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8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根茎类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太子参为例
1
作者 喻丽华 郑乐 +3 位作者 张龙 吴雪梅 吴庆卓 张简荣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中药材产业是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产业,受丘陵山地地形地貌、基础条件及传统种植模式的制约,根茎类中药材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程度较低,以机器代替人力是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课题组以贵州道地药材太子参为例,详细分析了... 中药材产业是贵州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产业,受丘陵山地地形地貌、基础条件及传统种植模式的制约,根茎类中药材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程度较低,以机器代替人力是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课题组以贵州道地药材太子参为例,详细分析了贵州太子参生产机械化现状,并提出当前太子参生产机械化装备研发的重点是突破山地适用履带式动力底盘配套技术,研制山地适用的太子参播种机、施肥机及轻简型收获机。基于此,从良地、良种、良人、良机、良艺、良策全要素协同的角度,建立了贵州根茎类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模式的总体框架,分析了宜机化土地整治、宜机品种选育、农机专技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解析了良机获得、良艺选择及机艺融合发展的辩证关系,阐述了以合作社为载体“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一站式服务模式。贵州根茎类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模式可为贵州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及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建设提供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茎 中药材 全程机械化 发展模式 丘陵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出版新生态构建:“根茎”结构、超文本形式与全感官沉浸
2
作者 杨天东 《中国出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数字媒体时代,出版实践呈现出开放性、连接性与互动性的特征。文章基于文化生产、流通与接受的一般逻辑,分析数字技术对传统出版业的改造方式,旨在为理解数字媒体环境对出版业的深远影响提供“技术—文化”的阐述框架,助力构建与时俱... 在数字媒体时代,出版实践呈现出开放性、连接性与互动性的特征。文章基于文化生产、流通与接受的一般逻辑,分析数字技术对传统出版业的改造方式,旨在为理解数字媒体环境对出版业的深远影响提供“技术—文化”的阐述框架,助力构建与时俱进的数字出版理论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 数字出版 根茎 超文本 全感知沉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越冬栽培的芍药根茎耐寒生理测定和关键基因筛选
3
作者 王琪瑶 李丹青 +5 位作者 郭俊宏 陈晓璇 陈炀 夏宜平 张佳平 刘志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3,共16页
芍药(Paen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传统名花,研究其耐寒机制对培育新品种、扩大推广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我国集中产业化生产的最南方且低海拔的芍药‘杭白芍’和在哈尔滨引种表现最优的北方品种‘红绫赤金’作为实验材料... 芍药(Paen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传统名花,研究其耐寒机制对培育新品种、扩大推广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我国集中产业化生产的最南方且低海拔的芍药‘杭白芍’和在哈尔滨引种表现最优的北方品种‘红绫赤金’作为实验材料,栽培于哈尔滨露地条件下过冬,通过生理观测、转录组测序和基因定量表达分析,研究芍药根茎在极寒天气冻土层之下的冷胁迫生理和分子响应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冬季温度逐渐降低,‘红绫赤金’根茎中的可溶性糖、脱落酸、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含量相较于‘杭白芍’显著增加,而赤霉素含量则降低;组学分析表明,与淀粉和蔗糖代谢、植物-病原体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相关的基因在2个品种间发生显著的差异性表达;共表达分析表明,脱水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A基因(dehydration-responsiv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2A gene,DREB2A)、富含半胱氨酸类受体激酶8基因(cysteine-rich receptor-like kinase 8 gene, CRK8)、热激蛋白90.1基因(heat shock protein 90.1 gene, HSP90.1)等可能在调控芍药应对冷胁迫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可初步揭示芍药应对极寒天气下的冷胁迫关键响应基因,为后续的基因功能、基因互作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培育能够在我国最高纬度地区广泛栽培繁殖的芍药耐寒新品种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冷胁迫 根茎 耐寒生理 转录组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酶辅助提取的多花黄精根茎成分及活性研究
4
作者 黄芳燕 麦迪乃·萨比尔 +5 位作者 李悦 牛小敏 赖丹妮 刘京晶 斯金平 张新凤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3-783,共11页
