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6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栽培作物对^(134)Cs的吸收和^(134)Cs在油菜—土壤中的分配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寅良 陈传群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1年第4期145-148,共4页
本文研究了核燃料废物中放射性核素(134)~Cs在某些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蔬菜中的吸收和分布;测定了的它们富集系数K值,叶菜类蔬菜的K值为0.2~0.5,油菜籽为0.26,粮食作物为0.05~0.11,瓜果类蔬菜为0.01~0.07;还测定了(134)~Cs在油菜—... 本文研究了核燃料废物中放射性核素(134)~Cs在某些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蔬菜中的吸收和分布;测定了的它们富集系数K值,叶菜类蔬菜的K值为0.2~0.5,油菜籽为0.26,粮食作物为0.05~0.11,瓜果类蔬菜为0.01~0.07;还测定了(134)~Cs在油菜—土壤体系中的分配,其比例为1.3%: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作物 ^134CS 吸收 油菜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庄河流域主要栽培作物的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艾夕辉 林海 +1 位作者 范立张 许建初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210-215,共6页
云南西庄河流域具有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良好条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水稻、杂粮 (苦荞、黍 ) ,主要经济作物是茶及桑树。由于作物生长具有复杂的生物物理机制和生物化学变化过程 ,不同作物对气候条件如光、热、水的需求... 云南西庄河流域具有发展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良好条件。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玉米、水稻、杂粮 (苦荞、黍 ) ,主要经济作物是茶及桑树。由于作物生长具有复杂的生物物理机制和生物化学变化过程 ,不同作物对气候条件如光、热、水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为了监测西庄河流域气候特征 ,特地在流域中部设立了一个观测站 ,获得了该流域的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 ,使主要栽培作物的农业气候资源分析成为可能。本文对西庄河流域的农业气候特点及其对主要栽培作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进一步提出 :西庄河流域属于水稻、桑、烟叶分布区 ;玉米、苦荞、黍分布适宜区 ;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庄河流域 农业气候资源 栽培作物 云南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字花科栽培作物根肿病抗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苏贺楠 杨双娟 +5 位作者 魏小春 赵艳艳 王志勇 尹喜恩 张晓伟 原玉香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共9页
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引起的专性寄生在十字花科作物根部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笔者从根肿病病害特点、症状及分类,根肿病抗病基因的定位与分子标记及抗病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十字花科栽培... 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引起的专性寄生在十字花科作物根部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笔者从根肿病病害特点、症状及分类,根肿病抗病基因的定位与分子标记及抗病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十字花科栽培作物根肿病潜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以后根肿病抗病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栽培作物 根肿病 基因定位 抗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抗生素对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氧化胁迫及其富集转运的差异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武剑 Debela Sisay-Abebe +2 位作者 华倩雯 陈欣瑶 张园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4-91,99,共9页
为探讨外源抗生素对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的氧化胁迫及其在两者体内富集转运的差异性,采用土培实验研究了外源抗生素对栽培作物(青菜、生菜、玉米)和野生植物(稗草、马唐、狗尾)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及... 为探讨外源抗生素对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的氧化胁迫及其在两者体内富集转运的差异性,采用土培实验研究了外源抗生素对栽培作物(青菜、生菜、玉米)和野生植物(稗草、马唐、狗尾)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及残留的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中的富集转运特征.结果表明,外源抗生素显著抑制了栽培作物的SOD活性,其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SOD活性较CK(无抗生素污染)降低了64.57%~105.52%和178.24%~260.00%.外源抗生素还显著增加了栽培作物的MDA含量,而野生植物变化较小.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对外源抗生素的富集能力整体上呈现:栽培作物>野生植物,但其转运抗生素的能力:野生植物>栽培作物,且两者体内及其根际土壤中均以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残留量最大.研究表明,在抗生素污染的土壤中,栽培作物受到的胁迫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要大于野生植物;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分别具有较高的富集抗生素能力和转运抗生素能力,因此两者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生态风险,且在抗生素污染的土壤-植物系统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作物 野生植物 抗生素 氧化胁迫 富集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作物的二氧化碳补偿点 被引量:3
5
作者 纪秀娥 毛健民 +2 位作者 于海秋 刘颖慧 白宝璋 《农业与技术》 1998年第4期17-18,共2页
