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默E26转录因子变异体4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1
作者 徐和希 宋红旗 +2 位作者 刘佃温 刘世举 杨会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38-41,47,共5页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变异体4(ETV4)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用户友好的交互式癌症转录组数据分析资源(UALCAN)数据库分析ETV4在结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 目的探讨E26转录因子变异体4(ETV4)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机制。方法通过用户友好的交互式癌症转录组数据分析资源(UALCAN)数据库分析ETV4在结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TV4在正常肠上皮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沉默SW480细胞的ETV4后,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TV4的表达以评估转染效率;采用菌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ETV4后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沉默ETV4后对NF-κB通路中的蛋白65(p65)和磷酸化蛋白65(p-p65)的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UALCAN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ETV4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ETV4在结肠癌细胞系SW480、Lovo、Caco-2和SW620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肠上皮细胞HIEC-6,其中SW480细胞中ETV4的表达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菌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沉默ETV4后显著抑制了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沉默ETV4显著抑制细胞中p-p65蛋白的表达(P<0.001)。结论沉默ETV4可能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6转录因子变异体4 因子b 结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单体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振华 李彦杰 +3 位作者 秦合伟 刘昊源 朱博超 王煜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0-598,共9页
背景:基于核转录因子κB通路探究神经炎症的靶向治疗越来越值得探究,中药靶点多、范围广、机制丰富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治疗各类疾病时都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对近年研究中出现的山奈酚、红花黄、汉黄... 背景:基于核转录因子κB通路探究神经炎症的靶向治疗越来越值得探究,中药靶点多、范围广、机制丰富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治疗各类疾病时都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对近年研究中出现的山奈酚、红花黄、汉黄芩苷及雷公藤甲素等中药单体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阐述与归纳。方法:以“脊髓损伤,炎症,抗炎,中药单体,单体化合物,NF-κB信号通路,黄酮,糖苷,酚类,酯类,生物碱”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以“Spinal cord injury,inflammation,anti-inflammator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monomeric compound,NF-κB signaling pathway,flavonoids,glycosides,phenols,esters,alkaloids”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最终共纳入67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复杂多样,能够调控中性粒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等,介导损伤后炎症的发生与发展;②中药单体如汉黄芩苷对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的降解、红花黄素对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磷酸化过程的抑制、山奈酚对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p65核易位的抑制等作用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③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损伤早期能够促进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迁移活化,在损伤中后期能够促进损伤部位的修复和纤维化的发生等,适当的激活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具有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及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等能力,但过度激活的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则容易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和持续、细胞凋亡受到抑制等;④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准确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水平、如何实现对神经系统炎症和损伤的精准干预展开,也可围绕中药单体的制备及中药单体对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展开,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κb 信号通路 脊髓损伤 中药单体 继发性损伤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糖苷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6、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
3
作者 张静 毛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联合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性肺炎(R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104例NSCLC放疗后继发RP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2例NSCLC放疗后未继发RP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比较研究组不同程度RP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分析各血清指标单独及联合评估NSCLC放疗后RP病情程度的价值。结果放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结束后,随着RP病情程度的增加,研究组患者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评估1级R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718、0.783、0.801,评估≥2级RP的AUC分别为0.729、0.740、0.793、0.82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阳性表达患者发生≥2级RP的风险分别是阴性表达患者的2.473、2.275、2.610、5.267倍(P<0.05);血清TGF-β1、IL-6、TLR-4、NF-κB联合评估≥2级RP的AUC为0.939,敏感度为76.00%,特异度为97.47%。结论NSCLC患者放疗结束后血清TGF-β1、IL-6、TLR-4、NF-κB水平均与R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四者联合评估≥2级RP的价值显著,可为临床控制RP病情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肺炎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6 TOLL样受体-4 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通过调控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胆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实验研究
4
作者 崔龙泉 徐红伟 +1 位作者 茹怡婷 何辉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91-295,共5页
