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对人乳腺癌细胞顺铂抗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
作者 彭翠修 王润泽 +1 位作者 宋军莹 侯琳 《精准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00-304,310,共6页
目的探讨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RS1)对乳腺癌细胞顺铂抗性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耐顺铂乳腺癌MCF-7(MCF-7/DDP)细胞中RR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利... 目的探讨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RS1)对乳腺癌细胞顺铂抗性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耐顺铂乳腺癌MCF-7(MCF-7/DDP)细胞中RR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沉默RRS1基因,采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方法检测对照组(感染慢病毒shRNA-Ctrl)和RRS1-shRNA组(感染慢病毒shRNA-RRS1)细胞中RRS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计算RRS1基因敲降效率;采用CCK8方法检测对照组和RRS1-shRNA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及顺铂对两组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和RRS1-shRNA组细胞的周期分布和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和RRS1-shRNA组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蛋白、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凋亡抑制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促凋亡蛋白Bcl-2关联X(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MCF-7和MCF-7/DDP细胞中RRS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3.50、8.29,P<0.05);对照组和RRS1-shRNA组细胞中RRS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86.83、6.55,P<0.05),RRS1基因的敲降效率约在70%以上;两组细胞比较,顺铂对MCF-7/DDP细胞的IC_(50)值、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率及P-ERK蛋白、Bcl-2蛋白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3.06~8.83,F=17.33、70.35,P<0.05)。结论RRS1基因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细胞的顺铂抗性过程,其作用可能与RRS1基因高表达引起的细胞凋亡抵抗有关,对临床上提高顺铂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 顺铂 半数抑制浓度 抗药性 基因表达调控 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系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调控因子1对人乳腺癌MDA-MB-468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王润泽 彭翠修 +1 位作者 宋军莹 侯琳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RS1)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68、BT549、MCF-7细胞)以及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中RRS1蛋白的表达量;将MDA-MB-468细胞分别感... 目的探讨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RS1)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68、BT549、MCF-7细胞)以及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中RRS1蛋白的表达量;将MDA-MB-468细胞分别感染sh-RRS1慢病毒(sh-RRS1组)和阴性对照慢病毒(Con组),未进行任何感染的MDA-MB-468细胞为Blank组,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Con组和sh-RRS1组慢病毒感染效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RRS 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实验检测RRS1对MDA-MB-468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以及侵袭实验检测RRS1对MDA-MB-468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各乳腺癌细胞系中RRS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F=28.71,P<0.05);相较于Blank组和Con组,sh-RRS1组细胞中RRS 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F=118.10、335.40,P<0.05),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减弱(F=825.60~2839.00,P<0.05),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F=25.60~430.80,P<0.05)。结论RRS 1基因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过程,其作用可能与细胞中RRS 1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系 肿瘤 核蛋白质类 核糖体调控因子1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合成调控蛋白RRS1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杨爱清 贺福初 周钢桥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6期871-874,共4页
1999年,Tsuno等在酵母中发现了一个核糖体合成调控蛋白,命名为RRS1。在酵母中,RRS1是一个多功能的蛋白,与核糖体产物因子2相互作用,在25S r RNA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核糖体60S大亚基的生物合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RRS1参与细胞... 1999年,Tsuno等在酵母中发现了一个核糖体合成调控蛋白,命名为RRS1。在酵母中,RRS1是一个多功能的蛋白,与核糖体产物因子2相互作用,在25S r RNA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参与核糖体60S大亚基的生物合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RRS1参与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在赤道板的聚集和端粒的聚集。RRS1在亨廷顿病等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简要概述RRS1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合成调控蛋白1 功能 肿瘤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代谢与疾病的关键调控因子PGC-1α(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燕 王强 +2 位作者 王东进 项阳 张辰宇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53-458,共6页
