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在年轻恒牙牙髓坏死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婧 杨芳 《中国美容医学》 2025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究采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在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5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95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无机三氧... 目的:探究采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在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95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95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 Angelus)根尖屏障术,观察组采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咀嚼功能恢复时间、病变愈合时间及就诊次数,比较两组的疗效、根尖组织再分化能力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咀嚼功能恢复时间、病变愈合时间、就诊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患儿根尖组织再分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相比应用MTA Angelus根尖屏障术,应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对于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而言,更能缩短愈合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及根尖组织再分化能力,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临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牙髓坏死 iRoot BP Plus 根尖屏障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根尖屏障术治疗根尖敞开恒牙的疗效评价
2
作者 徐晨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研究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根尖屏障术用于根尖敞开恒牙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纳入的根尖敞开恒牙患者80例,按随机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40例,研究组采取MTA根尖屏障术,对照组选择热牙胶充填技术,比较各组总有... 目的研究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MTA)根尖屏障术用于根尖敞开恒牙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纳入的根尖敞开恒牙患者80例,按随机列表法进行分组,各组40例,研究组采取MTA根尖屏障术,对照组选择热牙胶充填技术,比较各组总有效率、咬合力、美学评分(PSE)评分、牙痛情况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00%高出对照组72.50%(P<0.05)。2组治疗前各指标均无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咬合力和PSE评分均高出对照组(P<0.05)。研究组牙痛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研究组满意度95.00%较对照组80.00%更高(P<0.05)。结论MTA根尖屏障术的效果更为理想,促进咬合力改善,并提高软组织的美观度,牙痛发生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敞开恒牙 无机三氧化物聚合物 根尖屏障术 热牙胶充填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BP plus与MTA根尖屏障术治疗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艳妮 赵蕾 +1 位作者 刘伟 殷晓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与MTA根尖屏障术治疗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将122例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1,患牙61颗)和对照组(n=61,患牙61颗),试验组行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对照组行MTA根尖屏障术,比较... 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与MTA根尖屏障术治疗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将122例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1,患牙61颗)和对照组(n=61,患牙61颗),试验组行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对照组行MTA根尖屏障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3、6、9、12个月的旧根尖周指数(old periapical index,O-PAI)、根尖透射区面积、疗效、治疗次数、炎症因子水平。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O-PAI评级为(1.48±0.36)、(1.71±0.42),根尖透射区面积为(0.51±0.14)、(1.09±0.31),2组O-PAI评级和根尖透射区面积相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3、6、12个月,2组患者的O-PAI评级逐渐降低(P<0.05),根尖透射区面积逐渐减少(P<0.05)。术后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成功率为98.36%、88.52%,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次数为(3.64±0.58)、(4.72±0.61)次,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为(6.89±1.13)、(7.25±1.40)m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为(82.04±19.62)、(87.52±20.85)mg/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6、hs-CRP水平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治疗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有助于降低O-PAI指数,减少术后就诊次数,术后成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屏障术 iRoot BP plus MTA 年轻恒牙 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和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对发生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廖佳辰 陈龙 +2 位作者 陆畅畅 孙汉堂 曹天翼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709-712,718,共5页