为探讨酶水解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根茎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种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半纤维素酶)对多花黄精根茎进行水解,根据其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含量以及酚类组成的变化确定... 为探讨酶水解对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根茎的影响,本研究选取6种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半纤维素酶)对多花黄精根茎进行水解,根据其总多糖、总皂苷和总酚含量以及酚类组成的变化确定复合酶组成,测定复合酶水解后多花黄精根茎醇提物的生物活性,并筛选主要差异物质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探寻潜在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能够促进多花黄精根茎中酚类和皂苷类的高效释放,复合酶(木瓜蛋白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3∶2∶1)水解可显著提高多花黄精根茎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P<0.001),筛选得到13种酚类物质、1种皂苷类物质与多花黄精根茎醇提物的降血糖活性密切相关,其含量在复合酶水解后显著增加(P<0.05)。本研究证实了酶水解对多花黄精根茎的成分释放及活性表现的改善效果,为黄精提取优化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根茎 酶水解 成分 抗氧化活性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及根茎类药材仓储害虫种类、危害及快速检测技术
5
作者 尚素琴 魏彬 +3 位作者 王永丽 陈潇潇 陈垣 薛华丽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2-558,共7页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仓储期间极易发生虫蛀,已成为影响其贮藏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解目前国内根及根茎类药材上的主要害虫种类、危害及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采用数据库检索的方法进行了文献收集。结果显示,根及根茎类药材有10目43科133... 根及根茎类药材在仓储期间极易发生虫蛀,已成为影响其贮藏品质的关键因素。为了解目前国内根及根茎类药材上的主要害虫种类、危害及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采用数据库检索的方法进行了文献收集。结果显示,根及根茎类药材有10目43科133种,因仓储害虫造成的采后损失可达15%~25%,仓储害虫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储粮害虫上,对储药害虫报道较少,基础研究薄弱,不能支撑药材贮藏期害虫的防控需求。同时综述了仓储害虫虫蛀对药材的品质影响,以及虫蛀药材的快速检测技术等,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根及根茎类药材采后仓储害虫的安全、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以及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从而助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及根茎类药材 仓储害虫 种类鉴定 品质 快速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生姜根茎挖掘铲关键参数研究
6
作者 王知多 王松松 +1 位作者 朱佩彦 朱代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6,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挖掘铲及其前刃倾角角度对挖掘阻力的影响,分析生姜挖掘过程中的阻力变化,为生姜挖掘铲关键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罗平县的生姜收获作业为研究对象,测定生姜与种植区土壤的基本物理参数,构建平面、...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挖掘铲及其前刃倾角角度对挖掘阻力的影响,分析生姜挖掘过程中的阻力变化,为生姜挖掘铲关键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云南省罗平县的生姜收获作业为研究对象,测定生姜与种植区土壤的基本物理参数,构建平面、V型、弧型3种结构挖掘铲的三维模型;通过对挖掘铲挖掘过程的分析,确定影响挖掘阻力和土壤破坏性的关键参数;采用EDEM离散元仿真方法,并利用Hertz-Mindlin with JKR模型建立生姜根茎-土壤离散元混合接触模型,以平均工作阻力和土壤破坏性为评价指标,对挖掘铲类型和前刃倾角进行虚拟仿真试验;再以平均工作阻力为评价指标,进行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前刃倾角挖掘铲的田间对比试验,通过仿真试验和田间试验的平均工作阻力误差率验证仿真试验的可靠性。【结果】仿真分析表明,影响生姜收获机挖掘装置挖掘性能的主要结构参数为挖掘铲类型和前刃倾角,前刃倾角45°弧形铲、V型铲和平面铲的平均工作阻力分别为1088.34,1043.52和965.52 N,其对土壤的破坏性依次表现为平面铲>弧形铲>V型铲,由此确定挖掘铲的最佳类型为平面铲。对平面铲前刃倾角的进一步仿真优化试验表明,其最佳前刃倾角为40°,在此条件挖掘铲的平均工作阻力最小,为904.05 N。田间对比试验表明,前刃倾角45°弧形铲、V型铲及前刃倾角45°和40°平面铲的平均工作阻力分别为1184.10,1122.66,986.50和879.85 N,与仿真试验平均工作阻力的误差率分别为8.09%,7.05%,2.13%和2.75%。【结论】生姜根茎收获机挖掘装置宜选择前刃倾角为40°的平面铲,其可以满足生姜收获作业的工作要求和减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根茎收获机械 挖掘铲 前刃倾角 挖掘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F2和T39对国槐根茎腐烂病菌的生防能力比较
7
作者 赵晓彤 王桂清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5-544,共10页
为了利用木霉生防菌有效防控国槐根茎腐烂病,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玻片培养法比较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a)SMF2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T39对引起国槐根茎腐烂病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solani)、... 为了利用木霉生防菌有效防控国槐根茎腐烂病,采用对峙培养法和玻片培养法比较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a)SMF2和哈茨木霉(T.harzianum)T39对引起国槐根茎腐烂病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solani)、多隔镰刀菌(F.decemcellulare)、木贼镰刀菌(F.equiseti)和F.keratoplasticum的抑菌效果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两种木霉对镰刀菌的作用方式,一是营养和空间竞争,SMF2对5种镰刀菌的拮抗能力趋同,第4天时拮抗系数均达Ⅱ级;而T39对五者的拮抗能力不同,其中对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的作用较强,第4天时拮抗系数为Ⅱ级、第10天时达Ⅰ级,对木贼镰刀菌的作用较弱,第10天时拮抗系数为Ⅲ级。二是抗生作用,T39和SMF2不仅可引起镰刀菌的溶菌现象,而且其PD培养液的正丁醇提取物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较好,EC 50仅为193.6 mg·L^(-1)、187.39 mg·L^(-1)。三是重寄生作用,SMF2主要表现为缠绕或侵入,而T39不仅有缠绕,还可引起镰刀菌菌丝缢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枝木霉SMF2 哈茨木霉T39 镰刀菌 国槐根茎腐烂病 生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脉菝葜根茎水部位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8
