑞 程存学 《海军总医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84-187,共4页
自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面世以来,尤其是在近二十年里,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从八十年初第一台基于8088的PC机(个人计算机),到今天的386、486、奔腾乃至P6,当今中高档微机的各种性能已远远超过早期用于图象处理的小型机和工作站... 自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面世以来,尤其是在近二十年里,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令人叹为观止.从八十年初第一台基于8088的PC机(个人计算机),到今天的386、486、奔腾乃至P6,当今中高档微机的各种性能已远远超过早期用于图象处理的小型机和工作站,使微机运用于医学图象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影像 核医学影像处理 中文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核医学影像检查的患者感染风险分层及防控管理 被引量:4
7
作者 程超 张英英 +5 位作者 茅娟莉 邱爽 刘佳珺 黄怡 孙高峰 左长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高传播性和隐匿性,核医学影像检查的流程与管理需要根据就诊患者被感染的风险程度进行相应的安排及防控管理。本文根据核医学影像检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史进行感染风险程度分层,针对核医学影像...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高传播性和隐匿性,核医学影像检查的流程与管理需要根据就诊患者被感染的风险程度进行相应的安排及防控管理。本文根据核医学影像检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史进行感染风险程度分层,针对核医学影像检查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控建议。核医学检查前需要关注的是甄别出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或可疑病毒携带者,将就诊患者划分为普通患者组、潜在风险组、较高风险组和疑似COVID-19组,根据感染风险程度从低到高安排检查,并采取相应等级的个人防护、场所及设备消毒等措施。根据患者的感染风险程度分层进行相应的检查安排及防控管理,有助于避免就诊者交叉感染,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医学影像检查 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在细支气管肺泡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忠毅 章英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123-1126,共4页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于1876年由Malassez等[1]首先报道,1960年被Li-ebow[2]正式命名前,尚有肺腺瘤病、肺泡细胞癌及细支气管癌等名称,组织发生也为众多学者所困惑。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归入...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于1876年由Malassez等[1]首先报道,1960年被Li-ebow[2]正式命名前,尚有肺腺瘤病、肺泡细胞癌及细支气管癌等名称,组织发生也为众多学者所困惑。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归入腺癌,认为是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占所有原发性肺癌的2%-14%。1999年和2004年WHO均将单纯型BAC严格定义为沿着肺泡结构鳞片状扩散、没有基质、血管和胸膜侵犯的肿瘤,且可进一步分为非粘液型(60%-65%)、粘液型(20%-25%)和混合型(12%-14%)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核医学影像 CARCINOMA 世界卫生组织 细支气管癌 肺泡细胞癌 原发性肺癌 组织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中单光子定位的最小二乘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蔡建新 包尚联 王卫东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9-193,共5页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单光子定位中的基本问题,给出了加权定位的性能分析和工程设计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克服加权定位方法弱点的最小二乘定位的新方法。
关键词 单光子 加权定位 最小二乘定位 核医学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设备现状及新技术应用简介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作忠 王化娥 +1 位作者 宋钢 张丽 《中国辐射卫生》 2004年第4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医学显像 诊断仪器 SPECT PET/CT 临床 核医学影像设备 扫描机 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采用核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秋粉 曹晓征 +3 位作者 王锦锋 关文华 黄诚 胡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1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接受核医学影像检查,指定高年资专业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核医学影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90例多发性骨... 目的探讨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接受核医学影像检查,指定高年资专业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核医学影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核医学影像检查,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核医学影像诊断符合率为91.11%(82/90)。结论应用核医学检查对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为满意的检出率,有利于提高患者诊断正确率,对保障其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核医学影像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教学法在核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章伟 黄江河 《右江医学》 2004年第4期388-389,共2页
关键词 比较教学法 核医学影像教学 医学教育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鉴别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与松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朱瑞森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假体松动和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两者治疗方案不同,所以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核医学影像诊断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临床价值,^(99m)Tc-MDP骨三相联合显像加^(99m)Tc-WBC炎症显像一直是临床应用金标准,但近年逐... 假体松动和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两者治疗方案不同,所以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核医学影像诊断在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临床价值,^(99m)Tc-MDP骨三相联合显像加^(99m)Tc-WBC炎症显像一直是临床应用金标准,但近年逐渐被融合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骨显像和^(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断层成像(^(18)FDG-PET)所取代。SPECT/CT骨显像原理提示,假体松动、假体与骨界面产生骨质增生使成骨代谢活跃,局部骨摄取^(99m)Tc-MDP增加;感染使局部血流量增加,特别是在软组织内可摄取^(99m)Tc-MDP,两者可有明显差异。^(18)FDG-PET显像中假体松动表现为局部骨-假体界面摄取放射性增加,提示反应性炎症引起炎性肉芽肿,造成骨-假体界面松动;感染表现为骨-假体弥漫性放射性浓聚并侵及软组织。^(18)FDG-PET显像的诊断正确性高于其他检查,是目前最新最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影像 鉴别诊断 感染 假体松动 人工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京京 田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5期115-118,共4页