目的:研究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及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出现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的差异。方法:把63个出现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随机分为A组(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和B组(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比较两组3... 目的:研究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及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出现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的差异。方法:把63个出现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随机分为A组(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和B组(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比较两组3、6、12个月的根尖区低密度影像面积、旧根尖周指数(O-PAI)、临床疗效和疼痛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A组和B组的根尖区低密度影像面积分别为(0.6±0.36)、(1.1±0.23),O-PAI评级分别为(2.50±0.27)、(1.36±0.2),2组间根尖区低密度影像面积及O-PAI评级均差异显著(P<0.05)。术后3、6、12个月,A、B组的根尖区低密度影像面积逐步减小(P<0.05),O-PAI评级逐渐降低(P<0.05)。术后第6个月,两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个月内,两组的疼痛度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治疗出现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时,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相较于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能有效率降低O-PAI指数,促进根尖周炎症愈合,缩短就诊周期,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成形 根尖屏障术 iRoot BP Plus 年轻恒牙 慢性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屏障术治疗左上后牙慢性根尖周炎1例
5
作者 邝容 王胜朝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597-599,共3页
1病例报告1.1病例资料1.1.1一般资料患者女,22岁。因左上后牙牙龈反复起脓包3年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病科。现病史:患者近3年来左上后牙牙龈反复起脓包,时大时小,牙齿无明显疼痛,一直未就医。否认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1病例报告1.1病例资料1.1.1一般资料患者女,22岁。因左上后牙牙龈反复起脓包3年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病科。现病史:患者近3年来左上后牙牙龈反复起脓包,时大时小,牙齿无明显疼痛,一直未就医。否认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系统病史,否认传染性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屏障术 年轻恒牙 畸形中央 慢性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对年轻恒牙根尖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刘晓博 赵子义 +1 位作者 万佳丽 徐荣辉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对年轻恒牙根尖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新钢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年轻恒牙根尖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Vitapex... 目的探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对年轻恒牙根尖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新钢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年轻恒牙根尖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治疗,两组均观察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局部肿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龈沟液内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牙根生长发育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局部肿痛VAS评分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龈沟液内bFGF、VEGF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牙冠根比及患牙根管壁厚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为5.56%,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炎患者疗效确切,能减轻肿痛等症状,调节龈沟液相关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促进牙根生长发育,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 年轻恒牙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年轻恒牙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曹小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02-0105,共4页
分析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年轻恒牙的临床。方法 选择三河靓美燕郊口腔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年轻恒牙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提供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根尖... 分析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年轻恒牙的临床。方法 选择三河靓美燕郊口腔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感染性年轻恒牙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提供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研究组采取根尖屏障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咀嚼功能和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和随访有效率、咀嚼功能评分和治疗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均可治疗感染性年轻恒牙,但根尖屏障术疗效更高,疼痛负担轻,利于早日改善咀嚼功能,值得临床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屏障术 诱导成形 感染性年轻恒牙 疗效 咀嚼功能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ehlersⅡ型CDI伴根尖周炎根尖屏障术1例
8
作者 张志杰 张明 +1 位作者 张杰卿 任佳妮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723-724,共2页