二氧化碳(CO2)是大气的重要组分之一,其含量约为0.035%(350μl·L-1)。绿色植物与CO2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在呼吸作用中,CO2作为废物从植物体内排入大气;另一方面,在光合作用中,CO2作为... 二氧化碳(CO2)是大气的重要组分之一,其含量约为0.035%(350μl·L-1)。绿色植物与CO2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在呼吸作用中,CO2作为废物从植物体内排入大气;另一方面,在光合作用中,CO2作为原料从大气进入植物体内,这两种过程在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作物 二氧化碳补偿点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栽培作物施硅肥效果好
6
作者 程银姑 刘玉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5X期56-56,共1页
大棚栽培的作物,经常有发生烂瓜、烂果、烂花、落果,甚至生长点萎缩、糜烂,或者根系萎缩、糜烂的现象。这种烂花、烂果初期很少发现病斑。可见,此种疾病不会由病菌、病毒引发,很有可能是大棚特殊气候环境造成的。塑料大棚有极好的... 大棚栽培的作物,经常有发生烂瓜、烂果、烂花、落果,甚至生长点萎缩、糜烂,或者根系萎缩、糜烂的现象。这种烂花、烂果初期很少发现病斑。可见,此种疾病不会由病菌、病毒引发,很有可能是大棚特殊气候环境造成的。塑料大棚有极好的保温作用,可将春夏季栽培的作物移至冬季栽培,使冬季蔬菜生长加速,淡季不淡,提早上市,保持全年有新鲜的瓜果蔬菜供应。可是,在大棚的保温条件下,既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也便于病虫害的发生。而大棚中使用的农药不容易降解,易留有残毒,影响蔬菜瓜果产品的质量。在大棚的保温下,冬夏季温差不大,影响土壤矿物质的分解,使土壤中有效硅含量减少,使作物本身体质减弱,缺乏对疾病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栽培 有效硅含量 栽培作物 土壤矿物质 蔬菜生长 肥效 保温作用 冬季栽培 夏季栽培 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区主要栽培作物资源图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小俊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22期240-243,共4页
为构建一个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普适性强的热区主要栽培作物资源图文数据库,以图文形式展示热区作物的丰富性,为热作农业的科研提供支撑,为"三农"提供服务。本文采用B/S架构,以Power Easy SQL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并实现热区主... 为构建一个界面友好、操作方便、普适性强的热区主要栽培作物资源图文数据库,以图文形式展示热区作物的丰富性,为热作农业的科研提供支撑,为"三农"提供服务。本文采用B/S架构,以Power Easy SQL为后台数据库,设计并实现热区主要栽培作物资源图文数据库系统。构建了热区主要栽培作物资源图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了我国热区8省区(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本区域内近年来多个主要栽培或特色作物品种,包括热带、南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香辛饮料、花卉、南药、牧草、特色瓜菜等的特性特征、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实现了热区主要栽培作物资源数据的元数据配置、管理、查询及数据维护等功能。该数据库具有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兼容性强、可扩展性好等优点,规范了热区主要栽培作物数据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为热区主要栽培作物数据资源建立了统一的服务平台,适合科研人员、种植企业、种植户等进行信息查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区 作物栽培 品种 数据库 设计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作物的起源
8
作者 王强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20-21,7,共3页
关于栽培作物的起源,世界上各种学派、学者的观点很多,有的是早已研究有结论的,有的尚有争论,部分至今不甚明了。中国是多种作物的起源地。水稻栽培稻的故乡在中国的南方、黄河流域,印度等地,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小麦在中国... 关于栽培作物的起源,世界上各种学派、学者的观点很多,有的是早已研究有结论的,有的尚有争论,部分至今不甚明了。中国是多种作物的起源地。水稻栽培稻的故乡在中国的南方、黄河流域,印度等地,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小麦在中国分布极广,是世界上栽培小麦最古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作物 起源 中国 多种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绿色生物量和新的多用途栽培作物
9
作者 R.Carlsson 宣朴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17-20,共4页
一、绿色生物量和湿分离法 生长在温带国家中的植物,绿叶光合作用的初级产物每公顷每年至少可以合成20吨干物质和3吨叶蛋白质;生长在热带国家中的植物,由于能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因而每公顷年产量可达80吨干物质和6吨叶蛋白质。可见,四碳... 一、绿色生物量和湿分离法 生长在温带国家中的植物,绿叶光合作用的初级产物每公顷每年至少可以合成20吨干物质和3吨叶蛋白质;生长在热带国家中的植物,由于能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因而每公顷年产量可达80吨干物质和6吨叶蛋白质。可见,四碳植物比三碳植物的光合效率更高。生长在热带的禾本科植物和苋科植物就属于四碳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绿色生物量 多用途 栽培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它是最古老的栽培作物,也是人人喊禁的毒品大麻与人类社会的纠缠史
10
作者 李崇寒 《国家人文历史》 2019年第2期26-31,共6页
大麻,一种生长在中亚草原上的野生草本植物,自12000年前被先民发现的那一刻起,便踏上了与人类社会相爱相杀的漫长旅途。最开始,人们出于饮食和制作衣物所需,对其驯化栽培。因其年年生长,繁殖力强,让大麻出走中亚。至迟在公元前2000年,... 大麻,一种生长在中亚草原上的野生草本植物,自12000年前被先民发现的那一刻起,便踏上了与人类社会相爱相杀的漫长旅途。最开始,人们出于饮食和制作衣物所需,对其驯化栽培。因其年年生长,繁殖力强,让大麻出走中亚。至迟在公元前2000年,大麻足迹遍布亚洲大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作物 人类社会 大麻 毒品 草本植物 亚洲大陆 繁殖力 公元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温室栽培作物害虫的防治
11
作者 王忠民 《农家之友》 2001年第12期14-14,共1页
温室栽培作物常见的害虫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根蛆、跳虫等。其防治方法分别如下:蚜虫。体黄绿色,长圆形,有三对足,体型很小。多集中在心叶里、叶片背面或幼嫩的茎上危害。可喷洒50%复果或灭蚜松1000~1500倍液防治。红蜘蛛。体红色... 温室栽培作物常见的害虫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根蛆、跳虫等。其防治方法分别如下:蚜虫。体黄绿色,长圆形,有三对足,体型很小。多集中在心叶里、叶片背面或幼嫩的茎上危害。可喷洒50%复果或灭蚜松1000~1500倍液防治。红蜘蛛。体红色,近圆形,有四对足,善爬行,比蚜虫还小些。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温室栽培作物 害虫 防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日利亚尼日尔河三角洲湿地中石油的意外泄漏对栽培作物和天然植被的影响