作者 梁永红 汪嘉诚 +6 位作者 黄慧莲 姚慧莹 鲁遇 王诚琪 钟海莹 余英才 张海燕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7-812,共6页
目的研究三脉菝葜根茎水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ODS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抗肿瘤活性,PNPG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目的研究三脉菝葜根茎水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采用聚酰胺、硅胶、Sephadex LH-20、ODS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抗肿瘤活性,PNPG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酪氨酸(1)、尿嘧啶核苷(2)、2-(2′,3′,4′-三羟基丁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3)、2-(1′,2′,3′,4′-四羟基丁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4)、2-(1′,2′,3′,4′-四羟基丁基)-5-(2″,3″,4″-三羟基丁基)-吡嗪(5)、尿嘧啶(6)、2-(1′,2′,3′,4′-四羟基丁基)-5-(1″,2″,3″,4″-四羟基丁基)-吡嗪(7)、薯蓣皂苷(8)、莽草酸(9)、吡嗪(10)、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葡萄糖苷(11)。化合物8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IC_(50)值为(2.36±0.26)μg/mL,3~5、7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值为(1.54±0.15)~(10.53±0.38)μg/mL。结论化合物1~7、10为首次从菝葜属中分离得到,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具有抗肿瘤活性,3~5、7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脉菝葜 根茎 水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肿瘤活性 Α-葡萄糖苷酶 多羟基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茎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富集机制研究概况
9
作者 李睿 卢杰 +2 位作者 许文燕 孟喜悦 张陈飞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综述了植物根茎吸收和富集重金属的机制,探讨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分析了植物根系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途径、转运机制以及根茎部重金属的累积特性。同时,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这些过程的环境因素,如土壤pH值、... 本文综述了植物根茎吸收和富集重金属的机制,探讨了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分析了植物根系对重金属离子的吸收途径、转运机制以及根茎部重金属的累积特性。同时,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这些过程的环境因素,如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微生物活动等,介绍了以此理论为基础的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并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综述旨在增进科研人员及相关工作者对植物根茎富集重金属机理的理解,为环境保护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茎 重金属 吸收机制 富集机制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种植装备研究现状及展望
10
作者 陈扬洲 张华 +3 位作者 孙伟 李辉 刘小龙 李红岭 《农学学报》 2025年第3期60-71,共12页
近年来根茎类中药材的经济效益持续上涨,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带动根茎类中药材种植机械快速发展,当前种植机械仍然存在种植效率低、适用范围窄以及种植损耗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不断创新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综述,... 近年来根茎类中药材的经济效益持续上涨,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带动根茎类中药材种植机械快速发展,当前种植机械仍然存在种植效率低、适用范围窄以及种植损耗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不断创新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综述,研究了国内外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种植技术和设备研究的现状、发展动态及制约因素,目前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种植主要为半机械化种植和机械化种植,对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相关种植机械的结构和种类进行分析总结,对漏播重播检测技术、深松整地技术和覆膜覆土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指出国内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种植上存在规模化种植难实现、种植机械与种植农艺结合不足、关键技术薄弱和药农接受程度低难以推广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对后续的发展趋势及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茎类中药材 机械化 种植机械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茎类中药材种植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
