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5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免扩增核酸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沈兴 李妍 +5 位作者 张旭 盖作启 刘艳 黄颖茵 雷红涛 陈佳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6,共11页
成簇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是来源于古细菌的一种免疫系统,可在特定向导RNA的引领下对外来核酸进行识别与切割。由于具有高特异性靶标识别能力以及靶激活的核酸酶活性,近年来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核酸检测领域。为实现高灵敏检测... 成簇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是来源于古细菌的一种免疫系统,可在特定向导RNA的引领下对外来核酸进行识别与切割。由于具有高特异性靶标识别能力以及靶激活的核酸酶活性,近年来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核酸检测领域。为实现高灵敏检测,成簇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相关基因编码的系统(CRISPR/Cas)通常需与预扩增技术相结合,但这同时带来了扩增子气溶胶污染、依赖专有设备、检测时间延长等问题。因此,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免扩增CRISPR核酸检测技术以解决上述限制。CRISPR/Cas靶向激活的高周转率非特异性切割活性为这种技术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利用各种提高系统反式切割效率或者增强信号的策略,许多免扩增CRISPR核酸检测技术被成功开发出来。该文综述了近年开发的基于CRISPR的免扩增核酸检测技术,依据策略不同将这些技术分为Cas效应器的联用或构筑生化回路、电化学传感、微体积CRISPR/Cas系统、优化信号报告物等4个方面,并从策略的角度分析了这些技术实现免扩增核酸检测的原理,即通过累积多个蛋白复合物传导的信号、增强信号传感能力、提高反应体系浓度、放大报告底物信号等原理实现灵敏度提升。基于已有的技术原理,该文对几种策略的优缺点进行讨论。此外,该文进一步展望免扩增CRISPR核酸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开发更快速、灵敏、简便的分子检测技术以促进其更深入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 核酸检测 信号放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的方法建立及评价
2
作者 周臣清 张娟 +3 位作者 綦艳 赵玲 黄宝莹 杨纯佳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用建立的RAA法与GB/T 38164标准方法分别对24份市售骆驼制品进行检测并比对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AA法特异性强,乳及乳制品检出限为1.0%,肉及肉制品检出限为0.1%,且2种方法对24份骆驼乳肉及其制品检测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开发的RAA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技术 骆驼源性成分 细胞色素B基因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检测宫颈解脲支原体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朱寅 宁玉梅 《健康研究》 202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对比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治疗后的检测效果差异,为探寻随访中实时评估疗效的检测... 目的对比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治疗后的检测效果差异,为探寻随访中实时评估疗效的检测方法以避免过度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患者初检和治疗后停药2周及以下、停药2周以上复诊时,采用液体培养法、PCR法、SAT法检测UU,记录3种方法的结果报告时间;以液体培养法为标准,计算PCR法、SAT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用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McNemar)比较PCR和SAT 2种检测方法与液体培养法检测UU的阳性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以评估PCR法与SAT法的检测效果差异。结果除去样本保存和运输时间,从样本接收到报告结果,液体培养法耗时约45 h,PCR法耗时约11 h,SAT法耗时约6 h。治疗后随访4周,停药2周及以下时,PCR法检测UU的灵敏度为87.5%(7/8),特异度为38.5%(5/13),假阳性率61.5%(8/13),AUC为0.630(95%CI:0.386~0.873),与液体培养法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39);SAT法的检测灵敏度为87.5%(7/8),特异度为84.6%(11/13),假阳性率为15.4%(2/13),AUC为0.861(95%CI:0.682~1.000),与液体培养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治疗前筛查和停药2周以上时,PCR和SAT检测UU的结果与液体培养法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R相比,SAT报告时间短,复查时假阳性率更低,因此SAT兼顾快速和准确,更适合治疗后停药时间≤2周的患者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液体培养法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创伤弧菌方法的建立
4
作者 禹乐 朱启淦 +4 位作者 温路生 许家伦 郭健莲 梁声强 孟加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nt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快速检测创伤弧菌的方法。方法 根据编码创伤弧菌溶血素vvh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RPA引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出最佳引物;根据筛选出的引...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实时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nt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快速检测创伤弧菌的方法。方法 根据编码创伤弧菌溶血素vvh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RPA引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出最佳引物;根据筛选出的引物设计实时荧光探针,并建立实时荧光RPA检测体系。通过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河流弧菌、溶藻弧菌等10种其他菌种评价检测体系的特异性;通过检测梯度稀释的创伤弧菌基因组DNA评价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用qPCR试剂盒平行检测10例模拟临床样本,验证检测体系的性能。结果 基于创伤弧菌vvhA基因保守序列建立起实时荧光RPA检测体系,该体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种其他菌种基因组DNA均无交叉反应。检测创伤弧菌的灵敏度为1×10^(2)CFU/mL;检测模拟临床样本结果与qPCR方法的结果一致,准确率和检出率均为1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PA检测创伤弧菌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快速,为创伤弧菌的现场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vvhA基因 重组酶聚合酶 核酸 分子检测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技术(NASBA)概述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英英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105-106,共2页