关键词 PGC-1Α 调控因子 能量代谢 适应性产热 线粒体基因 疾病 生物合成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杀菌剂吩嗪-1-羧酸的生物合成与基因调控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锋华 许煜泉 张雪洪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6年第5期4-7,11,共5页
吩嗪-1-羧酸是一种安全、广谱的微生物源农药,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效防治作物病害。本文对假单胞菌中吩嗪-1-羧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吩嗪-1-羧酸衍生物的形成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吩嗪-1-羧酸合成的基因调控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变化... 吩嗪-1-羧酸是一种安全、广谱的微生物源农药,可以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效防治作物病害。本文对假单胞菌中吩嗪-1-羧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吩嗪-1-羧酸衍生物的形成等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吩嗪-1-羧酸合成的基因调控方式以及环境因素变化对其合成的影响。吩嗪-1-羧酸已广泛应用于生物防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嗪-1-羧酸 合成途径 转录调控因子 群体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9-5p靶向RRS1调控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令飞 罗德红 +1 位作者 葛华 王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763-3767,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99-5p(miRNA-299-5p)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不同胃癌细胞株(BGC-823、MKN45、MGC803)及正常胃上皮GES-1细胞中miRNA-299-5p、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RR... 目的探讨微小RNA-299-5p(miRNA-299-5p)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不同胃癌细胞株(BGC-823、MKN45、MGC803)及正常胃上皮GES-1细胞中miRNA-299-5p、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RRS)1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RRS1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验证miRNA-299-5p与RRS1的靶标关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BGC-823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BGC-823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不同胃癌细胞株中miRNA-299-5p表达水平均低于GES-1细胞,而RR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GES-1细胞(P<0.05)。miRNA-299-5p组GES-1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低于miR-NC组(P<0.05),miRNA-299-5p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与si-NC组相比,si-RRS1组BGC-823细胞增殖活力及RRS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RRS1是miRNA-299-5p的靶基因;与miR-299-5p+pcDNA组相比,miR-299-5p+pcDNA-RRS1组BGC-823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NA-299-5p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及促进细胞凋亡,其主要通过靶向调控RRS1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9-5p 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 胃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S1在神经母细胞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霞 刘存 +2 位作者 周宝琴 曹奕 侯琳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探究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RS1)在神经母细胞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使用TARGET数据库分析RRS1在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RS1高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关联,随后使用GEO数据库分析RRS1在神... 目的探究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RS1)在神经母细胞瘤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使用TARGET数据库分析RRS1在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RS1高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病理指标及预后之间的关联,随后使用GEO数据库分析RRS1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然后运用慢病毒转染技术过表达或敲低SK-N-AS细胞株中RRS1的表达,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法检测RRS1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周期分布和迁移的影响。结果TARGET和GEO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RRS1基因在59例NB组织中高表达(59/150),且其在NB高风险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中、低风险组(P<0.01);此外,RRS1 mRNA在NB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对照细胞中的表达(P<0.01)。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RS1mRNA的表达水平与NB患者的年龄、MYCN扩增、INSS分期、COG分期及NB患者的死亡(临床回访)(P<0.05)有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RS1高表达组NB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较低表达患者的短(P<0.001)。