11
作者 何仁华 《中国农机装备》 2025年第4期60-62,共3页
根茎类中药材传统的人工种植和采收等作业方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在阐述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根茎类中药材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提出了其示范与推广的建议。
关键词 根茎类中药材 关键生产环节 机械化作业技术 示范与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FC-QuEChERS净化联合UPLC-MS/MS法快速测定3种根茎类中药材中16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思敏 古锶巧 +1 位作者 顾利红 栗建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3-1010,共8页
建立了快速滤过型净化柱(mPFC-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黄芪等3种根茎类中药材中16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色谱和质谱条件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样品经80%乙腈(含2%乙酸)高速匀浆提取,快速滤... 建立了快速滤过型净化柱(mPFC-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黄芪等3种根茎类中药材中16种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通过优化色谱和质谱条件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确定样品经80%乙腈(含2%乙酸)高速匀浆提取,快速滤过型净化柱单步净化,shim-pack Velox PFPP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0.01%甲酸/0.2 mmol/L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以正负模式同时扫描采集,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16种真菌毒素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方法检出限(LOD)为0.3~25μg/kg,定量下限(LOQ)为0.5~50μg/kg。在2.5、10、20倍LOQ加标水平下,16种真菌毒素的平均回收率为63.3%~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0%~6.7%。对60批中药材中16种真菌毒素进行检测,检出率为30%,检出赭曲霉毒素A(OTA)、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烯醇(15-ACE)和杂色曲霉毒素(ST)。其中9批黄芪、2批党参样品检出OTA,检出率最高。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可用于黄芪等3种根茎类中药材中16种真菌毒素的快速筛查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快速滤过型净化柱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根茎类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分析大莪术根茎挥发油成分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娜 翁伟锋 +2 位作者 黄淳 魏坤盛 刘敬 《化工管理》 2024年第8期59-61,65,共4页
文章分析了大莪术根茎挥发性成分,并探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其成分的影响,为大莪术的加工工艺筛选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处理新鲜的大莪术根茎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莪术挥发油,应用GC毛细管柱进行... 文章分析了大莪术根茎挥发性成分,并探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其成分的影响,为大莪术的加工工艺筛选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处理新鲜的大莪术根茎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莪术挥发油,应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含量,分析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由于不同干燥方法加工大莪术根茎挥发油的组分绝大部分相同,但是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实验证明,大莪术根茎主要含有表莪术呋喃烯酮、β-榄香烯、β-桉叶醇、吉马酮、莪术双环烯酮、蓬莪术环氧酮、莪术烯、β-石竹烯等挥发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莪术根茎 挥发性成分 GC-MS 中医药 药理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烟草根茎病害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4
作者 李小杰 张梦丹 +6 位作者 刘畅 苗圃 白静科 邱睿 陈玉国 刘剑君 李淑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烟草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和鸢尾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ridis)等5种烟草根茎病害病原菌,利用RAPD...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烟草根腐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和鸢尾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ridis)等5种烟草根茎病害病原菌,利用RAPD分子标记等方法筛选和设计特异性扩增引物,优化多重PCR扩增体系中各引物添加量、退火温度、循环数等条件,建立多重PCR检测体系,并对其检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本研究筛选并设计出F.oxysporum、P.nicotianae、R.solani、T.basicola和A.iridis的特异性引物对LD141 F/R、YM1002 F/R、LK111 F/R、GHFT F/R、AiT7 F/R,PCR反应体系中最佳引物组合浓度分别为1.0、1.0、0.2、0.5、0.5μmol/L,最适退火温度为54℃,最佳循环数为28,可同时扩增出大小分别为370、240、536、783、138 bp的特异性片段,能同时检出5种病原菌DNA的最低限值为0.5 ng/μL,可实现对烟草育苗基质和烟株中5种病原菌的快速检测,对烟草苗期根茎病害的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根茎病害 多重PCR 灵敏性 病害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根茎形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15