  随着分子牛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己逐步应用于科研和临床.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法(Nuleic and sequerce based amplipicain,NASBA)同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快速,高通量等优点,而倍...   随着分子牛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己逐步应用于科研和临床.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法(Nuleic and sequerce based amplipicain,NASBA)同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快速,高通量等优点,而倍受中外学者的青睐.本文就NASBA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BA 核酸序列依赖性 技术 检测探针 分子灯塔 反应 RNA 实时定量 携带污染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钱佳豪 刘丹 +7 位作者 周师众 张博源 高建帅 许霄峰 李慧彤 丁家波 王春凤 沈青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MIR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时间仅需20 min。该检测方法可应用于非洲马瘟和西尼罗热的快速诊断和现场监测,为疫情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西尼罗热病毒 多酶恒温快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在儿童支原体肺炎早期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杜云 胡次浪 +4 位作者 朱晓华 张帆 吴爱民 曾祥妮 李岚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3期64-68,80,共6页
目的 考察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在评价MPP转归以及判断药物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451例,所有患儿在入院24 h内采集血清标本,采用被动凝... 目的 考察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在评价MPP转归以及判断药物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儿451例,所有患儿在入院24 h内采集血清标本,采用被动凝集试验检测肺炎支原体(MP)特异性抗体[MP抗体检测(MP-Ab)],并采集咽拭子标本提取MP-RNA(MP-SAT法)。对MPP患儿在完成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第1疗程、完成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第3疗程时复查MP-Ab和MP-RNA。根据MP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MPP组(n=183)和非MPP组(n=268)。比较MP-SAT和MP-Ab诊断MPP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病程<7 d入院前未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MPP患儿进行动态观察,考察在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治疗MP不同时间点(入院时、完成第1疗程和完成第3疗程时)MP-SAT和MP-Ab的阳性率以及患儿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咳嗽、发热、肺部体征和CT表现)变化情况。结果 MP-SAT和MP-Ab诊断MPP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7 d患儿组中MP-SAT诊断MPP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优于MP-Ab(P<0.001或P<0.05或P<0.01)。病程<7 d入院前未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MPP患儿共42例,该组患儿在入院时、完成阿奇霉素治疗第1疗程和完成阿奇霉素治疗第3疗程时,MP-SA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8.09%(37/42)、88.09%(37/42)和9.52%(4/42);MP-Ab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6.19%(11/42)、100.00%(42/42)和100.00%(42/42),在不同时间点MP-SAT和MP-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P<0.001)。该组患儿完成第3疗程时MP-SAT阳性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01),临床症状(咳嗽、发热)、肺部体征及肺部CT表现较入院时明显好转(均P<0.001),MP-SAT结果与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及肺部影像学表现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 SAT检测MP-RNA可作为儿童MPP的早期诊断依据,同时也可作为评价MPP转归及判断临床治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 儿童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检测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烟草疫霉菌
8
作者 朱百佳 刘晓宇 +7 位作者 李昕建 韦兴启 罗有江 刘垦 游安弟 雷庭 王杰 罗倩茜 《生物灾害科学》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灵敏并具有通用性的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检测方法,为该病害的风险预判和防治提供依据...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建立基于颜色判定的简单、快速、灵敏并具有通用性的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 nicotianae)检测方法,为该病害的风险预判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PUF蛋白编码基因PpPuf4为靶序列,设计并筛选得到一组烟草疫霉菌特异性LAMP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LAMP检测体系。通过实验对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通用性进行了评估,并对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在62℃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荧光染料SUPERGreenI作为显色剂,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只有烟草疫霉菌株的LAMP反应液为阳性(黄绿色),另外14株其他烟草常见真菌病原菌反应液为阴性。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最低能检测到烟草疫霉的DNA浓度为1 pg/μL。通用性结果显示18株不同地区来源的烟草疫霉菌均可被检出。人工接种发病组织和田间黑胫病烟株的检测结果均呈阳性,与组织分离法对烟草疫霉的检测结果相一致。【结论】该检测方法的建立,可用于田间烟草黑胫病的快速、简单、有效地检测,有利于烟草黑胫病的及时发现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 烟草疫霉 烟草黑胫病 SUPER GreenⅠ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对肺炎链球菌耐药菌株的检测及其评价