目的:观察干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表达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PCSK9mRNA在胆管癌细胞TFK-1、HCCC-9810、HuCC-T1、QBC939、RBE和永生化胆管上皮细胞HIBEC中的表... 目的:观察干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表达对胆管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PCSK9mRNA在胆管癌细胞TFK-1、HCCC-9810、HuCC-T1、QBC939、RBE和永生化胆管上皮细胞HIBEC中的表达。根据不同处理方法将HuCC-T1细胞分为si-PCSK9组和si-NC组。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HuCC-T1细胞中PCSK9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HuCC-T1细胞增殖活性和迁移能力。Western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HCC-1937、MCF-7、BT-549、HuCC-T1细胞PCSK9mRNA表达明显高于HIBEC细胞,且HuCC-T1细胞PCSK9 mRNA表达水平最高(均P<0.01)。si-PCSK9组HuCC-T1细胞中PCSK9表达明显低于si-NC组(P<0.01)。干扰PCSK9表达后,HuCC-T1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P<0.05)。si-PCSK9组划痕愈合率低于si-NC组(P<0.01)。与si-NC组比较,si-PCSK9组HuCC-T1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蛋白高尔基体外周膜蛋白P65(p65)、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胆管癌细胞中PCSK9呈高表达,干扰PCSK9可能通过降低NF-κB信号通路活性抑制胆管癌HuCC-T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因子b HuCC-T1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38-3p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影响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及凋亡
5
作者 朗么磋 张义林 汪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907,共9页
背景:miR-338-3p能够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下调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能够促进骨形成。然而miR-338-3p是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影响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凋亡尚不清楚。目的:探究miR-338-3p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 背景:miR-338-3p能够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下调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水平能够促进骨形成。然而miR-338-3p是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影响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凋亡尚不清楚。目的:探究miR-338-3p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对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人牙槽骨成骨细胞,对其进行细胞转染及Wnt-C59(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处理,分为转染对照组、miR-338-3p组、miR-338-3p+对照组、miR-338-3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组和miR-338-3p+Wnt-C59组。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38-3p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调控作用;CCK-8、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水平;RT-qPCR检测细胞miR-338-3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Wnt-3a、β-catenin、糖原合酶激酶3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细胞周期蛋白D1、Bcl-2、Bax、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Wnt-3a、β-catenin、糖原合酶激酶3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miR-338-3p靶向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②过表达miR-338-3p后,细胞存活率、EdU阳性细胞率、S期细胞比例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miR-338-3p、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细胞周期蛋白D1、Bcl-2、Wnt-3a、β-catenin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Bax、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糖原合酶激酶3β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均P<0.05);③过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或Wnt-C59处理能够减弱过表达miR-338-3p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均P<0.05);④结果表明,miR-338-3p靶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表达可促进牙槽骨成骨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其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8-3p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牙槽骨成骨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17及趋化因子受体1水平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的预测研究
6
作者 武晓真 贾俊芳 冯锐娜 《实用医技杂志》 2025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趋化因子受体1(CXCR1)对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效果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12月于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的患儿90例,...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趋化因子受体1(CXCR1)对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效果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12月于临颍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的患儿90例,并根据其疗效,分为有效组(66例)和无效组(24例)。分析并比较2组CA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NF-κB、IL-17、CXCR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AP患儿疗效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治疗前NF-κB、IL-17及CXCR1单独及联合预测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患儿的疗效。结果2组CAP患儿治疗前NF-κB[(22.5±6.6)ng/L与(31.8±8.2)ng/L,t=5.570,P<0.001]、IL-17[(23.5±2.4)ng/L与(27.2±2.4)ng/L,t=6.539,P<0.001]、CXCR1[(54.2±11.2)pg/ml与(69.3±11.4)pg/ml,t=5.616,P<0.001]及年龄(χ^(2)=11.080,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NF-κB[OR(95%CI)=2.328(1.086,4.990,P=0.030]、IL-17[OR(95%CI)=5.691(1.206,0.796),P=0.017]、CXCR1[OR(95%CI)=3.047(1.314,7.063),P=0.009]及年龄<3岁[OR(95%CI)=2.328(1.085,4.997),P=0.030]均是影响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患儿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F-κB、IL-17及CXCR1单独及联合预测接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CAP患儿的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862、0.830、0.977。结论通过联合检测CAP患儿NF-κB、IL-17及CXCR1水平,可预测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儿童 因子b 白细胞介素-17 趋化因子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核转录因子p6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涂力 陆雨潇 吴晓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5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核转录因子NF-κB p6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4年6月在东莞市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疗系统中收录的100例NSCLC患者。