细胞功能实验结果表明,RRS1过表达可促进SK-N-AS细胞株的增殖、周期进程和迁移并抑制细胞凋亡;而RRS1敲低时,实验显示相反的趋势。结论RRS1高表达可能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其可参与调节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周期进程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 神经母细胞瘤 增殖 凋亡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TGF-β_1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宋雅芳 《甘肃医药》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超家族成员是在发育和组织内环境稳定中起中枢作用的多功能生长因子β1,具有调节细胞生长、死亡或凋亡、细胞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TGF—β被认为是病...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超家族成员是在发育和组织内环境稳定中起中枢作用的多功能生长因子β1,具有调节细胞生长、死亡或凋亡、细胞分化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TGF—β被认为是病理状态下细胞外基质积聚导致组织纤维化的关键调节因子回。体内大多数细胞都可分泌TGF—β,许多细胞表面都有TGF—β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F-β1 调控作用 中医药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外基质合成 细胞外基质积聚 组织纤维化 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心甘薯IbMYB1上游7个调控蛋白的互作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付丹文 陈亚慧 +1 位作者 杨少华 高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目的】对前期筛选到的紫心甘薯IbMYB1上游7个调控蛋白(IbERF1、IbPDC、IbPGP19、IbSCF、IbWRKY1、IbJOX4和IbEIN3-2)的互作与表达进行分析,进一步阐明花色素苷在特定时空合成与积累的调控网络。【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 【目的】对前期筛选到的紫心甘薯IbMYB1上游7个调控蛋白(IbERF1、IbPDC、IbPGP19、IbSCF、IbWRKY1、IbJOX4和IbEIN3-2)的互作与表达进行分析,进一步阐明花色素苷在特定时空合成与积累的调控网络。【方法】采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对7个调控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检测,使用荧光定量PCR对紫心甘薯和白心甘薯根不同发育时期花色素苷合成调控和筛选的上游调控因子进行基因表达特征分析。【结果】IbERF1与IbSCF、IbWRKY1存在相互作用。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证实了酵母双杂交的试验结果。IbERF1基因在紫心甘薯根不同时期的表达量均低于白心甘薯,且随着根中花色素苷的积累其表达量逐渐降低,IbWRKY1和IbSCF基因在紫心甘薯和白心甘薯根不同发育时期中的表达量,与花色素苷的积累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IbMYB1上游调控蛋白IbERF1、IbSCF可分别与IbWRKY1形成复合物,以转录复合体的形式共同调控IbMYB1表达。推测IbERF1可能负调控花色素苷的合成,IbSCF和IbWRKY1参与紫心甘薯花色素苷的合成与调控,可能还存在更为复杂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心甘薯 花色素苷生物合成 转录因子IbMYB1 上游调控蛋白互作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S1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芳玲 王军 +2 位作者 李雪 华亚男 侯琳 《精准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92-295,300,共5页
目的探讨核糖体合成调节因子1(RRS1)基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BT549细胞、人正常乳腺上皮HMEC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以上细胞中RRS1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乳腺... 目的探讨核糖体合成调节因子1(RRS1)基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DA-MB-231细胞、BT549细胞、人正常乳腺上皮HMEC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以上细胞中RRS1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别转染慢病毒shRNA-Ctrl、shRNA-RRS1、空载质粒及RRS1过表达质粒后,细胞分为空白处理组(A组),转染shRNA-Ctrl组(B组),转染shRNA-RRS1组(C组),转染Vector组(D组),转染Vector-RRS1组(E组),转染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组细胞中RRS1蛋白相对表达情况,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RRS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DA-MB-231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糖原合成激酶3(GSK3β)、锌指转录因子(Snail)蛋白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乳腺癌MDA-MB-231、BT549细胞中的RRS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上皮HMEC细胞(F=74.71,P<0.01)。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C组细胞中RRS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A、B组,E组细胞中RRS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A、B、C、D组(F=33.26,P<0.01)。Transwell小室和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A、B组相比,C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与A、D组相比,E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升高(F=208.30、187.70,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A、B组相比,C组细胞中Vimentin、P-AKT、GSK3β、Snail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与A、D组相比,E组细胞中Vimentin、P-AKT、GSK3β、Snail蛋白相对表达量高(F=34.29~69.03,P<0.01),与A、B组相比,C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与A、D组相比,E组细胞中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低(F=36.00,P<0.01)。结论RRS1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且其作用可能与促进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 肿瘤侵润 细胞运动 上皮-间质转化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帅丽芳 段铭 高宏伟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6-38,共3页
