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硝唑药物对牙髓再生根管内血管化的潜在影响
1
作者 黎梓楷 张程程 +3 位作者 熊嘉颖 杨曦瑞 阳晶 石海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92-2898,共7页
背景:在牙髓治疗中,组织的再生修复和根尖的进一步发育依赖于血运重建及细菌感染的有效控制。有研究报道,将奥硝唑载于盖髓材料或血管化支架材料中可控制牙髓感染,但其血管化影响有待研究。目的:探究奥硝唑在根管内的残留浓度规律,评价... 背景:在牙髓治疗中,组织的再生修复和根尖的进一步发育依赖于血运重建及细菌感染的有效控制。有研究报道,将奥硝唑载于盖髓材料或血管化支架材料中可控制牙髓感染,但其血管化影响有待研究。目的:探究奥硝唑在根管内的残留浓度规律,评价奥硝唑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分化的影响以及对血管的刺激性。方法:①将奥硝唑包封于离体牙髓腔后浸泡于Hanks缓冲液中,7 d后去除髓腔内的奥硝唑并重新包封无菌水,再次浸泡于Hanks缓冲液中,采用比色法定期检测髓腔液中奥硝唑质量浓度。②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种于孔板内,观察细胞贴壁后加入脂多糖刺激24 h,然后分别加入0,1,2,5,8,10μg/mL奥硝唑共培养,检测细胞活性与迁移能力。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种于孔板内,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1,2,5,8,10μg/mL)奥硝唑共培养,或者经脂多糖刺激24 h后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1,2,5,8,10μg/mL)奥硝唑共培养,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③采用鸡胚绒毛膜实验评估2,10μg/mL奥硝唑对血管的刺激性。结果与结论:①离体牙中残留的奥硝唑在最初6 d内迅速释放,随后释放速度减慢,8 d以后根尖奥硝唑质量浓度约为2μg/mL。②在脂多糖诱导的炎症条件下,CCK-8与细胞活死荧光染色显示奥硝唑(1-10μg/m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活性无明显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显示奥硝唑(1-10μg/m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明显影响。RT-qPCR检测显示,与单独的奥硝唑共培养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表达整体呈下降趋势;在脂多糖诱导的炎症条件下与奥硝唑共培养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两种因子的mRNA表达呈上升趋势。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在脂多糖诱导的炎症条件下与奥硝唑共培养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升高趋势。③鸡胚绒毛膜实验显示2,10μg/mL奥硝唑无血管刺激性。④结果表明1-10μg/mL奥硝唑无细胞毒性及血管刺激性,可促进炎性内皮细胞中血管生成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药物用于髓腔感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硝唑 内皮细胞 血管再生 药物残留 牙髓感染 根管内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应用Vitapex糊剂根管内封药与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效果差异
2
作者 李杰 李苏瑾 张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65-0168,共4页
分析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采取Vitapex糊剂根管内封药与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纳入的36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氢氧化钙糊剂治疗,观察组采取V... 分析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采取Vitapex糊剂根管内封药与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纳入的36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氢氧化钙糊剂治疗,观察组采取Vitapex糊剂根管内封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成功及改善人数占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难治性根尖周炎疾病治疗中,采取Vitapex糊剂根管内封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恢复咀嚼功能,恢复牙周间隙,该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pex糊剂根管内封药 氢氧化钙糊剂 难治性尖周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科四手操作对显微超声技术取根管内分离器械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彭华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09-0112,共4页
探讨牙科四手操作显微超声技术取根管内分离器械的效率与成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总结超声法取分离器械的处置与配合环节。方法 挑选院内2022年1月-2023年1月牙体牙髓科救治的173例运用超声法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病患开展回顾性探析与研... 探讨牙科四手操作显微超声技术取根管内分离器械的效率与成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总结超声法取分离器械的处置与配合环节。方法 挑选院内2022年1月-2023年1月牙体牙髓科救治的173例运用超声法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病患开展回顾性探析与研究,评价牙科四手操作对超声法取分离器械的效率与成功率以及对病患舒适度的影响,并挑选173例予以常规操作。结果 四手操作下运用显微镜成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具169例,成功几率为97.69%,且病患舒适度为90%,平均处置时长30min,无未取出患者,未出现器具二次分离,器具取出时无推出根尖孔患者,未出现根管璧穿孔。而常规操作下取出根管内分离器具130例,成功率为75.15%,病患舒适度仅仅只有60%,平均处置时长60min,未取出4例患者,出现器具二次分离12例,2例器具取出时推出根尖孔,3例出现根管璧穿孔,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手操作可以提升显微超声法取出根管内分离器具的成效并对病患舒适度有一定帮助,规范环节与经验,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四手操作 显微超声技术 根管内分离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超声下根管内次氯酸钠荡洗治疗儿童乳牙牙髓炎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高也 徐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45-0047,共3页