12
作者 王胜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2年第5期441-442,共2页
石油勘探与开采是尼日利亚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最明显的活动。伴随这些活动而来的,是日益增长的石油污染问题。Odu认为,石油污染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并且尼日利亚已经遭受了许多由石油井喷而带来的灾难和由其它原因而带来的石油污染。这... 石油勘探与开采是尼日利亚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最明显的活动。伴随这些活动而来的,是日益增长的石油污染问题。Odu认为,石油污染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并且尼日利亚已经遭受了许多由石油井喷而带来的灾难和由其它原因而带来的石油污染。这样的井喷和管道泄漏,包括1970年Shell-Bp BomuⅡ泄漏、1972年Safram(现在的Elf)Obagi 21号泄漏、1980年Texaco泄漏、还有1980年Agip Oyakama管道泄漏,所有这些已经对土地、淡水沼泽和海洋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利亚 尼日尔河三角洲湿地 栽培作物 天然植被 影响 石油泄漏 石油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土栽培作物营养失调的原因、症状诊断及防治
13
作者 陈振宇 《长江蔬菜》 2011年第3期38-40,共3页
基质无土栽培是生产中常用的栽培方式。但是,不论是有机生态型的无土栽培,还是其他种类的基质无土栽培,都常常会出现作物营养失调的问题。作物营养失调症是由于其所需要的矿质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作物生理机能的失调,造成不正... 基质无土栽培是生产中常用的栽培方式。但是,不论是有机生态型的无土栽培,还是其他种类的基质无土栽培,都常常会出现作物营养失调的问题。作物营养失调症是由于其所需要的矿质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作物生理机能的失调,造成不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在作物外部形态,局部或整体表现出异常的症状。营养失调,轻者影响作物的生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失调症 栽培作物 症状诊断 原因 防治 无土栽培 营养元素缺乏 有机生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农素”在栽培作物上的应用试验总结
14
作者 梁丽 李书娟 +1 位作者 宋伟 毛凤芹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0年第3期71-71,共1页
1.试验目的:“绿农素”是利用水稻下角料,应用新科技流行加工而成的新型生物调节剂,具有“植物营养、生长调节、杀菌抗病、农药增效”六大功能,为能有效地利用“绿农素”充分发挥其效力,特设此试验,以比较研究“绿农素”在作物栽培上的... 1.试验目的:“绿农素”是利用水稻下角料,应用新科技流行加工而成的新型生物调节剂,具有“植物营养、生长调节、杀菌抗病、农药增效”六大功能,为能有效地利用“绿农素”充分发挥其效力,特设此试验,以比较研究“绿农素”在作物栽培上的最佳使用浓度。 2.供试作物:大豆、甜菜。 3.试验方法与面积:试验设六个处理:A.绿农素 40ml/亩;B.绿农素 60ml/亩;C.绿农素 80ml/亩;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农素 生物调节剂 作物栽培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栽培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改革与实践
15
作者 胡雅杰 郭保卫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121-124,共4页
为培养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以新农科建设为导引,对作物栽培学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主导相结合,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设计与实践。具体来说,引入注重实践能... 为培养适应农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以新农科建设为导引,对作物栽培学课程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主导相结合,对该课程教学改革进行设计与实践。具体来说,引入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农业可持续环保意识培养等教学理念,优化线上慕课与线下课堂协同的理论教学方法,采用虚拟仿真实验与实地实践考察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有机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拓展学科交叉领域,提升学生的产业认知和“三农”情怀,提高其对作物栽培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本文为提高作物栽培学及同类课程教学质量与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作物栽培 虚拟仿真 大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作物栽培教学中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策略
16
作者 钱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园艺作物栽培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推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基地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针对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主要措施包括校企合作与资源整合... 园艺作物栽培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推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基地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针对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主要措施包括校企合作与资源整合,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借助智能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鼓励学生参与基地管理,培养综合素质,融入多样化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科研与创新的结合。通过这些措施,实训基地可有效提升园艺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作物栽培 实训基地建设 智能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教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探索——以扬州大学“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玲 王琳 邬彩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9期133-136,共4页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是草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现代高校人才培育和满足与国际接轨需求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虚拟现实教学则是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性,基于先进数字技术实现教学目标的全新教学手段。