骨折是由于异常外力作用于正常骨或正常应力作用于异常骨导致骨皮质断裂,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强大外力作用于正常骨所产生的创伤性骨折,其诊断X线平片可以清晰显示,X线片是骨折诊断基本和必要的首选检查方法;如果骨折发生在本... 骨折是由于异常外力作用于正常骨或正常应力作用于异常骨导致骨皮质断裂,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强大外力作用于正常骨所产生的创伤性骨折,其诊断X线平片可以清晰显示,X线片是骨折诊断基本和必要的首选检查方法;如果骨折发生在本身就存在病变处则称为病理性骨折或功能不全性骨折^[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核医学影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核医学影像诊断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初步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海峰 周润锁 +2 位作者 袁梦辉 张王峰 邵秋菊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2年第1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素闪烁显像 放射免疫分析 放射性素治疗 临床核医学影像诊断 教学改革 思路 初步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设备的新进展——带有符合线路的SPECT(简称SPECT—PET) 被引量:4
16
作者 钱英 张尤仁 常国钧 《医疗装备》 2001年第12期8-9,共2页
本文就核医学影像设备的进展进行论述 ,特别就带有符合探测功能的SPECT进行了探讨 ,包括其优缺点。通过对此设备的介绍与探讨 ,使得我国医院在选择SPECT机型时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核医学影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探测 SPECT机 X线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7
作者 袁志斌 马寄晓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3年第4期162-164,共3页
核医学影像检查,包括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99Tcm-MIBl(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201Tl、标记抗体和其他多种显像剂,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价值,是X线摄片、CT和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有益的补充。核医学影像检查可以了解全... 核医学影像检查,包括18F-FDG(18F-氟代脱氧葡萄糖)、99Tcm-MIBl(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201Tl、标记抗体和其他多种显像剂,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价值,是X线摄片、CT和MRI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有益的补充。核医学影像检查可以了解全身骨骼的状况,用于疾病的分期和判断疗效,但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核医学影像 诊断 临床价值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核医学影像发展的未来 被引量:5
18
作者 倪萍 吴剑威 《医疗设备信息》 2002年第5期39-40,共2页
核医学影像的发展经历了闪烁扫描机、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以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几个阶段 ,它们的显著特点是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尤其是PET能在分子水平进行功能成像 ,灵敏度高 ,特异性好 ,但解剖结构不清... 核医学影像的发展经历了闪烁扫描机、γ照相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以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几个阶段 ,它们的显著特点是可以进行功能成像。尤其是PET能在分子水平进行功能成像 ,灵敏度高 ,特异性好 ,但解剖结构不清楚 ;PET/CT将PET的功能图像和CT的解剖图像融合 ,不仅能检出细小的病变组织 ,而且能准确定位。可以说PET/CT代表核医学影像的未来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影像 PET CT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医学影像诊断62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付玉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19期163-165,共3页
目的评价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诊断62例MM患者,其中42例联合局部X线、CT、MRI检查。结果 SPECT整体敏感... 目的评价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诊断62例MM患者,其中42例联合局部X线、CT、MRI检查。结果 SPECT整体敏感度90.32%;59例SPECT阳性患者,浓聚灶75.68%(140/185);42例联合诊断患者,SPECT发现异常病灶142处,CT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94.74%、87.06%、83.08%、96.10%、90.15%,SPECT则为92.98%、83.53%、79.10%、94.67%、87.32%,均高于X线59.65%、60.00%、50.00%、68.92%、59.86%,MRI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高于SPE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病灶影像学特征与病变大小有关,大面积病灶有软组织肿胀占79.55%(35/44),骨外见组织肿块、尿污染44例。结论 SPECT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效果较高,敏感度与CT/MRI相近,但检查时,需注意排除干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核医学影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少见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绍亮 潘中允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8年第2期87-89,共3页
肝脏少见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陈绍亮潘中允△TheDiagnosisofRadionuclidesImagingofRarenesLiverCancersChenShao-liang,PanZhong-yun肝脏少见肿... 肝脏少见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陈绍亮潘中允△TheDiagnosisofRadionuclidesImagingofRarenesLiverCancersChenShao-liang,PanZhong-yun肝脏少见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方法与常见肝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核医学影像诊断 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