探讨超声结合次氯酸钠冲洗法对乳牙牙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乳牙牙髓炎的50例儿童,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2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冲洗,实验组用超声结合0.5%次氯酸钠冲洗根管。对比两组患儿的疼痛总发生率、复诊次... 探讨超声结合次氯酸钠冲洗法对乳牙牙髓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乳牙牙髓炎的50例儿童,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2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用0.9%生理盐水冲洗,实验组用超声结合0.5%次氯酸钠冲洗根管。对比两组患儿的疼痛总发生率、复诊次数、疼痛消失时间和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指标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疼痛总发生率比实验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复诊次数比实验组高,疼痛消失时间比实验组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的TNF-α、CRP、TLR4/内参OD比值和CX3CL1/内参OD比值比实验组患儿高,IL-2、IL-10比治疗组患儿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超声下根管内次氯酸钠荡洗能显著提高乳牙牙髓炎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下根管内次氯酸钠荡洗 牙髓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黄连素根管冲洗液对根管内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分析
5
作者 易敏 许卫星 +1 位作者 牛建华 王小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01-0005,共5页
观察中药提取物黄连素根管冲洗液对根管内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收治70例牙髓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1.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根管,观察组则使用2mg... 观察中药提取物黄连素根管冲洗液对根管内致病菌的抑制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收治70例牙髓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其中对照组使用1.25%次氯酸钠溶液冲洗根管,观察组则使用2mg/ml中药提取物黄连素根管冲洗液冲洗。比较2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根管内致病菌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82.85%显著与对照组的85.71%无显著差异(=0.107,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粪肠球菌无显著性差异(t=0.676,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粪肠球菌无显著性差异(t=1.539,P>0.05)。结论 中药提取物黄连素根管冲洗液对根管内致病菌的抑制效果与EDTA溶液效果相近似,可为临床根管冲洗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提取物黄连素管冲洗液 根管内致病菌 抑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根管内吸引器用于模拟弯曲根管吸引效果的体外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郝俊燕 韩怡 +1 位作者 宣岩 侯晓玫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5期1359-1362,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自制根管内吸引器、ROEKO根管内吸引器、耐高温手术用强吸吸引器和普通弱吸管在弯曲根管内的吸引效果。方法 5种根管内吸引器各选取8个(n=8),测量尖端直径,分别对应一个镍钛根管预备后的模拟弯曲根管。把根管内吸引器置入根... 目的比较两种自制根管内吸引器、ROEKO根管内吸引器、耐高温手术用强吸吸引器和普通弱吸管在弯曲根管内的吸引效果。方法 5种根管内吸引器各选取8个(n=8),测量尖端直径,分别对应一个镍钛根管预备后的模拟弯曲根管。把根管内吸引器置入根管,数码相机拍照,ImageJ软件测量置入深度。根管内充满液体,吸引器吸引5s后,拍照,测量剩余液体长度。纸尖拭干剩余液体,记录需要纸尖数量。统计分析采用one-way ANOVA和非参数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尖端直径与置入根管内深度趋势一致:自制根管内吸引器2的头部尖端最细,置入深度最深,其次为ROEKO根管内吸引器,自制根管内吸引器1居第三;耐高温手术用强吸吸引器和普通弱吸管无法置入。(2)剩余液体长度:自制根管内吸引器2最少;其次为ROEKO根管内吸引器;自制根管内吸引器1和耐高温手术用强吸吸引器差异无显著意义;普通弱吸管几乎无根管内吸引效果。(3)拭干纸尖数量:根管内吸引器2和ROEKO根管内吸引器最少;自制根管内吸引器1和耐高温手术用强吸吸引器第二;普通弱吸管最多。结论自制根管内吸引器2对弯曲根管吸引效果最优,具备临床应用前景。自制根管内吸引器1具备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内吸引 显微管治疗 口腔护理 ROEKO根管内吸引器 弯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粘接剂-根管内壁牙本质界面的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振春 吴璇 +2 位作者 陈小冬 马红梅 郝凤渝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2-294,298,共4页