牙内陷作为一种牙齿形态发育异常的情况,以上颌侧切牙较为多见,其发病率约1%~10%[1],其中OehlersⅡ型牙内陷所占比例为3.1%~29.5%[2],该类型因其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往往造成预后不佳。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牙影像检查的判读,明确牙内陷... 牙内陷作为一种牙齿形态发育异常的情况,以上颌侧切牙较为多见,其发病率约1%~10%[1],其中OehlersⅡ型牙内陷所占比例为3.1%~29.5%[2],该类型因其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往往造成预后不佳。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牙影像检查的判读,明确牙内陷的诊断与分型,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根管感染状况、根尖周组织的破坏程度、后期的正畸和修复等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治疗 牙内陷 慢性周炎 根尖屏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根尖屏障术用于根端囊肿中根尖孔未闭合牙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蓉 蔡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88-990,共3页
目的:观察MTA根尖屏障术治疗根端囊肿中根尖孔未闭合牙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根尖孔未完全闭合伴发根端囊肿24例患者的26颗牙为研究对象,病灶牙均为上颌前牙,术前常规根管预备及消毒,术中刮除囊壁后修整根尖并用超声倒预备根尖... 目的:观察MTA根尖屏障术治疗根端囊肿中根尖孔未闭合牙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根尖孔未完全闭合伴发根端囊肿24例患者的26颗牙为研究对象,病灶牙均为上颌前牙,术前常规根管预备及消毒,术中刮除囊壁后修整根尖并用超声倒预备根尖部3-5mm,后同时从冠方及根方加压充填MTA于根尖区3-5mm,1周后待MTA完全硬固,完善根管充填及修复治疗。结果:24例患者均取得成功,术后2年无复发,且病灶牙与颌骨均愈合良好。结论:根尖孔未闭合牙伴发根端囊肿患者应用MTA行根尖屏障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操作方便,无不良刺激反应,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 根尖屏障术 端囊肿 孔未闭合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年轻恒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仁 刘伟东 +1 位作者 任聪 闫俊杰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3期538-540,共3页
目的对比MTA根尖屏障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在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接近或者超过根尖孔发育形成年龄,未闭合且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40例(40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对比MTA根尖屏障术与根尖诱导成形术在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接近或者超过根尖孔发育形成年龄,未闭合且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40例(40颗)。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纳入20例(20颗),观察组于根管显微镜下予以MTA根尖屏障术封闭根尖的开放部位,硬固后予以根管充填;对照组予以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于根尖部硬组织形成以后行根管充填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X线片检查情况以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5.0%,对照组治疗成功率65.0%;观察组行MTA治疗的成功率相助高于对照组行Vitapex治疗,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治疗次数(3.15±0.64)次,平均治疗周期(0.83±0.42)个月;对照组的平均治疗次数(7.82±2.36)次,平均治疗周期(7.52±2.31)个月;观察组的治疗次数与治疗周期相比对照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周期、治疗费用及疗效的满意度评价上,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MTA根尖屏障术在感染性年轻恒牙的临床治疗上效果显著优于根尖诱导成形术,同时MTA的应用可缩短治疗次数与治疗周期,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根尖屏障术 诱导成形 感染性年轻恒牙 临床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感染性年轻恒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于丽华 张向宇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比较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应用于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近或超过根尖孔发育形成年龄的未闭合的、且已发展成为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年龄上限不超过18岁)44颗。试验组在根管显微镜下用MTA(根尖屏障... 目的:比较根尖屏障术和根尖诱导成形术应用于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近或超过根尖孔发育形成年龄的未闭合的、且已发展成为慢性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年龄上限不超过18岁)44颗。试验组在根管显微镜下用MTA(根尖屏障术)严密封闭根尖开放部位,硬固后行一次性根管充填;对照组用Vitapex糊剂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在根尖部有硬组织形成后行根管充填。两组术后均定期复查,时间上限为18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及X线片结果。结果:经过18个月的观察,试验组中无1例出现临床不适症状,仅1例根尖病变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中1例发生牙齿的根折,4例在18个月的期限内未完全形成根尖屏障,总有效率为77.27%。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P>0.05)。结论:MTA是一种理想的根尖封闭材料,可减少复诊治疗的次数及治疗周期,而且还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 VITAPEX糊剂 诱导成形 根尖屏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根尖屏障术联合热牙胶根管充填用于离体牙根管封闭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丽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条件下用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根尖屏障术联合热牙胶根管充填进行根管封闭的效果。方法将30颗离体牙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0颗,三组均按照统一标准截冠、根管预备、创建人工开放根尖孔。实验组采用MTA... 目的观察体外条件下用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根尖屏障术联合热牙胶根管充填进行根管封闭的效果。方法将30颗离体牙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各10颗,三组均按照统一标准截冠、根管预备、创建人工开放根尖孔。实验组采用MTA根尖屏障术加热牙胶根管充填,对照组采用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空白对照组仅用牙胶尖充填根管,不使用任何根管封闭剂。待根管充填材料干燥后,除根尖孔上2 mm以外范围,余均涂两层透明指甲油;建立葡萄糖微渗漏模型,分别于第1、4、7、14、21、28天用葡萄糖定量法检测从牙冠向牙根方向渗漏的葡萄糖量,评估根尖微渗漏情况。结果空白对照组第1天均溢满微渗漏模型中的玻璃瓶,对照组有少量微渗漏,实验组第1、4、7、14、21、28天的微渗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MTA根尖屏障术联合热牙胶根管充填用于根管封闭的效果优于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屏障术 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 管封闭 管充填 管治疗 离体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屏障术对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潇 叶莉莉 王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8期4267-4268,共2页
