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流体动力学对次氯酸钠在不同锥度根管内流动的分析研究
1
作者 刘莉 马莹 雍威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0期2427-2428,共2页
目的本研究是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来模拟分析3%次氯酸钠在不同锥度根管内流动的情况。方法使用CFD来建立底端开口平头针头的根管冲洗模型,设置根管锥度分别为0.02、0.04、0.06,使用Fluid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在3种根管冲洗模... 目的本研究是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来模拟分析3%次氯酸钠在不同锥度根管内流动的情况。方法使用CFD来建立底端开口平头针头的根管冲洗模型,设置根管锥度分别为0.02、0.04、0.06,使用Fluid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在3种根管冲洗模型中,随着根管锥度的增加,冲洗液所能到达的位置随之增加。速度最高区域均集中在针尖区域;当根管锥度逐渐增加,3%次氯酸钠对对根管壁产生的切应力逐渐减小,而所能到达的范围随之增加。结论随根管锥度增加,冲洗液在根管内能到达的范围增加,同时对于根尖的压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次氯酸钠 根管锥度 冲洗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岁以上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段锥度的研究
2
作者 余伟明 石安迪 +3 位作者 赖婧 唐樱花 邹华 吉建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40岁以上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段根管直径和锥度。方法:收集40岁以上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52颗,采用显微CT进行扫描,利用3D Med 2.2软件重建后,分别对距离解剖性根尖孔1,2,3,4,5 mm处进行根管颊舌向和近远中向直径测量,并... 目的:探讨40岁以上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段根管直径和锥度。方法:收集40岁以上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52颗,采用显微CT进行扫描,利用3D Med 2.2软件重建后,分别对距离解剖性根尖孔1,2,3,4,5 mm处进行根管颊舌向和近远中向直径测量,并计算颊舌向、近远中向锥度和观测根管横截面形态变化。结果:根管根尖段平均直径颊舌向大于近远中向(P<0.05),颊舌径和近远中向平均锥度分别为0.09±0.10,0.05±0.03,根尖段80%根管形态为椭圆形。结论:单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段个体差异大,颊舌向直径和锥度均大于近远中向,常用根管器械难以兼顾所有根管,根管预备时需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前磨牙 根管直径 根管锥度 显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宽度和锥度测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勾静雪 陈瑶 刘桂红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 :测量分析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宽度和锥度,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50颗上颌第一恒磨牙制作透明牙,然后自近中颊根根尖孔处每隔0.4 mm与根管走行方向垂直连续横切,立体显微镜下放大30倍测量各个切片宽度,计算根尖1/3、中... 目的 :测量分析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宽度和锥度,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50颗上颌第一恒磨牙制作透明牙,然后自近中颊根根尖孔处每隔0.4 mm与根管走行方向垂直连续横切,立体显微镜下放大30倍测量各个切片宽度,计算根尖1/3、中1/3、颈1/3各区段的锥度值。结果:近中颊根第一根管宽度:根尖最大径(0.38±0.12)mm、最小径(0.34±0.16)mm,根中最大径(0.55±0.26)mm、最小径(0.57±0.12)mm,根颈最大径(1.13±0.34)mm、最小径(0.59±0.18)mm。第二根管宽度:根尖最大径(0.25±0.13)mm、最小径(0.28±0.10)mm,根中最大径(0.36±0.09)mm,最小径(0.17±0.06)mm,根颈最大径(0.79±0.23)mm、最小径(0.23±0.17)mm。近中颊根第一根管锥度:根尖1/3最大径0.03 mm、最小径0.01 mm,中1/3最大径0.06 mm、最小径0.03 mm,冠1/3最大径0.10 mm、最小径0.09 mm。第二根管锥度:根尖1/3最大径0.02、最小径-0.01,中1/3最大径0.06,最小径0.00,冠1/3最大径-0.02、最小径-0.02。结论 :MB1具有较大的宽度和锥度,且根尖1/3、中1/3、冠1/3锥度不同,而MB2的宽度和锥度都很小,还会出现倒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恒磨牙 根管形态 根管宽度 根管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锥度的研究
4
作者 石祥 朱友家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393-394,共2页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锥度。方法:将离体的101个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作"颊-舌向"和"近-远中向"X线摄影后输入计算机行图象处理,统计该牙根管全长数值、根管中1/2处颊-舌向直径和近-远中向直径、距根尖端0.5... 目的:研究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锥度。方法:将离体的101个上颌第一前磨牙髓腔作"颊-舌向"和"近-远中向"X线摄影后输入计算机行图象处理,统计该牙根管全长数值、根管中1/2处颊-舌向直径和近-远中向直径、距根尖端0.5 mm处根管的颊-舌向和近-远中向直径,然后代入公式计算根管的锥度。结果: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平均长11.4 mm,根管中段颊-舌径平均宽1.8 mm、近-远中径平均宽0.8 mm,靠近根尖的根管颊-舌径平均宽0.6 mm、近-远中径平均宽0.4 mm;将上述数值代入公式得到该牙根管下段的锥度,在颊-舌象限为0.175,在近-远中象限为0.035。结论:上颌第一前磨牙根管下段并非呈圆锥形空间,而是呈颊-舌径>近-远中径的扁形腔隙;该牙根管预备之初,选择Profile的I号锉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根管锥度