目的本实验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观测根管内壁牙本质-粘接剂-桩粘接界面的物质过渡变化,了解不同粘接材料与根管内壁牙本质的结合方式,探讨不同粘接剂对桩固位力影响的原因。方法将钛桩和玻璃纤维桩分别使用磷酸锌黏固剂、玻璃离子黏... 目的本实验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观测根管内壁牙本质-粘接剂-桩粘接界面的物质过渡变化,了解不同粘接材料与根管内壁牙本质的结合方式,探讨不同粘接剂对桩固位力影响的原因。方法将钛桩和玻璃纤维桩分别使用磷酸锌黏固剂、玻璃离子黏固剂和树脂粘接材料粘着于离体牙根管内,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分别测量其光谱,并与粘着前粘接底物和粘接剂的光谱进行对比,探讨粘接前后的光谱变化。结果磷酸锌黏固剂-牙本质和玻璃离子黏固剂-牙本质界面未见改变,而树脂-牙本质及树脂-玻璃纤维桩界面可见明显激光拉曼光谱混合带改变。结论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是研究修复粘接界面的有效手段。不同粘接材料与牙本质结合方式不同,本实验使用的树脂类粘接材料可渗入到根管内壁及玻璃纤维桩材料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 根管内壁牙本质 粘接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根管预备后根管内细菌种类和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23
8
作者 何金梅 边专 范兵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研究根管预备对单根管牙根管内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1颗患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牙 ,用K锉行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后再超声处理 1min ,分别于预备前、逐步后退法预备后、超声处理后根管内取样接种 ,然后检测根管内细... 目的 :研究根管预备对单根管牙根管内细菌数量和种类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1颗患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牙 ,用K锉行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后再超声处理 1min ,分别于预备前、逐步后退法预备后、超声处理后根管内取样接种 ,然后检测根管内细菌数量和检出率的变化。结果 :机械预备和超声处理后细菌数量明显降低 ,与预备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细菌检出率明显减少。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管预备 逐步后退法 超声冲洗 尖周病变 根管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异物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立 卫克文 +1 位作者 吴补领 肖明振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669-670,共2页
目的 :观察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诊断为根管内异物的门诊患者177例 2 14个患牙 ,用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异物。结果 :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断针、充填物、内桩钉的疗效分别为 76 .6 %、99.9%、10 0 %。结论 :超声... 目的 :观察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诊断为根管内异物的门诊患者177例 2 14个患牙 ,用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异物。结果 :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断针、充填物、内桩钉的疗效分别为 76 .6 %、99.9%、10 0 %。结论 :超声技术可较好地去除根管内异物 ,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技术 根管内异物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r:YSGG激光根管内照射对根管封闭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于静涛 王笑朵 +1 位作者 包穆蓉 阎露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根管预备后使用不同能量的Er、Cr:YSGG激光进行根管内照射对根充后根管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新拔除的单根管牙105颗,分成7组,每组15颗牙。切除牙冠后,常规进行根管预备。第1组不进行任何处理,作为阳性对照组;第2组为1... 目的:探讨常规根管预备后使用不同能量的Er、Cr:YSGG激光进行根管内照射对根充后根管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新拔除的单根管牙105颗,分成7组,每组15颗牙。切除牙冠后,常规进行根管预备。第1组不进行任何处理,作为阳性对照组;第2组为1W、有水激光照射;第3组为1W、无水激光照射;第4组为2W、有水激光照射;第5组为2W、无水激光照射;第6组为3W、有水激光照射;第7组为3W、无水激光照射。根充后进行根尖微渗漏检测,评估根管封闭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多组间总体均数比较,q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除3W无水组外,其他各激光组与对照组相比,根尖微渗漏深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W无水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较低能量(除外3W、无水)Er、Cr:YSGG激光进行根管内照射,能够有效提高根管充填后的封闭效果,其中1W、无水激光照射时根管封闭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r:YSGG激光 管预备 尖渗漏 管封闭效果 根管内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Nd:YAG激光根管内照射剂量与杀菌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贺慧霞 刘鲁川 +1 位作者 安建平 宋远雄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76-279,共4页
目的 :探讨脉冲Nd:YAG激光根管内照射的不同剂量与杀菌效应关系 ,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10 5个离体单根管人牙根 ,常规根管预备、无菌处理后随机分为A、B、C 3组 ,A、C组分别接种变形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B组根管壁涂增效剂后接种变形链... 目的 :探讨脉冲Nd:YAG激光根管内照射的不同剂量与杀菌效应关系 ,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10 5个离体单根管人牙根 ,常规根管预备、无菌处理后随机分为A、B、C 3组 ,A、C组分别接种变形链球菌和大肠杆菌 ,B组根管壁涂增效剂后接种变形链球菌。各以不同剂量激光进行根管内照射 ,然后做细菌培养 ,菌落形成单位 (CFU)计数 ,计算杀菌率。结果 :实验剂量范围内 ,除 1W外 ,各剂量组对两种细菌均有显著杀灭作用(P <0 .0 5和P <0 .0 1) ,且随剂量增大 ,两种细菌CFU数依次减少。在 1.5~ 2 .0W时 ,激光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明显高于变形链球菌 (P <0 .0 5和P <0 .0 1)。