术中获取其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目的分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核转录因子NF-κB p6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4年6月在东莞市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疗系统中收录的100例NSCLC患者。术中获取其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取免疫组化SP进行HMGB1、NF-κB p65水平检测,分析HMGB1、NF-κB p65的相关性,进行随访跟踪,分析HMGB1及NF-κB p65水平与疾病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HMGB1、NF-κB p65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HMGB1高表达的48例患者中,NF-κB p65阳性表达31例,符合率为64.58%,HMGB1低表达的52例患者中,NF-κB p65阴性表达39例,符合率为75.00%。HMGB1、NF-κB p65的高表达比例显示,Ⅰ期<Ⅱ期<Ⅲ期(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中,HMGB1、NF-κB p6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9%、64.52%,高于非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HMGB1及NF-κB p65水平与NSCL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转录因子 符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核因子-κB、细胞外基质蛋白-3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田增业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核因子-κB (NF-κB)、细胞外基质蛋白-3 (Fibulin-3)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核因子-κB (NF-κB)、细胞外基质蛋白-3 (Fibulin-3)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组,同期12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MMP-9、NF-κB、Fibulin-3水平。所有主动脉夹层患者均进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术后3个月后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24例)和预后良好(98例)2个亚组。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MMP-9、NF-κB、Fibulin-3水平;分析血清MMP-9、NF-κB、Fibulin-3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影响因素以及联合检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MMP-9、NF-κB水平高于对照组,Fibulin-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后不良组术后7 d、14 d血清MMP-9、NF-κB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Fibulin-3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14 d血清MMP-9、NF-κB水平与预后不良均呈正相关,血清Fibulin-3水平与预后不良均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高水平的MMP-9、NF-κB是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术后7 d、14 d高水平的Fibulin-3是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后7 d、14 d血清MMP-9、NF-κB、Fibulin-3水平联合预测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38 (95%CI:0.676~0.806)、0.805 (95%CI:0.708~0.916)。结论:血清MMP-9、NF-κB、Fibulin-3与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情恢复状况关系密切,可作为临床诊断、预后预测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预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因子b 细胞外基质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及其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和微小核糖核酸-210信号通路和微小核糖核酸-210、微小核糖核酸-211的关系研究
9
作者 程松建 刘思洋 蔡宏宇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480-486,共7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及其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微小核糖核酸-210(miR-210)、微小核糖核酸-211(miR-221)的关系。方法:回顾性10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及其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和微小核糖核酸-210(miR-210)、微小核糖核酸-211(miR-221)的关系。方法:回顾性10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心衰组,按照1∶1选取同期收治的104例急性心肌梗死未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无心衰组,统计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两组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指标和miR-210、miR-221水平,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及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指标和miR-210、miR-221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心衰组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占比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高于无心衰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无心衰组(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结果表明,心衰组血清TLR4 miRNA、NF-κB mRNA、miR-210、miR-221水平高于无心衰组(均P<0.05)。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LVEF较低及血清NT-proBNP、CK-MB、TLR4 mRNA、NF-κB mRNA、miR-210、miR-221水平较高均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OR=1.694、1.857、1.624、1.863、2.098、1.914、1.788、1.891,均P<0.05)。血清TLR4 mRNA、NF-κB mRNA、miR-210、miR-221联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四者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包括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LVEF较低及血清NT-proBNP、CK-MB、TLR4 mRNA、NF-κB mRNA、miR-210、miR-221水平较高,其中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指标和miR-210、miR-221联合可有效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高危因素 TOLL样受体4 因子b 信号通路 微小-2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的影响
10
作者 彭乔治 徐昉 林时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CLP组)、颗粒蛋白前体治疗组(CLP+PGR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急性肺损伤组(CLP组)、颗粒蛋白前体治疗组(CLP+PGR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构建小鼠脓毒症ALI模型,CLP+PGRN组在CLP处理半小时后使用PGRN腹腔注射。24 h后麻醉并处死小鼠,取小鼠肺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TUNEL法检测肺部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总p65和磷酸化p65表达水平;RT-qPCR检测NF-κB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和Control组相比,CLP组和CLP+PGRN组肺损伤加重,促炎细胞因子升高,肺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加,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CLP组相比,CLP+PGRN组肺组织损伤和凋亡减轻,促炎细胞因子降低,抑炎细胞因子升高,NF-κB、p65和p-p65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PGRN可以减轻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p65表达和p65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颗粒蛋白前体 组织转录因子b 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健 宁亭亭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650-653,共4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究尼可地尔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6例AMI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治疗,...