本文综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尤其是n 3系的PUFA ,可以降低脂肪酸以甘油三酯形式的沉积 ,同时促进脂肪酸氧化和葡萄糖合成糖原。其具体机制是PUFA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增生因子受体α (PPARα)来控制氧化途径过程中的基因表... 本文综述了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尤其是n 3系的PUFA ,可以降低脂肪酸以甘油三酯形式的沉积 ,同时促进脂肪酸氧化和葡萄糖合成糖原。其具体机制是PUFA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增生因子受体α (PPARα)来控制氧化途径过程中的基因表达 ,而对脂肪合成途径中有关基因的抑制则是通过降低能传递胰岛素和碳水化合物信息的转录因子与DNA的亲和力和转录因子的核内丰度。尤其是PUFA抑制了类固醇调控单元结合蛋白 1 (SREBP 1 )的核内丰度和表达 ,降低了核因子Y (NF Y)、Spl和肝核因子 4(HNF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分子机制 多不饱和脂肪酸 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增生因子α受体 类固醇调控单元结合蛋白-1 调控机制 脂肪氧化 脂肪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S1高表达与胃癌的进展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春艳 吴艳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5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内核糖体生物合成因子1(peccadillo ibosomal biogenesis factor 1,PES1)表达与胃癌的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接受胃癌切除根治术的89例胃癌患者。在胃癌组...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内核糖体生物合成因子1(peccadillo ibosomal biogenesis factor 1,PES1)表达与胃癌的进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接受胃癌切除根治术的89例胃癌患者。在胃癌组织中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ES1的表达情况,并与配对的非肿瘤胃组织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将肿瘤标本中PES1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研究PES1表达与胃癌进展的关系;通过单变量分析PES1表达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PES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其高度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PES1表达可作为TNM I期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标志物。结论:PES1高表达与胃癌进展正相关,且可用作预后监测的靶标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生物合成因子1 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S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3
作者 吴清兰 邓林 +3 位作者 孙文静 张丽 张金平 侯琳 《精准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15-319,323,共6页
目的探讨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RS1)基因对乳腺癌BT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68、BT549、MCF-7细胞)和人正常乳腺上皮MCF-10A细胞RRS1蛋白的表达量。通... 目的探讨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RS1)基因对乳腺癌BT54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MDA-MB-468、BT549、MCF-7细胞)和人正常乳腺上皮MCF-10A细胞RRS1蛋白的表达量。通过免疫荧光检测RRS1在BT549细胞中的定位。慢病毒感染法建立RRS1敲低的BT549细胞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感染阴性对照慢病毒细胞(Con组)和感染shRNA-RRS1慢病毒细胞(sh-RRS1组)中RRS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CCK8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RRS1对BT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检测RRS1对BT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两组细胞AKT-mTOR相关信号通路蛋白及其下游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MDA-MB-231、MDA-MB-468、BT549、MCF-7乳腺癌细胞系中RRS1相对表达量与人正常乳腺上皮MCF-10A细胞相比均显著增高(F=48.92,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RRS1主要在BT549细胞的细胞核和核仁表达,细胞质也有少量表达。与Con组进行比较,sh-RRS1组RRS1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增殖和迁移能力均明显减弱,p-AKT、p-mTOR、HIF-1α、VEGF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t=6.29~32.04,F=1368.00、2699.00,P<0.05)。结论RRS1可能通过AKT-mTOR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 细胞系 肿瘤 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运动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负调控因子通过调控糖原合成酶激酶-3β/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人类疱疹病毒8型病毒白细胞介素6诱导血管生成
14