根管壁涂激光增效剂后 ,在 2 .5W以下杀菌率显著提高 (P <0 .0 1) ,以上则差别不显著。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该激光根管照射有较强杀菌作用 ,且随剂量增大 ,其杀菌效能提高 ;菌种和增效剂对杀菌率有不同程度影响 ,本研究为临床应用激光有效剂量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ND:YAG激光 根管内照射 杀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根管冲洗液对根管内可疑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颖 吴连俊 +3 位作者 吴红霞 赵永旗 陈晖 邓淑丽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对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3种不同根管冲洗液进行根管预备,分析治疗前后根管内4种可疑致病菌的检出情况,了解不同冲洗液对这些可疑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为根管预备时冲洗液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微生物学依据。方法选取60颗慢... 目的对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治疗过程中采用3种不同根管冲洗液进行根管预备,分析治疗前后根管内4种可疑致病菌的检出情况,了解不同冲洗液对这些可疑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为根管预备时冲洗液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微生物学依据。方法选取60颗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单根管),根据根管预备时采用不同冲洗液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Na Cl O组(根管冲洗液为2.5%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 H2O2组(根管冲洗液为3%双氧水,hydrogen peroxide); PVP-I组(根管冲洗液为1%聚维酮碘,Povidone iodine,怡速欣)。分析根管治疗前后临床指数(clinical periapical index,CPI);同时采集根管预备前后患牙根管内感染物,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合成针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E.f)、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和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 e)的16S r DN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比较分析E.f、F.n、P.g及P.e的检出率和检出量。结果 3组治疗前、后E.f、F.n、P.g和P.e的检出率相同,但可疑致病菌的检出量均有下降。其中3组间比较E.f、F.n和P.g检出量的下降率经统计学检验有差异(P<0.05),而P.e检出数量下降无显著差异(P>0.05); 2组间比较发现Na Cl O组和PVP-I组间E.f、F.n和P.g检出量的下降率统计学检验无差异(P>0.05); Na Cl O组和PVP-I组分别与H2O2组比较,E.f、F.n和P.g检出量的下降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I组P.e检出量的下降率大于H2O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3种不同根管冲洗液进行根管预备,能明显地减少感染根管内的E.f、F.n、P.g和P.e的量;与3%双氧水比较,用2.5%NaClO和1%PVP-I根管冲洗液对E.f、P.g和F.n抑制作用更明显;用1%PVP-I对P.e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冲洗液 慢性尖周炎 根管内可疑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根管治疗方法根管内消毒效果的循证医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文薇 马瑞 梁景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8-208,211,共2页
关键词 管治疗 根管内消毒 循证医学 临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内粪肠球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文静 范兵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3-15,共3页
粪肠球菌(E.faecalis)在治疗失败根管内的检出率较高,是根管持续感染和再感染的重要微生物之一。粪肠球菌在治疗前后根管内的感染特点不同,并且对抗菌药物有较强耐药性。目前的根管清理和消毒方法难以将定植于根管中的粪肠球菌彻底清除... 粪肠球菌(E.faecalis)在治疗失败根管内的检出率较高,是根管持续感染和再感染的重要微生物之一。粪肠球菌在治疗前后根管内的感染特点不同,并且对抗菌药物有较强耐药性。目前的根管清理和消毒方法难以将定植于根管中的粪肠球菌彻底清除。本文就有关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感染特点及其对抗菌剂的敏感性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内感染 粪肠球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去除根管内断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补领 卫克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超声技术 根管内 断针去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内种植术(二)手术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宝彦 苟建重 +2 位作者 张兰 赵淑贤 宋健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5-225,共1页