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究尼可地尔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12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6例AMI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治疗,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抗凝调脂治疗,联合组接受抗凝调脂及尼可地尔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心肌损伤相关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心功能、TLR4/NF-κB信号通路,治疗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两组血清心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内皮素-1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TLR4、NF-κB mRNA,TLR4蛋白、NF-κB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联合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清一氧化氮、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联合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左心室重塑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比较接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在AMI患者急诊PCI中应用,可提高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经皮冠脉介入术 TOLL样受体4 转录因子b 血管内皮功能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R4 NF-κB通路-神经相关因子探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与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
12
作者 李莉 姜雪 +1 位作者 姜荣格 李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7-52,共6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神经相关因子探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症反应与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2020-07—2023-07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AC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神经相关因子探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症反应与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选取2020-07—2023-07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AC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疗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TLR4 NF-κB通路指标(TLR4、NF-κB)、神经损伤相关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LR4 NF-κB通路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治疗1、2周观察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LR4、NF-κB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2组治疗1、2周后S-100β、NSE水平明显下降,BDNF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2组治疗1、2周后IL-1β、hs-CRP、TNF-α、PTX3、Lp-PLA2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IL-1β、hs-CRP、TNF-α、PTX3、Lp-PLA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ACI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神经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TLR4 NF-κB通路调控神经损伤、炎症反应相关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TOLL样受体4 因子b 依达拉奉 TLR4 NF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途径改善小鼠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
13
作者 杨涛 熊浪鏖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538-543,共6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通过抑制核因子-kB(NF-κB)信号途径减轻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①体外实验:选择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血必净预处理组,每组3个复孔。HPME...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通过抑制核因子-kB(NF-κB)信号途径减轻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①体外实验:选择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血必净预处理组,每组3个复孔。HPMEC先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g/L进行预处理24h后,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均给与等体积生理盐水,随后以1mg/L的脂多糖(LPS)刺激6h复制细胞炎症损伤模型。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HPMEC中NF-κB、磷酸化NF-B(p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HPMEC中NF-κB人核情况及TNF-α、IL-6与IL-1β表达强度。②体内实验:选择SPF级雄性C57BL/6小鼠30只,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血必净注射液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LPS的方法复制ALI模型,制模后血必净注射液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3mL/kg,每日2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经尾静脉输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3d。采用Westermb lotting检测各组肺组织中pNF-κB、NF-κB、TNF-α、IL-6、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各组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在细胞炎症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预处理组NF-κB入核水平下降,伴随着TNF-α、IL-6与IL-1β表达强度的下调[TNF-α表达强度(荧光强度):1.56±0.60比2.32±0.07,IL-6表达强度(荧光强度):1.45±0.08比2.13±0.12,IL-1β表达强度(荧光强度):1.61±0.11比3.06±0.07,均P<0.05],同时,Westernblotting实验表明,细胞pNF-κB/NF-κB蛋白表达比值下调(1.93±0.13比2.94±0.19,P<0.05),TNF-α、IL-6和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NF-α蛋白表达(TNF-α/GAPDH):2.80±0.80比6.94±0.52,IL-6蛋白表达(IL-6/GAPDH):2.39±0.50比4.42±0.21,IL-1β蛋白表达(IL-1β/GAPDH):2.54±0.10比5.53±0.24,均P<0.05]。在ALI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血必净注射液组小鼠肺组织炎症损伤明显改善,肺组织炎症细胞数量减少,肺泡壁和间隔厚度下降,pNF-κB/NF-κB、TNF-α、IL-6、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NF-κB/NF-κB蛋白表达:1.41±0.06比2.01±0.22,TNF-α蛋白表达(TNF-α/GAPDH):3.67±0.05比4.70±0.24,IL-6蛋白表达(IL-6/GAPDH):0.96±0.29比2.89±0.20,IL-1β蛋白表达(IL-1β/GAPDH):1.42±0.06比3.08±0.32,均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改善ALI小鼠和HPMEC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转录因子b 急性肺损伤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14