作者 姚水洪 邱惠萍 +4 位作者 刘建军 朱小飞 秦娣 严沁 卢春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3-198,共6页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在HIV 1负调控因子(Nef)蛋白促进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病毒白细胞介素6(vIL-6)诱导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GSK-3β突变质粒GSK-3β-S9A、显性负相质粒GSK 3β-DN及其对...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在HIV 1负调控因子(Nef)蛋白促进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病毒白细胞介素6(vIL-6)诱导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GSK-3β突变质粒GSK-3β-S9A、显性负相质粒GSK 3β-DN及其对照质粒pcDNA3.1+分别转染稳定表达HHV-8 vIL-6、HIV-1-Nef以及共表达vIL-6和Nef蛋白的内皮细胞,观察EA.hy 926细胞微管形成;将上述转染质粒的细胞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检测血管生成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上述质粒的细胞及CAM组织中GSK-3β/β连环蛋白通路中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转染GSK-3β-DN降低GSK-3β活性,能增强HIV-1 Nef蛋白促进vIL-6诱导微管形成(3.42比2.51,t=3.67,P<0.01)和血管生成(6.25比3.97,t=4.06,P<0.01)的能力.转染GSK-3β-S9A活化GSK-3β,则能显著抑制Nef蛋白的上述功能(0.62比2.51,t=8.48,P<0.01;0.39比3.97,t=8.59,P<0.01).转染GSK-3β-DN后,细胞或组织中信号通路下游β连环蛋白(细胞中:3.53比2.07,t=6.60,P<0.05;组织中:2.76比1.74,t=17.40,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中:2.68比1.87,t=4.28,P<0.01;组织中:2.20比1.39,t=7.08,P<0.01)的表达升高;转染GSK-3β-S9A后,GSK-3β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细胞中:0.50比1.47,t=7.33,P<0.01;组织中:0.35比1.97,t=10.72,P<0.01),β连环蛋白(细胞中:1.05比2.62,t=29.50,P<0.01;组织中:0.79比1.77,t=5.72,P<0.01)、VEGF(细胞中:0.74比2.16,t=20.95,P<0.01;组织中:0.43比1.65,t=11.89,P<0.01)的表达也随之减少.结论 GSK-3β/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参与调控HIV-1 Nef蛋白促进HHV-8 vIL-6诱导血管生成,极可能成为临床治疗艾滋病患者卡波齐肉瘤的一个潜在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1 调控因子 糖原合成酶激酶3 β连环素 疱疹病毒8型 白细胞介素6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RRS1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的影响
15
作者 潘展砚 吴琼 +2 位作者 王岚琦 胡婷婷 鞠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4期212-216,共5页
目的:明确RRS1(核糖体合成调节因子1)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GEO数据库明确RRS1在cSCC与正常皮肤中表达的差异。慢病毒感染法建立RRS1敲低的cSCC细胞系SCL-1细胞。MTT实验、Celigo划痕... 目的:明确RRS1(核糖体合成调节因子1)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和GEO数据库明确RRS1在cSCC与正常皮肤中表达的差异。慢病毒感染法建立RRS1敲低的cSCC细胞系SCL-1细胞。MTT实验、Celigo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研究RRS1敲低后SCL-1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性的变化。QRT-PCR法检测增殖、转移和侵袭相关基因表达。结果:RRS1在cSCC细胞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皮肤,RRS1敲低后SCL-1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性均降低。RRS1敲低后,增殖相关基因FGF2,AREG,cyclin E1显著降低。转移和侵袭相关基因VIM,CXCL1,CXCL3,CXCL8,MMP1表达显著降低。结论:RRS1可能参与了cSCC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合成调节因子1 皮肤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RcWRI1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吉夏洁 郝青婷 +2 位作者 刘宝玲 薛金爱 李润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229-234,共6页
[目的]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油料作物。为了鉴定蓖麻WRI1(WRINKLED1)转录因子,搞清蓖麻种子油脂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全基因组鉴定蓖麻RcWRI1蛋白及基因,分析蓖麻RcWRI1蛋白结构特征和功能... [目的]蓖麻(Ricinus communis L.)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油料作物。为了鉴定蓖麻WRI1(WRINKLED1)转录因子,搞清蓖麻种子油脂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全基因组鉴定蓖麻RcWRI1蛋白及基因,分析蓖麻RcWRI1蛋白结构特征和功能;应用qPCR检测蓖麻RcWRI1基因表达谱。[结果]鉴定获得2种蓖麻RcWRI1蛋白,即RcWRI1-1(446AA)和RcWRI1-2(443AA),均为蓖麻RcWRI1基因(LOC8283400)编码的产物。与拟南芥AtWRI1相似,RcWRI1-1和RcWRI1-2都具有2个高度保守AP2结构域,属不稳定的亲水蛋白,预测其具有调控脂肪酸代谢等功能。RcWRI1-1和RcWRI1-2在蓖麻花、叶、种子和果皮均表达,RcWRI1-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RcWRI1-2,且在种子中表达量最高。[结论]蓖麻RcWRI1基因编码两种RcWRI1蛋白(RcWRI1-1和RcWRI1-2),其中RcWRI1-1是主要表达者,在蓖麻叶、花、种子和果皮油脂合成中起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可为种子油脂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转录因子 WRI1 油脂合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庞月华 张新平 +1 位作者 冯义伯 何善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96-598,共3页
关键词 细胞周期 调控研究 DNA合成 有丝分裂期 动态过程 G1 多阶段 因子 静息期 限制 控制点 染色体 S期 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RRS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BT549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华亚男 牟文凤 +2 位作者 宋金莲 许军婷 侯琳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3,共9页