9
作者 康红艳 陈秋圆 +4 位作者 海燕 蔡彬秀 张华 王珍珠 孙丽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69-173,共5页
目的 评价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对肺炎链球菌(Spn)耐药菌株的检测能力。方法 设计Spn耐药菌株耐药基因gyrA、gyrB、ermB和mefA的环介导恒温扩增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Spn耐药菌株的LAMP方法,以携带上述基因的质粒DNA为检测标准,明确... 目的 评价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LAMP)对肺炎链球菌(Spn)耐药菌株的检测能力。方法 设计Spn耐药菌株耐药基因gyrA、gyrB、ermB和mefA的环介导恒温扩增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Spn耐药菌株的LAMP方法,以携带上述基因的质粒DNA为检测标准,明确其灵敏度与特异性。前瞻性分析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标本。采用LAMP检测临床标本中的Spn耐药菌株,与常规细菌培养结果以及Sanger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AMP检测Spn耐药菌株耐药基因gyrA、gyrB、ermB和mefA,同时与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采用LAMP可检测到质粒DNA的最低浓度10^(-4)ng/μL;采用PCR可检测到质粒DNA的最低浓度10^(-2)ng/μL,说明LAMP的灵敏度高。分离培养法检出Spn耐药菌株31株,LAMP法检出Spn耐药菌株33株,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MP法和Sanger测序对Spn耐药菌株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100%一致。LAMP法与K-B法药敏试验的gyrA阳性一致率92.41%,LAMP法与K-B法药敏试验的gyrB阳性一致率95.06%,LAMP法与K-B法药敏试验的ermB阳性一致率90.91%,LAMP法与K-B法药敏试验的mefA阳性一致率87.50%。结论 LAMP可快速检测gyrA、gyrB、ermB和mefA,其可用于Spn耐药菌株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恒温技术 肺炎链球菌 耐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拭子7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双扩增法在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周永清 王江荷 +4 位作者 林亨演 杨凯琪 饶楠 王曼 褚红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114-11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检测方法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价值。方法纳入86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双扩增法及自建核酸检测系统对患儿的咽拭子样本进行7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对于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通过巢式聚... 目的比较不同检测方法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价值。方法纳入86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双扩增法及自建核酸检测系统对患儿的咽拭子样本进行7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对于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通过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检测。结果双扩增法阳性检出率为57.75%,高于自建核酸检测系统的30.14%,复合感染检出率为10.14%,高于自建核酸检测系统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扩增法灵敏度为91.63%,高于自建核酸检测系统72.61%,特异性为92.31%,高于自建核酸检测系统7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扩增法可同时完成7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核糖核酸检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拭子 呼吸道病原体 自建核酸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依赖性扩增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锦澎(综述) 吴蓉(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36-240,共5页
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及其衍生技术迅速发展。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的流程简易、成本和应用要求更低,应用前景广泛。其中,核酸依赖性扩增技术(NASBA)已广泛用于病原体检测、单核苷酸突变检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本文主要对近... 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及其衍生技术迅速发展。等温核酸扩增技术的流程简易、成本和应用要求更低,应用前景广泛。其中,核酸依赖性扩增技术(NASBA)已广泛用于病原体检测、单核苷酸突变检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本文主要对近5年来NASBA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NASBA技术的前景与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核酸 核酸依赖性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航 王小燕 +3 位作者 邓兆佳 廖文静 谢文菁 彭汉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7,共17页
病毒是引发人类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虽然被广泛应用于病毒分子诊断,但其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限制了其在现场诊断中的应用.为了满足现场快速诊断的需求,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无需热循环,可... 病毒是引发人类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传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虽然被广泛应用于病毒分子诊断,但其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限制了其在现场诊断中的应用.为了满足现场快速诊断的需求,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无需热循环,可以在恒定温度下实现核酸扩增,可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本文综合评述了等温扩增技术在病毒检测领域的最新进展,从病毒样本采集、核酸提取、等温扩增检测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探讨了酶辅助等温扩增技术、无酶等温扩增技术以及与多体系串联的级联扩增技术的原理、关键参数及其病毒检测应用,并对比了市场上相关试剂盒的特点.此外,讨论了当前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在病原体检测应用中面临的一些难题,如提取效率、稳定性和成本等,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改善现场诊断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技术 CRISPR检测 核酸 环境病毒 病毒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3