作者 王慧娟 王二强 +6 位作者 符真珠 李艳敏 王晓晖 袁欣 高杰 王利民 张和臣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4,共7页
为了明确芍药根茎形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趋势,以芍药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观测根茎初始形成和膨大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并对其内源激素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茎的形成和发育可划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 为了明确芍药根茎形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趋势,以芍药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观测根茎初始形成和膨大发育期的形态变化,并对其内源激素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根茎的形成和发育可划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营养生长期(Ⅰ)、根茎转换期(Ⅱ)、膨大期(Ⅲ)、膨大后期(Ⅳ)。根茎形成发育前期差异激素较多,其中,根茎转换期(Ⅱ)ABA和GA3含量急剧升高,达到峰值,分别为94.96、541.53 ng/g,随后显著下降,表明二者共同调节了根茎的初始形成。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在根茎转换期(Ⅱ)和膨大期(Ⅲ)表达量较高,对根茎的发育和膨大起主导作用。葡萄糖和果糖等还原糖含量在根茎转换期(Ⅱ)显著下降后保持在较低水平,蔗糖和淀粉含量则随根茎的形成和发育呈逐渐上升趋势,是根茎储存和积累的主要碳水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根茎 内源激素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及诱抗剂对烟草根茎类病害防效及产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赵兴能 胡棕棂 +4 位作者 孙婷婷 李鹏飞 胡加云 彭梦洁 闫鼎 《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940-947,共8页
目的:为了筛选减少烤烟生产中青枯病和黑胫病危害的生物拮抗菌剂,方法:以市售生物菌剂和新研发的腺毛二萜提取物为材料,开展盆栽实验研究其对烤烟青枯病、黑胫病防效及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 目的:为了筛选减少烤烟生产中青枯病和黑胫病危害的生物拮抗菌剂,方法:以市售生物菌剂和新研发的腺毛二萜提取物为材料,开展盆栽实验研究其对烤烟青枯病、黑胫病防效及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开展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稼碧乐生物菌剂对青枯病、黑胫病有较强的直接抑制作用;菌为农生物菌剂、稼碧乐生物菌剂、阵地-5亿/mL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液体和烟草腺毛二萜提取物10%微乳剂对烤烟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生均有防效,3种菌剂和诱抗剂均表现出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稼碧乐生物菌剂和烟草腺毛二萜提取物10%微乳剂对增加烤烟经济性状有较明显的正向作用,施用处理所产烟叶的化学成分指标较优。结论:在云南省文山州烤烟生产种,稼碧乐生物菌剂和烟草腺毛二萜提取物10%微乳剂是防效较优的2种防治烤烟青枯病、黑胫病的生物药剂。Purpose: In order to screen biological antagonistic agents that reduce the harm of tobacco wilt and black shank disease in tobacco production, Method: Using commercially available biological agents and glandular hair diterpenoid extracts as materials,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ir control effects on tobacco wilt and black shank disease, as well as their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traits of tobacco. Field experiments were also conducted to study their effects on the economic trait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obacco.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Jiabile biological microbial agent has a strong direct inhibitory effect on bacterial wilt and black shank disease;the three bacterial agents, namely Nongjiao and Jiabile biological agents, Bacillus subtilis KN-03 liquid at a concentration of -500 million/mL, and 10% microemulsion of tobacco glandular hair diterpenoid extract, wer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tobacco wilt and black shank disease. All three bacterial agents and inducers showed efficacy. Promote growth and development;Jiabile bio microbial agent and 10% microemulsion of tobacco glandular diterpenoid extract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increasing the economic traits of tobacco leaves,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indicators of the tobacco leaves produced by the application treatment are better. Conclus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tobacco in Wenshan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Jiabile bio microbial agent and 10% microemulsion of tobacco glandular diterpenoid extract are the two most effective pesticides for controlling tobacco wilt and black shank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诱抗剂 烟草根茎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纤维虾形草根茎和叶的残缺程度对移植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李文涛 徐追 梁暖 《海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0-81,共12页