目的:研究沉默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egulator of ribosome synthesis 1,RRS 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BT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乳腺癌BT549细胞及正常乳腺HMEC... 目的:研究沉默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regulator of ribosome synthesis 1,RRS 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BT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乳腺癌BT549细胞及正常乳腺HMEC细胞中RR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构建携带有RRS1-sh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感染BT549细胞。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鉴定RRS 1基因的沉默效率。MTT法、FCM法、DAPI染色法以及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沉默RRS 1基因表达后BT549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并再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BT549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p53和小鼠双微体2同源物(mouse double minute 2 homolog,MDM2)表达的影响。结果:乳腺癌BT549细胞中RRS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在正常乳腺HME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P值均<0.01)。RRS1-shRNA转入BT549细胞后,RR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值均<0.01)。RRS 1基因沉默后,BT549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1),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期(P<0.01),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凋亡相关蛋白p53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RRS 1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高表达;RRS 1作为一个新发现的乳腺癌相关基因,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功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核糖体合成调控因子1 RNA 小分子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滋阴补肾序贯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StAR蛋白及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伟 朱宏阳 +4 位作者 梅阳阳 付长龙 黄晓敏 叶彦 董磊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4-920,共7页
目的探讨滋阴补肾序贯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及SIRT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脱氢表雄酮(DHEA)创建PCOS大鼠模型。80只21日龄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6只)和PCOS组(64只)。将造模... 目的探讨滋阴补肾序贯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控蛋白(StAR)及SIRT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脱氢表雄酮(DHEA)创建PCOS大鼠模型。80只21日龄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6只)和PCOS组(64只)。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滋阴组、补肾组和序贯组,每组各16只。各组连续灌胃20 d。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浓度。分别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测定各组卵巢StAR、SIRT1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生理盐水组血清雌二醇水平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4);滋阴组、补肾组和序贯组血清雌二醇水平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05、P=0.003、P=0.002)。生理盐水组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5);序贯组血清睾酮水平较生理盐水组、滋阴组和补肾组均显著降低(P=0.002、P=0.005和P=0.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理盐水组StAR蛋白含量高(P<0.001),而SIRT1蛋白显著减少(P<0.001);序贯组StAR蛋白及mRNA水平较生理盐水组、滋阴组和补肾组均显著降低(P<0.001、P=0.008、P<0.001);序贯组SIRT1蛋白表达水平较生理盐水组和补肾组均显著升高(P均<0.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理盐水组StAR mRNA显著升高(P<0.001),而SIRT1 mRNA显著减少(P<0.001);滋阴组和序贯组SIRT1 mRNA水平较生理盐水组均有显著升高(P均<0.001),而序贯组比补肾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滋阴补肾序贯法可能通过SIRT1基因高表达调控卵巢局部StAR等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蛋白,而降低PCOS大鼠血清高雄激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滋阴补肾 序贯法 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控蛋白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原文传递
合成生物学指导下芽孢杆菌合成环脂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靳佳琦 闻建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6-101,共16页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借助工程化在人工生命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细胞工厂”的开发和应用为天然产物的合成带来了深刻变革。环脂肽是一类新型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亦可作为抗生素使用。目前,合成... 近年来,合成生物学借助工程化在人工生命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细胞工厂”的开发和应用为天然产物的合成带来了深刻变革。环脂肽是一类新型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亦可作为抗生素使用。目前,合成环脂肽最理想的微生物底盘是芽孢杆菌。因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来提升芽孢杆菌作为环脂肽细胞工厂的性能。首先,对芽孢杆菌中环脂肽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途径进行概述;其次,重点介绍与环脂肽合成相关的调控因子;再次,从底盘细胞的选择、基因编辑工具的开发、合成路径的优化及发酵过程的优化等四个方面对合成生物学指导下环脂肽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最后,讨论环脂肽合成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并就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高效环脂肽细胞工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脂肽 核糖体合成途径 调控因子 合成路径优化 发酵过程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