“虚拟现实教学+双语...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是草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现代高校人才培育和满足与国际接轨需求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虚拟现实教学则是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性,基于先进数字技术实现教学目标的全新教学手段。“虚拟现实教学+双语教学”的多元教学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草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以精心设计的课前、课中及课后教学课件为实例,以“学生为中心”为教学切入点,探讨多元教学模式如何促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草学专业课“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教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教学 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草学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学专业作物栽培学实践状况调查报告——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
18
作者 董守坤 唐鑫华 张林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2期53-56,共4页
该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为对象,对作物栽培学实践课程的状况进行探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作物栽培实践课程表示积极的参与态度,但也存在一部分实习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认识不足... 该文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为对象,对作物栽培学实践课程的状况进行探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作物栽培实践课程表示积极的参与态度,但也存在一部分实习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认识不足的情况。因此,该文基于调查报告结果,从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出发,并加强实践平台的建设,引导学生深入参与作物栽培实践活动,以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作物栽培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专业 作物栽培 实践教学 实践平台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9
作者 孙丽英 马煜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4期122-125,共4页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对涉农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作物栽培学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思政元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4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对应的优化改...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对涉农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作物栽培学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思政元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4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对应的优化改进建议,具体包括挖掘思政元素,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建立多元考核体系。目的在于为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校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参考,提升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作物栽培 田间实验 作物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作物栽培学”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绪存 范晨雨 +1 位作者 李浩川 王群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8期125-129,共5页
新农科指的是面向农业、乡村、农民、生态新形势,建设农业强国,以此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新需求。在新农科背景下,构建全新的“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体系有助于培养职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新农科人才,实现“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的... 新农科指的是面向农业、乡村、农民、生态新形势,建设农业强国,以此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新需求。在新农科背景下,构建全新的“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体系有助于培养职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的新农科人才,实现“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以高校农学类专业基础课“作物栽培学”为例,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教学方法改进、考核评价的方法机制建设等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途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作为出发点,以强农兴农为责任,以培养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敬业精神和浓厚三农情怀的人才为目标,培养知农、爱农、为农的新型农科人才,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科环境下农学专业特色和国家战略需求的高质量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课程思政 作物栽培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