作者 彭显 邹敏 杨宇斌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5-10,共6页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 目的:探讨积雪草酸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对哮喘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来制备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积雪草酸低剂量组(54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组(108 mg/kg)、积雪草酸高剂量(108 mg/kg)+Colivelin(IL-6/STAT3/NF-κB激活剂,2 mg/kg)组,每组各10只。另选10只小鼠在致敏和激发阶段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用积雪草酸和Colivelin分组处理各组小鼠后检测其肺组织病理形态,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外周血Treg/Th17,BALF和血清中Treg、Th17细胞分泌因子水平,肺组织IL-6/STAT3/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发生明显病理损伤,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和Treg/Th17,BALF和血清IL-10、IL-35水平降低(P<0.05)。肺部炎症评分,BALF中白细胞计数与嗜酸粒细胞计数,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BALF和血清IL-17、IL-6水平,肺组织IL-6蛋白表达与p-STAT3/STAT3、p-NF-κB p65/NF-κB p65升高(P<0.05)。低、高剂量积雪草酸可逆转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且高剂量积雪草酸作用更强。Colivelin可减弱积雪草酸对哮喘模型小鼠上述病理变化的作用。结论:积雪草酸可通过减弱IL-6表达与STAT3、NF-κB的磷酸化,抑制哮喘小鼠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产生,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及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转录因子b 哮喘 Treg/Th17 免疫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核转录因子-κB的siRNA和甲氨蝶呤纳米脂质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骨破坏的影响
15
作者 段卫峰 张景伟 +1 位作者 卢岩岩 杜志军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siRNA和甲氨蝶呤(MTX)复合纳米脂质体对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38只。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TX组、... 目的:探讨靶向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siRNA和甲氨蝶呤(MTX)复合纳米脂质体对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38只。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MTX组、MTX复合纳米脂质体组(si-MTX组),每组10只。测量各组大鼠治疗前后体质量、脏器指数、足趾肿胀度、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滑膜组织中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X和复合纳米脂质体均可显著降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胸腺指数、脾指数、足跖肿胀度,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调节滑膜组织中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且si-MTX组作用更强(P<0.05)。结论:复合纳米脂质体发挥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阻断了NF-κB通路,减少促炎因子释放,抑制骨吸收,保护关节软骨,且靶向性、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SIRNA 转录因子b 甲氨蝶呤 纳米 脂质体 骨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家族蛋白及HPV E6/E7 mRNA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晓娟 周高英 王羽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家族蛋白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妇产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6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宫颈癌组;另收集医...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家族蛋白表达及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开滦总医院妇产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163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宫颈癌组;另收集医院同期收治的101例非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非宫颈癌组,根据病理结果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n=31)、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n=26)、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n=44)。比较宫颈癌组与非宫颈癌组及非宫颈癌3个亚组间宫颈组织中c-Rel、p65、p50核表达及HPV E6/E7 mRNA表达情况,分析c-Rel、p65、p50核表达及HPV E6/E7 mRNA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宫颈癌患者中的差异性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Rel、p65、p50及HPV E6/E7 mRNA表达与宫颈癌术后无复发生存的关系,Cox法分析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宫颈癌组c-Rel、p65、p50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SIL组c-Rel、p50及HPV E6/E7 mRN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SIL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c-Rel表达与脉管浸润程度有关,p65表达与FIGO分期、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50表达与间质浸润有关,HPV E6/E7mRNA表达与肿瘤直径、宫旁浸润及间质浸润有关(P<0.05)。随访36(12~75)个月期间,163例宫颈癌患者复发率为19.63%(32/163),Kaplan-Meier结果显示,c-Rel、p50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820、3.181,P=0.367、0.075),p65、HPV E6/E7 mRNA阴性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优于阳性患者(LogRankχ^(2)=10.597、4.474,P=0.001、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IIa期、淋巴结转移、p65阳性、HPV E6/E7 mRNA阳性可增加宫颈癌术后复发风险(HR=1.617、1.506、3.180、1.460,P<0.05)。结论 转录因子NF-κB家族核表达、HPV E6/E7 mRNA表达在宫颈病变进展过程中存在差异,其表达水平与早期宫颈癌多种病理特征有关,且p65、HPV E6/E7 mRNA可影响宫颈癌术后复发,可作为评估早期宫颈癌术后复发的可靠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复发 转录因子b 人乳头瘤病毒E6/E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趋化因子配体8、核转录因子κB、可溶性B7-H3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评估价值
17
作者 李友一 陈东晓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0期194-198,F0003,共6页