原文传递
下颌切牙根管解剖显微CT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艳玲 杨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0-534,共5页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的显微CT观察离体下颌切牙根管解剖结构。方法:收集62颗离体下颌切牙,使用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获取每颗牙的解剖数据。结果:83.9%下颌切牙为单根管,72.6%无侧副根管,根尖孔位于旁侧者占56.5%,侧方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的显微CT观察离体下颌切牙根管解剖结构。方法:收集62颗离体下颌切牙,使用显微CT扫描及三维重建获取每颗牙的解剖数据。结果:83.9%下颌切牙为单根管,72.6%无侧副根管,根尖孔位于旁侧者占56.5%,侧方根尖孔至解剖根尖的距离为(0.613±0.298)mm,下颌切牙根管颊舌向直径及锥度大于近远中向。结论:利用显微CT获得了下颌切牙根管复杂解剖结构的解剖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切牙 显微CT 根管类型 根管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的下颌第二前磨牙根管根尖区管径及锥度的测量分析
6
作者 高安天 胡燕妮 +1 位作者 文珊辉 林梓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748-751,共4页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数据分析成年人下颌第二前磨牙根管根尖区近远中向管径及自然锥度。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份在我院CBCT检查数据库中的120名患者的图像资料。选取下颌第二前磨牙为研究对象,将解剖性根...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数据分析成年人下颌第二前磨牙根管根尖区近远中向管径及自然锥度。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1月~2020年1月份在我院CBCT检查数据库中的120名患者的图像资料。选取下颌第二前磨牙为研究对象,将解剖性根尖孔至根尖孔冠方2.7 mm处设定为根尖区。使用Radiant DICOM Viewer软件分别测量解剖性根尖孔层面(D0),距离根尖孔0.9 mm(D1),1.8 mm(D2),2.7 mm(D3)层面的根管近远中向管径,并计算根尖区的整体锥度。结果:下颌第二前磨牙D0层面根管近远中向管径为(0.27±0.06)mm;D1,D2,D3层面管径分别为(0.32±0.07)mm,(0.37±0.08)mm,(0.44±0.11)mm。男女各层面均无明显差异,不同年龄段间D2,D3层面管径具有显著性差异。根尖区近远中向整体锥度为0.06,男女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年龄段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颌第二前磨牙根尖区根管近远中向整体锥度为0.06,男女性间无差异,但随年龄增长锥度减小,且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第二前磨牙 尖区 管径 根管锥度
原文传递
口腔门诊使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根管治疗的应用价值分析
7
作者 阳晶 周艳春 +2 位作者 郑丹丹 胡凌华 崔晓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93-096,共4页
分析口腔内科门诊中应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根管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入口腔内科门诊接受根管治疗8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均衡划分至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用传统方案进行根管治疗,后... 分析口腔内科门诊中应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根管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在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入口腔内科门诊接受根管治疗8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均衡划分至两个组别: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采用传统方案进行根管治疗,后者采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根管治疗。对比根管预备质量、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根管锥度、根管中心度降低,根管圆度、患者满意度升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则大幅下降(P<0.05);观察组开髓消耗时间、根管预备时间、开髓孔面积占牙牙合总面积百分比降低(P<0.05)。结论 口腔内科门诊中应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根管治疗可提高根管预备质量、患者满意度,在缩短开髓消耗时间、根管预备时间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效果,值得借鉴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科 门诊 数字化导板 根管治疗 根管锥度 根管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