目的观察三氧化矿物聚合体(MTA)对根尖孔未闭合的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根尖孔未闭合患有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54颗,患者年龄不超过20岁。实验组用根尖屏障术封闭根尖开放区,对照组行常规根尖诱导成形术... 目的观察三氧化矿物聚合体(MTA)对根尖孔未闭合的年轻恒牙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根尖孔未闭合患有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54颗,患者年龄不超过20岁。实验组用根尖屏障术封闭根尖开放区,对照组行常规根尖诱导成形术,两组术后定期复查,评价临床效果和X光片。结果经过术后0.5-2年的观察,实验组27位患者复诊时26例均表示患牙咀嚼功能良好,无不适主诉,1例无明显好转,有效率达96.3%。对照组27位患者,8例根尖无硬组织形成,冠根折2例,有效率为61.5%,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TA治疗根尖孔未闭合的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效果较好,可减少复诊次数,减轻患者负担,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屏障术 恒牙 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根尖屏障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娟 巫遂燕 邹媚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3期465-466,共2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矿物凝聚物(MTA)根尖屏障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符合纳入条件的62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37例患者,对照组25例... 目的研究三氧化矿物凝聚物(MTA)根尖屏障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符合纳入条件的62例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研究组37例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研究组采用MTA根尖屏障术。对照组患者采用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对两组平均治疗次数、平均治疗周期、治疗效果、炎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平均治疗次数与治疗时间和对照组相的均治疗次数与治疗时间比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L-1β、IL-6、TNF-α水平的严重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1β、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A根尖屏障术在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治疗方面有效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周炎 MTA根尖屏障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治疗成年患者根尖敞开恒牙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启期 鲍雪俐 +3 位作者 邱雪冰 李琦 唐小雪 周政 《农垦医学》 2019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评价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治疗成年患者根尖敞开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年患者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敞开恒牙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行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对照组行无机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 目的:评价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治疗成年患者根尖敞开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年患者慢性根尖周炎根尖敞开恒牙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行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对照组行无机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根尖屏障术,然后均用热牙胶充填根管中上段,比较两组根尖段充填操作时间;术后定期行临床和X线检查,观察根尖周病变的愈合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根尖段充填操作时间iRoot BP Plus组为(6.0±0.86)min,显著低于MTA组(11.8±1.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Root BP Plus组19颗患牙无不适临床症状和体征,原有窦道闭合,根尖区黏膜无红肿;6个月后X线片显示原根尖区骨质透射区域消失或缩小,骨密度增高,无新的暗影出现;iRoot BP Plus组治疗有效率为95%,MTA组治疗有效率为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治疗成年人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开放恒牙可缩短椅旁治疗操作时间,促进根尖周炎症愈合,用作根尖屏障材料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oot BP PLUS 根尖屏障术 敞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根尖屏障术治疗根尖孔敞开恒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利娟 徐云龙 +1 位作者 赵丽琴 戴韦琴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根尖屏障术治疗根尖孔敞开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江苏省常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60例根尖孔敞开恒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探究组(实施显微镜下... 目的探究显微镜下根尖屏障术治疗根尖孔敞开恒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江苏省常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60例根尖孔敞开恒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探究组(实施显微镜下根尖屏障术治疗)和参照组(实施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根管治疗),每组30例。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美学效果、临床疗效及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结果探究组患者恒牙的美学效果总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参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治疗后,探究组OHIP-14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根尖孔敞开恒牙患者实施显微镜下根尖屏障术,可有效改善牙齿美观程度,治疗效果非常理想,且有助于改善患者口腔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根尖屏障术 孔敞开恒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根尖屏障术应用的术后体会