目的分析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可溶性B7-H3(sB7-H3)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小儿内科综合三区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 目的分析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可溶性B7-H3(sB7-H3)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小儿内科综合三区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就诊的160例MPP患儿作为MPP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100例儿童作为健康组。所有患儿均接受对症治疗,于治疗7d后随访,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n=115)、预后不良组(n=45)。比较健康组、MPP组NF-κB、CXCL8、sB7-H3水平,比较不同预后情况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NF-κB、CXCL8、sB7-H3动态变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MPP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F-κB、CXCL8、sB7-H3对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PP组NF-κB、CXCL8、sB7-H3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NF-κB、CXCL8、sB7-H3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NF-κB、CXCL8、sB7-H3为MPP患儿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F-κB、CXCL8、sB7-H3联合检测预测MP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825)及灵敏度、特异度(81.37%、80.65%)均高于各项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清NF-κB、CXCL8、sB7-H3与MPP患儿预后存在密切关系,以上指标联合检测对预测MPP预后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CXC趋化因子配体8 转录因子κb 可溶性b7-H3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探讨针刺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巨噬细胞极化调节和肾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琳 王方明 +5 位作者 郭秋蕾 张静 高辛瑜 吴小丽 刘宇 刘清国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2474-2480,共7页
目的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血压和肾脏中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12只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36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捻转泻法组、捻转补法组,每组12... 目的探讨捻转补泻手法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SHR)血压和肾脏中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实验选用12只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36只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捻转泻法组、捻转补法组,每组12只。捻转补法组与捻转泻法组分别在双侧太冲穴进行针刺捻转泻法和针刺捻转补法,每天1次,共两周,中间休息1次。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进行相同时长与频次的抓捉固定,不做针刺干预。在干预期间使用尾压法测量大鼠血压,两周后收集大鼠血清和肾组织,采用ELISA法观察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含量和肾脏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含量。Western blot法观察肾脏中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分化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86、CD206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苏木素—伊红(hemo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压显著升高(P<0.01),血清NE、AngⅡ浓度显著上升(P<0.01),肾脏中TLR4、NF-κB、CD86、IL-1β含量显著上升(P<0.01),CD206、IL-10含量显著下降(P<0.01)。HE染色结果显示,SHR出现肾小管与肾小球形态不规则,存在炎性细胞浸润。(2)与模型组相比,捻转泻法组和捻转补法组血压显著降低(P<0.01),血清NE、AngⅡ浓度显著降低(P<0.01),肾中TLR4、NF-κB、CD86表达显著下降(P<0.01),IL-1β浓度降低(P<0.05,P<0.01),CD206、IL-10含量显著上升(P<0.01),肾小管与肾小球形态正常,存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3)与捻转泻法组相比,捻转补法组血压较高(P<0.05),血清中NE、AngⅡ浓度和肾脏中TLR4、NF-κB、CD86、CD206、IL-1β、IL-10均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刺太冲穴并行捻转补泻手法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AngⅡ含量,抑制TLR4/NF-κB通路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来抑制IL-1β,增加IL-10浓度,起到降压和肾保护作用,且捻转泻法的效果优于捻转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冲 针刺 捻转补泻手法 巨噬细胞极化 Toll样受体4/因子b通路 自发性高血压 肾保护 交感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胰颗粒对轻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炎症损伤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19
作者 冯健 张淑坤 +4 位作者 张昀昊 李彩霞 崔立华 卓玉珍 崔乃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3-497,共5页
目的:探讨清胰颗粒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大鼠炎症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对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再分为2个亚组,分别在建模后12 h和24 h取材,每组... 目的:探讨清胰颗粒对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大鼠炎症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对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再分为2个亚组,分别在建模后12 h和24 h取材,每组各10只。采用注射雨蛙素法建立大鼠MAP模型,治疗组给予清胰颗粒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IP)活力及Ca^(2+)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中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胰腺组织病理评分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同时点病理评分治疗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血清AMY、LIP活力,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浓度,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AMY、LIP活力,IL-1β、IL-6、TNF-α浓度,NF-κB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血清Ca^(2+)浓度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Ca^(2+)浓度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清胰颗粒可以下调MAP大鼠胰腺组织的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减少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释放,减轻胰腺组织损伤,并促进胰腺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症急性胰腺炎 清胰颗粒 因子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的影响
20
作者 周文娟 汤小康 +3 位作者 曹越 陈成 周石刊 王琼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2只。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心综合征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向大鼠尾状核注入,手术操作过程同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不予针刺;针刺组选心俞穴、内关穴、风府穴和水沟穴,每日针刺1次,连续3天。采用原位末端凋亡(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测定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采用Zea-Longa法评估;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MAPK、NF-κB、AP-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脑组织AI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大鼠采用针刺可减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炎症因子,且可下调MAPK/NF-κB/AP-1信号通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心综合征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因子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