作者 倪鑫 王志聪 +5 位作者 雷质文 梁成珠 汪东风 姜英辉 王建广 祝素贞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2-886,共5页
为建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NASBA)技术,以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基因为扩增的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可快速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的NASBA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该NASBA方法对副... 为建立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NASBA)技术,以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基因为扩增的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可快速扩增副溶血性弧菌的NASBA方法。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该NASBA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检出量为5.1×102 cfu/mL,高于普通PCR方法,而且与其他种属的菌无任何交叉反应。此外,本研究将副溶血弧菌扩增产物采用通用型核酸扩增物快速检测板进行检测,实现了特异性强的快速副溶血弧菌的检测。该方法对仪器要求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检测 依赖核酸序列恒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技术的玉米转基因成分Bar的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栾鑫超 张冰琦 +3 位作者 孙笠原 于丽莉 侯殿雅 徐亚维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8-91,共4页
为了开发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易于普及的玉米转抗草丁膦抗性Bialaphos resistance(Bar)基因的鉴定方法,采用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技术,根据转基因成分Bar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合成Bar... 为了开发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且易于普及的玉米转抗草丁膦抗性Bialaphos resistance(Bar)基因的鉴定方法,采用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技术,根据转基因成分Bar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合成Bar基因的检测特异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NASBA扩增反应程序和产物检测体系,开发不依赖核酸扩增仪的转基因成分Bar的分子检测试剂盒,短时间内对转基因成分Bar进行高灵敏度筛查。结果表明,检测特异性好且灵敏度高,其灵敏度可达6 fg,样本检测也说明试剂盒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且适合基层部门和采样现场对Bar转基因成分的早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转基因 抗草丁膦抗性 核酸序列依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性泡介导的加速链交换扩增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的性能分析
15
作者 陈磊 赵晓丽 +6 位作者 潘兆宝 程娟 王怀杰 曲梅花 石超 杨国儒 马翠萍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3-28,37,共7页
运用变性泡介导的加速链交换扩增技术,建立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的新方法。收集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1492例疑似SARS-CoV-2样本,以荧光定量PCR结果为参考,计算ASEA-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样本... 运用变性泡介导的加速链交换扩增技术,建立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的新方法。收集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1492例疑似SARS-CoV-2样本,以荧光定量PCR结果为参考,计算ASEA-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盒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表明:ASEA可在30min内完成核酸扩增,检测限为1000拷贝·mL^(-1)。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99.9%。该方法可在30min内检测SARS-CoV-2,而之前报道的传统qPCR方法需要数小时。建立了一种基于变性泡介导的加速链交换扩增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链交换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RNA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赖核酸序列扩增技术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海鸥 叶星晨 傅启华 《检验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168-172,154,共5页
目的建立依赖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ASBA)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方法。方法依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数据库,利用Primer 5软件进行RSV特异性引物设计。收集经免疫荧光法检测确认RSV阳性的咽拭子样本,以同批检测RSV阴性... 目的建立依赖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ASBA)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方法。方法依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数据库,利用Primer 5软件进行RSV特异性引物设计。收集经免疫荧光法检测确认RSV阳性的咽拭子样本,以同批检测RSV阴性样本作为阴性对照。优化样本处理条件和扩增反应体系,建立NASBA检测RSV的方法,并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比较。结果采用直接冻融法处理咽拭子样本,取上清检测;引物设计原则为引物加T7启动子序列。NASBA在RSV RNA标准品浓度为2.81×102拷贝/μL时仍能检测出目的片段,而RT-PCR在2.81×104拷贝/μL时目的条带隐约可见,提示NASBA的灵敏度比RT-PCR高出至少100倍。NASBA在7例RSV阳性咽拭子样本中特异性扩增出RSV RNA,而在其他病毒阳性(包括流感病毒A阳性2例、副流感病毒3阳性2例、腺病毒阳性1例)及RSV阴性(3例)样本中未见目的条带,提示NASBA的特异性较高。结论建立的NASB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耗时相对较短,克服了目前实验室病毒检测方法的局限性,为RSV的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依赖核酸序列技术 方法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徐成伟 徐丽娜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6期168-171,共4页