根管内种植术(二)手术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王宝彦苟建重张兰赵淑贤宋健玲(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04)1手术方法1.1局麻(阻滞麻醉,或加用浸润麻醉以利止血),常规消毒、铺巾,开髓方向应与根管方向一致。内倾牙可考... 根管内种植术(二)手术方法及术后注意事项王宝彦苟建重张兰赵淑贤宋健玲(西安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04)1手术方法1.1局麻(阻滞麻醉,或加用浸润麻醉以利止血),常规消毒、铺巾,开髓方向应与根管方向一致。内倾牙可考虑从冠唇侧开髓。常规根管预备,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内种植术 手术方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内血运重建用于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治疗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佳佳 秦满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49-352,共4页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相关各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年轻恒牙的再生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再生性牙髓治疗作为牙髓坏死后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因其可能带来的较传统治疗方法更为理想的预后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根管内血运重建以其...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相关各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年轻恒牙的再生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再生性牙髓治疗作为牙髓坏死后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因其可能带来的较传统治疗方法更为理想的预后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根管内血运重建以其简便易行,成本相对较低,不涉及免疫排斥和伦理问题等优势获得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就该治疗方式的发展历史及其在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内血运重建 年轻恒牙 牙髓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前牙根折自攻螺纹钉根管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挺 许志鹏 焦惠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9-1330,共2页
目的:观察上前牙根折的患者常规根管充填后采用自攻螺纹钉根管内固定,对不同部位根折的疗效。方法:对上前牙根折的患者局麻下拔髓,同时1次常规根管充填,牙冠完整的予以磨除,不保留牙冠,1周后进行自攻螺纹钉根管内固定,术后两个月用光固... 目的:观察上前牙根折的患者常规根管充填后采用自攻螺纹钉根管内固定,对不同部位根折的疗效。方法:对上前牙根折的患者局麻下拔髓,同时1次常规根管充填,牙冠完整的予以磨除,不保留牙冠,1周后进行自攻螺纹钉根管内固定,术后两个月用光固化做核,烤瓷牙修复。结果:其中根尖1/3根折8颗患牙,有效率25%,根中1/3根折40颗患牙,有效率为77.5%,牙根冠方1/3根折12颗患牙,有效率75%。总体有效率为71%。结论:自攻螺纹钉根管内固定在挽救根折上前牙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折断/治疗 管疗法 @自攻螺纹钉 @根管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R&R微处理系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四手操作的护理配合体会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小丽 徐佳蕾 +1 位作者 石永乐 赵晓曦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5期1428-1429,1433,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MR&R微处理系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要点,提高分离器械的取出率。方法对38例利用MR&R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病例进行回顾,结合其治疗过程,总结分析利用MR&R微处理系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四手... 目的探讨利用MR&R微处理系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要点,提高分离器械的取出率。方法对38例利用MR&R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病例进行回顾,结合其治疗过程,总结分析利用MR&R微处理系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四手操作护理配合要点。结果经医护密切配合,成功取出根管内折断器械33例,成功率86.84%(33/38);失败5例,其中2例患者患牙发生器械二次折断,1例患者患牙发生断针并推出根尖孔,另2例患者患牙建立旁路。结论四手操作护理极大地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完善的术前评估、专业的术中配合及科学的术后指导是四手操作护士配合医生利用MR&R微系统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的护理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R 根管内器械分离 四手操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D等根管冲洗剂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的消毒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何薇薇 安峰 +2 位作者 林媛媛 王晓明 商炜娜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比较新型根管冲洗剂MTAD与传统冲洗剂对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在离体牙上建立粪肠球菌根管内感染模型,实验组用新型冲洗剂MTAD及3种常用的冲洗剂(2.5% NaClO、3%双氧水、0.2%浓替硝唑含漱液)、对照组用0.9% NaCl溶液冲洗根管... 目的:比较新型根管冲洗剂MTAD与传统冲洗剂对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在离体牙上建立粪肠球菌根管内感染模型,实验组用新型冲洗剂MTAD及3种常用的冲洗剂(2.5% NaClO、3%双氧水、0.2%浓替硝唑含漱液)、对照组用0.9% NaCl溶液冲洗根管。冲洗前、后用吸潮纸尖进行细菌取样培养计数,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培养计数结果显示,各组根管内细菌数量的差异在冲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冲洗MTAD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根管内细菌数量最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TAD冲洗剂较2.5%NaClO、3%双氧水、0.2%浓替硝唑含漱液对根管内的粪肠球菌有更优异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内粪肠球菌 MTAD管冲洗剂 浓替硝唑含漱液 NACLO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