红纤维虾形草(Phyllospadix iwatensis)通常生长在具有较强的海浪和海流的区域,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中国北方沿海的岩礁基质上均有分布。为探究不同残缺程度的虾形草植株用于移植的可行性,本研究对虾形草植株的根状茎进行了2种剪... 红纤维虾形草(Phyllospadix iwatensis)通常生长在具有较强的海浪和海流的区域,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中国北方沿海的岩礁基质上均有分布。为探究不同残缺程度的虾形草植株用于移植的可行性,本研究对虾形草植株的根状茎进行了2种剪切处理:根状茎保留1.5 cm和全部切除,并再对每个做根状茎剪切处理的植株的叶分别做3种剪切处理:叶保留100%,75%和50%。将这些处理后的植株绑扎到小型三棱台礁体坡面上,并投放到山东荣成马山里海域具有岩礁底质的浅水区域。其后对这些虾形草植株的形态、生长速率和存活率进行逐月观察。结果发现,保留1.5 cm根状茎的所有3种叶处理的移植植株生长均较好,且移植10个月以后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存活率(分别为67%、71.85%和64.6%),而根状茎几乎全切的植株,3种叶处理的移植植株不仅形态和生长受到了抑制,其存活率也较低(分别为35.33%、32.17%和34.53%)。结果表明,根状茎完全缺失不仅影响其存活率,还对其生长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叶的适当缺损却没有产生显著差异。因此,在今后的移植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根状茎的损伤,以提高对移植植株的利用率,同时对于因无法避免的原因造成根状茎和叶损伤的植株,仍有用于移植修复的潜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纤维虾形草 根茎 叶片 残缺 移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根茎过渡区弯曲突变体M_(rstz)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苗龙 舒阔 +8 位作者 李娟 黄茹 王业杏 Soltani Muhammad YOUSOF 许竞好 吴传磊 李佳佳 王晓波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103,共13页
植物根茎过渡区(root-stem transition zone,RSTZ)将根和茎相互连接,其发育形态决定了大豆的地上部株型和抗倒伏潜力。本研究通过EMS诱变获得一个RSTZ弯曲或旋转的大豆突变体M_(rstz),其形态特征能够稳定遗传,是探究大豆茎秆发育规律的... 植物根茎过渡区(root-stem transition zone,RSTZ)将根和茎相互连接,其发育形态决定了大豆的地上部株型和抗倒伏潜力。本研究通过EMS诱变获得一个RSTZ弯曲或旋转的大豆突变体M_(rstz),其形态特征能够稳定遗传,是探究大豆茎秆发育规律的特异材料。将该突变体和栽培大豆中黄13杂交构建重组自交系群体,对群体中直立和弯曲型后代的RSTZ进行解剖结构比较,发现弯曲型株系比直立型株系的维管形成层较宽、次生木质部细胞层数较多、细胞形状不规则,表明维管组织分化可能是导致RSTZ形态发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进一步对化学组分测定发现,木质素和粗纤维含量越高越不易弯曲。选取RIL群体中弯曲型和直立型2种极端株系进行BSA-Seq,采用SNP-index和InDel-index关联分析方法鉴定到调控RSTZ形态的关联区域Chr19:43030943~45849854,该区间共含有319个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注释信息和表达丰度分析筛选到7个候选基因,分别为Glyma.19G170200、Glyma.19G201500、Glyma.19G187800、Glyma.19G178200、Glyma.19G197000、Glyma.19G179100、Glyma.19G196900。其中,Glyma.19G187800、Glyma.19G178200和Glyma.19G196900在大豆驯化中潜在影响RSTZ形态建成。本研究为解析大豆RSTZ组织形成及其遗传基础提供了材料基础,并为挖掘调控大豆茎秆发育基因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根茎过渡区 突变体 BSA-seq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雨雪天气根茎类蔬菜田管要点
19
作者 柳李旺 《农家致富》 2024年第24期25-26,共2页
萝卜、芦笋和牛蒡等根茎类蔬菜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低温寒潮天气会对其生产供应造成不良影响。为减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对根茎类蔬菜生产的不利影响,田间管理上应做好以下五点。
关键词 根茎类蔬菜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牛蒡 低温寒潮 低温雨雪天气 营养元素 芦笋 碳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药隔重楼根茎与延龄草根茎及重楼的薄层色谱鉴别
20
作者 杨德泉 佘永红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68-71,共4页
以重楼皂苷II,VI,H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球药隔重楼根茎、延龄草根茎和重楼(七叶一枝花和云南重楼的根茎)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甲醇-水(体积比15∶5∶1)作为展开剂,在20℃±2℃、湿度50%~60%条... 以重楼皂苷II,VI,H为对照品,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对球药隔重楼根茎、延龄草根茎和重楼(七叶一枝花和云南重楼的根茎)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采用硅胶G薄层板,以三氯甲烷-甲醇-水(体积比15∶5∶1)作为展开剂,在20℃±2℃、湿度50%~60%条件下,3种对照品分离度高,斑点清晰,并根据成分差异,能对球药隔重楼根茎、延龄草根茎和重楼进行薄层色谱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药隔重楼根茎 延龄草根茎 重楼 重楼皂苷Ⅱ 重楼皂苷Ⅵ 重楼皂苷H 薄层色谱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