17
作者 王立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0期75-75,共1页
目的探讨治疗年轻恒牙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对180例年轻恒牙患者进行了MTA根尖屏障术,常规开髓,拔髓清理根管,根管化学预备,置入MTA充填根管,通过复查X线明确治疗效果。结果 180例患者中,97.2%的患者能形成... 目的探讨治疗年轻恒牙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对180例年轻恒牙患者进行了MTA根尖屏障术,常规开髓,拔髓清理根管,根管化学预备,置入MTA充填根管,通过复查X线明确治疗效果。结果 180例患者中,97.2%的患者能形成良好的根尖封闭为治疗成功,3%的患者因选着病例的病因而存在差别如外伤、畸形根尖类、龋,病因不同会使诊疗后成功率存在不同,诊疗后控制了炎症,但牙根未能继续发育导致失败。结论对于年轻恒牙进行了MTA屏障术,达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成功效率高,就诊次数少,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 根尖屏障术 后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根尖屏障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及满意度评价 被引量:21
18
作者 左园林 李朝晖 刘莞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 :比较MTA根尖屏障术和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对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方法:将75例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实验组(n=38),对照组患者行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实验组患者行MTA根尖... 目的 :比较MTA根尖屏障术和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对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方法:将75例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实验组(n=38),对照组患者行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实验组患者行MTA根尖屏障术,比较2组患者在3、6、9个月及1年复查时的临床疗效,以及接受治疗的平均次数和平均周期,并对2组患者在就医环境、医护服务、后期保健指导、治疗费用、治疗周期及治疗效果等6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次数和周期以及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3个月和6个月复查时,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9个月和1年复查时,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94.74%,P=0.037;75.68%∶97.37%,P=0.006)。实验组的治疗次数和治疗周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分别为(3.24±0.39)次、(0.68±0.23)个月和(7.78±0.65)次、(8.24±2.95)个月。2组患者对就医环境、医护服务、后期保健指导及治疗周期的满意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费用和治疗效果2个调查项目上,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MTA根尖屏障术较使用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临床疗效更优、治疗次数更少、治疗周期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根尖屏障术 年轻恒牙 周炎 临床疗效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陶瓷材料在根尖屏障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田青鹭 王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1-194,共4页
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控制感染和炎症的要点之一就是创造严密封闭的无菌环境。然而临床上不乏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根尖区开放、根尖孔过大的病例,其中以年轻恒牙最为多见,常规根管充填后易出现微渗漏,导致治疗失败。根尖屏障术通过人为地形... 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控制感染和炎症的要点之一就是创造严密封闭的无菌环境。然而临床上不乏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根尖区开放、根尖孔过大的病例,其中以年轻恒牙最为多见,常规根管充填后易出现微渗漏,导致治疗失败。根尖屏障术通过人为地形成根尖止点,在缩短诊疗周期的同时提高根管充填的严密性及临床疗效,目前已经逐步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分析近年研究,证实生物陶瓷材料是目前应用于根尖屏障术的理想材料,以期为根尖屏障术材料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根尖屏障术 矿化三氧化物凝聚体 生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与血运重建术在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董倩 蔡长宇 +1 位作者 孟燕 孙慧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7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究在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治疗中应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与血运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根据抓阄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完善的根管清创、化学预备,对照组接受血运重建术治疗,研究组接... 目的探究在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治疗中应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与血运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根据抓阄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完善的根管清创、化学预备,对照组接受血运重建术治疗,研究组接受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咀嚼功能恢复时间、病变愈合时间、治疗周期、就诊次数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咀嚼功能恢复时间(28.60±5.12)d、病变愈合时间(29.07±5.32)d、治疗周期(15.33±1.05)d均短于对照组的(36.11±5.49)、(37.29±5.66)、(21.69±1.47)d,就诊次数(1.89±0.22)次少于对照组的(3.01±0.5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治疗中应用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优于血运重建术,诱导成功率高,可促使病变愈合,咀嚼功能恢复,可作为牙髓感染、坏死、根尖孔未发育完全年轻恒牙的治疗选择,值得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牙髓坏死 iRoot BP Plus根尖屏障术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