目的对比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天津市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收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荧光定量核酸扩增(P... 目的对比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天津市河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收的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荧光定量核酸扩增(PCR)检测技术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呼吸道病原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使用LAMP检出细菌感染85例(阳性率为70.83%)。荧光定量PCR检出细菌感染72例(阳性率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AMP法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荧光定量PCR与LAMP法对呼吸道感染10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除LAMP法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测一致性极好,荧光定量PCR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测一致性极好(Kappa≥0.75),其余病原体采用荧光定量PCR与LAMP法检测一致性均中等(0.4≤Kappa<0.75)。结论荧光定量PCR与LAMP两种检测方法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均较高,其中LAMP法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高于荧光定量PC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核酸检测技术 环介导等温技术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Real-time PCR及GM试验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立朋 鲍翠霞 +7 位作者 于丽梅 张晓录 于威娟 张霞 李玮 黄葆华 李杰 孙成铭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283-287,共5页
目的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6月临床上曲霉菌感染高危病患的血液标本80例,并根据EORTC/MSG诊断标... 目的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在侵袭性曲霉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6月临床上曲霉菌感染高危病患的血液标本80例,并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分为确诊组8例,拟诊组26例,非感染组46例,分别利用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进行检测,计算3种方法的诊断指标并分析评价。结果 NASBA、real-time PCR及GM试验3种方法的灵敏度分别为76.47%、67.65%、52.94%,特异度分别为80.43%、89.13%、80.43%。联合诊断结果显示,NASBA与real-time PCR串联方案有最好的特异度(100%)及阳性预测值(100%);NASBA与real-time PCR并联方案则最为灵敏(94.12%)。结论 NASBA用于诊断IA最为敏感,而real-time PCR则最为特异,GM试验的表现差于前两者。联合应用的诊断策略,在特定情况下提高临床早期诊断IA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核酸序列依赖性 实时PCR GM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非依赖性扩增技术发现未知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依 胡丹 +3 位作者 钟璟皓 朱长强 谭伟龙 王长军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6年第4期576-581,共6页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组学技术在微生物学领域的运用变得广泛,其中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发现未知病毒和病毒检测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序列非依赖性扩增是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中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目的序列的获得及后...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组学技术在微生物学领域的运用变得广泛,其中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发现未知病毒和病毒检测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序列非依赖性扩增是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中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目的序列的获得及后续实验的展开。本文主要介绍和归纳了几种常用的序列非依赖性扩增技术在病毒宏基因组学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几种序列非赖依性扩增的差别和优缺点,为读者使用此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序列非依赖性 病毒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扩增技术在RNA病毒核酸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牛志杰 覃鸿妮 《生物化工》 2024年第6期234-238,共5页
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基于恒温条件的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目前,绝大多数致病性RNA病毒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等温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RNA病毒的检测。本文综述了环介导等温扩增、... 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基于恒温条件的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目前,绝大多数致病性RNA病毒仍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等温扩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RNA病毒的检测。本文综述了环介导等温扩增、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滚环扩增、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等几种主要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基本原理、优劣势以及在RNA病毒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为实现RNA病毒的快速检测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技术 RNA病毒 核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